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霍善继续一本正经地说道:“不用,不用,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刘彻:“……”
  这么小的娃娃,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随他去吧。
  还有你个卫青,读着读着一脸“学到了”的表情是怎么回事?
  刘彻把信抢回来塞进霍善手里,让霍善自己留着好好读,真要能写出什么有建设性的谏言他肯定不生气。
  霍善麻溜把信塞进自己腰上的小袋子里,对刘彻这种拆人信看的可耻行为很是不满。
  好在晚上吃的又是他最近特爱吃的鱼糕,很好地抚平了他对他皇帝姨公的种种埋怨。
  越是临近三月十五,西陵城中就愈发热闹,不仅各方聚拢过来的商贩比往常多,连城中的巡防力度都加强了不少。
  随着这段时间府衙联合郡学那边的生员们积极宣讲,众人也都知道他们西陵可是嫘祖故里!
  这次庙会可不仅仅是热闹热闹那么简单,还要筹措资金给嫘祖立个祠,到时候每个月十五都能在嫘祖祠周围开设热闹的集市,每逢三月、九月更是要举办盛大的庙会纪念他们的老祖宗嫘祖!
  就连一些外地来的商贾与旅客都忍不住多逗留几日,准备等过完这个嫘祖庙会再走。
  不知不觉间,城中能住宿的地方都已经住满了。
  霍善这个经常巡城的江夏一把手能感受城中的变化,对于自己这个决定愈发得意起来。
  正月有灯会,三月有嫘祖庙会,五月有端午竞渡,七、八、九月更是有不少值得庆祝的节日,反正集市这东西是广大群众都需要的,若是能定时举行既可以满足人们的互易要求,也能带动城中商家的人气。
  霍善以前就把能赶集的日子记得牢牢的,哪怕自己不能出去逛集市也要在家盼着李长生出去给他买点什么回来。
  至于事情该怎么彻底落实下去,霍善是不需要考虑的,底下的人自然会讨论出具体的执行方案来。
  事实证明西陵城中的富户们也很懂事,得知霍善要弄个嫘祖祠兼嫘祖商贸区,他们大多踊跃参与,纷纷表示给老祖宗立祠是他们应当做的。
  由于霍光“不经意”地透露过嫘祖祠坐落于哪里,以后府衙举办活动就倾向于选哪里,当夜就有位于城中各处的豪商表示自己有闲置的宅邸可以献出来立祠。
  开玩笑,这嫘祖祠一建起来,不仅他们江夏郡的丝织品产业会水涨船高,连带周围的商铺生意都会被带火。
  这么好的机会要是被别人抢了去,他们绝对会后悔一辈子!
  霍光晾着他们没再漏任何口风,只说由于献地的人太多了,等今年的嫘祖庙会顺利举办以后再宣布府衙这边的考虑结果。
  一时间城东、城西、城南、城北的商户们都团结起来相互抬价,从一开始只出地皮到后来纷纷表示“祠我们包修到太守满意为止”。
  连这次庙会的筹备,府衙都没怎么出钱,全是商户们自发妆点门面。
  他们还很自觉地来跟府衙合作的作坊订购所需的材料并表示想要进货。
  得知霍善想要搞个大戏台,他们还出人出力过来帮忙搭建,说是想来学习先进的搭台经验,免得以后自己想搭的时候不知道从何下手。
  真是相当好学!
  霍善在庙会前一日带着刘彻等人听他叔霍光汇报了嫘祖祠筹备进展,只觉惊奇不已:这还是唯利是图的商贾吗?听说做买卖的人都很奸诈的,怎地他们江夏郡的商贾这么慷慨大方?
  刘彻倒是听得明明白白,完全是因为有个……比他们更懂得拿捏人心的霍光在。
  这小子年纪不大,做起事来却像八百个心眼子,真是叫人意外。
  刘彻转头对霍去病道:“你这个弟弟和你可真不一样。”
  霍去病这人没经历过什么阴谋算计,一打仗就是胜仗,一入朝就是封侯,如今才二十几岁就是位极人臣的大司马骠骑将军,不知羡煞了多少人。是以他做起事来是没什么顾忌的,也不知道什么叫迂回,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霍光却跟他完全不一样,大抵是因为以前跟着他父亲在地方上摸爬滚打过十几年,所以小小年纪就有着霍去病所没有的老练。
  霍去病道:“世上岂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便是父子兄弟也不一定相似。”
  刘彻闻言看了眼明显对他们的对话不感兴趣、正捧着牛乳饮子在那吨吨吨的霍善,不由调侃道:“也是,谁能想到我们的冠军侯生出个话多还贪吃的娃儿。”
  嘴巴还沾着一圈奶渍的霍善:?
  说话就说话,带我干嘛?!
  霍去病见状拿起巾子帮霍善把奶渍擦干净,顺利止住了霍善要和刘彻理论的话头。
  霍善哼哼唧唧地享受着亲爹的照顾。
  看在明天就有庙会可以玩耍的份上,他决定不和刘彻计较!
  第189章
  三月十五的清晨, 天气出奇地暖和,也没有下雨。天还没亮,就有不少人守在城门外等着进城,这些人大多都挑着担或者提着篮, 大抵都是拿着些自家产的东西来卖的农户。
  光是卖花就有不少。
  有些是直接折了含苞欲放的桃花、杏花之类的花枝, 有些则是更用心地用带着香味的山花连成大大小小的花环,应当会很讨小孩子和小姑娘喜欢。
  这都是上次灯会摸索出来的经验。
  许多游人都愿意掏小钱买点漂亮花枝和花环, 而她们攒足了钱就能去买点自己需要的东西。
  要不是因为上次灯会许多人带了点余钱回去, 这次家里恐怕不愿意带她们出来玩!
