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食肆_分卷阅读_84
“去跟老板娘说一声,我要在这院子里做三日度亡醮。”刚走到门边,坐在蒲团上的苏道士忽然开口道。
“是,道长。”四郎老老实实应了,心里高兴正好不用找借口拖延到二哥来领他了。三天之后,二哥一定就会来了吧。
刚才不知为何有些低落的心情转而高昂起来,四郎飞快地穿好蓑衣走出房门。
门外雨下的大了些,旅居异乡又逢暮雨,的确足够叫人抑郁了。四郎穿过院子的时候,就听到那个行商和自己的同伴在屋中一边喝酒,一边大声的抱怨。几个人一起咒骂如今世道乱,生意不好做,流民凶残,物价飙升等等。
快要走到前厅的屋檐时,四郎忽然听到院子里的牲畜棚子里传来压抑的嚎哭声……
如今牲畜棚子空着,侍卫的尸体就停在这里,嚎哭的人是朱天赐。他把身体蜷成一团,躺在尸体旁边,拉着侍卫的手哭的像是要把肝胆呕出来一般。
看着他这样自然流露的伤心和不舍,再想想下午朱道晖的表现,四郎不得不承认——即使朱天赐不够强大不够成熟缺点一大堆,但他对袁侍卫的确是真爱。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血脉就是这么神奇,桃花姬为了一见钟情的恋人误了终身与来世,他的儿子也会为了逃难中爱上的侍卫而郁郁寡欢一世吗?
“你既然自认是个狂士,为什么不反抗到底呢?”几乎万念俱灰的朱天赐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夹杂着雨声,幽幽得传了过来。好像是魔鬼的诱哄,又像是诚恳的劝诫。
这声音很轻,在大雨中显得那样飘忽,却奇怪得没被“哗哗”的雨声压下去。
他停止了哭泣,就听那个声音继续在他耳边说道:“你早上应该听见行商的那番话了。知道朱成大和那两个女人去哪了吗?……”朱天赐听着听着,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
“你是谁?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朱天赐跑到马棚外一看,唯有空茫茫的雨帘,并没有看到什么人影。
第二日,道士在院子里准备度亡醮要用的法器,指挥朱天赐雇来的村民搭起了坛堂。法事要从这天下午才开始,一直持续三日两夜,到第四日早上结束。店里也有客人不乐意,都被朱天赐用银子堵了嘴。
朱道晖本来也说要出一份钱,结果他家小厮跟他说身边的现钱都被朱成大偷走了,如今闲钱不多,除当些古董……
朱道晖平生没有受过这种羞辱,当即把那个多嘴的小厮踹了个窝心脚,气冲冲的走了。估计他的闲钱的确都被朱成大偷走了,后头他就没有再说出钱的事。只是嘱托四郎做些甜点,道士作法事的时候一并供给亡灵享用。
四郎得了他的吩咐,就在厨房里认真琢磨要做道什么新鲜甜点。
吴娘子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包裹从外头进来,顺手把包裹摔到葛厨子脚边,发出“啪”一声重物坠地的动静:“拿去收好,有位公子要提前订一头驴子代步,这是订金。”
葛厨子笑嘻嘻的捡起来看了看,包裹里露出白花花的银子来:“哟,真是大方的客人。”
“大方是大方,就是要求多了点。他订的驴子可不是一般货色,办不好是要砸招牌的哈。”吴娘子说着抗出一个石鏊子架在火上,又取出一袋黑石子头淘洗干净擦点油,倒入石鏊反复搅拌,使石子均匀受热。
葛大叔在一旁抓一把麦粉,加脂油,盐巴,芝麻等,合成一个面团,他把面团反复揉至光滑,檊成厚二分许的圆状薄饼递给吴娘子。
四郎注意到他抓取的正是石磨上长虫的那一簸箕麦粉,不知为什么,今日麦粉里头又看不见那些细白的小虫子了。
看到四郎盯着簸箕发呆,吴娘子笑着说:“别看了,昨天长虫的那一簸都被我倒了,今日这些是新磨的呢。”
四郎有些好奇的看着吴娘子的动作:“这是在做什么?烙饼吗?”
