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日常生活_分卷阅读_263
“不是不会立,是陛下不想立。”萧夫人听着这话,冷笑了一声,然后看着王婵,“可他就算是不想,那又怎样?但他有选择吗?”
“这,”萧淑妃一愣,然后顺着母亲的话想去,却不觉得一喜。
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就算是李治不喜欢,但将来的太子也必定是从世家女中出的。一来他宫中的嫔妃位份高的都是世家女,二来如果没有母族的支持的话,太子登基之后必然受到权臣的掣肘,甚至若是兄弟中有母族强势的,弱杆强枝必生国乱。皇帝要想要改变这个局面,要不然就将着其它的儿子全部赶走。要不然就提拔太子的母家。
可是这么一来,外戚问题又会应运而生,提拔的新贵们的吃相,可不见得比世家好到哪里去啊?新贵们又如何,先皇之前提拔勋贵,想要借此抑制世家,入如今才不过换了三位皇帝,勋贵们的做派跟世家有什么分别?
皇帝想要用各种手段限制世族,防止世家联合起来架空新皇,造成魏晋时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可是只要他还要依靠世族提供的人才治天下,他便无法改变这个局面。就算是如今的皇帝以科举选士,但是几十年过去了,那些人在哪里?当上三公尚书部卿的人又是哪些?
所以说与着皇帝不选世家女所生的嫔妃为太子这种“小事”相比,世家们应该担忧的是另一件事——科举。
先前不知道皇帝的用意,他们也就习惯性的对着皇帝那些小打小闹的举动睁只眼闭只眼了,毕竟在朝政上被架空的那么厉害,皇帝也需要一些领地去挥发他旺盛的经历,因此世家们也就对他做了一定的让步。但现在看起来,却是皇帝所图甚远啊。
“陛下还是太年轻了。”萧夫人想通前因后果之后,发出了这种感叹。
若陛下所图真的如此深广的话,那他应该对自己更狠些,按照朝臣们的意愿亲近世家,以世家女为妻,以世家女为储,做出种种麻痹世家的举动,等到时机成熟,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就算如此,要舍掉几个儿子,又有什么大不了?
还是,太年轻了啊……
第176章 旧案
不管是长孙颖疑心李治对长孙家做了什么,还是萧夫人觉得李治对于世家的抑制不足为据,但最终这些事情都被另一件事情的发生给暂时冲到了后面,这件事便是吴王李恪的入京。
李治将着李恪召回来,给了他极高的礼遇,虽然不至于自己出城门接,但也派出了重臣和车驾,等着李恪入京后,又在宫中设宴为他接风,长孙颖等宫妃也在皇后的带领下,“亲切友好”的接见了李恪的妻儿。
长孙颖每次到这个时候,就是尽小的缩小存在感的。其实不止是她,其他人只要不太脑残,也都是尽量能少说就少说。就算大家都知道在宫里萧淑妃的风头比皇后还,但是这个时候萧淑妃也会温柔的退后皇后数步,以示自己的不敢逾越之举。
毕竟,她越想要坐上那个位置,面子功夫就越要做足。
长孙颖没有争风头之心,况且她的位置在皇后以及贤德淑惠五人之后,所以也并不十分打眼。因此当吴王妃隔着远远的人群向她投来仇恨的目光时,就显得莫名其妙了。
我在什么不知道的地方得罪了她?长孙颖在心里头想着,但是自己在心里头扫了下,发现吴王妃跟吴王成亲时,她根本还待字闺中,能有什么过节?
长孙颖坐在那里,微笑着假装没看到对面的眼神,淡定的吃吃喝喝,等着宴罢,众人朝着皇后辞别后,她走在路上才吩咐纤云,“你去打听下,看看吴王妃姓什么。”
刘绣虽然跟她日子久,但是从文化水平来说却是比着这个叫纤云的女官远远不如,所以饮食起居的事情她经手长孙颖放心,但是遇到这种探听消息的事情,却是纤云更靠谱一些。
纤云听到这话,抬起头看了看长孙颖,眼神有些奇怪。等着长孙颖不解的回望她时,她才赶紧垂首说道,“回禀昭仪,姓杨。”
“杨?”长孙颖一愣,慢慢的咂摸起这个姓氏来。
这个时代不比古代,姓氏和郡王连在一起的,尤其是能嫁进皇家的,无非就几个大姓,只要能知道她的名字,便也能知道大家有什么仇或者恩了。
但是这个王妃,竟然姓杨?长孙颖简直不敢相信,过了一会儿才闷闷的问着纤云,“弘农杨氏?”
“是,正是弘农杨氏。”纤云点了点头。
“可是为什么呢?吴王的母亲不是,”长孙颖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弘农杨氏也是世族,又是先朝皇族,这份家世的确配得上皇室,但问题是李恪的生母便是先朝的公主,他如今娶得又是杨氏,李世民给儿子这么安排了婚事,真心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啊。
他到底是想弄死李恪,还是想逼死李治?
