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热搜_分卷阅读_378
冉霖愣住,他从没和刘弯弯聊过解约以后的事,遂问道:“你不想试试别的工作吗,跟着我的话,可能一直都是助理。”
“我不知道别人当助理什么样,但我很喜欢这份工作,而且也能学习到很多。”刘弯弯说着抬眼,定定看向冉霖,“冉哥,只要你不退出娱乐圈,我就一直跟着你,未来你如果觉得我能力行了,当助理屈才,你就升级我当个经纪人助理什么的,经纪人也行。”
冉霖乐:“你给自己规划的职业路线还挺清晰,回头我得跟希姐说,你这天天想着抢班夺权呢。”
“这个职业路线就是希姐帮我规划的,”刘弯弯瞪着大眼睛,道,“而且我就算抢,也是抢你未来经纪人的饭碗,又不会抢希姐的。”
冉霖怔了下,有些东西闪过,幸而及时抓住了:“你这话什么意思?希姐和你说不做我经纪人了?”
刘弯弯半张着嘴,似乎没料到这事居然还是个秘密,眼里闪过懊恼。
冉霖眯起眼睛,语调微扬:“刘弯弯同志,你到底是谁的助理?”
“好啦,反正你迟早也会知道的,而且希姐也没让我保密,我还以为她已经和你说了呢。”刘弯弯撇撇嘴,和盘托出,“希姐打算等你和梦无涯解约,她也辞职,然后帮你物色个靠谱的经纪人,自己就放大假去了。”
冉霖茫然:“放多久?”
刘弯弯:“她说要环球旅行……”
第91章
大年初一到初五, 冉霖的宣传通告就没停过, 直到初六这天,才有了半日休息, 还要赶忙回梦无涯给老总拜年。老总喜笑颜开, 显然这个年过得很是舒心, 而后也没吝啬,给了他一个厚厚的利是红包, 算是对去年的肯定, 和对新一年的鼓励。
冉霖接红包接得有点心虚。
回头拿着红包去了王希办公室,才和经纪人道:“要不现在就提解约算了, 越早提也越让公司有个心理准备, 别临到期再突然说不续了, 总觉得闪了公司一下。”
王希停下手里的工作,无奈看他:“如果你现在提出要解约,只有一个结果。”
桌对面的冉霖身体前倾,凑近做贼似的小声问:“什么结果?”
王希没好气地推了一下他的脑门:“被雪藏。”
冉霖皱眉:“就剩几个月了还雪藏什么……”
“《凛冬记》之后还有《染火》吧, 到时候不让你宣传, 不让你上通告, ”王希斜眼看他,“你能怎么办?”
冉霖无言以对,他确实没办法。
“所以,听希姐的没错。”王希舒口气,拿起杯子喝水。
冉霖看着她脸上掩不住的疲惫,略一沉吟, 开了口:“我想一直听你的。”
这话来得突兀,没有任何前因后果,王希微微发愣,放下水杯后定定看了自家艺人半晌,忽然咻地眯了下眼睛:“刘弯弯。”
没半点猜测或者疑问,完全是了然的肯定语气。
冉霖在心里和小助理说了声对不起,然后便大大方方将对方出卖了:“嗯。”
王希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但她本来也没想瞒着冉霖,只是从定了这个打算之后,整个团队就一直在忙,没找到特别合适的机会开口:“累了,想给自己放个假。”
“那我等你回来,”冉霖真心道,“你总不会放个假回来就改行吧。”
王希莞尔,起身把办公室的百叶帘都放下,隔绝掉外界眼光。重新坐回位置时,肩膀已放松下来,没了往日工作状态中的凌厉,连语气中都带上一些慵懒,仿佛他们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某个私人空间,聊聊心里话:“我从入这行就没正经放过假,这一次要把二十年落下的都补上,说不定就不回来了,直接退休。”
冉霖黑线,无语地看着她。
王希乐,伸手揉揉他的头发:“你值得更好的合作伙伴,我和梦无涯都不行。”
冉霖心里不舍,本还想说些什么挽留,可看着王希眼里的坦然,还有因为暂时抽离工作状态而呈现出的舒适与放松,又把想说的咽了下去。
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做出一些选择和改变。放个大假,缓下节奏,全身心地享受生活,就是王希现在想要的,作为朋友,能做的只有祝福。
“收起你一脸的送别伤感,”王希好笑地白他一眼,“我还没要走呢。你现在该关心的是接下来的宣传,稍微有一丝松懈,都可能被《薄荷绿》逆袭。”
说到《薄荷绿》和《凛冬记》这两部电影自上映以来的交锋史,简直能用跌宕起伏来形容。初一初二这两天《薄荷绿》在票房上一直压着《凛冬记》,观影网站评分上却一直落后,口碑也有褒有贬,相较之下,《凛冬记》的好评更多。
转折点发生在初三。
这一天《凛冬记》的票房全面逆袭,虽然当天的最终票房还没出来,但可以看到实时票房,反超《薄荷绿》已成定局。加上《凛冬记》口碑营销做得也不错,未来几乎可以预见的口碑票房双丰收。