“对。这个是我们家乡的一种特产,叫石子饼。我们的族人啊,对巨石、大山有着特殊的情感。据说我们的先祖是上古的神人,都是从石头里生出来的,所以我们的族人一直视石为圣物——石能祈福辟灾、石能生子、石能催生、人生活于石、人死葬于石。后头祖先的国家被外边来的贼人灭亡了,我们的祖先也被驱赶到更为蛮荒之地。在那里,族人众多,禽兽不足,幸而我们的女王——鱼妇教会我们“石上燔谷”之法,大家才能熬过那段艰难时日。所以即使是离开部落飘零他乡的族人,也都会做石子饼,吃着石子饼,就会有祖先的亡灵赐予我们生活中需要的一切。”吴娘子给四郎讲她家乡的风俗习惯。说起故国灭亡,族人被驱赶时,虽然已经时隔千年,她依然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吴娘子做事麻利,生气归生气,手里却一刻不停。她也不怕烫,用手把将烘热的石子向鏊子的四周摊开,中央留下薄薄的一层。她先将圆状饼胚置于其上,再将四周的石子覆盖于上,掩埋严实。
一旁的葛厨子也没闲着,他在旁边灶膛上,打了几个鸡蛋,加些剩饭做蛋炒饭。
“这是做给谁吃的呀?”四郎看他居然在做好的饭里头倒入一大碗生驴血,不由十分诧异。
“给我家猫儿呢。”说着葛大叔走到厨房一边的帘子后头,发出“咪咪咪”的声音,似乎在呼唤什么东西。
四郎早就奇怪这厨房里怎么还有一道帘子,好在他深知好奇心害死猫的道理,从来没有出言打探过,这时候看到葛大叔作出这么诡异的举动,他心中有数、微微猜出是怎么回事了。
结合那个行商的说法和他这几日的观察,吴娘子和葛大叔恐怕都是巴蜀一代的巫人。巴巫自古就极为有名。“三星堆如此盛大的通神降神场面,在当时全中国的范围内绝无仅有,足以显示出巫风之盛”,四郎前世曾经和老师去三星堆采风,在哪里他的老师这么对他说过。结合这一世的经历,四郎更加肯定老师的观点:所谓的三星堆文化,也许就是远古巫族的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来的独特印记吧。
巴巫最大的特点就是擅长养金蚕蛊。吴娘子和葛大叔应该是古蜀王蚕丛与鱼凫的后人,所以才会擅长养殖金蚕蛊,并且具有石头崇拜的信仰特征。吴娘子应该是姓鱼,那一族中女人的地位很高,所以在这家店铺里,明显吴娘子才是一家之主。
既然吴娘子和葛大叔是巫人,就是番僧一派的。不知道他们来江城的目的又是什么?难道,这常年缭绕着水气的鱼米之乡也被不祥的阴影所笼罩了吗?或许应该说,难道是它万年前的故主纷纷从地狱,从深山,从石棺中爬出来,想要讨回失去的一切了?
想到这里,四郎看了吴娘子一眼,实在无法把这样憨实亲切的妇人当成是地狱里的恶鬼。
吴娘子发觉四郎的打量,以为他想吃新出锅石子饼,对他笑了笑:“小馋猫,这一锅是客人订好了的,可不能给你。刚才婶娘做的时候你也在旁边看着吧?学会了没有?”
