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商_分卷阅读_25
依照约好的地址, 王修晋带着侄子算着时间到达,不早不晚, 又不逢饭点,喝着粗茶, 王修晋和于掌柜坐在桌前, 没有打太极, 王修晋觉得画圈圈太过麻烦, 直接了当的问于掌柜可满意现在的东家,问完便慢悠悠的喝着茶,既然吴掌柜再三保证于掌柜有心另寻东家,那么他也不用开出太过诱人的条件。
古人与他上辈所接触的现代人最大的差别是, 想要跳槽的高管少有是因为薪水或是压力或为健康等原因,想要跳槽的最大原因多为不被信任。若是觉得东家信任之人, 想要挖墙角, 相当的难,他们会为东家干一辈子,甚至连培育出来的子女也要继续给东家干。这种事,放在现代, 也许有, 但很少很少。于掌柜因为东家不信任,虽说仍是竭尽全力的做工, 但心底已经埋下了离开的种子。王修晋要做的便是确认于掌柜是不是当真有了想要离开的心,若是能挖到人,他便会给予尊重与信任。
于掌柜看向坐下后仍矮于他许多的小孩, 他不会质疑小孩的能力,对方敢只带着一个稍微比他大一些的孩子过来,便说明他是做主之人,对还未开张的粮铺,于掌柜昨儿下了工后,托媳妇打听了些消息,王家的铺子推出蟹米稻,据说这米煮熟后的味到要比他们以往吃的要好。米还没有开卖,已经被杂货铺的吴掌柜订去了一大半,余下的除了留种和王家吃用外,也没多少。吴掌柜订下的,也不在梧县卖,而是运进京城。
王村和相邻的几个村子的米,已经被王家收了,价钱并没有比他现在的东家高,大家把米卖给王家,打的是明年蟹田稻的主意,据说若种那米需要签契,收成了只能卖给王家,若不然需要赔百倍给王家,而王家收购的蟹田米家着实不低。这还是媳妇有亲近的人在王家相邻的一个村子里住,才问出来的,若不然……哪里能打听到。
“在下只想问,做事时,旁边可否有人指划?”于掌柜在意的便是这个,不能放开拳脚去做事,心里哪能舒服,若是有人指划,莫不如留在此处。
“于掌柜所谓的指划是什么?若是旁人给的意见十分不错,于掌柜也要拒绝吗?”王修晋眯起眼睛,“若是有人提出好的意见,哪怕只是跑脚之人,我也会给赏钱,若是刚愎自用之辈,会立刻被踢出去。”
于掌柜愣了一下,随后大笑,笑得很是开怀。“东家,待我辞工后,便前去寻你。”
“好!我相信于掌柜应下会定不会反悔,为了避免麻烦,待于掌柜辞工之后,去一趟京城,新收的米要运用京城,此次是通过吴掌柜,以后便要由我们铺子自行运送,于掌柜去认个路,顺便散散心。”梧县就那么大的地方,若是于掌柜之前的铺子出来,便进了他家,那米铺的东家怕是立刻跳出来。铺子还未开张,王修晋可不想先惹上麻烦。
“东家考虑得周全,不知什么时候出发,也好让在下准备一番。”听到送米进京,心里对做下的决策更为坚定。媳妇的亲近说得夸张,他只信几分,如今王家没有避着他,甚至让他跟着跑一趟,虽说有别的用意在,可也是实打实的对他信任。
“三天后。”说完此事,王修晋便开始和于掌柜谈薪资的问题,昨儿他也详细的问过吴掌柜,听完吴掌柜的月钱数后,王修晋只觉得古代的高管太可悲,一年才十五两,平均每月才一两多点,虽说一两换千钱,但是那叫掌柜啊!相当于一个分部的经理级别,一年到头,也就是过年时,休个三五天,更没有什么福利待遇,做得好倒是有些赏钱,却也不会太多。王修晋当时还很惊讶的问了一句,月钱是不是太少了?
