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宁远之战(四)
相比于聪明王多尔衮,武拜和苏拜两个拜,其实更善于带兵打仗。
“明军的军阵比起咱们的军阵优秀太多了,确实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武拜对身边儿的多铎说道:“只是若没有我诸申勇士的磐石之心,恐怕却只能学来些皮毛。”
多铎如何不知道武拜想要学习明国,组建全铁建兵军阵,甚至摆牙喇军阵,但是入关之后,人口的压力扑面而来,这时候每个满洲的勇士都显得弥足珍贵,焉能放在军阵的最前方消耗。
这话非但自己不能说,便是摄政王说出来,都会被当成民族的罪人去痛斥。
于是,多铎言不由心的说道:“这些奴才虽然贪生怕死,但是久经操练总归会有些改观,从今日起,尽量不要接战,先在大营里练习好。不能按照操典进行的,先打军棍,屡教不会者,斩头震慑众人。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武拜无可奈何,却也知道,此时的大清,江河日下,不得不面对人口不足的严重现实。
时来天地皆同力,败喝河水都塞牙。
最后言不由衷,言不由衷道:“王爷所言极是。”
……
曹庄驿站。
建造于四通八达的大道之上,并无什么险要之处可以作为守卫。
清军本意是在此扎营,然后顺势渡河攻克宁远,但是却被高燕这名女中将一计冲拳打的有些晕头转向。
这下子哪里还能渡河,只能沿着官道陈列出一条长达二十里的东西向营垒群。
你有你的王八壳,我自有一拳可开天。
高燕时刻牢记当初在陛下身边儿做事的日子,这集中精锐力量,在局部区域形成压倒性优势的话题,时刻牢记在高燕耳边。
所以高燕从一开始就没有跟鞑子比拼兵力的想法。
她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用最精锐的尖兵,突破敌人的曹庄驿站,逼迫其溃散。
多铎作为勇猛之士,最看不惯这种比自己还傲气的作战风格,旋即用大军包围了新一师的第一团。
心里还觉得很美,天啊,这可是新一军的一个主力团,就这么简单的被自己包围了。
什么叫做天之厚爱之人,什么叫做功勋戳手可得。
他脑海里,想起自己为数不多的历史知识,王保保与大明开国后的北伐之战,大明各路统帅紧追不舍,却被王保保各个击破,致使大明在其有生之年不敢北进一步。
这是真的挽社稷于倾颓之间。
莫非自己便是大清的扩阔帖木儿?
谁知道,现实非常残酷,战况与多铎所料的万全不同。
新一师的如同锥入囊中,锋芒不可阻挡。
若不是武拜察觉了明军的作战意图,请了多尔衮的军令,强行将包围明军的部队撤了回来,巩固大营的防御,现在第一师的先锋部队恐怕已经刺穿了多铎的包围圈,占领了曹庄驿站。
若是大势在我,犯点错误,很难影响大局。
但是现在,已经到了要命的关头,大清可真的是一丁点也输不起了。见识到了武拜的本领之后,多铎索性退位让贤,放开手脚,让武拜处理烂摊子。
武拜对于明军从未小看过,他在天聪八年与多尔济、图鲁什二人从大同寇边,遭遇过明将曹文诏的部队。三人各领一军,最终虽然击败了曹文诏。但损失也是不小。
当时曹文诏是明军中罕有的悍将,给武拜带来的震撼自是不小。
故而在明军越发不堪一战的情况下,武拜仍旧存了一分警惕。
正是这分警惕,让他有了今日稳住局面的大功。
“南蛮常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武拜对多铎道:“只是我军亏在军粮不堪久耗,明军亏在兵少不能久战。若是决定与明军持久攻防,就要看谁家的心志更为坚定了。”
“我诸申勇士,自然不会输给明军。”多铎自信满满道。
武拜忍不住在心里暗暗摇头,“都什么时候了,还那么狂傲,我们不败亡,又该谁败亡呢?”
