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第42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夏言看到那内臣和书办都提笔记录了什么,心中凛然。
  这些手续应当不是要怎么防着他这个总参谋,但想来还会有其他臣子需要看一些东西的,那就要登记、要有人随侍在侧了。
  走入了房中,夏言一眼望去,是一排排的架阁。
  目前,还只有三大两小五排架阁:兵备、情报、会议、将领、军器。
  夏言想了想之后,直奔会议那一大排架阁。
  这应该才是脉络。军务会议上一次次的会议,有资格被存档到这里的,才代表了陛下最真实的军国方略想法。
  夏言这一开始看,就在这里面看了四天。即便是夜里离开,脑子里也还在想着那诸多秘档当中的内容。
  他渐渐知道了大明从多久以前就在准备着域外之事,也知道了更多以前不了解的情报,因此也渐渐放弃了先取青海的想法。
  那并不能说明夏言在谋略上不如唐顺之,只是他知道的东西更少。
  但问题是,唐顺之已经有资格知道这些了吗?还是说,王守仁对唐顺之说得更多,对自己说得更少?
  夏言压着心中的疑问,就这样开始了他作为总参谋的官途。
  ……
  新官上任三把火,夏言在军国大事上烧的火更急一些。
  “臣已深悉陛下宏图,臣请先以抚宁侯朱麒改任山西镇总兵官,以平湖伯纪维民改云南都指挥使,宣大军屯改制扩至山西、陕西、四川……”
  他在雷厉风行,这次朱厚熜给了他信任。
  “看来,公瑾是明白这三年以何处为重了?”
  “阮淦既已寻得黎氏后人,交趾变局已到。云南银铜之产天下十有其七,若通了缅甸、交趾商道,钱粮可自蜀、湖广入陕晋。臣明白了。”
  这是刚刚才传回来的消息,不仅外察事厂找的黎氏后人,阮淦手里现在还有了另外一个他自己找到的黎氏后人。
  而恰好,莫登庸派遣的使臣还已经出发了。
  “纪维民在湖广平叛一战中统率神机营选锋,他从四川去云南,确实能让缅甸、交趾再想起昔年大明火铳破了象兵阵之威。”朱厚熜说道,“西北,静等俺答再助他哥哥灭土鲁番,让唐应德伺机助哈密富国则足以牵制青海和右翼西侧兵力。云南那边,要好生谋划了。”
  新一届的军务会议开始正式商议关于云南的事,伍文定与沐绍勋的策略在等待他们的答复。
  这个时候,徽州海贸公司的船队刚刚抵达云屯港。
  “这便是那什么鸟粪石?”
  船上,汪直并没有下船,他觉得在船上还自在些。
  现在,他手里拈着一块鸟粪石端详着,不解地问道:“为何一定要带这么些玩意回去?”
  “家家都如此,到底是什么缘故,那却不知了,想来是有大用的。”
  “不值得,不值得啊……”汪直问道,“东家,真不能打点一下,带些别的回去?我昨日下船转了一圈,宝石、象牙、上好木料……哪样不比带这个回去赚得多?”
  在他面前的,正是招揽他下海的许栋。
  “其余事都能打点,这件事打点不了!”许栋摇了摇头,“我让你去办这件事,反而是看能不能从海贸行那里商议一下,价钱再压一点。如今下海的民船越来越多,海贸行那里也是一年一个价。”
  汪直皱着眉头:“此物既对朝廷这般有用,海贸行为何不自己运回去?反要咱们这些民船花钱买了,再运回去抵税?他们自己运回去,不是更能立功呢?还是说朝廷更想要海贸行赚更多钱?这鸟粪石,只有海贸行手上有吗?”
  面对他的诸多疑问,许栋再次摇头:“到底是为什么,我也不清楚。这鸟粪石倒不是只有海贸行手上才有,他们也是买来的。”
  “啊?那到底产自何处?”
  许栋伸手指了指西面:“这鸟粪石听说只产于海外孤岛。海贸行也只是行商,岂能雇了人到岛上开采?倒是这南洋夷酋,尽可掳了贱民到岛上开采。海贸行来者不拒,别看一斤鸟粪石不用几个钱,但奴役贱民开采,也是一本万利、天天有得赚的生意。”
  “咱们若是找夷酋去买,那岂不是能便宜不少?”