然而就在当天晚上,一条长微博被刷上了热搜,题目简单粗暴“凛冬记KO薄荷绿,胜在哪里”。
说是KO,通篇就真的往死里吹《凛冬记》,黑《薄荷绿》,虽然行文用看似中立客观的风格包装,但架不住句句槽点——
【第一,风格。《凛冬记》的风格完全符合大年初一的观影取向——娱乐大片。纵观历来大年初一档,特效大片鲜有失手,即便剧情再渣,只要特效过得去,都能收获不错的票房。何况《凛冬记》还是近几年国产大片里难得的剧情特效双加持的商业片。这样的电影会让观众在走出影院之后,觉得这个年过得更热闹,更痛快,更过瘾,锦上添花。反观《薄荷绿》,本身风格就是偏细腻,偏抒情,偏微妙青春心理的把握。然而大过年,能有多少观众静下心来体味影片想要传达的“青春期的迷茫”?无论影片质量如何,单在风格上,娱乐商业片VS青春情感片,前者就稳赢。】
【第二,故事。《凛冬记》的故事主旨是反抗,是自由,是对真相的执着追寻和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这样的主旨简单直接还热血,谁都可以理解和感受,甚至可以借由影片去满足现实生活中无法这样抗争命运的遗憾,获得精神慰藉。《薄荷绿》的故事参考第一条风格论时说的,“青春期的迷茫”,然而这只是90后甚至00后的青春,那么70后80后要怎么办,进入影院是为了看自己家熊孩子的青春?每一代都有自己独特的青春印记,没有任何青春片是可以跨越年龄层的,这是先天局限,也注定了《薄荷绿》无法获得比《凛冬记》更多的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第三,影视化改编。《凛冬记》的剧本完美继承的原著的精神内核,又大刀阔斧修改了原著中不甚出彩的若干情节,使之在不改变原著故事主线和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更利于影视化,也让整部影片的起承转合更自然,更紧凑,更环环相扣,几乎全程无尿点。《薄荷绿》在剧本上恰恰相反,不舍得或者说不敢动原著,除了做一些基本的减法,比如去掉了原著中的一些无关紧要的支线,其余几乎全部保留,这就让整部电影成了“原著小说的翻译”,无非是把文字变成影像,对于看过原著的人来说,观影过程完全没有惊喜……】
【第四……】
果然,这条热搜刚上去没多久,就有知名影评人看不过眼了,直接下场开怼——
【首先要承认,《凛冬记》和《薄荷绿》都是近几年国产片中的上乘之作,前者剧情流畅特效惊艳,后者情感细腻表达真诚,原本就是没什么可比性的片子,就像喝可乐不影响你吃沙拉一样,无奈都想抢滩新年档,难免被比较。但是比较可以,拉踩就太难看了。】
【第一,风格。谁说过年就不能去看情感细腻的现实题材影片?敢情我过年想思考一下青春和人生,就是不合群了?还有……】
【第二,故事。按照你的“情感共鸣论”,很多电影都不用拍了。我看犯罪电影,我自己没犯过罪或者没被犯罪过,就没资格看了,因为没共鸣啊,恐怖片也不用看了,反正咱们都没遇见过神经病或者假鬼……这里你有一个最基本也只最致命的狭隘点,就是真正的好电影,是会给观众传递出它想要表达的,并用影片本身的质量获得观众共鸣,而不是反过来,先选一个觉得会让大家有共鸣的题材或者点,然后在围绕这个构架故事……】
【第三,这点我都懒得喷你了,原来忠于原著在你这里是影视化的缺点,那资方当初买版权干嘛,直接自己做个原创故事好了。不是说影视化不能二度创作,而且《凛冬记》本身的二度创作也不错,但既想吃IP热度的红利,又要标榜自己剧本改掉了多少原著的“缺点”,这就有点忘恩负义了……】
怼到最后,这位知名影评人已经几乎把那条“KO”的长微博看成《凛冬记》片方宣传团队搞的动作了,所以到最后与其说是怼长微博,不如说是怼《凛冬记》的宣传手段太难看。
正所谓物极必反,一个东西即便是真好,吹过了头,也会惹人反感,于是前两天口碑一直压制着《薄荷绿》的《凛冬记》,从这一撕开始,有了舆论反弹。
而《薄荷绿》也至此收获了更多的肯定和好评。
“我不知道别人当助理什么样,但我很喜欢这份工作,而且也能学习到很多。”刘弯弯说着抬眼,定定看向冉霖,“冉哥,只要你不退出娱乐圈,我就一直跟着你,未来你如果觉得我能力行了,当助理屈才,你就升级我当个经纪人助理什么的,经纪人也行。”
冉霖乐:“你给自己规划的职业路线还挺清晰,回头我得跟希姐说,你这天天想着抢班夺权呢。”
“这个职业路线就是希姐帮我规划的,”刘弯弯瞪着大眼睛,道,“而且我就算抢,也是抢你未来经纪人的饭碗,又不会抢希姐的。”
冉霖怔了下,有些东西闪过,幸而及时抓住了:“你这话什么意思?希姐和你说不做我经纪人了?”