吴掌柜眼睛瞪得大,问他是不是傻,一两若是省着些花,够一家人生活一年。王修晋完全不能理解,古人的思维,就这还多?还一脸很满足的样子。对比吴掌柜,王修晋也不好多给于掌柜,便也是一年十五两,不过多了一些福利,倒也不会给太多,会显得很打眼。
之后王修晋拿出之前便写好的契书,他一直坚定的认为口说无凭,还是留下字据的好,一式三份,一份给于掌柜,一份自己留下,还有一份按理应该放在衙门,但现下衙门可不管这事,王修晋也只能将第三份单放,待日后寻个可放的监管之处。在签字之前,王修晋让于掌柜一字一句认真的看条款,用人的契约和种植的不同,条条框框的更多,为了适应古人的思维观念,王修晋和大哥讨论了很久才有了如今这份看上去还算完美的用人合同。
于掌柜还是头一次见用人的契约,看着新奇,少年读过书,倒也不用寻他人来人契约上的内容。一字一句的看完之后,于掌柜万分惊讶,他不知契约是谁想出来的,若是眼前的孩童,那么东家着实不凡,若是东家背后有高人指点,日后可见东家日后必成大器,不论是哪个,都可以预示跟着东家,定不会错。于掌柜咬破手指直接盖上手印,此举吓了王修晋一跳,这人,也太直接了吧!搞得他都不好意思不用血指。
请了一位不错的掌柜,王修晋心里松了口气,仔细想,他是有些贸然的,完全没有过多的面试过程,不论是出于对吴掌柜的信任,还是直觉上认同眼前的人可以用,都是致命的错误。
带着王举业离开,王修晋在不停的反思,他现在完全没有了上辈子的冷静,这打一爬,那扫一帚,对于经营也没有一个绝对的目标,实乃大忌啊!
王举业跟在后面,见小叔叔脸色不好,以为没有说服于掌柜,正努力的搜刮着肚子里能安慰人的话。走了一路,哪怕是想出了安慰的话,王举业也没敢开口,小叔叔的脸色实在吓人,他有点害怕。要说王举业也是个皮实的,没少挨揍,被父亲压着打,也未见害怕,小叔叔只是面无表情,他便觉得想要躲开,这是为什么呢?挺机灵的小子,此时也只能挠头。
王修晋反思了许久,得出的结论就是若为商,便要做到最好,名声最响,要么将铺子如同杂货铺一般开遍每一个角落,要么便做供,特供,只供给高官,甚至是皇宫。前者或许会赚很多,但若没有一个强硬的靠山,便如同做梦,后者,或许赚的会少,可有了“特供”二字,就如同上了枷锁,打上了保护,等纸等一些的,也不敢横加阻拦,小鬼难缠的事,就不会那么多。
两相一比,便也知当如何做才能利益最大化,而且“特”不用多,一两样便好,其他之物,便会自动提高了身价,哪怕是与别人家的东西一样,人们也会觉得他铺子里的东西更好一些,若黑心些,便是将价提一提,人们也不会说他的东西贵。
眯起眼睛,现在他手里的蟹田稻,便可以成为“特”,做“特”也不是那么容易,今年也就这样,明年大规模种植,秋收时便要仔细挑米,分成三六九等,头等和上等正然是送进京,他就不行入了京,会有人不识好货。中等和下等挂牌卖,也应能卖上高价。除了蟹田稻之外,还应再想出一种,不然被人仿了去,他便再无优势。
“弟弟好是悠闲,可是谈妥了?”王修柏知今日弟弟去请掌柜,便特意从书院回来,想问问谈得如何。在院子里见到王举业时,便问了一句,王举业脸上藏不住事。王修柏见了以为没有成功,便快步回房间,准备安抚弟弟。打从京城回到梧县,弟弟做事虽也有些小波折,可大体上还没有失利的时候,这会儿被人拒了,心里怕是不疼快,可进来一瞧,弟弟哪有不愉之色,虽说有些严肃,但也没有被拒的样子。
“谈妥了,三日后,于掌柜会跟着一同进京。”王修晋见大哥进来,忙起身,待大哥坐下之后,又缩进椅子里,摆出刚刚的姿势。“大哥可想好了要带的东西?”
