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军营做大锅饭 第1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张翠玉和苗薇赶过来时,苗兰正在洗锅。
  “大丫头,是咋回事呀,怎么把我们给叫来了呢?”张翠玉进屋便问。
  苗兰呼了口气,将早上发生的事情说了,听完后,张翠玉气得狠狠呸了声,把李香凝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
  “不要脸的贱蹄子,也太不是人了,都是卖力气讨饭吃的人,她当这是高门大户不成,竟然还玩起了阴的。我哪天要是遇见她,看我不狠狠地收拾她一顿。”
  苗兰笑着劝道:“行了娘,你又没见过她,对面撞见你都不认识,咋收拾人家。再说了,她被赶了出去,你和薇薇顶替她,拿了她和她弟弟的那份钱,这已经是对她最大的惩罚了。”
  李香凝阴她这事,纯属是因祸得福,意外之喜。
  “说起这个,娘可真高兴。娘正愁找不到事做呢,一下子娘和薇薇都有事做了。你一人三百钱,我和薇薇两人一起二百钱,咱们娘仨加一起,一月就是五百钱,不少了呢。刨去房屋的租子,咱们还能剩下三百钱,一年就能攒下三千六百钱。”
  苗兰笑着打趣:“娘不愧是打理过生意的人,算数可真好。”
  张翠玉道:“那是。过去那几年,娘打理那两间铺子,可从没亏过。就算是在娘家那会儿,娘十三四岁就替你外祖父打理肉铺子,也从没算错过账,没给人割错过猪肉。”
  苗兰夸赞道:“娘真厉害。”
  苗薇也笑着附和:“娘和大姐都是咱家最能干的,王二叔第二,嘻嘻,我第三能干。”
  张翠玉抿嘴压住笑:“行了行了,没个正形,赶紧的做事,都别光顾着说闲话,司户大人给咱们机会,咱们一家人可不能让司户大人失望,也不能让旁人看轻了。”
  她话刚说完,便有几个差役送菜送粮过来。
  两斤五花肉,一袋子干木耳、一袋子粉条、一捆韭菜,一篮子鸡蛋,一筐子芋头,还有一捆蒜苗和大葱。
  送完东西,那几个差役便走了。
  看了眼厨房堆着的东西,张翠玉问:“大丫头,午饭你要做啥。”
  苗兰只淡淡瞟了眼,想都没想,脱口便道:“凉拌木耳,韭菜鸡蛋,蒜苗五花肉。”
  张翠玉听得吞咽了下,她赶忙背过身去。
  “那我赶紧给你备菜。”
  说着,她便快速择韭菜,苗薇负责洗菜。
  菜的种类不多,主要是走量,三个菜,每个菜都做很大一盆。
  到了饭点,工人们各自拿着自己的饭碗过来打饭,直到吃饱为止。
  母女三人在厨房热热闹闹的准备着午饭,外面大家也都尽心尽力的搬石块、和泥浆,齐心协力修建房子。
  “左边土墙再垒高一点。”指挥的工头大声喊道。
  “城墙要再加宽加厚。”燕昭对安宁县的刘县令道,“以后安宁这里便是我军的大后方,囤积粮食的仓库之一。”
  刘县令连连点头:“是是是,下官这便吩咐人去找工匠来修缮巩固城墙。”
  燕昭又道:“我看安宁城外有许多田地荒芜,无人耕种,开春后我会派营田校尉领军中屯田军去耕种。若安宁城有百姓无地可种的,你命主簿登记一下,并入屯田军。”
  吩咐完刘县令民生之事,燕昭又对身旁的将军和校尉讨论起了军事。
  “我们丢了关中,如今退居在西南戎州,为今之计,唯有先占据蜀中,夺取成都,再以此为根基,收复蜀中之地,然后徐徐图之,攻下渝州和矩州等城,才能再北伐与卫临抗衡。”
  说到这,他目光深了些,看向沙盘上燕云十六州的方向。
  “我们最终目的是九州一统,收复华夏之地,驱逐戎狄。卫临,并非是我们真正的敌人。”
  “其实人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张翠玉一边削芋头,一边闲聊,“那贱蹄子她以为跟你玩阴的,她就能成为主厨了?简直蠢笨如猪。”
  “她要是真的能干,在厨艺比拼那天就会被定为主厨,而不是让她打下手。不好好想着磨练厨艺,却想着把你挤下去,不是蠢猪是什么?”