四郎暂时把那些想不清楚的大事放到一旁,认真的回想了一遍刚才的过程,点头到:“会了。”
吴娘子把石子饼都捡到一个精美的盘子里码好后,新拿出一袋石头对四郎说,“我先给客人送些点心去,你在厨房自己做吧。记得要把石头重新换过。不然面饼会黏锅的。”
四郎打开那袋石头一看,是一袋子大小不一的白鹅卵石。他一个个洗干净后,换掉了锅里的石头。
葛大叔大概是喂好了“猫”,他看到四郎也要做石子饼,很是热情的帮四郎揉好面团。
因为朱道晖说过,侍卫最喜欢吃自己做的新奇的甜食。乡间实在食材匮乏,受吴娘子启发,四郎就打算做一道糖石子。
糖石子的做法与石子饼基本一样,只是多包了甜甜的馅心。所以四郎先做馅料。
乡野间自然没有那么多种类的馅料可供选择,四郎取了普通的红糖,放点芝麻,与猪油团搅拌。拌好后,他自己先尝了尝,虽然没有好料,但是红糖自有一种淳朴踏实的甜味。
制好了馅料,就用葛大叔递过来的面团包起来,按照吴娘子的做法,放在石头上面烙。等到饼色半黄时就算做好了。
四郎看着这糖石子,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大约是第一次做还不熟练吧,成品上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子撼出来的小坑,表面凸凹不平的,好像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
四郎自己先尝了一口,一口下去,层次分明,外硬内软,只是里头的馅料不知道为什么,甜的有些微微发苦。
四郎有些纳闷,自己又尝了一口调好的馅料,并没有苦味啊,难道是烤制时火候不对吗?
因为这个缘故,四郎又重新烤了一锅。这一锅起出来一吃,依然是坑坑巴巴的外表,微微发苦的内心。
葛大叔看四郎不解,在一旁说道:“我们那里都不做这样费神的包馅石子饼,做了饼在外头蘸糖吃多好?糖包在里头,被火一烤就发苦。”
两人正说话间,外头就有伙计过来催,道长说时辰到了,问供品准备好了没。
四郎只好把这盘卖相不够精致的糖石子端了出去——外强中干,千疮百孔,甜到发苦,看到这盘糖石子的人大约都会想起那个沉默着被人虐打的侍卫来。
说来也怪,昨个连绵一天的雨今日一做法事就停了下来。和煦的春日把柳条上的露珠照的晶莹发亮。投宿的客人上午都陆陆续续启程,有的继续往西走,有的觉得此地甚好,打算进江城里落脚。
朱家也在进进出出的收拾东西,虽然被朱成大偷走了不少钱财,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朱家剩下的那些仆人也收拾了一上午。分茶铺子的后院似乎一下子空了一大半。
今天是度亡醮的第一天。
苏道士在院落中央布置了一个简易法坛,是由三张农家饭桌后二前一式排列而成。前桌为道士施法做科场所,上面摆设有香炉、供品及三清神像,道士做法时的主要道具锡角、海螺、如意等都放置其上。
在法坛后面还设有祖宗坛,因为不知道袁侍卫的祖宗究竟是谁,所以只用了一张吃饭的桌子,上置四郎做的那盘奇怪的糖石子。供品后头放着袁侍卫的牌位。上面只刻了袁廿七三个字,摆在桌子上显得莫名的清冷。
朱天赐今日已经恢复了平静,虽然眼睛里满是血丝,但已经比昨日那种完全垮掉,茫然无措的样子好了很多。
因为人手不够,他负责在法事开始后“发铙”,发铙又称为鸣金,就是通过擂响乐器,以动神听。因为是生手,他显得有些紧张,时不时抬头往前面看。
法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从日在中天之时始,请师、请水、荡秽、画签押、发铙、发奏,一步步做下来,已经是夕阳西下的黄昏了。
四郎和朱天赐帮着收拾法事的用具,刚收好,忽然打前头跑进来一个小厮。
小厮在后院各处一通乱翻,然后才有些焦急的过来问他们:“你们看到我家少爷了吗?”