“列了一些书名,让于掌柜带着手抄本回来就行,我听刘姐说,琇芸让带封信进京?”王修柏有些不赞同,他们如今还是少与京城通信的好。
“长姐的信我看过,是给京城绣坊的,想要买几个花样,怕是觉得进京的人不懂,才写了信。”王修晋为长姐做辩解,“长姐虽做家事不行,却也不笨,知进退。如今长姐天天跟着母亲学掌家,哪里能出差错。”日后他们都进城,家中大小事便都要由长姐打理,王修晋略忧心。
“等下出去,会去赔个不是。”王修柏听完弟弟的解释之后,觉自己有些小提大作了。
第39章
皇宫御书房, 天子稳坐在御案之后,一边看奏折, 一边把玩着一对玉球。跟在天子身边的几位太监个个缩小着存在感,自打上次皇上去见了前废太子后, 跟着的便一直小心翼翼, 就怕一不小心惹怒了天子而身首异处。天子和那位谈了什么, 他们不清楚, 后宫不是没人打探过,可他们确实不知道,当时他们全都被关在院外,连里面驻守的侍卫也都被皇上赶了出来, 他们当时还提着心,就怕里面那位有个什么反常行为, 他们救驾不及。
翻看完奏折, 天子看了一眼窗外,“去把皇儿叫来。”
站在一旁侍候的,立刻有人退了出去,能让天子这么招呼的, 就只有今年入了天子眼的那位。
某皇子这会儿正看着从梧县来的信, 信上写着蟹田米不日将送进京,已品尝过, 味道着实与寻常米不同。信中还详细的提到王修晋与来年要种蟹田米的农家签写契约一事,皇子合上封后,点了点头, 当是如此,虽说有信义摆着,但若是对方为了钱财而忘信,那么没有契约约束,吃亏的便是王修晋。
李菻善只觉得王修晋是个仔细的人,在心里幻想着王修晋如今是个什么样子,却怎么也记不起清晰的样貌,他记得那日有看清人的样子,为何现在却想不起?
皇子听宣,便整了整衣襟,扫了一眼李菻善,犹豫一番后,便将人留下。皇子如今还不太清楚父皇是什么意思,不敢轻易的将人往前带,他倒是觉得李菻善除了面无表情之外,倒也没有什么可挑剔之处。
进了御书房,行了大礼后,便被父皇叫起,皇子笑呵呵的向父亲报了蟹田米算得上丰收的消息,且过上几日,他们也可尝尝鲜。
“朕听说你问酒楼要了份例给王家的幼子?”皇上对蟹田米什么并未在意,只提起日前有人跑到他这告诉的事。
“是有这么回事,”皇子并未觉得自己做得有钱,“王修晋将方子送给儿子,却没给酒楼,方子从儿子这流出去,自然要给王修晋补上一些,食蟹的方子,儿子以为单是里面的调料,便能让酒楼受益。”
天子轻应了一声,儿子倒是有些生意的头脑,但过于大方了。“近日都着几位大学士都学了些什么?”把话题转到考教学业上,天子倒没对这个儿子抱有上位的希望,他觉得此子太过实诚。
皇子向父皇诉说了这段时间都学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当还不忘记把王修晋立契约的事提了提,着重讲了信中所提王修晋原本打算签定的第三份契约送到衙门,后知衙门不管此事,颇有些遗憾。
“王宰相倒是安享,连此等小事都不与儿子细说,还需他人指点。”天子因王修晋不知衙门都做什么,而对王宰相的老实而满意,“他与村民立契约,倒有些意思,可有契约的详情?怎么还想送到衙门?”
