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徐后传_分卷阅读_201
洪武帝笑了笑,“你呀,不愧为是大明宰相,连这些歌功颂德的话也比那些寻常官员说的好听。”
李善长宁可看到一个大发雷霆、劈头盖脸痛骂他一顿的洪武帝,也不愿见此事和颜悦色,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朱元璋。
李善长说道:“这些话句句都出自肺腑,皇上收复中原,一统天下,这样的功劳,即使千万年之后,中华大地也无人不知皇上的威名。”
洪武帝却摇头说道:“此话说的尚早,朕也读过史书,这历史由朕这样的人开创,但最后是由你这样的人书写。后人所知道的历史,是你们文人用笔墨讲述出来的,哪怕朕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但对于史书,朕一旦龙归大海,还能管得了史官的笔吗?”
李善长忙说道:“皇上千秋鼎盛,万岁万岁万万岁!”
洪武帝叹道:“天子也会老,会死,希望在下一代人身上。打江山不容易,守江山更难。爱卿,下棋朕不如你,太子自幼受你教导,他的棋艺如何?”
没想到话题还是被洪武帝三言两语又绕到了这里,李善长胆战心惊的说道:“太子自幼聪颖,现在和微臣对弈,大概十局五胜。”
洪武帝一颗颗将棋子收入匣中,不辨喜怒,“这么说,你和太子势均力敌。”
李善长赶紧补上一句,“是太子仁厚,怜微臣老迈,让着微臣。”
可是洪武帝又问了一句,“允炆也深得你的教导,他的棋艺比你如何?”
李善长一直低着头,不敢直视龙颜,鼻尖的冷汗滴到了界限分明的棋盘上,“皇孙是百年难得一见
的天才少年,从他八岁开始,微臣就少有机会得胜了。别说是微臣这种累于案牍的臣子,就连当今围棋圣手,皇孙也有能力一战高下。”
提到最疼爱的皇孙,洪武帝脸上有些笑意,“所以朕刚才说了,有些差距,从托生娘胎里就注定了,拍马都追不上。太子和允炆会投胎啊,从来不知饥饿是什么滋味,刚学说话,就有一群儒士教他们读书写字。”
“而朕呢,父母不识字,出生后称了八斤,就随口叫做朱重八,连个名字都没有。从记事起,所有的记忆都和饥饿和死亡有关,爹娘,哥哥,还有两个妹妹都饿死了,当时并不觉得多么哀伤,因为家家户户都在饿死人,徐达和常遇春他们家也是,好像死人才是正常的,不饿死人反而奇怪,整个世界都那么荒诞疯魔,那些死去的人……他们,都没投个好胎。”
李善长说道:“皇上功高盖世,平定天下,结束战乱,他们来世投胎在现在的太平年岁,都是皇上的功劳。”
洪武帝却说道:“不对,怎么可能都是朕的功劳呢。朕的朱明江山,爱卿至少出了一半之力。”
李善长如坐针毯,干脆站起来战战兢兢说道:“微臣不敢贪功,论功劳,魏国公徐达才是开国第一功臣。”
洪武帝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兵马能得天下,但治天下还要靠你们这些文臣。”
李善长跪地说道:“江山辈有人才出。微臣年事已高,老眼昏花,于国事有心无力,请皇上许微臣告老归乡。”
之前李善长已经两次请辞,本来打算安排好退路,明年再第三次提出的,看如今这个情形,皇上分明是疑心自己了,还是赶紧服软离开吧。
李善长猜测燕王和徐妙仪凌晨回宫向朱元璋告状了,但是所有的证据都被他抢走销毁,朱元璋不可能听信一面之词就对自己翻脸。
他毕竟是大明宰相,天下文人和文臣的领袖人物,可不像当年杀谢再兴全家时证据确凿,铁证如山的时候。
此时杀了李善长,洪武帝怎么和朝廷百官解释?
洪武帝静静的看着跪地的李善长,许久没有回应,方才他一番敲打试探,李善长的反应始终谦卑恭顺,一点都不像能做出刺杀亲王疯狂行为的谋逆之人。
但是燕王和徐妙仪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指认大明宰相是杀人灭口的凶手……但是他们能逃回来已经都脱了一层皮,手头没有任何证据,仅仅靠两张嘴,朱元璋这种多疑之人是不会信的。
李善长比朱元璋大十四岁,老谋深算,辅佐他打下江山,度过了无数道难关,君臣同甘共苦多年……可是一想起燕王身上的伤口,为人父的朱元璋又心疼不已,居然敢对我儿子下手,无论是谁,都不可饶恕!