“怎么鞑子改了风格了,这看样子是想要跟咱们耗下去啊!”高燕看着敌人的狂暴如同小孩子的脾气,说来就来,说散就散,心里颇为郁闷。
参谋长却丝毫不担心,说道:“最近新训练完毕的新兵马上就要补充过来了,整整两个团,他们现在的命脉已经握在咱们手里了,啥时候杀鸡,在我不在他。”
高燕只是摇头,心道这参谋长果然年轻,殊不知大战一颗未结束,便不该有骄躁的心态,越是大势在我,越是要谨慎小心,不给敌人逃窜之机。
不过高燕也不愿意打击这年轻英俊的参谋长的自信,只是笑着说道:“我看这两天空气中湿度越来越大,或许要下雨,我要下去视察。”
“不会吧,这些年不是连年干旱吗?”参谋长看着天气,果然一副恹恹之色,看样子可能真的有天气变化,“你是军中主帅,这种事情让卑职来吧。你且养精蓄锐,大战少不得你。”
高燕点点头,这些年虽然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自我训练,但是高燕发觉,身为女人的体能终究不如那些如狼似虎的汉子。
歇息一番也好,不过高燕不是大白天的躺在行军床上睡懒觉,而是拿起陛下写的一些军师论述,用心品读起来。
“报!师长,鞑子五百精锐骑兵冲击河渡寨,我守军请求支援。”
高燕抬起头来,疑惑问道:“上船撤出来便是,这有什么好顽抗的?”
“训导说,要拿到中将的撤退命令,才可以撤退。”
“训导?”高燕这才想起,军中似乎多了那么一号人物,也终于想起,自己曾经命令廖耀兵,让训导官去镇守河渡寨,避免发生危险。
只是这卢木兰为何如此倔强!这种小寨随时都可以重建、夺回,清军也不会固守,又不是什么战略重地,守它作甚?
……
“即便守之无益,但是我辈武人,就算战之一兵一卒,也不可无令自撤!”卢木兰站在一堆粮食上,振臂高呼。
莫要看卢木兰乃是一介女流,但是其慷慨之气竟然颇有几分其伯父天雄军统帅卢象升的风采。
在寨子之外,是尚且不知道来历的五百鞑子骑兵,似乎是满蒙混杂,而寨主里只有一个排,一百多人,其中多半数是战兵。原本驻扎在这里的另外一个排,之前渡河运粮尚未归来。
渡口里也只有小船三两艘,不足以让所有人安全渡河。
这才是卢木兰下定决心要死守的真正缘故:她无论如何不肯抛弃自己的袍泽,独自逃生。
战士们被训导官如此激励,顿时士气高涨,高喊杀敌。
这一排的排长是廖耀兵的部下,他本意是想要护送卢木兰先走,毕竟堂堂训导,亲临一线,若是阵亡在这么个小地方,新一师势必会再闹个大新闻,成为帝国的丑闻。
一个加强师团,大明最精锐的老兵云集的地方,装备最为豪华的队伍,连一个训导都保不住,这样的队伍不解散番号留着做什么?
可是他如何也没有想到,卢木兰的脾气那么倔强,见到船只不足以让所有人都撤走,立刻下定决心鏖战。
别看只是一介女流,其战争动员能力真的很强。在前线一番呼喊,士气瞬间高昂起来,这个时候这个排长别说是硬要卢木兰渡河,就算是劝一嘴都不敢。
遭天妒的新一师。
一定是我们新一师太过于优秀了,导致我们磨难不断!
希望宁远能够发兵,不然老子很可能以极其负面的形象,走上历史舞台。
排长将自己身手不错的手下叫道眼前,暗中吩咐,若是战事不顺,第一时间打晕卢木兰,把人送走,由他亲自断后。
这位倒霉的排长哪里知道,眼下宁远的日子也不好过,想让他们分兵根本不可能。
这五百骑兵正是喀喇沁和黄旗马甲兵组成的小股人马。他们的任务是渡河去寻找多尔衮的大军,以求合力攻克宁远。为了掩护他们渡河,索海和图赖不得不发起攻城战,拖住城里的明军。
廖耀兵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难以分出足够人马去救援河渡寨。
要对付这五百骑兵,起码也要等量的人手,而他手里的战兵总共也不过千余。于是他只能寄希望于卢木兰安然渡河,等日后有需要时再夺回河渡寨。
骑兵攻打寨堡并不甚得力,只是满洲人本来就是标准的骑马步兵,就是冲锋的时候也更乐意步战。
几个勇悍的满洲甲兵当即翻身下马,带动了数十上百的甲兵跟着冲击河渡寨简陋的寨门。其他骑兵则仍旧在马背上射箭,为他们压阵。
砰砰砰!
随着明军火铳响起,冲在最前面的甲兵倒下一排。
后面的鞑子甲兵都知道火器的威力巨大,足以破甲,同时也知道每次放完一铳,到下一铳的时间间隔不短,正是冲上去破门的大好时机。
杀手队换下了火铳手,冲到门前,搁着寨门朝外捅出长枪。东虏喜欢用刀,当下只能硬挺着被打杀,拼命用大刀砍寨门的木条。
卢木兰听着寨门之外野兽一般的嘶吼声,心中一阵发憷。她咬了咬舌尖,努力平复下呼吸,脑中抑制不住地冒出了个念头:伯父就是死在这些禽兽手中的?
