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火花
几支枪朱怡成一一试过后表示满意,随后又去看了下即将装备军队的新式火炮。
这些火炮虽然结构上和目前使用的火炮基本相同,但在材料应用上却比之前好了许多,火炮重量更轻、更结实,同样也射得更远更准。
尤其是在之前三种火炮的基础上科学院以前明的虎蹲炮为原型重新射击了新的虎蹲炮。
这种炮每门重量由最初的五十斤减到了二十五斤,这个重量就算相比《武备志》中描述的三十六斤几乎轻了三分之一,完全可以由强壮的步兵肩负,又或者直接由骑兵进行携带,比起佛郎机炮而言更为轻便。
同时,朱怡成见到的虎蹲炮其造型已和后世的迫击炮极其类似,许多部件还能进行简易的拆装,再加上军工制作的标准化,所有部件都能通用,这也方便了运输和战争过程中因为损坏可以进行重新组装的要求。
其实随着大明军工的不断完善,大明的各类军械制作都有这个要求,从这点来说,大明军工在基础结构和要求上已和后世相差无几了,欠缺的仅仅只是技术而已。
在靶场兴致勃勃地看了一圈,朱怡成回到位于靶场的休息处。
“朕之前让科学院设置的研究如何了?”喝了口茶,朱怡成对黄履庄问道。
黄履庄知道朱怡成肯定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当即就汇报了起来。
朱怡成所指的研究主要是化学方面,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部分,更是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学的作用越来越大。无论是军事或者工业,又或者普通所需,化学制品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当化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所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而在这个时代也正是化学、物理、数学等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时代。
别的不说,仅仅说军事上化学的重要性,首先就是炸药。
现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火器所使用的都是黑火药,黑火药造就了火器的诞生,并且使得火器这种热兵器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冷兵器,从而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但黑火药的局限性是无可避免的,热兵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黑火药就无法满足。所以,取代黑火药,用更好的火药(炸药)是必然的。
朱怡成不是科学家,他对于化学懂的并不多,充其量也就是初高中的那些知识而已,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填鸭的玩意早就还给了老师,脑子里仅有一些概念而已。
不过就算这样也不妨碍朱怡成向黄履庄指出方向,对于后世科技树的发展脉络朱怡成还是知道一二的,这已经足够让大明抢在西方国家之前走向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了。
这些年中,朱怡成通过科学院和其他机构招揽人才,设置实验室,其目的就是要尽快建立现代科学的基础,从而推动科学发展。而黄履庄作为科学院的主管也很清楚朱怡成在这方面的重视,现在科学院的化学机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来的。
黄履庄的汇报用了将近一个多时辰,朱怡成认真听着,时不时还开口询问一二。
听完黄履庄的汇报,朱怡成既欣慰又感慨,欣慰的是黄履庄所主导的化学机构比自己预想中的设置顺利,现在科学院中已抽调了近百人进入这个机构开始各项研究。
感慨的是,这个时代的人才还是太少了些,在这百人中真正的明人(汉人)只占了二分之一,而且这二分之一中有一大半是科学院建立后陆续培养的,另外一小半是从民间寻来的,这一小半中居然当过道士的还不少。
不过这也不奇怪,化学在西方最初被称为炼金术,而在东方同样有类似的名称,或者叫“炼丹”。
古代的时候,道士通过初级化学进行合成,其中黑火药就是合成的产物,此外还有汞、硫酸等等物品,相比普通人,道士对这更为熟悉,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
除去这些人外,其余的近半人都是归化明人,也就是这些年朱怡成从海外招募的西方科学家。
由于之前欧洲因为西班牙王位战导致长达十多年的战争缘故,欧洲各国在战后的情况并不乐观。
现在别说一些小国了,就连曾今称霸欧洲的法兰西也因为战后债务的压力而拮据,从而导致王室开销压缩,从这点来看,欧洲各国的日子很不好过,更不用讲普通人了。
此外,西方国家中教会的影响力依旧很大,科学和神学的矛盾下西方科学家还没有后世崇高的地位,当然除了极少数人外。再加上西方各国的国王、政府对于科学家的不认可,甚至轻视,这些科学家(学者)大多都过得穷困潦倒。
后世的许多公知在讨论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无不捧西方的臭脚,吹嘘西方的科学土壤和对于知识的尊重,但他们恰恰忘记了现代科学在西方的黑暗时期,也忘记了化学之父拉瓦锡的脑袋是怎么被砍下来的,更忘记了所谓革命者担任的法官在法庭上用骄傲的姿态说出“共和国不需要科学家”的话。
相比欧洲,大明现在的风气极其开放,吏治清明,国力强盛。而且中国自秦始皇统一之后在许多时期都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宗教在中国的影响力微乎其微。
当大明以不同于满清愚昧无知那样面对整个世界时,大明的发展速度是令人无比惊叹的。再者汉人中很少有类似西方世界的“种族歧视”观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一向是汉人融合其他民族的基础。
所以说,当大明有目的性地向西方各国开始招揽人才的时候,很快一些人才就陆续来到了东方,并被这富饶美丽的国度所吸引。