  许栋叹了口气:“如今确实有人想这个法子,也确实有人从夷酋手里买一些,那大多还是给钱比海贸行多,想跟当地大族搞好关系。再说了,咱们这些民商,一年才要得了多少?他们不会轻易得罪海贸行,咱们也不想轻易得罪海贸行。”
  汪直拈着这鸟粪石默默不语。
  如今的价格,在这里是百斤鸟粪石才五钱银子。当然了,运回宁波,百斤鸟粪石可抵七钱的税银。
  也不知这鸟粪石开采起来难不难,但想来凿出百斤石头,也用不了多少工吧?
  凿出来就有人要,对夷酋来说确实是个好生意。
  让人有吃的有气力,一日一日地挖下去,一人一天能凿出三五百斤石头,那只怕就能从海贸行手里赚上一两银子。
  一个岛上有三五百人,那岂非每天就能挣上几百两?
  想必也不这么简单,不然这钱太好挣了些。
  许栋想要他去跟海贸行交接这些事,看看能不能把价钱谈低一点。
  汪直现在却有了别的想法:“东家,你说,咱能不能也找到一处有这种石头的孤岛?若是再去这南洋掳上一些人,让他们开凿这石头,咱们再运回宁波。其他各家尽可载其他货回宁波,从咱这里买这鸟粪石抵税,那不是更好吗?”
  许栋张了张嘴,许久才道:“你当没有人这么想过?产这种石头的岛,听说方圆数百里都是汪洋大海。我们行商,一年能多跑两趟就回来了。占一个孤岛去开采,谁耐得住在那荒无人烟之地一直盯着?”
  汪直咧嘴笑道:“我倒耐得住。守孝之时,我也住在山上,与鸟兽为伴啊。”
  许栋不以为然:“那也是在村里,你想下山就能见到人。”
  “东家要是觉得这法子可以试试,我先去跟海贸行的人聊一聊。”汪直挺心动,“若是他们不忍这转手一道就能赚上一笔的好生意,我们未尝不能让他们省些人力,分润给他们,只是要让咱们帮他们来办这件事。夷酋也是此理,他们懂多少采矿之事?何处有这鸟粪石,岛也是现成的,咱们来帮他采。或租或买,总有法子嘛。”
  “……那你试试看。”
  汪直这才下了船,只觉得这海上果然处处是宝藏。
  没想到这不起眼的鸟粪石,朝廷居然这么看重。既然每一家民商出海都要求带这鸟粪石回港抵税,那么若是把这鸟粪石生意做大了,岂非每一家民商都要看徽州民商的眼色行事?
  听许栋的介绍,朝廷也并没有让海贸行凭这些拿捏民商的意思。
  至少没有明令必须从海贸行手上买,也有人确实不从海贸行手上买。
  汪直想要名震海疆的心,这大计的第一步只怕要落在这鸟粪石上。
  兜兜转转一番结交,汪直出现在了海贸行于这云屯港外吉婆岛上的管事太监彭跃面前。
  “听说,你想和海贸行谈谈包下鸟粪石的事?”彭跃有些惊异,也有些不屑,“许栋怎么没来?你一个小小账房,也敢妄言此事?如今下海的民商,哪一家不得带上鸟粪石回去,你倒是算盘打得叮当响。”
  汪直并没计较他的奚落,只是微笑着说道:“公公离了那锦绣之地来这南洋,定是另有重任在身。这区区鸟粪石,草民以为公公实犯不上为之劳心劳力。海贸行无需在这事上拨银周转,公公只消派个人,草民这里但凡百斤鸟粪石,便分润二钱银子到海贸行。公公于这南洋另有大事不好亲自做的,草民也能想方设法帮着做了,岂不是美事?”
  彭跃笑了起来:“咱家要做的事,岂能委于旁人之手?听说你这还是第一回 出海,胆子倒不小,不怕这南洋海水太深吗?”
  “草民下了海,倒觉得这海像家一般。草民如今也只是向公公表明心迹,草民能不能办事,公公尽可考较。”
  彭跃笑容一凛,不再说话。
  汪直看着他,试探地问了一句:“方才草民进来拜见时,见公公似有愁容,应当是有什么事为难吧?”
