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节
“五日之后朝会,朕要好好看看,那些老家伙的嘴脸。”
第八百七十六章 恭贺陛下!
洪德十二年三月初一大朝会。
因为是月初的大朝会,讨论的事情会多一些,有时候会从早上一直讨论到下午,就在德庆宫里吃饭。
所以不少有经验的大臣,会早早的在家,吃上几口饭,再吃点参片备着。
不过不能吃太多。
万一在上朝的时候想要出恭,那就多少有些丢人了,除非是中书宰辅,大九卿那种级别的官员,没有人敢多说什么,要是普通的官员,御史台的那些贱人们,说不定就会参你一个殿前失仪。
到了第一缕太阳照在德庆宫门口那座日晷上的时候,德庆宫大殿的钟声响动,文武百官于是鱼贯进入德庆殿,按资排辈站好。
平日里,都是大臣们站好一会儿,甚至是聊了会天之后,皇帝陛下才会到场,不过今天,皇帝陛下来的,比平日里都要早一些,几乎是文武百官刚刚到场,皇帝陛下便到了德庆宫。
在大太监高明的唱声之中,皇帝陛下落座,文武百官各自手捧朝笏,朝拜天子。
洪德皇帝懒洋洋的挥了挥手,开口道:“诸卿平身。”
文武百官这才起身。
等到众人都站起来之后,皇帝扫视了一眼百官,有些诧异:“户部赵尚书今日没有来?”
“回陛下。”
吏部尚书上前,对着天子低头道:“陛下,赵尚书病了,因此告假。”
“唔。”
皇帝皱了皱眉头,又问道:“病的重不重啊?”
吏部尚书犹豫了一下,低头道:“据说不轻,已经卧床数日,高烧不退。”
“不过臣还没有去看过,因此也只是道听途说。”
皇帝点了点头,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既如此,朝会继续罢。”
“诸卿有本奏的,可以奏上来。”
德庆宫里,陷入了一阵寂静。
皇帝看了看百官,突然笑了笑:“看来,朕的大陈,竟是天下太平了,这月初的大朝会,竟然一个奏事的都没有。”
皇帝眯着眼睛说道:“那如果今天实在没有什么事情可议,朝会就只能到此为止了,诸卿各回衙门罢。”
终于,文官队列之中,一人手捧朝笏,出班陈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皇帝定睛一看。
是御史台佥都御史曹淦。
正四品的御史。
御史台可以风闻奏事,但是一般奏事的都是七品监察御史,这些御史台管御史的官员,很少亲自下场奏事。
毕竟御史台有时候会成为朝堂大佬们互相攻讦的工具,这些御史台的官员,并不想参与其中。
而现在,这位佥都御史之所以站出来说话。
一是因为,御史台的监察御史前两天数次参奏沈毅,俱被宫里留中不发,石沉大海。
二是因为,今日大朝会,那些七品的监察御史没有资格与会,只能他这个四品官来。
在大朝会上奏本,皇帝就不太好留中不发了,毕竟当着那么多官员的面,不能回避事情。
皇帝眯着眼睛,笑了笑:“曹爱卿说罢。”
曹淦低头道:“陛下,御史台下诸多监察御史,参奏兵部郎中沈毅,沈郎中去岁去淮安之前,扬言定能守住淮安,至今不过半年,便已经向禁军求援,足见此人无有守淮之能。”
“淮河,乃我大陈北之壁障,万万不容有失,御史台下属杜萍,方郸等,联名上书陛下,请求将沈郎中调回建康。”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兵者,国之大事也,不能操之于孩童之手,沈郎中今年不过二十一二岁,固然有一些才情,但……”
他一句话还没有说完,皇帝便笑呵呵的打断了他的话,开口道:“御史台御史的奏书,朕前两天已经瞧见了,不用曹卿提醒,今日是大朝会,在场诸卿都是朝廷栋梁,没有替旁人上奏的说法。”
他看着曹淦,问道:“曹卿方才所言,是自己上奏,还是代御史台几位监察御史上奏?”