“吴王殿下当日处境尴尬,杨氏主动提亲,陛下觉得不错,但是便诺了。”纤云小声的解释道,然后看着长孙颖奇怪的眼神,便补充道,“这事儿当年宫里头穿的沸沸扬扬,说什么的话都有,奴婢也是从姑姑们那里听来的。杨氏虽然也是弘农杨氏,但并不是最主要的一支,况且大家都觉得吴王殿下此生就要老死封地了,所以才&”
“这,”萧淑妃一愣,然后顺着母亲的话想去,却不觉得一喜。
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就算是李治不喜欢,但将来的太子也必定是从世家女中出的。一来他宫中的嫔妃位份高的都是世家女,二来如果没有母族的支持的话,太子登基之后必然受到权臣的掣肘,甚至若是兄弟中有母族强势的,弱杆强枝必生国乱。皇帝要想要改变这个局面,要不然就将着其它的儿子全部赶走。要不然就提拔太子的母家。
可是这么一来,外戚问题又会应运而生,提拔的新贵们的吃相,可不见得比世家好到哪里去啊?新贵们又如何,先皇之前提拔勋贵,想要借此抑制世家,入如今才不过换了三位皇帝,勋贵们的做派跟世家有什么分别?
皇帝想要用各种手段限制世族,防止世家联合起来架空新皇,造成魏晋时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可是只要他还要依靠世族提供的人才治天下,他便无法改变这个局面。就算是如今的皇帝以科举选士,但是几十年过去了,那些人在哪里?当上三公尚书部卿的人又是哪些?
所以说与着皇帝不选世家女所生的嫔妃为太子这种“小事”相比,世家们应该担忧的是另一件事——科举。
先前不知道皇帝的用意,他们也就习惯性的对着皇帝那些小打小闹的举动睁只眼闭只眼了,毕竟在朝政上被架空的那么厉害,皇帝也需要一些领地去挥发他旺盛的经历,因此世家们也就对他做了一定的让步。但现在看起来,却是皇帝所图甚远啊。
“陛下还是太年轻了。”萧夫人想通前因后果之后,发出了这种感叹。
若陛下所图真的如此深广的话,那他应该对自己更狠些,按照朝臣们的意愿亲近世家,以世家女为妻,以世家女为储,做出种种麻痹世家的举动,等到时机成熟,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就算如此,要舍掉几个儿子,又有什么大不了?
还是,太年轻了啊……
第176章 旧案
不管是长孙颖疑心李治对长孙家做了什么,还是萧夫人觉得李治对于世家的抑制不足为据,但最终这些事情都被另一件事情的发生给暂时冲到了后面,这件事便是吴王李恪的入京。
李治将着李恪召回来,给了他极高的礼遇,虽然不至于自己出城门接,但也派出了重臣和车驾,等着李恪入京后,又在宫中设宴为他接风,长孙颖等宫妃也在皇后的带领下,“亲切友好”的接见了李恪的妻儿。
长孙颖每次到这个时候,就是尽小的缩小存在感的。其实不止是她,其他人只要不太脑残,也都是尽量能少说就少说。就算大家都知道在宫里萧淑妃的风头比皇后还,但是这个时候萧淑妃也会温柔的退后皇后数步,以示自己的不敢逾越之举。
毕竟,她越想要坐上那个位置,面子功夫就越要做足。
长孙颖没有争风头之心,况且她的位置在皇后以及贤德淑惠五人之后,所以也并不十分打眼。因此当吴王妃隔着远远的人群向她投来仇恨的目光时,就显得莫名其妙了。
我在什么不知道的地方得罪了她?长孙颖在心里头想着,但是自己在心里头扫了下,发现吴王妃跟吴王成亲时,她根本还待字闺中,能有什么过节?
长孙颖坐在那里,微笑着假装没看到对面的眼神,淡定的吃吃喝喝,等着宴罢,众人朝着皇后辞别后,她走在路上才吩咐纤云,“你去打听下,看看吴王妃姓什么。”
刘绣虽然跟她日子久,但是从文化水平来说却是比着这个叫纤云的女官远远不如,所以饮食起居的事情她经手长孙颖放心,但是遇到这种探听消息的事情,却是纤云更靠谱一些。
纤云听到这话,抬起头看了看长孙颖,眼神有些奇怪。等着长孙颖不解的回望她时,她才赶紧垂首说道,“回禀昭仪,姓杨。”
“杨?”长孙颖一愣,慢慢的咂摸起这个姓氏来。
这个时代不比古代,姓氏和郡王连在一起的,尤其是能嫁进皇家的,无非就几个大姓,只要能知道她的名字,便也能知道大家有什么仇或者恩了。
但是这个王妃,竟然姓杨?长孙颖简直不敢相信,过了一会儿才闷闷的问着纤云,“弘农杨氏?”
“是,正是弘农杨氏。”纤云点了点头。
“可是为什么呢?吴王的母亲不是,”长孙颖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弘农杨氏也是世族,又是先朝皇族,这份家世的确配得上皇室,但问题是李恪的生母便是先朝的公主,他如今娶得又是杨氏,李世民给儿子这么安排了婚事,真心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啊。
他到底是想弄死李恪,还是想逼死李治?
“吴王殿下当日处境尴尬,杨氏主动提亲,陛下觉得不错,但是便诺了。”纤云小声的解释道,然后看着长孙颖奇怪的眼神,便补充道,“这事儿当年宫里头穿的沸沸扬扬,说什么的话都有,奴婢也是从姑姑们那里听来的。杨氏虽然也是弘农杨氏,但并不是最主要的一支,况且大家都觉得吴王殿下此生就要老死封地了,所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