科学院的化学机构中这些西方学者正是这样来的,他们的到来同时也带来了西方近代科学研究成果,使得东西方的头脑在这一刻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这些火炮虽然结构上和目前使用的火炮基本相同,但在材料应用上却比之前好了许多,火炮重量更轻、更结实,同样也射得更远更准。
尤其是在之前三种火炮的基础上科学院以前明的虎蹲炮为原型重新射击了新的虎蹲炮。
这种炮每门重量由最初的五十斤减到了二十五斤,这个重量就算相比《武备志》中描述的三十六斤几乎轻了三分之一,完全可以由强壮的步兵肩负,又或者直接由骑兵进行携带,比起佛郎机炮而言更为轻便。
同时,朱怡成见到的虎蹲炮其造型已和后世的迫击炮极其类似,许多部件还能进行简易的拆装,再加上军工制作的标准化,所有部件都能通用,这也方便了运输和战争过程中因为损坏可以进行重新组装的要求。
其实随着大明军工的不断完善,大明的各类军械制作都有这个要求,从这点来说,大明军工在基础结构和要求上已和后世相差无几了,欠缺的仅仅只是技术而已。
在靶场兴致勃勃地看了一圈,朱怡成回到位于靶场的休息处。
“朕之前让科学院设置的研究如何了?”喝了口茶,朱怡成对黄履庄问道。
黄履庄知道朱怡成肯定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当即就汇报了起来。
朱怡成所指的研究主要是化学方面,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部分,更是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学的作用越来越大。无论是军事或者工业,又或者普通所需,化学制品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当化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所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而在这个时代也正是化学、物理、数学等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时代。
别的不说,仅仅说军事上化学的重要性,首先就是炸药。
现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火器所使用的都是黑火药,黑火药造就了火器的诞生,并且使得火器这种热兵器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冷兵器,从而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但黑火药的局限性是无可避免的,热兵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黑火药就无法满足。所以,取代黑火药,用更好的火药(炸药)是必然的。
朱怡成不是科学家,他对于化学懂的并不多,充其量也就是初高中的那些知识而已,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填鸭的玩意早就还给了老师,脑子里仅有一些概念而已。
不过就算这样也不妨碍朱怡成向黄履庄指出方向,对于后世科技树的发展脉络朱怡成还是知道一二的,这已经足够让大明抢在西方国家之前走向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了。
这些年中,朱怡成通过科学院和其他机构招揽人才,设置实验室,其目的就是要尽快建立现代科学的基础,从而推动科学发展。而黄履庄作为科学院的主管也很清楚朱怡成在这方面的重视,现在科学院的化学机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来的。
黄履庄的汇报用了将近一个多时辰,朱怡成认真听着,时不时还开口询问一二。
听完黄履庄的汇报,朱怡成既欣慰又感慨,欣慰的是黄履庄所主导的化学机构比自己预想中的设置顺利,现在科学院中已抽调了近百人进入这个机构开始各项研究。
感慨的是,这个时代的人才还是太少了些,在这百人中真正的明人(汉人)只占了二分之一,而且这二分之一中有一大半是科学院建立后陆续培养的,另外一小半是从民间寻来的,这一小半中居然当过道士的还不少。
不过这也不奇怪,化学在西方最初被称为炼金术,而在东方同样有类似的名称,或者叫“炼丹”。
古代的时候,道士通过初级化学进行合成,其中黑火药就是合成的产物,此外还有汞、硫酸等等物品,相比普通人,道士对这更为熟悉,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
除去这些人外,其余的近半人都是归化明人,也就是这些年朱怡成从海外招募的西方科学家。
由于之前欧洲因为西班牙王位战导致长达十多年的战争缘故,欧洲各国在战后的情况并不乐观。
现在别说一些小国了,就连曾今称霸欧洲的法兰西也因为战后债务的压力而拮据,从而导致王室开销压缩,从这点来看,欧洲各国的日子很不好过,更不用讲普通人了。
此外,西方国家中教会的影响力依旧很大,科学和神学的矛盾下西方科学家还没有后世崇高的地位,当然除了极少数人外。再加上西方各国的国王、政府对于科学家的不认可,甚至轻视,这些科学家(学者)大多都过得穷困潦倒。
后世的许多公知在讨论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无不捧西方的臭脚,吹嘘西方的科学土壤和对于知识的尊重,但他们恰恰忘记了现代科学在西方的黑暗时期,也忘记了化学之父拉瓦锡的脑袋是怎么被砍下来的,更忘记了所谓革命者担任的法官在法庭上用骄傲的姿态说出“共和国不需要科学家”的话。
相比欧洲,大明现在的风气极其开放,吏治清明,国力强盛。而且中国自秦始皇统一之后在许多时期都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宗教在中国的影响力微乎其微。
当大明以不同于满清愚昧无知那样面对整个世界时,大明的发展速度是令人无比惊叹的。再者汉人中很少有类似西方世界的“种族歧视”观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一向是汉人融合其他民族的基础。
所以说,当大明有目的性地向西方各国开始招揽人才的时候,很快一些人才就陆续来到了东方,并被这富饶美丽的国度所吸引。
科学院的化学机构中这些西方学者正是这样来的,他们的到来同时也带来了西方近代科学研究成果,使得东西方的头脑在这一刻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