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除此之外, 叶绪还附带上了自己的一条猜测。
  开玩笑, 他和楚霁枫又不是真的盟友。现在只是利用楚霁枫对付朝堂上的各方势力而已,以后迟早要开战的,所以稍微搞点小动作理所当然。
  只要最后自己这边能稳住局面,那么现在坑盟友一把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所以当夜皇帝接到了国师命人快马加鞭送来的信件, 拆开一看,信件末尾提到了一句:据儿臣观察,镇北军恐有粮草不足之患。
  朝廷自从取消粮饷的供应之后,就一直在等镇北军没粮服软。奈何楚将军头铁还有本事,愣是找到办法买粮,目前看上去似乎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困扰。
  朝中各方都被他们做出的不缺粮假象给糊弄过去了, 正在商议要用别的什么办法钳制镇北军。叶绪这个消息一送来, 顿时给他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皇帝连夜召集重臣入宫开会, 分享了这一则消息。
  户部尚书眼前一亮,上前拱手道:“陛下,既然如此,我等可以下令将通商令限制得更严一些!”
  他们之前就在做这样的事情,努力阻拦商人偷渡粮草去北边。但是那些商人不知贿赂了哪方势力,粮草依然神不知鬼不觉被送了出去。
  可是不下限制也不行,放开了任由他们通商的话,局面只会越发不利。
  朝廷这边的态度就是保持限制状态,能钳制一点是一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想新的法子折腾镇北军。
  之所以没有在先前就选择继续收紧限制令,是因为不太清楚镇北军那边的情况。收紧限制相当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万一镇北军粮草充足,那他们岂不是连杀敌一千都达不到,纯粹送人头吗?
  可是如今有了探子传来的准话,情况就不一样了。镇北军如今显然捉襟见肘,任何一点打压对它来说都会造成很大的反应,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
  其余五部尚书对视一眼,纷纷点头,认可了户部尚书的说法。
  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是忠于皇帝的纯臣,思皇帝之所思,想皇帝之所想。为了保住皇帝的权势,自然愿意舍小逐大,不在乎那点子负面影响。
  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和刑部尚书私底下是其他皇子的人,没往北地伸手,限制令影响不到他们。虽然看出了这么做的弊端,想了想己方独善其身,干脆也不开口阻拦。
  唯有兵部尚书觉得不太妥,原本想劝谏的。万一把镇北军逼狠了,一不做二不休,立刻撕破脸皮开战,局面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
  但是在他开口之前,侍奉在老皇帝身边端茶倒水的小太监就给了他一个眼神,他便心领神会地闭嘴了。
  小太监是长公主阵营的人,兵部尚书也是。既然对方隐晦提醒他不要阻拦,那说明这件事是国师或者长公主殿下授意的。
  兵部尚书之所以阻拦,本就是担心现在就掀起战乱,前朝势力没办法在事后成功坐收渔利接手朝堂。好歹得让各方势力互相消磨一阵,都把有生力量打没了再开战不是?
  现在看来,短期内应该是打不起来的。
  兵部尚书若有所思,意识到自己对北地局势了解还不够充足。北地那边应该还有别的底牌没亮出来,所以才能在面对越发严苛的限商令下依然按兵不动。
  事实证明,叶绪的判断没错,楚霁枫发现限商令收紧之后并没有决定就此破釜沉舟。
  一方面是游戏还没进入后期,目前处在中期发展阶段,玩家们都没成长起来,哪有这个时候就开展最终对决的。
  另一方面则是,限商令更改后送入北地的粮食并没有减少,只是价格又提升了许多而已。
  镇北军并不缺钱,他们一直缺的就是现成的粮食。提价他们不怕,就怕粮食运不进来。
  不过提价也不是完全没有副作用的,谁让她手里的钱大部分都是商贾为了从龙之功送来的呢?这是先期投资,以后是要连本带利还回去的,现在每多浪费一些,回头还账的时候就要多付出点利息。
  当然,这个“还账”不是真的还钱。商人不缺钱,他们缺的是其他一些东西。比如官身和爵位、后代的荫封、日后行商时更大的政策优惠力度等等。
  楚霁枫目前陷入了一个怪圈,但她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因为打仗她还算擅长,商政却是她的短板。
  叶绪原本也不太懂这个,好在江月璇会经常和他碰面,为他讲解。
  璇姐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史书,反倒其中一页指给叶绪看:“光武帝刘秀靠着世家大族的支持招兵买马、光复汉室,带来的后果就是他没办法动去世家。明知道世家坐大之后的弊端,他也没有办法,度田法推行失败,他只能向世家大族妥协。靠着别人起家,想要摆脱对方的钳制,谈何容易?”
  而摆脱不了钳制,你这个皇帝当得就不可能非常顺心。有能力的君主还好,可以压过功臣。没能力的下场就是诸如外戚干政那种,话语权根本不在皇帝手上。
  江月璇摇头叹息:“让楚楚当皇帝太难为她了,即便她成功了,不出五年,朝堂也会被功臣们玩坏。”
  到时候就看商人们有多少良心了,如果愿意维持民生稳定还好,说不定能等到一个厉害的继任者登基把他们弹压下去。
  要是那些npc商人过于看重利益,为了赚钱不择手段。那么刚刚建立的国家要不了多久就能分崩离析,再度陷入战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