  第16章 草哦
  丰衣足食的日子,过得总是很快,眨眼间便到了年关。
  小年这天,府衙让城外修建房子的人都停了工,苗兰也就没再去做饭。大家都回到家中,筹办年货,等待过年。
  苗兰做饭做了不到一个月,也就十二天,府衙按照半个月给的工钱。
  张翠玉和苗薇,两人各自领了五十钱,加上苗兰的,一家人总共得了二百五十钱。
  王二的工钱是论天算的,一天十二钱,他前面五天的工钱,结算过一次,得了六十钱,拿到手后他全部交给了张翠玉。
  后面七天的工钱,是在停工之日一起结算的,总计八十四钱。
  他自己留了四个钱在身上,将剩余的八十钱全都给了张翠玉。
  张翠玉拿出三十钱给他:“你自己多留些在身上,全都给我,万一你想买个啥,又不好意思找我开口。”
  王二推却不要,张翠玉硬塞给他。
  “拿着,你拿着。”
  苗兰劝道:“二叔你就拿着吧,本就是你挣的钱,再说马上就过年了,你多留几个钱在身上,想买什么也好买点。既然都是一家人,你也就别太拘束。”
  苗薇也跟着帮腔:“就是呀二叔,连我们都要找娘要零嘴钱,何况二叔你一个大人。”
  王二憨厚的笑着收下三十钱,加上原先那四个钱,现在他怀里揣着三十四钱,然而他想的却是给几个孩子买些零嘴。
  他自己没想过买任何东西,对他来说,每天能吃饱饭,能有地方睡,冷不着饿不着就已经很知足了。
  大清早起来,苗兰、苗薇和张翠玉,母女三人吃过早饭后便去逛集市,正好今天岷州开大市,在明春门旁边,那里是城东位置。
  她们住在城南松果坊的西南隅,也就是西南角,那里连着一片都是土坯房,住的全都是穷苦人家。
  然而对比起来城外那些连住处都没有只能一群人挤在茅草屋里的流民,他们又算过得不错的。
  外面正在飘雪,柳絮般的雪,密集迅速的往下落。
  张翠玉和苗兰一人挎着个竹篮,苗薇空着手跟在身旁。
  母女三人走到东市,在拥挤的集市上慢慢走着,东看看西瞧瞧。
  冬日里菜不多,每逢开市,集市上卖的菜也就萝卜、白菜、菠菜等,就那几样。
  其实真正的大户人家反而不会买菜吃,他们都有自己的庄子,大片大片的良田,庄子上有专门的家奴打理,请了佃农耕种,肉菜米粮都是产自自家庄子,吃的都是最新鲜最精良的。
  吃不完的,他们还会命人拿到集市来卖。
  到集市买菜吃的人,多数是像苗兰他们这种——在城中没有自己的田地,靠着做工挣钱,只能买菜买粮吃。
  他们家几个人做工挣钱,加上原本就有些积蓄,还不算太差,还能吃得起菜。然而多数没有土地只能靠做工维持生活的人,是吃不起菜的。
  一斤白菜要十个钱,一棵白菜差不多两三斤重,都是一整个卖,一颗买菜买下来,要三四十钱。
  拿苗兰的工钱来说,三天工钱才能买得起一颗白菜。
  有的菜贩子要两个三个一起捆绑卖,单个白菜人不卖。
  所以,城中大部分穷苦人家是根本吃不起菜的。
  萝卜比白菜更贵,一斤萝卜十五钱。
  小点的萝卜一个一斤多,大点的一个有两三斤。
  买个大点的萝卜要花去几十钱,穷苦人家哪里舍得花钱买菜吃。菜又不管饱,他们宁愿多买些粮食来屯着,以防不时之需。
  蔬菜之所以贵,也是有原因的。
  这个时代农作物产量本就不高,再加上处在战乱时代,粮食稀缺得跟什么一样,更何况菜。有田有地的,都尽可能种粮食了,谁会舍得腾出地来种菜。
  物以稀为贵,菜一少自然就贵。
  苗兰看了好几处卖萝卜白菜的摊位,最后在巷子尽头的一个小摊位前停下。
  “你家的萝卜怎么卖?”她蹲下去问。
  卖萝卜那人是个年迈的老人,又黑又瘦,缩着肩膀蹲在风雪下的角落里。
  他面前只有一个竹筐,里面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大半筐白萝卜,根上还带着湿泞的泥土。
  老人声音嘶哑道:“这些萝卜总共是十二斤,不算筐的重量,连筐一起,一百八十钱。”
  张翠玉却不太想买,在她看来,一下花一百八十钱买大半筐萝卜,花销过于大了。
  别说张翠玉,苗兰心里也是直叹气。
  没法活了,半个多月工资就只够买筐萝卜,还怎么活吗?
  老人生怕苗兰她们不买,急忙开口道:“一百五十钱,你们给一百五十钱就行。”
  他一口气直接少了三十钱,看着像是急着要卖出去。
  然而一百五十钱还是很贵,苗兰一个月工钱才三百钱,一下花掉一半买萝卜。
  好比三千块钱的工资,花一千五买萝卜,怕是百万富翁才吃得起的金萝卜。
  旁边卖白菜的中年妇人道:“王老汉,你可不能随意破坏市场菜价。若被胥师1大人知道了,倒罚你二百钱,你这筐萝卜就白卖了。”
  老人双手合十,朝妇人鞠躬:“高家婶子,老头子求你了,行个好,别告诉胥师大人。老头子我也是没办法呀,家中孙女已经病了五天了,再不买药,怕是……怕是熬不过这个年。我年老不中用,没法出去做活,家里能卖的都卖了,药钱仍旧不够,好在后院种的萝卜挖出十二斤,就指着这半筐萝卜了。”
  张翠玉犹豫了。
  她一脸为难地看着苗兰:“兰丫头啊,你看这……咱买吗?”
  苗兰眼皮抽了抽,张翠玉都这样问了,她还能说什么。
  再一看王老汉,瘦得干瘪的脸,眼睛都陷了进去。
  他正颤抖着手朝自己作揖:“行行好,姑娘行行好吧,买了吧。”
  王老汉声音嘶哑虚弱,满眼带着期盼。
  苗兰看得心里很不好受。
  她暗暗呼了口气:“大爷您这些萝卜我们买了,不用少价,就按照原价一百八十钱买。”
  说罢,她从钱袋子里拿出一串钱给他,那一串正好一百个铜钱,又拿出另一串钱,取走二十个,将剩余的八十个给了他。
  王老汉双手哆嗦着接过两串钱,激动得直抹眼泪:“多谢,多谢姑娘,您好人有好报,一定会有后福的。”
  福气不福气的苗兰不敢想,只要能安稳地活下去就行。
  她笑了笑,摆手道:“大爷您快回去给孙女抓药吧。”
  买完萝卜,苗兰不打算再买别的了。
  张翠玉也正有此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