朱天赐的手顿了顿,没吱声。
四郎答道:“没看见。我们一下午都在做法事,院子里并没有来过其他人。”
那个小厮急的团团转,诉苦说他家少爷今日吃过馔食之后,不知为何有些坐立不安,说要出去看看袁大哥再回来。
仆从们要跟着,少爷只说不许,还说些“你们在他就不肯来看我了”之类的胡话。少爷脾气本来就不好,他们做下人的哪里敢违拗,只好放任他一个人离开了。
谁知这么一走到了傍晚也不见回来。因为朱少爷这么大一个活人居然走丢了,朱家的车队自然没走成。家里人都很害怕,派了下人到处去找。
那天夜里四郎睡在床上,还听到朱家的下人点着火把沿着后头的小溪一路喊魂一样呼唤着自家少爷。
第三日,就有朱家的下人报了案,江城的衙门也来了人,胡乱问了一通就不了了之。
“是,道长。”四郎老老实实应了,心里高兴正好不用找借口拖延到二哥来领他了。三天之后,二哥一定就会来了吧。
刚才不知为何有些低落的心情转而高昂起来,四郎飞快地穿好蓑衣走出房门。
门外雨下的大了些,旅居异乡又逢暮雨,的确足够叫人抑郁了。四郎穿过院子的时候,就听到那个行商和自己的同伴在屋中一边喝酒,一边大声的抱怨。几个人一起咒骂如今世道乱,生意不好做,流民凶残,物价飙升等等。
快要走到前厅的屋檐时,四郎忽然听到院子里的牲畜棚子里传来压抑的嚎哭声……
如今牲畜棚子空着,侍卫的尸体就停在这里,嚎哭的人是朱天赐。他把身体蜷成一团,躺在尸体旁边,拉着侍卫的手哭的像是要把肝胆呕出来一般。
看着他这样自然流露的伤心和不舍,再想想下午朱道晖的表现,四郎不得不承认——即使朱天赐不够强大不够成熟缺点一大堆,但他对袁侍卫的确是真爱。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血脉就是这么神奇,桃花姬为了一见钟情的恋人误了终身与来世,他的儿子也会为了逃难中爱上的侍卫而郁郁寡欢一世吗?
“你既然自认是个狂士,为什么不反抗到底呢?”几乎万念俱灰的朱天赐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夹杂着雨声,幽幽得传了过来。好像是魔鬼的诱哄,又像是诚恳的劝诫。
这声音很轻,在大雨中显得那样飘忽,却奇怪得没被“哗哗”的雨声压下去。
他停止了哭泣,就听那个声音继续在他耳边说道:“你早上应该听见行商的那番话了。知道朱成大和那两个女人去哪了吗?……”朱天赐听着听着,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
“你是谁?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朱天赐跑到马棚外一看,唯有空茫茫的雨帘,并没有看到什么人影。
第二日,道士在院子里准备度亡醮要用的法器,指挥朱天赐雇来的村民搭起了坛堂。法事要从这天下午才开始,一直持续三日两夜,到第四日早上结束。店里也有客人不乐意,都被朱天赐用银子堵了嘴。
朱道晖本来也说要出一份钱,结果他家小厮跟他说身边的现钱都被朱成大偷走了,如今闲钱不多,除当些古董……
朱道晖平生没有受过这种羞辱,当即把那个多嘴的小厮踹了个窝心脚,气冲冲的走了。估计他的闲钱的确都被朱成大偷走了,后头他就没有再说出钱的事。只是嘱托四郎做些甜点,道士作法事的时候一并供给亡灵享用。
四郎得了他的吩咐,就在厨房里认真琢磨要做道什么新鲜甜点。
吴娘子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包裹从外头进来,顺手把包裹摔到葛厨子脚边,发出“啪”一声重物坠地的动静:“拿去收好,有位公子要提前订一头驴子代步,这是订金。”
葛厨子笑嘻嘻的捡起来看了看,包裹里露出白花花的银子来:“哟,真是大方的客人。”
“大方是大方,就是要求多了点。他订的驴子可不是一般货色,办不好是要砸招牌的哈。”吴娘子说着抗出一个石鏊子架在火上,又取出一袋黑石子头淘洗干净擦点油,倒入石鏊反复搅拌,使石子均匀受热。
葛大叔在一旁抓一把麦粉,加脂油,盐巴,芝麻等,合成一个面团,他把面团反复揉至光滑,檊成厚二分许的圆状薄饼递给吴娘子。
四郎注意到他抓取的正是石磨上长虫的那一簸箕麦粉,不知为什么,今日麦粉里头又看不见那些细白的小虫子了。
看到四郎盯着簸箕发呆,吴娘子笑着说:“别看了,昨天长虫的那一簸都被我倒了,今日这些是新磨的呢。”
四郎有些好奇的看着吴娘子的动作:“这是在做什么?烙饼吗?”