  大汉对商户管理还是很严的, 入了商籍连赋税徭役方面都会比较严苛。
  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临时的农贸集市上偶尔摆个摊或者沿街叫卖并不会列入商籍, 所以大伙都挺期待这种每逢月中都会开放的热闹集市。
  除了商贾之外, 专程来逛这次庙会的人也不少, 有的人等得饿了, 已经开始跟准备在集市上做点小吃生意的人买吃的。
  竟是在城外就做起买卖来了。
  这倒是让不少人有了新思路,决定下次早些过来在城门口摆摊。
  兴许不是所有人都特别有远见、都能及时抓住所有机遇, 但世上每个人都在认真琢磨着怎么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
  天光乍亮,城门大开, 城外长长的队伍鱼贯入城。沿街的商铺都装点得很有庙会气氛, 那一度爱惜地收起来的花灯又被商户们挂起来了,各家的旗幌上更是系着颜色鲜明的彩绸。
  那彩绸迎风招展,给晨曦中的西陵城添了一缕缕亮色。
  既然要纪念嫘祖,那当然是用这起源于嫘祖的丝绸作为标志最有气氛。
  有小孩问起大人为什么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彩绸, 大人便会给他们说起府衙已经宣讲了大半个月的嫘祖故事:嫘祖知道不?西陵氏人, 也就是我们江夏的!她是黄帝的妻子, 更是第一个发现可以种桑养蚕的人,这些彩绸就是蚕丝织成的!
  就算当父母的讲不出个所以然来, 店铺的伙计或者街上的热心路人也会给他们讲一遍。
  嫘祖的事迹很快就传遍了街头巷尾。
  霍善一大早起来,见外头已经热闹起来了,催着他师弟帮忙推车到外头去,他的米粉摊子要支起来了。
  本来他还打算卖红薯的,但是因为已经到了可以种红薯的季节,李长生建议先把手头的红薯都留着下种,将这个烤红薯项目保留到今年冬天。
  到那时候江夏郡应该就有很多红薯供他霍霍了。
  要知道去年种的那批红薯中不那么健壮的都已经磨成薯粉了,剩下这些可都是精挑细选拿来当种薯的,就这么烤着卖太浪费了。
  霍善一向听他师父劝,所以决定今天只给大家尝尝米粉,诚邀家有余力的人一起渡江去南边开荒种占城稻,到时候米粉配方免费送!
  这么好吃的东西,难道大家不想尝尝吗?
  当然,真正的大项目肯定不会在霍善支的小摊子面前谈,都是由霍光去负责组织和动员。
  霍善只负责卖着玩!
  一大早,粉汤的香味就飘散开去。
  霍善还摆了一坛子喇虎酱出来,准备看看能不能碰上有缘人来尝尝这全新的酱料,回头一起加入辣酱开发项目。
  这一桩桩一件件,可都是很不错的新营生!
  霍善的个头以及脸蛋儿还是很有辨识度的,不少人一看到他支的摊子就围拢过来,纷纷问霍善卖的是什么。
  霍善马上亮出庖屋帮他备好的米粉给众人看,一根根莹白漂亮的米粉在朝阳的映照下看起来非常诱人。
  这么白、这么圆的索饼,他们从来没见过!
  “我要一碗。”
  最先开口的居然是个熟人,是那个叫孟蒹的孟家女郎。
  她与妹妹一个叫孟蒹,一个叫孟葭,蒹葭这东西听起来颇有些浪漫,实际上指的是芦苇之类的水岸野草。
  她本人瞧着也有种野草般的生命力。
  若非本身便有着芦苇般的坚韧,她也不可能在家中遭逢巨变的时候站出来支撑门户。
  霍善认得她,惊奇地道:“你来得好早。”
  孟蒹笑道:“府君这推车还是你叔父让我们家木匠做的,我当时没忍住多问了几句,所以早早知道府君你要出来支这么个摊子了。”
  对于这种特意来支持米粉生意的好顾客,霍善非常热情地问她是想加入米粉项目呢,还是想加入辣酱项目!
  关于人口不足这个问题,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洞庭湖并没有加盖,他们可以从长沙国那边雇点人过来开荒。当然,雇人的资金就只能他们自己准备了,他们负责派船只帮她们把雇好的人从长沙国那边运过来。
  有意向的话可以去跟他叔霍光报名!
  孟蒹:?
  霍善还真是顺嘴一问。
  因为关于人手不足这个问题,霍去病已经听取诸葛亮的建议,等这批军屯中的兵服役期满,就从中筛选出有意向拖家带口过来江夏郡定居的兵卒就地从军屯转为民屯:这可是你们花费这么多心血开垦出来的据地,肯定很舍不得你们离开对吧?
  只要有意向留下来,就可以按照家中的人口分到足够多的土地和屋舍,成为江夏郡的一份子!
  你家中有兄弟的对吧?回家得等不知多少年才能分家对吧?现在参与这次军屯转民屯活动,马上可以由自己当家做主!
  在服役期间表现得足够优异的,可以在民屯之中直接升任乡官。
  这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当家做主。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离乡背井来江夏郡生活,但是只要十个里头有一个,就足够支撑起目前开垦出来的军屯。
  等到今年的新兵来报到,又可以安排他们开辟新的军屯了。
  集中南方诸郡送来服兵役的有生力量,迟早一锄头一锄头把整个南方地区都开发出来。
  至于为什么首先在江夏郡开荒,那当然是……只有江夏太守是冠军侯的娃!
  为了增加江夏郡人口,霍去病一点都不在意南方各郡国对自己骂骂咧咧。
  从你们那边薅点人怎么了?一切都是为了让大汉更加繁荣富强!
  这种涉及人口迁徙的损计划,霍去病当然是和刘彻商量过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