“依着写信之人的意思,送入衙门是用来备案,若是两份契约,一人一份,有了争执,便有公说公婆说婆,可衙门那有了第三份便不同,谁也不能说对方改了契约的内容,而日后若有事端,也不会出现无据可寻。”皇子说完后拱手向父皇,“儿子以为依法可用。”
天子看向皇儿,“哦?”
“父皇之前的铺子,有无契,有契也都是两份,无契讲的是信义,与铺子做生意,货银两讫,长供之人,若是突然断货,无凭无证,只是失了信义,惹几声骂言,并无其他损失,甚至还有可能会因为高价供与另一家而获利。父皇的铺子,众人虽不知东家是谁,但也知是不可得罪之人,便不会有些烦恼,若无背景可言之辈,便会受损巨大。我朝素来重商,当设于此法,受惠于商人。”皇子说无契,又道两份契的弊端。
天子望着一脸自信的皇儿,在心里点头,似乎此子也有可取之处,并不是愚人。三份契的利弊,天子在最初便想得透彻,他补行商时也非一帆风顺,自然受了不少损失,后知立契,也如同旁人一样,只立两份,未做多想,也有被坑之事,因稍露身份,对方加以补偿,如今想想,天子也只是暗中无奈的摇头。“此事皇儿写份折子依规矩送上,若能到朕的案前,或是有人在朝堂上提起,便依了皇儿。”
皇子眨了眨眼睛,然后立刻行礼谢恩,被叫起后陪同父皇又扯了一会儿闲话,便退出御书房,一路未必有何不同之处,直至进了自己的院子,关上房门,才挥了一下拳头。身为皇子,说不喜欢那个位置绝对是骗人的,但是他有自之知明,他不是那块料,但自从常常被叫父皇叫去,他也动了一些心思,即便得不到,也要有个安逸的出处。同时,他也清楚,受父皇重视,也会被其他兄弟视为眼中盯,日后行事更要多加小心。
写奏折,皇子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叫来李菻善,问他可知如何写折子,李菻善缓了一下才微微点了点头,皇子见李菻善似有犹豫,心中不喜,倒也直接问了出来。
“草民见过祖父写折,奏请军需。”李菻善说完之后看向皇子,心内不解皇子为何要写折子,有什么想法可以向皇上直接提,若是皇上觉得不错的想法,能直接下令的便会下发,需在朝堂上讨论的,也会在朝上说说,何须折子?
“那就由你来执笔,然后照着规矩送出去就行。”皇子点了点头,没写过折子,不知要钱和提意见有何差别,便让李菻善研磨写折子。
李菻善并没有动,“折子好写,送却是个问题,草民并无官职,如何送折子?还是要落上皇子的名讳?”
皇子沉思片刻,决定折子由他亲自写,然后他再亲自去送。让李菻善把写折子的规矩说上一说,然后便打起腹稿,待第一份写完,只觉得哪里不对,撕了再重写,反复三次,皇子才算满意。
皇子亲自送的折子,还是皇子亲手写的,收折子的太监心里盘算着,哪怕他不是这位皇子的人,心里也不敢把折子藏了去,眼前这位如今可是天子眼巴前的人,又是主子,若是知折子被他换了地方,他死算是轻的,九族都可能受到牵连。太监收了折送后,虽不会对折子做什么,但也把消息传给了背后的主子。
收折子的太监是继皇后在宅子里时所出,说嫡不嫡,说庶非庶,身份略有些尴尬,却是在王府时入了先皇的眼,常常会接进宫里养些日子,再送回府里,在府中的地位便也超然了些。皇上即位后,这位也得皇上的喜欢。府邸时的正妻,进宫之后没多久便去了,继皇后的上位之前,人选不少,偏偏就这位的母妃上了位,朝内大臣已然认定了皇太子的人选。偏偏就在大家认定了人之后,皇上又突然重视起了另一位,大臣们摸不着头脑,连小太监也在望着风向。