曹淦飞快的看了一眼中书五相的位置,然后低下了头,咬牙道:“回陛下,臣是代御史台几位监察御史上奏……”
佥都御史,是四品官。
而且还是四品京官,是御史台的官员,可以称得上是清贵二字。
到了他这个层次,尽管受人之托,但是也不会轻易把自己给陷进这种漩涡之中。
毕竟,大陈朝野几乎无人不知,本朝天子与那位姓沈的小娃娃,关系极好。
皇帝点了点头,看向众臣,淡淡的说道:“曹爱卿方才说的,朕本来也想提起。”
“前几天的事情,诸位爱卿应该都知道了,胡齐强攻我大陈淮安府,他们人多势众,淮安守军力有未逮,于是临时借调了禁军支援淮安府涟水县,这才成功击退了胡齐。”
“这本不是什么大事,毕竟敌人已经退了,据说涟水那里打的还不错,没有吃亏。”
“不过毕竟是淮安这里,先用了禁军,略显有些孱弱,今日大朝会,诸卿都在,就议一议这件事,是让沿海都司继续独立防守淮安,还是将其归入淮河水师麾下,交由淮河水师总兵衙门一齐统领。”
“今日就在这里,议一个章程出来。”
他看向中书五位宰相,笑呵呵的说道:“几位相公,该说话了。”
此时,中书五位宰相,一句话都没有说。
最离谱的是宰相谢旻,小老头靠着柱子,已经昏昏欲睡,眼皮子都睁不开了。
另外四位宰相都清醒着,但是也都没有发表意见,皇帝陛下于是把目光,看向了首相陈靖。
他笑着问道:“陈相,你如何说?”
陈靖这会儿,也像是如梦初醒一般,小老头揉了揉眼睛,先是出班对着天子拱手,然后回头看了一眼四个同僚。
老宰相谢旻,依旧在当瞌睡虫。
其他三位宰相,都在看着陈靖。
陈相斜愣了一眼谢旻,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这位谢相,是中书五相里,资历最长的,在杨敬宗张敬时期,他就是中书里的宰相,跟杨相与张相,几乎是前后脚拜相,只是他不怎么出头,没有什么存在感。
洪德朝初年,这三位宰相在朝野还有个戏称。
张公谋,杨公断,谢公尤懒懒。
不过时至今日,杨相与张相都已经退出了朝堂,这位“懒相公”却留了下来,坚挺到了今天。
陈相扭头看着皇帝,低头道:“陛下,老臣以为,这件事情不能够轻易决断,淮安军虽然动用了禁军,但也是因为齐军太多,这件事还可以慢慢商量。”
这还是和稀泥。
不过他也是没有办法,皇帝现在虽然带着笑脸,但是谁都看得出来,他多少是有些袒护沈毅的。
皇帝陛下皱了皱眉头,开口道:“陈相,朝廷议事,是让你说意见的,淮安守军该怎么个章程,不是小事,你这个中书首魁,该说话的时候要说话。”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再有,朕虽然很器重沈七,但是器重归器重,朕分的清轻重,朝廷大事不能因为朕一己好恶就定下来,如果沈七确没有守淮的能力,那么把他调回来就是,该贬官贬官,该问罪问罪。”
皇帝陛下语气真诚:“朕绝不会偏袒他。”
见皇帝陛下话说的真诚,几位宰相对视了一眼。
尤其是宰相崔煜,几乎都意动了。
陈靖抬头看了看皇帝,他隐隐觉得不对劲。
但是又不知道是哪里不对劲。
不过凭借着这么多年的政治智慧,小老头微微低头,开口道:“陛下,老臣以为,还是再观察观察,毕竟淮安并没有失守。”
说完这句话,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四个宰相。
四位宰相里,宰相崔煜有一些不太甘心,不过还是跟着陈靖一起,对着天子拱手道:“臣等以为,还需要再看看。”
皇帝闻言,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看了一眼陈靖,又看了看陈靖身后的崔煜。
可惜。
老东西们都太精了,滑不溜手。
皇帝眯了眯眼睛,心里有些不太高兴。
本来,他是想借着这个机会……
换相的。
不过现在,机会已经不大了,这些老家伙,哪怕没有风吹草动,也精明得可怕。
想到这里,皇帝陛下拍了拍手。
“既然如此,那么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御史台也不要再拿禁军的事情说事了。”
皇帝扭头看向高太监,淡淡的说道:“高明,带朕的客人上殿,给诸卿看一看。”
高太监立刻点头,喊了一声:“传佟胜进殿。”
很快,佟胜被五花大绑,押进了金殿之中。
皇帝陛下从帝座上站了起来,他微微昂首,看向百官,淡淡的说道:“诸卿猜猜这是谁?”
没有人猜的出来,不过因为佟胜的姓氏,许多人已经猜出来了他是朱里真人。
见大臣们不说话,皇帝眯着眼睛,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这是淮安守军,给朕捉回来的俘虏,北齐皇室的皇亲。”
皇帝陛下语气平淡至极,仿佛是在说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二月二十一,淮安督军沈毅,领四千五百人连夜渡河,攻破胡齐杨集,图河大营,歼敌数千。”
听到皇帝这句话之后,德庆宫中的文武百官,都愣住了。
第八百七十六章 恭贺陛下!