“对。这个是我们家乡的一种特产,叫石子饼。我们的族人啊,对巨石、大山有着特殊的情感。据说我们的先祖是上古的神人,都是从石头里生出来的,所以我们的族人一直视石为圣物——石能祈福辟灾、石能生子、石能催生、人生活于石、人死葬于石。后头祖先的国家被外边来的贼人灭亡了,我们的祖先也被驱赶到更为蛮荒之地。在那里,族人众多,禽兽不足,幸而我们的女王——鱼妇教会我们“石上燔谷”之法,大家才能熬过那段艰难时日。所以即使是离开部落飘零他乡的族人,也都会做石子饼,吃着石子饼,就会有祖先的亡灵赐予我们生活中需要的一切。”吴娘子给四郎讲她家乡的风俗习惯。说起故国灭亡,族人被驱赶时,虽然已经时隔千年,她依然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吴娘子做事麻利,生气归生气,手里却一刻不停。她也不怕烫,用手把将烘热的石子向鏊子的四周摊开,中央留下薄薄的一层。她先将圆状饼胚置于其上,再将四周的石子覆盖于上,掩埋严实。
一旁的葛厨子也没闲着,他在旁边灶膛上,打了几个鸡蛋,加些剩饭做蛋炒饭。
“这是做给谁吃的呀?”四郎看他居然在做好的饭里头倒入一大碗生驴血,不由十分诧异。
“给我家猫儿呢。”说着葛大叔走到厨房一边的帘子后头,发出“咪咪咪”的声音,似乎在呼唤什么东西。
四郎早就奇怪这厨房里怎么还有一道帘子,好在他深知好奇心害死猫的道理,从来没有出言打探过,这时候看到葛大叔作出这么诡异的举动,他心中有数、微微猜出是怎么回事了。
结合那个行商的说法和他这几日的观察,吴娘子和葛大叔恐怕都是巴蜀一代的巫人。巴巫自古就极为有名。“三星堆如此盛大的通神降神场面,在当时全中国的范围内绝无仅有,足以显示出巫风之盛”,四郎前世曾经和老师去三星堆采风,在哪里他的老师这么对他说过。结合这一世的经历,四郎更加肯定老师的观点:所谓的三星堆文化,也许就是远古巫族的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来的独特印记吧。
巴巫最大的特点就是擅长养金蚕蛊。吴娘子和葛大叔应该是古蜀王蚕丛与鱼凫的后人,所以才会擅长养殖金蚕蛊,并且具有石头崇拜的信仰特征。吴娘子应该是姓鱼,那一族中女人的地位很高,所以在这家店铺里,明显吴娘子才是一家之主。
既然吴娘子和葛大叔是巫人,就是番僧一派的。不知道他们来江城的目的又是什么?难道,这常年缭绕着水气的鱼米之乡也被不祥的阴影所笼罩了吗?或许应该说,难道是它万年前的故主纷纷从地狱,从深山,从石棺中爬出来,想要讨回失去的一切了?
想到这里,四郎看了吴娘子一眼,实在无法把这样憨实亲切的妇人当成是地狱里的恶鬼。
吴娘子发觉四郎的打量,以为他想吃新出锅石子饼,对他笑了笑:“小馋猫,这一锅是客人订好了的,可不能给你。刚才婶娘做的时候你也在旁边看着吧?学会了没有?”
四郎暂时把那些想不清楚的大事放到一旁,认真的回想了一遍刚才的过程,点头到:“会了。”
吴娘子把石子饼都捡到一个精美的盘子里码好后,新拿出一袋石头对四郎说,“我先给客人送些点心去,你在厨房自己做吧。记得要把石头重新换过。不然面饼会黏锅的。”
四郎打开那袋石头一看,是一袋子大小不一的白鹅卵石。他一个个洗干净后,换掉了锅里的石头。
葛大叔大概是喂好了“猫”,他看到四郎也要做石子饼,很是热情的帮四郎揉好面团。
因为朱道晖说过,侍卫最喜欢吃自己做的新奇的甜食。乡间实在食材匮乏,受吴娘子启发,四郎就打算做一道糖石子。
糖石子的做法与石子饼基本一样,只是多包了甜甜的馅心。所以四郎先做馅料。
乡野间自然没有那么多种类的馅料可供选择,四郎取了普通的红糖,放点芝麻,与猪油团搅拌。拌好后,他自己先尝了尝,虽然没有好料,但是红糖自有一种淳朴踏实的甜味。
制好了馅料,就用葛大叔递过来的面团包起来,按照吴娘子的做法,放在石头上面烙。等到饼色半黄时就算做好了。
四郎看着这糖石子,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大约是第一次做还不熟练吧,成品上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子撼出来的小坑,表面凸凹不平的,好像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
四郎自己先尝了一口,一口下去,层次分明,外硬内软,只是里头的馅料不知道为什么,甜的有些微微发苦。
四郎有些纳闷,自己又尝了一口调好的馅料,并没有苦味啊,难道是烤制时火候不对吗?