刘弯弯半张着嘴,似乎没料到这事居然还是个秘密,眼里闪过懊恼。
冉霖眯起眼睛,语调微扬:“刘弯弯同志,你到底是谁的助理?”
“好啦,反正你迟早也会知道的,而且希姐也没让我保密,我还以为她已经和你说了呢。”刘弯弯撇撇嘴,和盘托出,“希姐打算等你和梦无涯解约,她也辞职,然后帮你物色个靠谱的经纪人,自己就放大假去了。”
冉霖茫然:“放多久?”
刘弯弯:“她说要环球旅行……”
第91章
大年初一到初五, 冉霖的宣传通告就没停过, 直到初六这天,才有了半日休息, 还要赶忙回梦无涯给老总拜年。老总喜笑颜开, 显然这个年过得很是舒心, 而后也没吝啬,给了他一个厚厚的利是红包, 算是对去年的肯定, 和对新一年的鼓励。
冉霖接红包接得有点心虚。
回头拿着红包去了王希办公室,才和经纪人道:“要不现在就提解约算了, 越早提也越让公司有个心理准备, 别临到期再突然说不续了, 总觉得闪了公司一下。”
王希停下手里的工作,无奈看他:“如果你现在提出要解约,只有一个结果。”
桌对面的冉霖身体前倾,凑近做贼似的小声问:“什么结果?”
王希没好气地推了一下他的脑门:“被雪藏。”
冉霖皱眉:“就剩几个月了还雪藏什么……”
“《凛冬记》之后还有《染火》吧, 到时候不让你宣传, 不让你上通告, ”王希斜眼看他,“你能怎么办?”
冉霖无言以对,他确实没办法。
“所以,听希姐的没错。”王希舒口气,拿起杯子喝水。
冉霖看着她脸上掩不住的疲惫,略一沉吟, 开了口:“我想一直听你的。”
这话来得突兀,没有任何前因后果,王希微微发愣,放下水杯后定定看了自家艺人半晌,忽然咻地眯了下眼睛:“刘弯弯。”
没半点猜测或者疑问,完全是了然的肯定语气。
冉霖在心里和小助理说了声对不起,然后便大大方方将对方出卖了:“嗯。”
王希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但她本来也没想瞒着冉霖,只是从定了这个打算之后,整个团队就一直在忙,没找到特别合适的机会开口:“累了,想给自己放个假。”
“那我等你回来,”冉霖真心道,“你总不会放个假回来就改行吧。”
王希莞尔,起身把办公室的百叶帘都放下,隔绝掉外界眼光。重新坐回位置时,肩膀已放松下来,没了往日工作状态中的凌厉,连语气中都带上一些慵懒,仿佛他们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某个私人空间,聊聊心里话:“我从入这行就没正经放过假,这一次要把二十年落下的都补上,说不定就不回来了,直接退休。”
冉霖黑线,无语地看着她。
王希乐,伸手揉揉他的头发:“你值得更好的合作伙伴,我和梦无涯都不行。”
冉霖心里不舍,本还想说些什么挽留,可看着王希眼里的坦然,还有因为暂时抽离工作状态而呈现出的舒适与放松,又把想说的咽了下去。
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做出一些选择和改变。放个大假,缓下节奏,全身心地享受生活,就是王希现在想要的,作为朋友,能做的只有祝福。
“收起你一脸的送别伤感,”王希好笑地白他一眼,“我还没要走呢。你现在该关心的是接下来的宣传,稍微有一丝松懈,都可能被《薄荷绿》逆袭。”
说到《薄荷绿》和《凛冬记》这两部电影自上映以来的交锋史,简直能用跌宕起伏来形容。初一初二这两天《薄荷绿》在票房上一直压着《凛冬记》,观影网站评分上却一直落后,口碑也有褒有贬,相较之下,《凛冬记》的好评更多。
转折点发生在初三。
这一天《凛冬记》的票房全面逆袭,虽然当天的最终票房还没出来,但可以看到实时票房,反超《薄荷绿》已成定局。加上《凛冬记》口碑营销做得也不错,未来几乎可以预见的口碑票房双丰收。
然而就在当天晚上,一条长微博被刷上了热搜,题目简单粗暴“凛冬记KO薄荷绿,胜在哪里”。
说是KO,通篇就真的往死里吹《凛冬记》,黑《薄荷绿》,虽然行文用看似中立客观的风格包装,但架不住句句槽点——