李善长一动不动,长跪不起,时光仿佛永远停滞在这一刻。
许久,朱元璋问道:“怎么今天突然要走?”
李善长说道:“大明建国已有四年,皇上治国有道,太子和皇孙们也皆勤奋仁德,臣可以放心告老辞官了,此前已经两次上书辞官,皇上不舍得微臣,一再挽留。微臣担心自己老眼昏花,尸位素餐,辜负了皇上的信任,想着三辞。”
“刚才陪着皇上下棋,微臣心中有所感叹,其实对于微臣而言,建功立业的使命已经达成,属于微臣的棋局也已结束,该收手了,将下一局交给新人。微臣乘着这把老骨头还能走动,携老妻游遍大明景秀山河,求皇上成全。”
宰相告老辞官,规矩是三辞三留,君臣即使相处的不愉快,也都要摆出一副难舍难分的架势来,方符合礼仪人情,李善长迟早都要走的,也和洪武帝商量好了下一任宰相的人选,双方都心照不宣的等着第三次……只是两人都没想到,这第三次来的那么快。
而且还来的那么巧。
洪武帝心中狐疑,燕王和徐妙仪都指认李善长,可李善长的表现滴水不漏,锦衣卫一直在监视他,并有发现什么疑点。
如果凶手不是李善长,那么燕王和徐妙仪应该是中了别人的圈套,借着李善长的名义行凶,用来离间君臣。我肯定不会中计对李善长动手。
如果凶手真的是李善长,以前谢再兴案真是他做下的,他也真的丧心病狂到了追杀亲王的地步。我也不能对立刻对李善长动手,因为一来毫无证据,二来朝野皆是他的党羽门生,杀了李善长,朝廷内外必然动荡,大明基业可能毁于一旦……
至少现在不能动手。等他辞了官,朕一步步提拔新人,一边铲去他的党羽,一边严密监视他……如果他真的是凶手,也逃不过朕的手掌心!
做下决定,朱元璋抬了抬手,“起来吧,朕允了。”
李善长大喜,“谢主隆恩!”
朱元璋说道:“朕终年忙于国事,想看看大明万里山河尚且不能。你就是朕的眼睛,帮朕看看山水,写写游记,再泼墨画上几笔。”
李善长欣然答应,顿了顿,说道:“微臣告老,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唯有一事,微臣想了许久,即使冒着离间天家骨肉的罪名,还是要禀明皇上。”
朱元璋立刻冷了脸,“又是朕‘法古建邦’,厚封藩王的事情吧?你不用说了,朕意已决。这是朕的江山,朕把儿子们分封各地,兄弟一起镇守山河,有何不妥。”
李善长说道:“微臣说的并非是‘法古建邦’。皇上,说起来此事也算是皇族的家务事,据刑部密报,前年火药厂库房失火一案,里头另有乾坤,看管库房的是朱文正旧部,那人监守自盗,将库房火器偷运到了自家田庄,而此人和靖江王朱守谦一直暗中联系——”
洪武帝大声呵斥,打断道:“此等谋逆大案,你为何不报?”
李善长说道:“就在微臣想要人赃并获时,燕王的人突然装作佃农,混入田庄,第二天田庄的火器全都神秘消失了……”
作者有话要说: 李善长也有杀手锏的。
今天检查了三遍发布时间,确定没有再像昨天那样脑抽设错2916年。
要等真到这一年才发布,舟恐怕要留下遗书,要我儿子的第N代后人在2916年10月23日19点这天给诸位烧纸了。
☆、第208章 再战之力
愤怒震惊到了极点,洪武帝却平静下来了,犹如一锅热水烧开沸腾,反而没有渐渐升温时的轰鸣声响。
太巧了,李善长辞官的时机太巧了,就连捅破朱守谦谋逆大案的时机都像是对着西洋钟似的。燕王刚刚指认他制造谢再兴冤案、刺杀亲王,他就立刻暗示燕王和靖江王联手图谋不轨。
多年君臣,李善长对洪武帝的脾气的甚是了解,这种死寂般的平静,背后酝酿的是暴风骤雨。
李善长神思敏捷,立刻话锋一转,劝慰道:“微臣是看着靖江王这孩子长大的,也当过他的老师,他秉性单纯,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对皇上皇后也十分孝顺。可能成年后出宫建府单住,被那些居心叵测生父的旧部缠上了,说了些蛊惑人心之词,颠倒黑白,靖江王年少无知,一时走错了路。”
朱守谦是徐妙仪的亲表弟,身上流着一半谢家人的血脉,早在徐妙仪重返京城的那一天开始,李善长就防患未然,派出眼线跟着朱守谦了,找到了朱守谦致命的把柄,一直悄悄握在手里,当做对付徐妙仪的杀手锏,预备着将来保命用的。
现在图穷匕见,撕开了所有的伪装,该抛出来牵制徐妙仪了。
揭露这个谋逆大案,砍掉徐妙仪两大臂膀——靖江王和燕王,一箭双雕。李善长世故圆滑,滴水不漏,既能达成目的,又尽可能的把自己摘出来——如同他对于谢再兴和朱文正翁婿一样。
李善长又说道:“以微臣看,燕王应该觉察到了靖江王的意图,念及叔侄一场,骨肉亲情,所以没禀告给皇上知晓,暗地说服了靖江王销毁火器,回头是岸。求皇上莫要怪罪燕王,他也是逼不得已才隐瞒皇上的。”
若是寻常政客,可能会乘着机会落井下石,将燕王也一并卷入谋逆大案。但是老狐狸李善长能够准确的拿捏住分寸,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朱元璋顶住朝野内外的压力,一定要搞什么“法古建邦”,是因为他最信任的始终都是儿子们!