这便是国仇家恨!
“门破了!”
“明军的军阵比起咱们的军阵优秀太多了,确实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武拜对身边儿的多铎说道:“只是若没有我诸申勇士的磐石之心,恐怕却只能学来些皮毛。”
多铎如何不知道武拜想要学习明国,组建全铁建兵军阵,甚至摆牙喇军阵,但是入关之后,人口的压力扑面而来,这时候每个满洲的勇士都显得弥足珍贵,焉能放在军阵的最前方消耗。
这话非但自己不能说,便是摄政王说出来,都会被当成民族的罪人去痛斥。
于是,多铎言不由心的说道:“这些奴才虽然贪生怕死,但是久经操练总归会有些改观,从今日起,尽量不要接战,先在大营里练习好。不能按照操典进行的,先打军棍,屡教不会者,斩头震慑众人。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武拜无可奈何,却也知道,此时的大清,江河日下,不得不面对人口不足的严重现实。
时来天地皆同力,败喝河水都塞牙。
最后言不由衷,言不由衷道:“王爷所言极是。”
……
曹庄驿站。
建造于四通八达的大道之上,并无什么险要之处可以作为守卫。
清军本意是在此扎营,然后顺势渡河攻克宁远,但是却被高燕这名女中将一计冲拳打的有些晕头转向。
这下子哪里还能渡河,只能沿着官道陈列出一条长达二十里的东西向营垒群。
你有你的王八壳,我自有一拳可开天。
高燕时刻牢记当初在陛下身边儿做事的日子,这集中精锐力量,在局部区域形成压倒性优势的话题,时刻牢记在高燕耳边。
所以高燕从一开始就没有跟鞑子比拼兵力的想法。
她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用最精锐的尖兵,突破敌人的曹庄驿站,逼迫其溃散。
多铎作为勇猛之士,最看不惯这种比自己还傲气的作战风格,旋即用大军包围了新一师的第一团。
心里还觉得很美,天啊,这可是新一军的一个主力团,就这么简单的被自己包围了。
什么叫做天之厚爱之人,什么叫做功勋戳手可得。
他脑海里,想起自己为数不多的历史知识,王保保与大明开国后的北伐之战,大明各路统帅紧追不舍,却被王保保各个击破,致使大明在其有生之年不敢北进一步。
这是真的挽社稷于倾颓之间。
莫非自己便是大清的扩阔帖木儿?
谁知道,现实非常残酷,战况与多铎所料的万全不同。
新一师的如同锥入囊中,锋芒不可阻挡。
若不是武拜察觉了明军的作战意图,请了多尔衮的军令,强行将包围明军的部队撤了回来,巩固大营的防御,现在第一师的先锋部队恐怕已经刺穿了多铎的包围圈,占领了曹庄驿站。
若是大势在我,犯点错误,很难影响大局。
但是现在,已经到了要命的关头,大清可真的是一丁点也输不起了。见识到了武拜的本领之后,多铎索性退位让贤,放开手脚,让武拜处理烂摊子。
武拜对于明军从未小看过,他在天聪八年与多尔济、图鲁什二人从大同寇边,遭遇过明将曹文诏的部队。三人各领一军,最终虽然击败了曹文诏。但损失也是不小。
当时曹文诏是明军中罕有的悍将,给武拜带来的震撼自是不小。
故而在明军越发不堪一战的情况下,武拜仍旧存了一分警惕。
正是这分警惕,让他有了今日稳住局面的大功。
“南蛮常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武拜对多铎道:“只是我军亏在军粮不堪久耗,明军亏在兵少不能久战。若是决定与明军持久攻防,就要看谁家的心志更为坚定了。”
“我诸申勇士,自然不会输给明军。”多铎自信满满道。
武拜忍不住在心里暗暗摇头,“都什么时候了,还那么狂傲,我们不败亡,又该谁败亡呢?”
“怎么鞑子改了风格了,这看样子是想要跟咱们耗下去啊!”高燕看着敌人的狂暴如同小孩子的脾气,说来就来,说散就散,心里颇为郁闷。
参谋长却丝毫不担心,说道:“最近新训练完毕的新兵马上就要补充过来了,整整两个团,他们现在的命脉已经握在咱们手里了,啥时候杀鸡,在我不在他。”
高燕只是摇头,心道这参谋长果然年轻,殊不知大战一颗未结束,便不该有骄躁的心态,越是大势在我,越是要谨慎小心,不给敌人逃窜之机。
不过高燕也不愿意打击这年轻英俊的参谋长的自信,只是笑着说道:“我看这两天空气中湿度越来越大,或许要下雨,我要下去视察。”
“不会吧,这些年不是连年干旱吗?”参谋长看着天气,果然一副恹恹之色,看样子可能真的有天气变化,“你是军中主帅,这种事情让卑职来吧。你且养精蓄锐,大战少不得你。”
高燕点点头,这些年虽然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自我训练,但是高燕发觉,身为女人的体能终究不如那些如狼似虎的汉子。
歇息一番也好,不过高燕不是大白天的躺在行军床上睡懒觉,而是拿起陛下写的一些军师论述,用心品读起来。
“报!师长,鞑子五百精锐骑兵冲击河渡寨,我守军请求支援。”
高燕抬起头来,疑惑问道:“上船撤出来便是,这有什么好顽抗的?”