那位皇子听后,并没有什么反应,打发人走后,脸色却异常的难看,都道他受父皇重视,可父皇却从未让大学士教导过他,想想前些日子那位天天跟在几位大学士身边,而带着的却是李大将军的长孙,手握成拳狠狠的砸向桌面,难道说父皇是在为他铺路?越想越不甘心,越想越觉得应该做些什么,皇子眯起眼睛,眼底闪过杀意,为了那个位置,别怪他下手狠。
古人与他上辈所接触的现代人最大的差别是, 想要跳槽的高管少有是因为薪水或是压力或为健康等原因,想要跳槽的最大原因多为不被信任。若是觉得东家信任之人, 想要挖墙角, 相当的难,他们会为东家干一辈子,甚至连培育出来的子女也要继续给东家干。这种事,放在现代, 也许有, 但很少很少。于掌柜因为东家不信任,虽说仍是竭尽全力的做工, 但心底已经埋下了离开的种子。王修晋要做的便是确认于掌柜是不是当真有了想要离开的心,若是能挖到人,他便会给予尊重与信任。
于掌柜看向坐下后仍矮于他许多的小孩, 他不会质疑小孩的能力,对方敢只带着一个稍微比他大一些的孩子过来,便说明他是做主之人,对还未开张的粮铺,于掌柜昨儿下了工后,托媳妇打听了些消息,王家的铺子推出蟹米稻,据说这米煮熟后的味到要比他们以往吃的要好。米还没有开卖,已经被杂货铺的吴掌柜订去了一大半,余下的除了留种和王家吃用外,也没多少。吴掌柜订下的,也不在梧县卖,而是运进京城。
王村和相邻的几个村子的米,已经被王家收了,价钱并没有比他现在的东家高,大家把米卖给王家,打的是明年蟹田稻的主意,据说若种那米需要签契,收成了只能卖给王家,若不然需要赔百倍给王家,而王家收购的蟹田米家着实不低。这还是媳妇有亲近的人在王家相邻的一个村子里住,才问出来的,若不然……哪里能打听到。
“在下只想问,做事时,旁边可否有人指划?”于掌柜在意的便是这个,不能放开拳脚去做事,心里哪能舒服,若是有人指划,莫不如留在此处。
“于掌柜所谓的指划是什么?若是旁人给的意见十分不错,于掌柜也要拒绝吗?”王修晋眯起眼睛,“若是有人提出好的意见,哪怕只是跑脚之人,我也会给赏钱,若是刚愎自用之辈,会立刻被踢出去。”
于掌柜愣了一下,随后大笑,笑得很是开怀。“东家,待我辞工后,便前去寻你。”
“好!我相信于掌柜应下会定不会反悔,为了避免麻烦,待于掌柜辞工之后,去一趟京城,新收的米要运用京城,此次是通过吴掌柜,以后便要由我们铺子自行运送,于掌柜去认个路,顺便散散心。”梧县就那么大的地方,若是于掌柜之前的铺子出来,便进了他家,那米铺的东家怕是立刻跳出来。铺子还未开张,王修晋可不想先惹上麻烦。
“东家考虑得周全,不知什么时候出发,也好让在下准备一番。”听到送米进京,心里对做下的决策更为坚定。媳妇的亲近说得夸张,他只信几分,如今王家没有避着他,甚至让他跟着跑一趟,虽说有别的用意在,可也是实打实的对他信任。
“三天后。”说完此事,王修晋便开始和于掌柜谈薪资的问题,昨儿他也详细的问过吴掌柜,听完吴掌柜的月钱数后,王修晋只觉得古代的高管太可悲,一年才十五两,平均每月才一两多点,虽说一两换千钱,但是那叫掌柜啊!相当于一个分部的经理级别,一年到头,也就是过年时,休个三五天,更没有什么福利待遇,做得好倒是有些赏钱,却也不会太多。王修晋当时还很惊讶的问了一句,月钱是不是太少了?