在这个时候说燕王要和靖江王联手杀父谋反,多疑的朱元璋不仅不会相信,反而会对李善长更加起疑心。
李善长揭穿此事后,朱棣和徐妙仪即使将来有了证据,再出面指认他是凶手,朱元璋也不会相信他们了,觉得他们是在报复李善长。
朱元璋暗自思忖,朱棣这个孩子从小是个冷情的性子,他对朱守谦并没有如此深厚的叔侄之情,他甘愿冒着不忠不孝的风险遮掩此事,肯定是为了徐妙仪这个闯祸精!
朱元璋说道:“命刑部秘密将此事交给锦衣卫细查。”
洪武帝极有涵养,满腹心事,心中五味杂陈,依然和颜悦色的将李善长留在宫中,设了宴席送别这位老臣,在礼仪上丝毫没有怠慢这位老臣,好像方才的惊涛骇浪根本没发生过。
李善长在宴席上似乎也十分尽兴,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光明磊落的举杯和朱元璋回忆过往种种:
“……微臣至今都记得初见皇上时的情形,那时皇上刚平定滁州,赶走北元蛮人,微臣率当地名士相迎,皇上礼贤下士,和微臣一拍即合,以军机大事相托,微臣甚是感动,当即决定以命相随。”
李善长宁可看到一个大发雷霆、劈头盖脸痛骂他一顿的洪武帝,也不愿见此事和颜悦色,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朱元璋。
李善长说道:“这些话句句都出自肺腑,皇上收复中原,一统天下,这样的功劳,即使千万年之后,中华大地也无人不知皇上的威名。”
洪武帝却摇头说道:“此话说的尚早,朕也读过史书,这历史由朕这样的人开创,但最后是由你这样的人书写。后人所知道的历史,是你们文人用笔墨讲述出来的,哪怕朕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但对于史书,朕一旦龙归大海,还能管得了史官的笔吗?”
李善长忙说道:“皇上千秋鼎盛,万岁万岁万万岁!”
洪武帝叹道:“天子也会老,会死,希望在下一代人身上。打江山不容易,守江山更难。爱卿,下棋朕不如你,太子自幼受你教导,他的棋艺如何?”
没想到话题还是被洪武帝三言两语又绕到了这里,李善长胆战心惊的说道:“太子自幼聪颖,现在和微臣对弈,大概十局五胜。”
洪武帝一颗颗将棋子收入匣中,不辨喜怒,“这么说,你和太子势均力敌。”
李善长赶紧补上一句,“是太子仁厚,怜微臣老迈,让着微臣。”
可是洪武帝又问了一句,“允炆也深得你的教导,他的棋艺比你如何?”