“训导说,要拿到中将的撤退命令,才可以撤退。”
“训导?”高燕这才想起,军中似乎多了那么一号人物,也终于想起,自己曾经命令廖耀兵,让训导官去镇守河渡寨,避免发生危险。
只是这卢木兰为何如此倔强!这种小寨随时都可以重建、夺回,清军也不会固守,又不是什么战略重地,守它作甚?
……
“即便守之无益,但是我辈武人,就算战之一兵一卒,也不可无令自撤!”卢木兰站在一堆粮食上,振臂高呼。
莫要看卢木兰乃是一介女流,但是其慷慨之气竟然颇有几分其伯父天雄军统帅卢象升的风采。
在寨子之外,是尚且不知道来历的五百鞑子骑兵,似乎是满蒙混杂,而寨主里只有一个排,一百多人,其中多半数是战兵。原本驻扎在这里的另外一个排,之前渡河运粮尚未归来。
渡口里也只有小船三两艘,不足以让所有人安全渡河。
这才是卢木兰下定决心要死守的真正缘故:她无论如何不肯抛弃自己的袍泽,独自逃生。
战士们被训导官如此激励,顿时士气高涨,高喊杀敌。
这一排的排长是廖耀兵的部下,他本意是想要护送卢木兰先走,毕竟堂堂训导,亲临一线,若是阵亡在这么个小地方,新一师势必会再闹个大新闻,成为帝国的丑闻。
一个加强师团,大明最精锐的老兵云集的地方,装备最为豪华的队伍,连一个训导都保不住,这样的队伍不解散番号留着做什么?
可是他如何也没有想到,卢木兰的脾气那么倔强,见到船只不足以让所有人都撤走,立刻下定决心鏖战。
别看只是一介女流,其战争动员能力真的很强。在前线一番呼喊,士气瞬间高昂起来,这个时候这个排长别说是硬要卢木兰渡河,就算是劝一嘴都不敢。
遭天妒的新一师。
一定是我们新一师太过于优秀了,导致我们磨难不断!
希望宁远能够发兵,不然老子很可能以极其负面的形象,走上历史舞台。
排长将自己身手不错的手下叫道眼前,暗中吩咐,若是战事不顺,第一时间打晕卢木兰,把人送走,由他亲自断后。
这位倒霉的排长哪里知道,眼下宁远的日子也不好过,想让他们分兵根本不可能。
这五百骑兵正是喀喇沁和黄旗马甲兵组成的小股人马。他们的任务是渡河去寻找多尔衮的大军,以求合力攻克宁远。为了掩护他们渡河,索海和图赖不得不发起攻城战,拖住城里的明军。
廖耀兵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难以分出足够人马去救援河渡寨。
要对付这五百骑兵,起码也要等量的人手,而他手里的战兵总共也不过千余。于是他只能寄希望于卢木兰安然渡河,等日后有需要时再夺回河渡寨。
骑兵攻打寨堡并不甚得力,只是满洲人本来就是标准的骑马步兵,就是冲锋的时候也更乐意步战。
几个勇悍的满洲甲兵当即翻身下马,带动了数十上百的甲兵跟着冲击河渡寨简陋的寨门。其他骑兵则仍旧在马背上射箭,为他们压阵。
砰砰砰!
随着明军火铳响起,冲在最前面的甲兵倒下一排。
后面的鞑子甲兵都知道火器的威力巨大,足以破甲,同时也知道每次放完一铳,到下一铳的时间间隔不短,正是冲上去破门的大好时机。
杀手队换下了火铳手,冲到门前,搁着寨门朝外捅出长枪。东虏喜欢用刀,当下只能硬挺着被打杀,拼命用大刀砍寨门的木条。
卢木兰听着寨门之外野兽一般的嘶吼声,心中一阵发憷。她咬了咬舌尖,努力平复下呼吸,脑中抑制不住地冒出了个念头:伯父就是死在这些禽兽手中的?
这便是国仇家恨!
“门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