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582节
“那可真是多谢您了,艾里先生。”
这年头可不像后世,相片……或者说胶卷的成本很高。
即便是天文台这种官方机构,一张相片的成本也在0.1英镑上下。
按照此前的汇率计算,相当于后世的90到100块钱之间。
因此在徐云此前的预估中。
一家天文台能做到每天拍摄一张记录就非常难得了。
结果没想到这些天文台居然如此给力,一年下来拍摄了这么多的观测记录。
这些观测记录加上分析机、高斯的公式以及最新的工具人团队。
基本上可以说‘人事’方面已经尽到了极致。
剩下的便是……
知天命了。
……
这一箱箱的观测记录很快被分发到了桌上,由工具人团队们开始进行起了坐标换算。
换算后的坐标被输入分析机,进行最小二乘法的计算。
在冥王星之夜高斯使用的量级是8次方,也就是:
l=(l0+l1*t+l2*t^2+l3*t^3+l4*t^4……l8*t^8……)/10^8。
而这次有了分析机协助,高斯直接上了……
十七次方!
当然了。
能上这种精度的很大部分原因在于轨道经度的换量最大也不会超过1,普遍都在0.1-0.4左右浮动。
比如0.412的17次方是0.000000283957。
0.13的17次方则是0.00000000000000008650415919381338。
这些数字虽大,但都在分析机的量级之内。
如果换成其他更大或者更小数字,那么17次方运算就会超过算力了。
后世计算行星轨道上的一般都是50-70次方,更专业的团队——比如冥王星杀手麦克·布朗那种,使用的基本都是120+的量级。
看到这里。
或许会有同学感觉奇怪:
不对啊。
为啥我手机的计算器和百度随便搜的计算器,都可以计算出几十次方的结果叻?
超算的能力就这?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概念,也就是科学计数法。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计算机都有一个计算上限,超过这个量级之后,便会把某个数表示成a与10的n次幂相乘的形式。
比如19971400000000=1.99714x10^13,计算器或电脑表达10的幂是一般是用e或e。
也就是1.99714e13云云……
现代超算计算要用到的次方乘数,基本上都精确到了小数点后10位甚至更多。
例如0.4556456112的50次方等等。
这种计算若是不适用超算,普通电脑或者计算器很难现实精确的结果,基本上都是约等数。
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jpg。
寻星项目的计算执行者是高斯和巴贝奇,因此在计算开始后,徐云便转移到了今天的‘第二会场’。
也就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空地。
此时此刻。
受柯西等人的影响。
也有不少物理学家忍不住离开看台,来到了干涉仪边上看起了热闹。
比起分析机那边的安静,干涉仪附近就要热闹的多了。
不过这股热闹并不喜庆,而是带着……
极其强烈的敌意。
“嘿,东方小子!”
徐云刚一露面,一位年轻人就气势汹汹的跑了上来,眼神不善的看着他:
“可恶的东方小子,听说你最近一直在宣扬以太不存在?”
看着这位仿佛下一秒钟就会冒出一句‘上帝啊,我一定要狠狠踢你的屁股’的年轻人,徐云眨了眨眼:
“对,是我,有什么事吗,这位先生?”
年轻人愣了两秒钟,然后嗷的一声就叫了起来:
“上帝啊,我一定要狠狠踢你的屁股!!”
徐云:
“?”
还真来啊?
不过年轻人的举动还没出手,便被周围的人制止住了,迅速带到了一旁。
片刻过后。
另一位长得有些像《神探狄仁杰》中刘查理的中年人走了上来:
“罗峰同学是吧……虽然安德逊的行为有些粗鲁,不过作为一位剑桥大学的在读生,你说出这样的言论也未免有些太惊世骇俗了。”
“尤其是……”
说着中年人转过头,看了眼不远处的艾维琳:
“你还把牛顿爵士的后代引到了这条歧路上,你死后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牛顿爵士和你的肥鱼先祖?”
很明显。
这也是个压力老子……或者说压力半老子?
随后徐云想了想,对他问道:
“这位先生,不知道如何称呼?”
中年人挺了挺胸,报出一个名字:
“鲁道夫·朱利叶斯·埃曼努埃尔·克劳修斯。”
“克劳修斯?”
