纸上人_分卷阅读_7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散花’,‘祝贺开新文’,‘作者一天十更’,‘送作者一个红包,开文大吉’。
  民国的读者也一样是读者,虽然稍显含蓄一些,但期待的情绪也非常明显。
  于是雪兰的信心也就稍微足了一点,这部《大国崛起》一共分为九章,每一章字数不等,但最少一章也有三万字。目前只写了第一章葡萄牙,而且里面表达观点和倾向的内容很少,所以讨论的人也不多,但是渐渐往后,恐怕讨论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了。
  雪兰选择《大国崛起》这个标题是很惹眼球的,毕竟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当权者还是庸庸碌碌的普通百姓,无论是持哪种政见,无论是含哪种信仰,凡是华夏人,当在看到‘大国崛起’这个话题的时候,恐怕都会坐下来倾听一下对方的意见。
  当然了,在听完之后是破口大骂还是争执不下,就有的说道了。
  在后世的时候,华夏人越来越富有,也越来越自信了,过去总是有‘西方的月亮比较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等等盲目崇拜西方的想法,认为一切西方的东西都是先进的,华夏的都是落后的。但是随着华夏渐渐地强大起来,我们身上的自信又慢慢找回来了,然后发现印象中天堂一样美好的西方,很多地方似乎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嘛。
  华夏人这种盲目崇拜西方的想法其实就是起源于百年华夏的衰落,一百年以后的人会用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态度来谴责这个时代的人。
  旧中国的文化人太失败了,就是他们弄出来了‘现代化就是西方’,‘西方中心论’,‘美分洋毛的前身’等等,身为华夏人怎么可以全面否定华夏,盲目崇拜西方呢?
  但是不客气的说,旧华夏如果没有把‘旧’全部砸碎,接受‘现代化就是西方’的话,华夏根本就不会这么快重新走向富强。
  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也没有办法,我们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我们的古人在写诗作画的时候,西方那群人还在树上摘野果子吃呢。结果这些连一套成熟的‘宪法’都没有的国家,竟然会走在了华夏的前面。
  一边鄙视他们,一边又难以面对被他们超越和殖民的现实,这个时候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继续封闭自己,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旧梦中不肯醒来;要么丢掉自负,面对现实,放弃落后的文明,全心全意接受更先进的文明。
  所以同样毫不客气的说,雪兰书写《大国崛起》,就是要全方位的展示西方国家在崛起过程中的先进性,华夏如果还抱有想要崛起的雄心壮志的话,就必须学习他们的优点,并进行思想观念、科学文化、经济体制乃至政治制度的变革。
  这也就是为什么,雪兰会担心这部著作会引起争议,因为这个年代对这些内容的争执非常强烈,意见不合者,说是恨不得互相咬死对方也不为过。
  这短短九章的内容,雪兰整整写了半年。她一开始打算,每发一章就隔十几天再发新章,毕竟还需要看一下读者的反映,以确定是否进行修改。
  雪兰本以为会引来山呼海啸呢,结果没想到风平浪静,大家都还奋战在《醉拳》这部新书的评论里,对雪兰写的高智商谋杀技术敬佩不已,还有几个很较真的,一直在探讨这些谋杀方式的合理性,甚至吵得骂娘,结果根本就没有人关心她的《大国崛起》……
  终于有人写评论了,是经常活跃在这个话题上的一位大作家。
  雪兰本以为会一个导弹把自己轰成碎片呢,都准备好了钢盔铁甲,打算当缩头乌龟,随便别人骂了,没想到导弹变成了小鞭炮,‘啪啦’一声没了,简直不像开炮,像很无奈。
  “雪后山岚是一位我比较喜欢的小说家,我喜欢他武侠故事里细腻、动人、浪漫的感情,正义、积极、豪迈的情怀,他的《妻妾成群》和《冰冻千年》也同样感动着我,让我知道这是一个深刻的人,虽然过去从未写过关于这些小说的评论,但从心底里,我是喜欢这些故事的。
  朋友推荐我看了《大国崛起》,好一个野心勃勃的标题,我得承认我被这个标题吸引了,心中还怀着一点小小的期待,甚至是激动的心情,开始了这部著作的我想知道雪后山岚这位大侠心中的‘大国崛起’是什么样的,是不是也如他的武侠小说一样波澜壮阔,令人心潮澎湃呢?