【第一,风格。《凛冬记》的风格完全符合大年初一的观影取向——娱乐大片。纵观历来大年初一档,特效大片鲜有失手,即便剧情再渣,只要特效过得去,都能收获不错的票房。何况《凛冬记》还是近几年国产大片里难得的剧情特效双加持的商业片。这样的电影会让观众在走出影院之后,觉得这个年过得更热闹,更痛快,更过瘾,锦上添花。反观《薄荷绿》,本身风格就是偏细腻,偏抒情,偏微妙青春心理的把握。然而大过年,能有多少观众静下心来体味影片想要传达的“青春期的迷茫”?无论影片质量如何,单在风格上,娱乐商业片VS青春情感片,前者就稳赢。】
【第二,故事。《凛冬记》的故事主旨是反抗,是自由,是对真相的执着追寻和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这样的主旨简单直接还热血,谁都可以理解和感受,甚至可以借由影片去满足现实生活中无法这样抗争命运的遗憾,获得精神慰藉。《薄荷绿》的故事参考第一条风格论时说的,“青春期的迷茫”,然而这只是90后甚至00后的青春,那么70后80后要怎么办,进入影院是为了看自己家熊孩子的青春?每一代都有自己独特的青春印记,没有任何青春片是可以跨越年龄层的,这是先天局限,也注定了《薄荷绿》无法获得比《凛冬记》更多的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第三,影视化改编。《凛冬记》的剧本完美继承的原著的精神内核,又大刀阔斧修改了原著中不甚出彩的若干情节,使之在不改变原著故事主线和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更利于影视化,也让整部影片的起承转合更自然,更紧凑,更环环相扣,几乎全程无尿点。《薄荷绿》在剧本上恰恰相反,不舍得或者说不敢动原著,除了做一些基本的减法,比如去掉了原著中的一些无关紧要的支线,其余几乎全部保留,这就让整部电影成了“原著小说的翻译”,无非是把文字变成影像,对于看过原著的人来说,观影过程完全没有惊喜……】
【第四……】
果然,这条热搜刚上去没多久,就有知名影评人看不过眼了,直接下场开怼——
【首先要承认,《凛冬记》和《薄荷绿》都是近几年国产片中的上乘之作,前者剧情流畅特效惊艳,后者情感细腻表达真诚,原本就是没什么可比性的片子,就像喝可乐不影响你吃沙拉一样,无奈都想抢滩新年档,难免被比较。但是比较可以,拉踩就太难看了。】
【第一,风格。谁说过年就不能去看情感细腻的现实题材影片?敢情我过年想思考一下青春和人生,就是不合群了?还有……】
【第二,故事。按照你的“情感共鸣论”,很多电影都不用拍了。我看犯罪电影,我自己没犯过罪或者没被犯罪过,就没资格看了,因为没共鸣啊,恐怖片也不用看了,反正咱们都没遇见过神经病或者假鬼……这里你有一个最基本也只最致命的狭隘点,就是真正的好电影,是会给观众传递出它想要表达的,并用影片本身的质量获得观众共鸣,而不是反过来,先选一个觉得会让大家有共鸣的题材或者点,然后在围绕这个构架故事……】
【第三,这点我都懒得喷你了,原来忠于原著在你这里是影视化的缺点,那资方当初买版权干嘛,直接自己做个原创故事好了。不是说影视化不能二度创作,而且《凛冬记》本身的二度创作也不错,但既想吃IP热度的红利,又要标榜自己剧本改掉了多少原著的“缺点”,这就有点忘恩负义了……】
怼到最后,这位知名影评人已经几乎把那条“KO”的长微博看成《凛冬记》片方宣传团队搞的动作了,所以到最后与其说是怼长微博,不如说是怼《凛冬记》的宣传手段太难看。
正所谓物极必反,一个东西即便是真好,吹过了头,也会惹人反感,于是前两天口碑一直压制着《薄荷绿》的《凛冬记》,从这一撕开始,有了舆论反弹。
而《薄荷绿》也至此收获了更多的肯定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