吴掌柜眼睛瞪得大,问他是不是傻,一两若是省着些花,够一家人生活一年。王修晋完全不能理解,古人的思维,就这还多?还一脸很满足的样子。对比吴掌柜,王修晋也不好多给于掌柜,便也是一年十五两,不过多了一些福利,倒也不会给太多,会显得很打眼。
之后王修晋拿出之前便写好的契书,他一直坚定的认为口说无凭,还是留下字据的好,一式三份,一份给于掌柜,一份自己留下,还有一份按理应该放在衙门,但现下衙门可不管这事,王修晋也只能将第三份单放,待日后寻个可放的监管之处。在签字之前,王修晋让于掌柜一字一句认真的看条款,用人的契约和种植的不同,条条框框的更多,为了适应古人的思维观念,王修晋和大哥讨论了很久才有了如今这份看上去还算完美的用人合同。
于掌柜还是头一次见用人的契约,看着新奇,少年读过书,倒也不用寻他人来人契约上的内容。一字一句的看完之后,于掌柜万分惊讶,他不知契约是谁想出来的,若是眼前的孩童,那么东家着实不凡,若是东家背后有高人指点,日后可见东家日后必成大器,不论是哪个,都可以预示跟着东家,定不会错。于掌柜咬破手指直接盖上手印,此举吓了王修晋一跳,这人,也太直接了吧!搞得他都不好意思不用血指。
请了一位不错的掌柜,王修晋心里松了口气,仔细想,他是有些贸然的,完全没有过多的面试过程,不论是出于对吴掌柜的信任,还是直觉上认同眼前的人可以用,都是致命的错误。
带着王举业离开,王修晋在不停的反思,他现在完全没有了上辈子的冷静,这打一爬,那扫一帚,对于经营也没有一个绝对的目标,实乃大忌啊!
王举业跟在后面,见小叔叔脸色不好,以为没有说服于掌柜,正努力的搜刮着肚子里能安慰人的话。走了一路,哪怕是想出了安慰的话,王举业也没敢开口,小叔叔的脸色实在吓人,他有点害怕。要说王举业也是个皮实的,没少挨揍,被父亲压着打,也未见害怕,小叔叔只是面无表情,他便觉得想要躲开,这是为什么呢?挺机灵的小子,此时也只能挠头。
王修晋反思了许久,得出的结论就是若为商,便要做到最好,名声最响,要么将铺子如同杂货铺一般开遍每一个角落,要么便做供,特供,只供给高官,甚至是皇宫。前者或许会赚很多,但若没有一个强硬的靠山,便如同做梦,后者,或许赚的会少,可有了“特供”二字,就如同上了枷锁,打上了保护,等纸等一些的,也不敢横加阻拦,小鬼难缠的事,就不会那么多。
两相一比,便也知当如何做才能利益最大化,而且“特”不用多,一两样便好,其他之物,便会自动提高了身价,哪怕是与别人家的东西一样,人们也会觉得他铺子里的东西更好一些,若黑心些,便是将价提一提,人们也不会说他的东西贵。
眯起眼睛,现在他手里的蟹田稻,便可以成为“特”,做“特”也不是那么容易,今年也就这样,明年大规模种植,秋收时便要仔细挑米,分成三六九等,头等和上等正然是送进京,他就不行入了京,会有人不识好货。中等和下等挂牌卖,也应能卖上高价。除了蟹田稻之外,还应再想出一种,不然被人仿了去,他便再无优势。
“弟弟好是悠闲,可是谈妥了?”王修柏知今日弟弟去请掌柜,便特意从书院回来,想问问谈得如何。在院子里见到王举业时,便问了一句,王举业脸上藏不住事。王修柏见了以为没有成功,便快步回房间,准备安抚弟弟。打从京城回到梧县,弟弟做事虽也有些小波折,可大体上还没有失利的时候,这会儿被人拒了,心里怕是不疼快,可进来一瞧,弟弟哪有不愉之色,虽说有些严肃,但也没有被拒的样子。
“谈妥了,三日后,于掌柜会跟着一同进京。”王修晋见大哥进来,忙起身,待大哥坐下之后,又缩进椅子里,摆出刚刚的姿势。“大哥可想好了要带的东西?”