洪德十二年三月初一大朝会。
因为是月初的大朝会,讨论的事情会多一些,有时候会从早上一直讨论到下午,就在德庆宫里吃饭。
所以不少有经验的大臣,会早早的在家,吃上几口饭,再吃点参片备着。
不过不能吃太多。
万一在上朝的时候想要出恭,那就多少有些丢人了,除非是中书宰辅,大九卿那种级别的官员,没有人敢多说什么,要是普通的官员,御史台的那些贱人们,说不定就会参你一个殿前失仪。
到了第一缕太阳照在德庆宫门口那座日晷上的时候,德庆宫大殿的钟声响动,文武百官于是鱼贯进入德庆殿,按资排辈站好。
平日里,都是大臣们站好一会儿,甚至是聊了会天之后,皇帝陛下才会到场,不过今天,皇帝陛下来的,比平日里都要早一些,几乎是文武百官刚刚到场,皇帝陛下便到了德庆宫。
在大太监高明的唱声之中,皇帝陛下落座,文武百官各自手捧朝笏,朝拜天子。
洪德皇帝懒洋洋的挥了挥手,开口道:“诸卿平身。”
文武百官这才起身。
等到众人都站起来之后,皇帝扫视了一眼百官,有些诧异:“户部赵尚书今日没有来?”
“回陛下。”
吏部尚书上前,对着天子低头道:“陛下,赵尚书病了,因此告假。”
“唔。”
皇帝皱了皱眉头,又问道:“病的重不重啊?”
吏部尚书犹豫了一下,低头道:“据说不轻,已经卧床数日,高烧不退。”
“不过臣还没有去看过,因此也只是道听途说。”
皇帝点了点头,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既如此,朝会继续罢。”
“诸卿有本奏的,可以奏上来。”
德庆宫里,陷入了一阵寂静。
皇帝看了看百官,突然笑了笑:“看来,朕的大陈,竟是天下太平了,这月初的大朝会,竟然一个奏事的都没有。”
皇帝眯着眼睛说道:“那如果今天实在没有什么事情可议,朝会就只能到此为止了,诸卿各回衙门罢。”
终于,文官队列之中,一人手捧朝笏,出班陈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皇帝定睛一看。
是御史台佥都御史曹淦。
正四品的御史。
御史台可以风闻奏事,但是一般奏事的都是七品监察御史,这些御史台管御史的官员,很少亲自下场奏事。
毕竟御史台有时候会成为朝堂大佬们互相攻讦的工具,这些御史台的官员,并不想参与其中。
而现在,这位佥都御史之所以站出来说话。
一是因为,御史台的监察御史前两天数次参奏沈毅,俱被宫里留中不发,石沉大海。
二是因为,今日大朝会,那些七品的监察御史没有资格与会,只能他这个四品官来。
在大朝会上奏本,皇帝就不太好留中不发了,毕竟当着那么多官员的面,不能回避事情。
皇帝眯着眼睛,笑了笑:“曹爱卿说罢。”
曹淦低头道:“陛下,御史台下诸多监察御史,参奏兵部郎中沈毅,沈郎中去岁去淮安之前,扬言定能守住淮安,至今不过半年,便已经向禁军求援,足见此人无有守淮之能。”
“淮河,乃我大陈北之壁障,万万不容有失,御史台下属杜萍,方郸等,联名上书陛下,请求将沈郎中调回建康。”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兵者,国之大事也,不能操之于孩童之手,沈郎中今年不过二十一二岁,固然有一些才情,但……”
他一句话还没有说完,皇帝便笑呵呵的打断了他的话,开口道:“御史台御史的奏书,朕前两天已经瞧见了,不用曹卿提醒,今日是大朝会,在场诸卿都是朝廷栋梁,没有替旁人上奏的说法。”
他看着曹淦,问道:“曹卿方才所言,是自己上奏,还是代御史台几位监察御史上奏?”