徐云重复了一番这个名字,很快在脑海中锁定了目标。
鲁道夫·朱利叶斯·埃曼努埃尔·克劳修斯。
德国人,热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实话实说,算是3/4个大佬。
后世科幻小说里经常出现的‘熵’概念,就是由他在几年后提出的。
甚至在19世纪末,熵的单位就是“克劳修斯”,符号为cl。
这位在历史上也是个知名的小牛粉丝,不过比多普勒正常一点,算是个手办党。
剑桥大学牛顿个人博物馆现存的小牛亲笔信中,有超过30封是克劳修斯死后捐赠出来的。
1857年小牛的故居坍塌了一角,克劳修斯第二天就捐赠了500英镑。
与此同时。
克劳修斯也是个标准的古典贵族:
他的老爹就是波美拉尼亚省的克斯林市的一位小学校长,有男爵封号,家族生意更是遍布了欧洲。
虽然他在柏林大学上过学,甚至和狄利克雷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同窗。
但出于对古典学科的支持,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独行。
毫无疑问。
这是一位标准的教条者——顶多比其他键盘侠更有能力一些罢了。
不过考虑到克劳修斯后来在研究的气体运动模型引入了多种概念,非主观的推导了近代科学的发展,徐云还是决定对他保持一些尊重:
“克劳修斯先生,您怎么知道以太这种物质就一定存在呢?”
克劳修斯认真的看着他,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因为这是牛顿爵士提出的概念。”
“……”
徐云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这咋聊嘛……
看着一脸斩钉截铁的克劳修斯,徐云莫名就想到了前世网络上见到的峰峰和凢凢的某些粉丝。
脑残粉是真没法沟通啊……
于是徐云叹了口气,决定转变一个思路。
只见他双手一摊,干脆利落的说道:
“克劳修斯先生,不管你信不信以太不存在,总之现在的情况都不适合撕逼或者口嗨。”
“外头还那么多大佬和阿尔伯特亲王在看着呢,如果你想拦着我的话,要不去和他们说说?”
“况且这个实验的思路简单明了,要是干涉条纹真的发生了位移,这不就代表以太存在、我是错误的吗?”
这年头可不像后世,相片……或者说胶卷的成本很高。
即便是天文台这种官方机构,一张相片的成本也在0.1英镑上下。
按照此前的汇率计算,相当于后世的90到100块钱之间。
因此在徐云此前的预估中。
一家天文台能做到每天拍摄一张记录就非常难得了。
结果没想到这些天文台居然如此给力,一年下来拍摄了这么多的观测记录。
这些观测记录加上分析机、高斯的公式以及最新的工具人团队。
基本上可以说‘人事’方面已经尽到了极致。
剩下的便是……
知天命了。
……
这一箱箱的观测记录很快被分发到了桌上,由工具人团队们开始进行起了坐标换算。
换算后的坐标被输入分析机,进行最小二乘法的计算。
在冥王星之夜高斯使用的量级是8次方,也就是:
l=(l0+l1*t+l2*t^2+l3*t^3+l4*t^4……l8*t^8……)/10^8。
而这次有了分析机协助,高斯直接上了……
十七次方!
当然了。
能上这种精度的很大部分原因在于轨道经度的换量最大也不会超过1,普遍都在0.1-0.4左右浮动。
比如0.412的17次方是0.000000283957。
0.13的17次方则是0.00000000000000008650415919381338。
这些数字虽大,但都在分析机的量级之内。
如果换成其他更大或者更小数字,那么17次方运算就会超过算力了。
后世计算行星轨道上的一般都是50-70次方,更专业的团队——比如冥王星杀手麦克·布朗那种,使用的基本都是120+的量级。
看到这里。
或许会有同学感觉奇怪:
不对啊。
为啥我手机的计算器和百度随便搜的计算器,都可以计算出几十次方的结果叻?