因为这个缘故,四郎又重新烤了一锅。这一锅起出来一吃,依然是坑坑巴巴的外表,微微发苦的内心。
葛大叔看四郎不解,在一旁说道:“我们那里都不做这样费神的包馅石子饼,做了饼在外头蘸糖吃多好?糖包在里头,被火一烤就发苦。”
两人正说话间,外头就有伙计过来催,道长说时辰到了,问供品准备好了没。
四郎只好把这盘卖相不够精致的糖石子端了出去——外强中干,千疮百孔,甜到发苦,看到这盘糖石子的人大约都会想起那个沉默着被人虐打的侍卫来。
说来也怪,昨个连绵一天的雨今日一做法事就停了下来。和煦的春日把柳条上的露珠照的晶莹发亮。投宿的客人上午都陆陆续续启程,有的继续往西走,有的觉得此地甚好,打算进江城里落脚。
朱家也在进进出出的收拾东西,虽然被朱成大偷走了不少钱财,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朱家剩下的那些仆人也收拾了一上午。分茶铺子的后院似乎一下子空了一大半。
今天是度亡醮的第一天。
苏道士在院落中央布置了一个简易法坛,是由三张农家饭桌后二前一式排列而成。前桌为道士施法做科场所,上面摆设有香炉、供品及三清神像,道士做法时的主要道具锡角、海螺、如意等都放置其上。
在法坛后面还设有祖宗坛,因为不知道袁侍卫的祖宗究竟是谁,所以只用了一张吃饭的桌子,上置四郎做的那盘奇怪的糖石子。供品后头放着袁侍卫的牌位。上面只刻了袁廿七三个字,摆在桌子上显得莫名的清冷。
朱天赐今日已经恢复了平静,虽然眼睛里满是血丝,但已经比昨日那种完全垮掉,茫然无措的样子好了很多。
因为人手不够,他负责在法事开始后“发铙”,发铙又称为鸣金,就是通过擂响乐器,以动神听。因为是生手,他显得有些紧张,时不时抬头往前面看。
法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从日在中天之时始,请师、请水、荡秽、画签押、发铙、发奏,一步步做下来,已经是夕阳西下的黄昏了。
四郎和朱天赐帮着收拾法事的用具,刚收好,忽然打前头跑进来一个小厮。
小厮在后院各处一通乱翻,然后才有些焦急的过来问他们:“你们看到我家少爷了吗?”
朱天赐的手顿了顿,没吱声。
四郎答道:“没看见。我们一下午都在做法事,院子里并没有来过其他人。”
那个小厮急的团团转,诉苦说他家少爷今日吃过馔食之后,不知为何有些坐立不安,说要出去看看袁大哥再回来。
仆从们要跟着,少爷只说不许,还说些“你们在他就不肯来看我了”之类的胡话。少爷脾气本来就不好,他们做下人的哪里敢违拗,只好放任他一个人离开了。
谁知这么一走到了傍晚也不见回来。因为朱少爷这么大一个活人居然走丢了,朱家的车队自然没走成。家里人都很害怕,派了下人到处去找。
那天夜里四郎睡在床上,还听到朱家的下人点着火把沿着后头的小溪一路喊魂一样呼唤着自家少爷。
第三日,就有朱家的下人报了案,江城的衙门也来了人,胡乱问了一通就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