  彭跃盯着他,心里琢磨着。
  这小子倒是会察言观色,那件事确实为难,不太好办。
  过了许久,他才说道:“你第一回 出海,在这交趾倒是个生面孔。你要咱家考较你,不怕丢了性命?”
  汪直感觉有戏,顿时说道:“草民怕丢性命,就不会出海了。”
  彭跃的嘴角露出了微笑,连说三个“好”。
  “不瞒你说,这事咱家已经问过了好几家,包括许栋,他们都不敢。”彭跃意味深长地问道,“咱家这么说了,你还想试试吗?”
  汪直只犹豫了片刻,随即就说道:“公公不妨先说说看。”
  彭跃嘿嘿一笑:“只不过是要你开一条去哀牢的商路,那里,如今还战乱频频,但是海贸行要采买的一些货却断了。”
  汪直心中一动:“哀牢?不知是哀牢何处?”
  海上航行的数月,他也在了解着南洋。这哀牢虽在交趾以西,范围却也不小。
  “清化以西。如今那里,是阮淦盘踞。那里的象牙、犀角、沉香木、野灵芝,可是好东西。怎么样,你敢不敢去?”
  汪直只稍微想了想,随后就笑道:“草民自是敢去。只不过,公公需帮我劝说东家一二,让他允我就留在交趾。”
  彭跃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了,现在还不到海贸行直接表明态度的时候,陛下旨意是“静观其变”嘛。
  生面孔和民商,更合适先把这条线打通。
  “好,你既有这胆量,咱家自会把话带到许栋那里去。你若打通了这条商道,你们徽州海贸公司,明年可以只用出八成银子买鸟粪石!”
  “还请公公派上一人,好教草民那夷人鸟语。”
  彭跃这下更满意了,他知道这汪直懂了他最好派个人去办真正要办的事。打通商道什么的,当然只是幌子。只要有银子,当真收不到那些货吗?
  “你与昔年汪公公同名,倒与咱家有些缘分。”彭跃点着头,“用心办成了这件事,往后的事情也不是不能商量。”
  许栋得到了更低的鸟粪石采买价格,汪直成了徽州海贸公司刚在吉婆岛上设的店面掌柜,他开始学他口中的“鸟语”。
  从京城出发的命令一个前往昆明,一个前往四川。
  总督云南部院里,伍文定看着诸人:“谁愿先往缅甸,堪明实情?”
  那些人纷纷缩了缩头。
  第366章 这一代年轻人太可怕了
  缅甸的实情那么好堪明吗?
  且不说一路过去都是穷山恶水、深山密林,单是此事纷繁复杂,去的危险性就太大了。
  大明对于诸土司是有明令的:不得攻击相邻土司。
  如今孟养、木邦、孟密三土司攻占阿瓦城,瓜分了缅甸阿瓦朝的土地。有什么事情是需要堪明的?重要的反倒是大明对此的态度。
  那边三土司扶持的傀儡莽卜信在请封,这边缅甸旧主十四岁的儿子在诉冤求助,事情明摆着:三土司就是出兵了。
  去缅甸,还要经过孟养、木邦、孟密的地盘。
  “督台,此事实无需堪明。”布政使司左参政王汝舟看了一眼左布政使邵锡,斟酌着先开了口:“前年,永昌知府严时泰就去过一回。结果呢?纵有永昌卫指挥王训一同前往,那孟养宣尉使思伦还是遣人烧了驿馆。为此,还死了个土官赏赉千户!”
  伍文定和沐绍勋聊过什么,他们这些人还不知道。
  但现在说起当时伍文定到任前的情况,也道出了他们不想去的真实原因:有人去过,差点死在那。
  虽然死的人是土司子弟当中因出身和“功绩”、赏赉了金子红牌的千户,大明的流官严时泰及王训有惊无险地回来了。
  “如今督台和黔国公虽平了那寻甸、武定两府之乱,外滇情势却也木已成舟。”又有一人诚心开口,“外滇一贯鞭长莫及,下官以为,不如从其所请。这些夷酋百余年间本就打来打去,咱们连最西南面的蛮莫等地都无法常年驻守,就由得他们去吧。”
  “是啊,如今青海易主,北虏才是朝廷心腹大患。这西南边陲,他们既愿再称臣纳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督台去年便将外滇情势奏了上去,朝廷一直没有定论,只怕也是此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