李善长一直低着头,不敢直视龙颜,鼻尖的冷汗滴到了界限分明的棋盘上,“皇孙是百年难得一见
的天才少年,从他八岁开始,微臣就少有机会得胜了。别说是微臣这种累于案牍的臣子,就连当今围棋圣手,皇孙也有能力一战高下。”
提到最疼爱的皇孙,洪武帝脸上有些笑意,“所以朕刚才说了,有些差距,从托生娘胎里就注定了,拍马都追不上。太子和允炆会投胎啊,从来不知饥饿是什么滋味,刚学说话,就有一群儒士教他们读书写字。”
“而朕呢,父母不识字,出生后称了八斤,就随口叫做朱重八,连个名字都没有。从记事起,所有的记忆都和饥饿和死亡有关,爹娘,哥哥,还有两个妹妹都饿死了,当时并不觉得多么哀伤,因为家家户户都在饿死人,徐达和常遇春他们家也是,好像死人才是正常的,不饿死人反而奇怪,整个世界都那么荒诞疯魔,那些死去的人……他们,都没投个好胎。”
李善长说道:“皇上功高盖世,平定天下,结束战乱,他们来世投胎在现在的太平年岁,都是皇上的功劳。”
洪武帝却说道:“不对,怎么可能都是朕的功劳呢。朕的朱明江山,爱卿至少出了一半之力。”
李善长如坐针毯,干脆站起来战战兢兢说道:“微臣不敢贪功,论功劳,魏国公徐达才是开国第一功臣。”
洪武帝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兵马能得天下,但治天下还要靠你们这些文臣。”
李善长跪地说道:“江山辈有人才出。微臣年事已高,老眼昏花,于国事有心无力,请皇上许微臣告老归乡。”
之前李善长已经两次请辞,本来打算安排好退路,明年再第三次提出的,看如今这个情形,皇上分明是疑心自己了,还是赶紧服软离开吧。
李善长猜测燕王和徐妙仪凌晨回宫向朱元璋告状了,但是所有的证据都被他抢走销毁,朱元璋不可能听信一面之词就对自己翻脸。
他毕竟是大明宰相,天下文人和文臣的领袖人物,可不像当年杀谢再兴全家时证据确凿,铁证如山的时候。
此时杀了李善长,洪武帝怎么和朝廷百官解释?
洪武帝静静的看着跪地的李善长,许久没有回应,方才他一番敲打试探,李善长的反应始终谦卑恭顺,一点都不像能做出刺杀亲王疯狂行为的谋逆之人。
但是燕王和徐妙仪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指认大明宰相是杀人灭口的凶手……但是他们能逃回来已经都脱了一层皮,手头没有任何证据,仅仅靠两张嘴,朱元璋这种多疑之人是不会信的。
李善长比朱元璋大十四岁,老谋深算,辅佐他打下江山,度过了无数道难关,君臣同甘共苦多年……可是一想起燕王身上的伤口,为人父的朱元璋又心疼不已,居然敢对我儿子下手,无论是谁,都不可饶恕!
李善长一动不动,长跪不起,时光仿佛永远停滞在这一刻。
许久,朱元璋问道:“怎么今天突然要走?”
李善长说道:“大明建国已有四年,皇上治国有道,太子和皇孙们也皆勤奋仁德,臣可以放心告老辞官了,此前已经两次上书辞官,皇上不舍得微臣,一再挽留。微臣担心自己老眼昏花,尸位素餐,辜负了皇上的信任,想着三辞。”
“刚才陪着皇上下棋,微臣心中有所感叹,其实对于微臣而言,建功立业的使命已经达成,属于微臣的棋局也已结束,该收手了,将下一局交给新人。微臣乘着这把老骨头还能走动,携老妻游遍大明景秀山河,求皇上成全。”
宰相告老辞官,规矩是三辞三留,君臣即使相处的不愉快,也都要摆出一副难舍难分的架势来,方符合礼仪人情,李善长迟早都要走的,也和洪武帝商量好了下一任宰相的人选,双方都心照不宣的等着第三次……只是两人都没想到,这第三次来的那么快。
而且还来的那么巧。
洪武帝心中狐疑,燕王和徐妙仪都指认李善长,可李善长的表现滴水不漏,锦衣卫一直在监视他,并有发现什么疑点。
如果凶手不是李善长,那么燕王和徐妙仪应该是中了别人的圈套,借着李善长的名义行凶,用来离间君臣。我肯定不会中计对李善长动手。
如果凶手真的是李善长,以前谢再兴案真是他做下的,他也真的丧心病狂到了追杀亲王的地步。我也不能对立刻对李善长动手,因为一来毫无证据,二来朝野皆是他的党羽门生,杀了李善长,朝廷内外必然动荡,大明基业可能毁于一旦……
至少现在不能动手。等他辞了官,朕一步步提拔新人,一边铲去他的党羽,一边严密监视他……如果他真的是凶手,也逃不过朕的手掌心!
做下决定,朱元璋抬了抬手,“起来吧,朕允了。”
李善长大喜,“谢主隆恩!”