超算的能力就这?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概念,也就是科学计数法。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计算机都有一个计算上限,超过这个量级之后,便会把某个数表示成a与10的n次幂相乘的形式。
比如19971400000000=1.99714x10^13,计算器或电脑表达10的幂是一般是用e或e。
也就是1.99714e13云云……
现代超算计算要用到的次方乘数,基本上都精确到了小数点后10位甚至更多。
例如0.4556456112的50次方等等。
这种计算若是不适用超算,普通电脑或者计算器很难现实精确的结果,基本上都是约等数。
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jpg。
寻星项目的计算执行者是高斯和巴贝奇,因此在计算开始后,徐云便转移到了今天的‘第二会场’。
也就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空地。
此时此刻。
受柯西等人的影响。
也有不少物理学家忍不住离开看台,来到了干涉仪边上看起了热闹。
比起分析机那边的安静,干涉仪附近就要热闹的多了。
不过这股热闹并不喜庆,而是带着……
极其强烈的敌意。
“嘿,东方小子!”
徐云刚一露面,一位年轻人就气势汹汹的跑了上来,眼神不善的看着他:
“可恶的东方小子,听说你最近一直在宣扬以太不存在?”
看着这位仿佛下一秒钟就会冒出一句‘上帝啊,我一定要狠狠踢你的屁股’的年轻人,徐云眨了眨眼:
“对,是我,有什么事吗,这位先生?”
年轻人愣了两秒钟,然后嗷的一声就叫了起来:
“上帝啊,我一定要狠狠踢你的屁股!!”
徐云:
“?”
还真来啊?
不过年轻人的举动还没出手,便被周围的人制止住了,迅速带到了一旁。
片刻过后。
另一位长得有些像《神探狄仁杰》中刘查理的中年人走了上来:
“罗峰同学是吧……虽然安德逊的行为有些粗鲁,不过作为一位剑桥大学的在读生,你说出这样的言论也未免有些太惊世骇俗了。”
“尤其是……”
说着中年人转过头,看了眼不远处的艾维琳:
“你还把牛顿爵士的后代引到了这条歧路上,你死后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牛顿爵士和你的肥鱼先祖?”
很明显。
这也是个压力老子……或者说压力半老子?
随后徐云想了想,对他问道:
“这位先生,不知道如何称呼?”
中年人挺了挺胸,报出一个名字:
“鲁道夫·朱利叶斯·埃曼努埃尔·克劳修斯。”
“克劳修斯?”
徐云重复了一番这个名字,很快在脑海中锁定了目标。
鲁道夫·朱利叶斯·埃曼努埃尔·克劳修斯。
德国人,热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实话实说,算是3/4个大佬。
后世科幻小说里经常出现的‘熵’概念,就是由他在几年后提出的。
甚至在19世纪末,熵的单位就是“克劳修斯”,符号为cl。
这位在历史上也是个知名的小牛粉丝,不过比多普勒正常一点,算是个手办党。
剑桥大学牛顿个人博物馆现存的小牛亲笔信中,有超过30封是克劳修斯死后捐赠出来的。
1857年小牛的故居坍塌了一角,克劳修斯第二天就捐赠了500英镑。
与此同时。
克劳修斯也是个标准的古典贵族:
他的老爹就是波美拉尼亚省的克斯林市的一位小学校长,有男爵封号,家族生意更是遍布了欧洲。
虽然他在柏林大学上过学,甚至和狄利克雷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同窗。
但出于对古典学科的支持,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独行。
毫无疑问。
这是一位标准的教条者——顶多比其他键盘侠更有能力一些罢了。
不过考虑到克劳修斯后来在研究的气体运动模型引入了多种概念,非主观的推导了近代科学的发展,徐云还是决定对他保持一些尊重:
“克劳修斯先生,您怎么知道以太这种物质就一定存在呢?”
克劳修斯认真的看着他,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因为这是牛顿爵士提出的概念。”
“……”
徐云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这咋聊嘛……
看着一脸斩钉截铁的克劳修斯,徐云莫名就想到了前世网络上见到的峰峰和凢凢的某些粉丝。
脑残粉是真没法沟通啊……
于是徐云叹了口气,决定转变一个思路。
只见他双手一摊,干脆利落的说道:
“克劳修斯先生,不管你信不信以太不存在,总之现在的情况都不适合撕逼或者口嗨。”
“外头还那么多大佬和阿尔伯特亲王在看着呢,如果你想拦着我的话,要不去和他们说说?”
“况且这个实验的思路简单明了,要是干涉条纹真的发生了位移,这不就代表以太存在、我是错误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