曹淦飞快的看了一眼中书五相的位置,然后低下了头,咬牙道:“回陛下,臣是代御史台几位监察御史上奏……”
佥都御史,是四品官。
而且还是四品京官,是御史台的官员,可以称得上是清贵二字。
到了他这个层次,尽管受人之托,但是也不会轻易把自己给陷进这种漩涡之中。
毕竟,大陈朝野几乎无人不知,本朝天子与那位姓沈的小娃娃,关系极好。
皇帝点了点头,看向众臣,淡淡的说道:“曹爱卿方才说的,朕本来也想提起。”
“前几天的事情,诸位爱卿应该都知道了,胡齐强攻我大陈淮安府,他们人多势众,淮安守军力有未逮,于是临时借调了禁军支援淮安府涟水县,这才成功击退了胡齐。”
“这本不是什么大事,毕竟敌人已经退了,据说涟水那里打的还不错,没有吃亏。”
“不过毕竟是淮安这里,先用了禁军,略显有些孱弱,今日大朝会,诸卿都在,就议一议这件事,是让沿海都司继续独立防守淮安,还是将其归入淮河水师麾下,交由淮河水师总兵衙门一齐统领。”
“今日就在这里,议一个章程出来。”
他看向中书五位宰相,笑呵呵的说道:“几位相公,该说话了。”
此时,中书五位宰相,一句话都没有说。
最离谱的是宰相谢旻,小老头靠着柱子,已经昏昏欲睡,眼皮子都睁不开了。
另外四位宰相都清醒着,但是也都没有发表意见,皇帝陛下于是把目光,看向了首相陈靖。
他笑着问道:“陈相,你如何说?”
陈靖这会儿,也像是如梦初醒一般,小老头揉了揉眼睛,先是出班对着天子拱手,然后回头看了一眼四个同僚。
老宰相谢旻,依旧在当瞌睡虫。
其他三位宰相,都在看着陈靖。
陈相斜愣了一眼谢旻,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这位谢相,是中书五相里,资历最长的,在杨敬宗张敬时期,他就是中书里的宰相,跟杨相与张相,几乎是前后脚拜相,只是他不怎么出头,没有什么存在感。
洪德朝初年,这三位宰相在朝野还有个戏称。
张公谋,杨公断,谢公尤懒懒。
不过时至今日,杨相与张相都已经退出了朝堂,这位“懒相公”却留了下来,坚挺到了今天。
陈相扭头看着皇帝,低头道:“陛下,老臣以为,这件事情不能够轻易决断,淮安军虽然动用了禁军,但也是因为齐军太多,这件事还可以慢慢商量。”
这还是和稀泥。
不过他也是没有办法,皇帝现在虽然带着笑脸,但是谁都看得出来,他多少是有些袒护沈毅的。
皇帝陛下皱了皱眉头,开口道:“陈相,朝廷议事,是让你说意见的,淮安守军该怎么个章程,不是小事,你这个中书首魁,该说话的时候要说话。”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再有,朕虽然很器重沈七,但是器重归器重,朕分的清轻重,朝廷大事不能因为朕一己好恶就定下来,如果沈七确没有守淮的能力,那么把他调回来就是,该贬官贬官,该问罪问罪。”
皇帝陛下语气真诚:“朕绝不会偏袒他。”
见皇帝陛下话说的真诚,几位宰相对视了一眼。
尤其是宰相崔煜,几乎都意动了。
陈靖抬头看了看皇帝,他隐隐觉得不对劲。
但是又不知道是哪里不对劲。
不过凭借着这么多年的政治智慧,小老头微微低头,开口道:“陛下,老臣以为,还是再观察观察,毕竟淮安并没有失守。”
说完这句话,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四个宰相。
四位宰相里,宰相崔煜有一些不太甘心,不过还是跟着陈靖一起,对着天子拱手道:“臣等以为,还需要再看看。”
皇帝闻言,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看了一眼陈靖,又看了看陈靖身后的崔煜。
可惜。
老东西们都太精了,滑不溜手。
皇帝眯了眯眼睛,心里有些不太高兴。
本来,他是想借着这个机会……
换相的。
不过现在,机会已经不大了,这些老家伙,哪怕没有风吹草动,也精明得可怕。
想到这里,皇帝陛下拍了拍手。
“既然如此,那么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御史台也不要再拿禁军的事情说事了。”
皇帝扭头看向高太监,淡淡的说道:“高明,带朕的客人上殿,给诸卿看一看。”
高太监立刻点头,喊了一声:“传佟胜进殿。”
很快,佟胜被五花大绑,押进了金殿之中。
皇帝陛下从帝座上站了起来,他微微昂首,看向百官,淡淡的说道:“诸卿猜猜这是谁?”
没有人猜的出来,不过因为佟胜的姓氏,许多人已经猜出来了他是朱里真人。
见大臣们不说话,皇帝眯着眼睛,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这是淮安守军,给朕捉回来的俘虏,北齐皇室的皇亲。”
皇帝陛下语气平淡至极,仿佛是在说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二月二十一,淮安督军沈毅,领四千五百人连夜渡河,攻破胡齐杨集,图河大营,歼敌数千。”
听到皇帝这句话之后,德庆宫中的文武百官,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