“列了一些书名,让于掌柜带着手抄本回来就行,我听刘姐说,琇芸让带封信进京?”王修柏有些不赞同,他们如今还是少与京城通信的好。
“长姐的信我看过,是给京城绣坊的,想要买几个花样,怕是觉得进京的人不懂,才写了信。”王修晋为长姐做辩解,“长姐虽做家事不行,却也不笨,知进退。如今长姐天天跟着母亲学掌家,哪里能出差错。”日后他们都进城,家中大小事便都要由长姐打理,王修晋略忧心。
“等下出去,会去赔个不是。”王修柏听完弟弟的解释之后,觉自己有些小提大作了。
第39章
皇宫御书房, 天子稳坐在御案之后,一边看奏折, 一边把玩着一对玉球。跟在天子身边的几位太监个个缩小着存在感,自打上次皇上去见了前废太子后, 跟着的便一直小心翼翼, 就怕一不小心惹怒了天子而身首异处。天子和那位谈了什么, 他们不清楚, 后宫不是没人打探过,可他们确实不知道,当时他们全都被关在院外,连里面驻守的侍卫也都被皇上赶了出来, 他们当时还提着心,就怕里面那位有个什么反常行为, 他们救驾不及。
翻看完奏折, 天子看了一眼窗外,“去把皇儿叫来。”
站在一旁侍候的,立刻有人退了出去,能让天子这么招呼的, 就只有今年入了天子眼的那位。
某皇子这会儿正看着从梧县来的信, 信上写着蟹田米不日将送进京,已品尝过, 味道着实与寻常米不同。信中还详细的提到王修晋与来年要种蟹田米的农家签写契约一事,皇子合上封后,点了点头, 当是如此,虽说有信义摆着,但若是对方为了钱财而忘信,那么没有契约约束,吃亏的便是王修晋。
李菻善只觉得王修晋是个仔细的人,在心里幻想着王修晋如今是个什么样子,却怎么也记不起清晰的样貌,他记得那日有看清人的样子,为何现在却想不起?
皇子听宣,便整了整衣襟,扫了一眼李菻善,犹豫一番后,便将人留下。皇子如今还不太清楚父皇是什么意思,不敢轻易的将人往前带,他倒是觉得李菻善除了面无表情之外,倒也没有什么可挑剔之处。
进了御书房,行了大礼后,便被父皇叫起,皇子笑呵呵的向父亲报了蟹田米算得上丰收的消息,且过上几日,他们也可尝尝鲜。
“朕听说你问酒楼要了份例给王家的幼子?”皇上对蟹田米什么并未在意,只提起日前有人跑到他这告诉的事。
“是有这么回事,”皇子并未觉得自己做得有钱,“王修晋将方子送给儿子,却没给酒楼,方子从儿子这流出去,自然要给王修晋补上一些,食蟹的方子,儿子以为单是里面的调料,便能让酒楼受益。”
天子轻应了一声,儿子倒是有些生意的头脑,但过于大方了。“近日都着几位大学士都学了些什么?”把话题转到考教学业上,天子倒没对这个儿子抱有上位的希望,他觉得此子太过实诚。
皇子向父皇诉说了这段时间都学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当还不忘记把王修晋立契约的事提了提,着重讲了信中所提王修晋原本打算签定的第三份契约送到衙门,后知衙门不管此事,颇有些遗憾。
“王宰相倒是安享,连此等小事都不与儿子细说,还需他人指点。”天子因王修晋不知衙门都做什么,而对王宰相的老实而满意,“他与村民立契约,倒有些意思,可有契约的详情?怎么还想送到衙门?”
“依着写信之人的意思,送入衙门是用来备案,若是两份契约,一人一份,有了争执,便有公说公婆说婆,可衙门那有了第三份便不同,谁也不能说对方改了契约的内容,而日后若有事端,也不会出现无据可寻。”皇子说完后拱手向父皇,“儿子以为依法可用。”
天子看向皇儿,“哦?”