  读完之后,不得不说,有一点点失望。
  雪后山岚说故事的水平很厉害,枯燥乏味的历史都能被他说妙趣横生,他用非常浅显易懂的话语,活用类比和比喻,写得幽默而富有情趣,让人很愿意往下读。就算早知道这些历史故事,也会愿意听他说一说。
  山岚先生用他惯常的细腻笔触,娓娓道来,就像在于一个轻声细语的人谈笑风生一样,感觉十分轻松畅快,我必须说这部著作写得不错,只是深度挖掘不够,感觉他只是在罗列史实,自己的见解却吝啬现于人前。倒的确是一篇不错的科普,让人印象深刻,但也有点遗憾。”
  雪兰通读完评论后,觉得这位评论家的话就一个意思。
  我裤子都脱了,你他么就让我看这个!
  觉得她写的内容太过浅显,对不起《大国崛起》这个响亮的标题吗?她本来也没打算写高级知识分子才能研究的著作啊,所以大家也都把这个当普通科普了吗?
  正在雪兰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某天上课,她们的历史老师拿了几张报纸走进来。
  “我看到了一篇好文章,给大家念一下,你们可能也有人看过了,是雪后山岚写的一篇外国科普文章,说了葡萄牙这个西方国家崛起和衰落的历史,我觉得很不错。”
  “老师,是《大国崛起》吗?我看过,写得真的很好,看完很感慨的。”一个女学生举手说,“看历史故事竟然把自己看哭了,我现在特别想知道他下次会写哪个国家。”
  “那好,你来读一读吧。”老师朝女学生招了招手。
  然后女学生就大大方方走上讲台,开始朗读雪兰的《大国崛起》。
  女孩子读起书来很有感情,把台下的同学一会儿逗笑了,一会儿又静悄悄的,一会儿却发出叹息。读完之后,女同学一鞠躬走下了讲台,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雪兰也在鼓掌,此时此刻,她的心是满足的,她觉得自己写这部著作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不枉费她这半年来的点灯熬油。
  老师还在讲台说:“写得很好吧,山岚先生比较有水平啊,写的非常实在,果然历史不需要煽情,真实的历史就足够撼动人心了。”
  ☆、第82章
  自从严复以来,华夏人便开始了‘放眼看世界’,知识分子接触的外国历史知识不比任何人少。雪兰想明白这点后也就不再纠结了,放大了胆子,直接刊载了后续的八个国家。
  整个版面都只刊载《大国崛起》,不过几天功夫,她半年的心血就全部面世了。雪兰自觉完成了一件大事,心情舒畅,还高高兴兴地跟李氏出门听戏呢,傻甜白的她不知道,真正的山呼海啸来了,一时的风平浪静不过是海啸前的退潮而已……
  一觉醒来,雪兰发现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评论一件事——《大国崛起》。
  最初一篇葡萄牙的科普几乎没有打响任何水花,然而当九篇‘大国崛起’一同面世的时候,水花变成了巨浪,铺天盖地汹涌而来。
  这浪潮来的太过凶猛,以至于雪兰都有点懵了,她甚至看到某张报纸用整个版面来评析这部《大国崛起》。
  评论一共分为三大阵营。
  第一阵营,普遍认为受到了震撼,把雪兰和这部著作抬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第二阵营,人数非常多,他们认为雪兰在著作中的一些实例有臆造和谎言的成分在,因为在任何当下的资料文献中都从未见过类似的说法,认为雪后山岚编造了一部小说,却当做科普介绍来愚弄大众。
  第三阵营,人数也众多,但是态度普遍非常强硬,简直是从头到尾否定了这部著作,不仅仅对雪兰指责辱骂,还给她扣了很多顶帽子。
  然后这三大阵营就开始吵了起来,简直吵得轰轰烈烈,前所未见。
  要知道雪兰只是写了一部科普外国历史的著作而已,但哪怕是说明文,也少不了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倾向性,更何况雪兰是以一种闲话历史的角度来论述的,自然也少不了鲜明的倾向。而且只用几万字来描述一个国家崛起的过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于是各种认为雪兰不够客观甚至别有居心的评论就冒出来了,甚至用一些比较恶意的角度来故意揣测。
  反对者自然不满,大加驳斥,双方你来我往,一开始还是在争论《大国崛起》,后来就上升到了政治体制、民主自由、经济政策等宏大的论题上来了,这些也是民国时期华夏人日常就在争论的话题,只是这次争论的格外激烈而已。
  许编辑急急忙忙找上门来,对雪兰说:“只是一篇普通的科普而已,咱们发稿前也再三校对,没有什么过分的内容,怎么会吵成这样呢?”