朱元璋说道:“朕终年忙于国事,想看看大明万里山河尚且不能。你就是朕的眼睛,帮朕看看山水,写写游记,再泼墨画上几笔。”
李善长欣然答应,顿了顿,说道:“微臣告老,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唯有一事,微臣想了许久,即使冒着离间天家骨肉的罪名,还是要禀明皇上。”
朱元璋立刻冷了脸,“又是朕‘法古建邦’,厚封藩王的事情吧?你不用说了,朕意已决。这是朕的江山,朕把儿子们分封各地,兄弟一起镇守山河,有何不妥。”
李善长说道:“微臣说的并非是‘法古建邦’。皇上,说起来此事也算是皇族的家务事,据刑部密报,前年火药厂库房失火一案,里头另有乾坤,看管库房的是朱文正旧部,那人监守自盗,将库房火器偷运到了自家田庄,而此人和靖江王朱守谦一直暗中联系——”
洪武帝大声呵斥,打断道:“此等谋逆大案,你为何不报?”
李善长说道:“就在微臣想要人赃并获时,燕王的人突然装作佃农,混入田庄,第二天田庄的火器全都神秘消失了……”
作者有话要说: 李善长也有杀手锏的。
今天检查了三遍发布时间,确定没有再像昨天那样脑抽设错2916年。
要等真到这一年才发布,舟恐怕要留下遗书,要我儿子的第N代后人在2916年10月23日19点这天给诸位烧纸了。
☆、第208章 再战之力
愤怒震惊到了极点,洪武帝却平静下来了,犹如一锅热水烧开沸腾,反而没有渐渐升温时的轰鸣声响。
太巧了,李善长辞官的时机太巧了,就连捅破朱守谦谋逆大案的时机都像是对着西洋钟似的。燕王刚刚指认他制造谢再兴冤案、刺杀亲王,他就立刻暗示燕王和靖江王联手图谋不轨。
多年君臣,李善长对洪武帝的脾气的甚是了解,这种死寂般的平静,背后酝酿的是暴风骤雨。
李善长神思敏捷,立刻话锋一转,劝慰道:“微臣是看着靖江王这孩子长大的,也当过他的老师,他秉性单纯,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对皇上皇后也十分孝顺。可能成年后出宫建府单住,被那些居心叵测生父的旧部缠上了,说了些蛊惑人心之词,颠倒黑白,靖江王年少无知,一时走错了路。”
朱守谦是徐妙仪的亲表弟,身上流着一半谢家人的血脉,早在徐妙仪重返京城的那一天开始,李善长就防患未然,派出眼线跟着朱守谦了,找到了朱守谦致命的把柄,一直悄悄握在手里,当做对付徐妙仪的杀手锏,预备着将来保命用的。
现在图穷匕见,撕开了所有的伪装,该抛出来牵制徐妙仪了。
揭露这个谋逆大案,砍掉徐妙仪两大臂膀——靖江王和燕王,一箭双雕。李善长世故圆滑,滴水不漏,既能达成目的,又尽可能的把自己摘出来——如同他对于谢再兴和朱文正翁婿一样。
李善长又说道:“以微臣看,燕王应该觉察到了靖江王的意图,念及叔侄一场,骨肉亲情,所以没禀告给皇上知晓,暗地说服了靖江王销毁火器,回头是岸。求皇上莫要怪罪燕王,他也是逼不得已才隐瞒皇上的。”
若是寻常政客,可能会乘着机会落井下石,将燕王也一并卷入谋逆大案。但是老狐狸李善长能够准确的拿捏住分寸,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朱元璋顶住朝野内外的压力,一定要搞什么“法古建邦”,是因为他最信任的始终都是儿子们!
在这个时候说燕王要和靖江王联手杀父谋反,多疑的朱元璋不仅不会相信,反而会对李善长更加起疑心。
李善长揭穿此事后,朱棣和徐妙仪即使将来有了证据,再出面指认他是凶手,朱元璋也不会相信他们了,觉得他们是在报复李善长。
朱元璋暗自思忖,朱棣这个孩子从小是个冷情的性子,他对朱守谦并没有如此深厚的叔侄之情,他甘愿冒着不忠不孝的风险遮掩此事,肯定是为了徐妙仪这个闯祸精!
朱元璋说道:“命刑部秘密将此事交给锦衣卫细查。”
洪武帝极有涵养,满腹心事,心中五味杂陈,依然和颜悦色的将李善长留在宫中,设了宴席送别这位老臣,在礼仪上丝毫没有怠慢这位老臣,好像方才的惊涛骇浪根本没发生过。
李善长在宴席上似乎也十分尽兴,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光明磊落的举杯和朱元璋回忆过往种种:
“……微臣至今都记得初见皇上时的情形,那时皇上刚平定滁州,赶走北元蛮人,微臣率当地名士相迎,皇上礼贤下士,和微臣一拍即合,以军机大事相托,微臣甚是感动,当即决定以命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