“父皇之前的铺子,有无契,有契也都是两份,无契讲的是信义,与铺子做生意,货银两讫,长供之人,若是突然断货,无凭无证,只是失了信义,惹几声骂言,并无其他损失,甚至还有可能会因为高价供与另一家而获利。父皇的铺子,众人虽不知东家是谁,但也知是不可得罪之人,便不会有些烦恼,若无背景可言之辈,便会受损巨大。我朝素来重商,当设于此法,受惠于商人。”皇子说无契,又道两份契的弊端。
天子望着一脸自信的皇儿,在心里点头,似乎此子也有可取之处,并不是愚人。三份契的利弊,天子在最初便想得透彻,他补行商时也非一帆风顺,自然受了不少损失,后知立契,也如同旁人一样,只立两份,未做多想,也有被坑之事,因稍露身份,对方加以补偿,如今想想,天子也只是暗中无奈的摇头。“此事皇儿写份折子依规矩送上,若能到朕的案前,或是有人在朝堂上提起,便依了皇儿。”
皇子眨了眨眼睛,然后立刻行礼谢恩,被叫起后陪同父皇又扯了一会儿闲话,便退出御书房,一路未必有何不同之处,直至进了自己的院子,关上房门,才挥了一下拳头。身为皇子,说不喜欢那个位置绝对是骗人的,但是他有自之知明,他不是那块料,但自从常常被叫父皇叫去,他也动了一些心思,即便得不到,也要有个安逸的出处。同时,他也清楚,受父皇重视,也会被其他兄弟视为眼中盯,日后行事更要多加小心。
写奏折,皇子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叫来李菻善,问他可知如何写折子,李菻善缓了一下才微微点了点头,皇子见李菻善似有犹豫,心中不喜,倒也直接问了出来。
“草民见过祖父写折,奏请军需。”李菻善说完之后看向皇子,心内不解皇子为何要写折子,有什么想法可以向皇上直接提,若是皇上觉得不错的想法,能直接下令的便会下发,需在朝堂上讨论的,也会在朝上说说,何须折子?
“那就由你来执笔,然后照着规矩送出去就行。”皇子点了点头,没写过折子,不知要钱和提意见有何差别,便让李菻善研磨写折子。
李菻善并没有动,“折子好写,送却是个问题,草民并无官职,如何送折子?还是要落上皇子的名讳?”
皇子沉思片刻,决定折子由他亲自写,然后他再亲自去送。让李菻善把写折子的规矩说上一说,然后便打起腹稿,待第一份写完,只觉得哪里不对,撕了再重写,反复三次,皇子才算满意。
皇子亲自送的折子,还是皇子亲手写的,收折子的太监心里盘算着,哪怕他不是这位皇子的人,心里也不敢把折子藏了去,眼前这位如今可是天子眼巴前的人,又是主子,若是知折子被他换了地方,他死算是轻的,九族都可能受到牵连。太监收了折送后,虽不会对折子做什么,但也把消息传给了背后的主子。
收折子的太监是继皇后在宅子里时所出,说嫡不嫡,说庶非庶,身份略有些尴尬,却是在王府时入了先皇的眼,常常会接进宫里养些日子,再送回府里,在府中的地位便也超然了些。皇上即位后,这位也得皇上的喜欢。府邸时的正妻,进宫之后没多久便去了,继皇后的上位之前,人选不少,偏偏就这位的母妃上了位,朝内大臣已然认定了皇太子的人选。偏偏就在大家认定了人之后,皇上又突然重视起了另一位,大臣们摸不着头脑,连小太监也在望着风向。
那位皇子听后,并没有什么反应,打发人走后,脸色却异常的难看,都道他受父皇重视,可父皇却从未让大学士教导过他,想想前些日子那位天天跟在几位大学士身边,而带着的却是李大将军的长孙,手握成拳狠狠的砸向桌面,难道说父皇是在为他铺路?越想越不甘心,越想越觉得应该做些什么,皇子眯起眼睛,眼底闪过杀意,为了那个位置,别怪他下手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