  雪兰沉默了一会儿说:“那天我们老师说了一句话,他说‘历史不需要煽情,真实的历史就足够撼动人心了’,所以并不需要刻意去强调什么,真实就刻在那里,任谁都无法扭曲。那些站出来狂吠的人,无非是是害怕人们触及真实后,会站起来反抗错误的秩序,因而影响他们的切身利益罢了。”
  雪兰发了一顿深刻的感慨,而许编辑却没有那种文艺青年式的忧国忧民。
  “无论如何,这些偏激的评论对你影响太大,我们应该站在政府的立场上,而那些评论却把我们逼到了对立面,报社的意思是,我们应该站出来澄清一下。”许编辑说。
  “我通篇都在写真实的历史,没有半点虚构成分在,甚至没有一句明确的点评,如果仅仅因为这样就封杀我的言论,那就封杀好了。我说出去的话,发布出去的作品,既不会修改,也不会收回。如果有人要往我身上泼脏水,那我就看看当代的文字狱是不是比前朝还黑暗。”
  雪兰直接拒绝了报社的要求,许编辑无奈地离开了,只说既然不能发报澄清,那就干脆什么也别说,关于《大国崛起》也不要再提任何字眼了。
  之后,雪兰深深地叹了口气,心想,自己当初的预测果然是对的。她发布葡萄牙时,并未引起任何波澜,只是因为一篇不如九篇震撼。一篇只是一个特例,九篇连起来却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所有强大国家的形成都是相似的,确立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然后建立民主法治,逐步保证思想自由和学术独立,并渐渐形成橄榄形的社会结构。
  这些看似简单,实则非常深刻的总结,是雪兰站在后世的角度给出的十分合理和准确的答案。九大曾经、正在或者即将影响整个世界的大国,当他们崛起的史实一一摆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人们根本就无法忽视这些必要条件。就算雪兰没有明说,所有读过《大国崛起》的人也都看的一清二楚。这些答案会镌刻在每个人心中,就算有人发疯一样想否定这些答案也没用。
  只可惜某些答案太过真实,真实的可怕,以至于那些不肯接受真实的人必须掩盖真实,所以一部普通的历史科普著作才会吵成这样。
  这部《大国崛起》,雪兰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她把先进和真实的理念带来了这个时代,但结果却不如人意。写文章黑《大国崛起》的人太多了,多到很多人曲解她的本意,不久之后,报纸上关于这部著作的讨论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就销声匿迹了,连报社也不打算集册出版这本书。
  雪兰非常失落,这是她写作以来受到的最沉重的一次打击,因为许多人写信来辱骂她,让她没本事就不要动笔杆子,更不要自不量力的在她根本就不懂的领域里插嘴。
  然而最让雪兰难过的是,有一小撮人站出来大骂她狭隘。
  他们用一种很奇怪的笔调说:“雪后山岚表面写《大国崛起》这类提倡学习外国的著作,实际却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点评,对那些应该效仿学习的国家露出不屑的态度,不但没有任何敬意,而且态度恶劣,尤其是对待东瀛。”
  然后又用雪兰的《醉拳》里用东瀛人做大反派来佐证。他们的观点就是,华夏这样一个落后贫穷的国家,不怀着虔诚的心态感激强国的各种‘援助帮助’,反而傲慢无礼,总是怀着敌对的心态,实在让人讨厌。
  其实,不同于百年以后,在这个年代,东瀛人在华夏人眼中的印象还是很好的。
  首先,从政府的角度看,蒋先生平定他们党内的一团乱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就是日本人,而且他们本身跟东瀛政府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后,从精英阶层看,很多文化人都普遍对迅速崛起,赶超西方列强的东瀛充满敬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