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日常生活_分卷阅读_114
武媚娘垂首站在他面前,温婉异常,等着李治张口,抬头含冤似嗔的看了他一眼,然后才说道,“奴婢是来提醒殿下小心的。”
她知道李治不太喜欢说废话,所以若无必要,两人在一起时就尽量不要说废话。
“哦?”李治一愣,从着她这话里头咂摸出味道来,当下多看了她一眼,“你有什么消息?”
李治自从当上太子之后,便感激到了父亲对于自己的提防,而他也注意到这点,很聪明的在许多地方上开始避嫌。
但这样一来就有个问题,他对于皇帝的动向,反倒不如以前了解的清楚。所以眼下,武媚娘很有可能知道了他所不知道的东西。
在着宫里头,宫女太监们看似最卑微,但是却是消息最灵通的一群人。他们就像是阴沟里的老鼠一样,埋伏在各个角落里,有时候上位者都不知道,他们到底知道多少事情。
当然,因为太过卑贱,性命都得不到保障,所以这些人通常嘴都非常严实,这也是历代皇帝都允许他们存在于宫中的原因。但是武媚娘显然十分长袖善舞,与着这帮人交情都十分深厚,甚至可以说是推心置腹,所以她总能从各个渠道打探到不为人知的消息。
李治看着武媚娘,这个女人的能力他一直都没有小觑,甚至是有些欣赏的,只可惜身为女儿身,他不但不能用,反而还要处处提防。
“陛下又有换太子的打算。”因为是大事,武媚娘也不含糊,低声对着李治说道,“前日陛下与着长孙相公在内廷议事,感叹说殿下太过仁弱,吴王英勇果敢,极类陛下,所以想要易储。”
李治听着这话,只觉得一阵冷风吹过,心里头一片冰凉。
历史上因为不类我而被抛弃的太子不是少数,他的个性,也的确与父亲截然不同。
不过他很快就稳住了心神,平静的看着武媚娘,不动声色的问道,“那后来呢?”
若父亲真的铁了心打算易储,那自己现在就不会安安稳稳的站在这里。如果自己没有收到任何风声,一切照旧,那就说明,有人阻止了这场风暴。
父亲是个冲动的人,他今天有个点子,明天有个点子,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人在冲动之下,总容易做出某些后悔不及的举动,但如果身边有人阻止,那他犯错的几率还会小些。
武媚娘一直在观察李治的神色,见着他从头到尾的都神色平静,不由得心生感慨,难怪他能“好运”的击败魏王登上皇位,他这份养气的功夫,却是比魏王好多了。
喜怒不行于色,这话说得容易,又有几个人能做到?
“后来,长孙相公阻止了他,陛下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此番危机虽然解除,但很显然陛下心里头对于你还不是很满意的,殿下还是早做提防的好。”武媚娘轻声说出了结果,然后提醒李治。
皇帝易不易储,武媚娘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决定,但只要能让李治知道这件事,并做出对策,那也是大功一件。
“嗯,我知道了。”李治点点头,面色严肃的站在那里,一时什么话都没说。
79解忧
听到皇帝有易储的打算,李治不能说是不恨的。
父亲心里头的人实在是太多,而他又是个很情绪的化的人,李治从小是看着他对太子有多宠爱的,可到头来不也说废就废?魏王他多么疼爱,可到最后他要魏王远走,魏王怎么哀求,不也没有奏效?
兔死狐悲,若说太子的作为让皇帝凉了心,那么皇帝的作为,也让他们这些做儿子的从骨子里感觉到冷。
不过幸好因为有舅舅的阻拦,此事没有成行。不过李治也清醒的想到一个问题,如果皇帝坚决反对,还有多少人能够坚持维护自己的利益?
李治对这点很没有把握,因为如今皇帝虽然还虚心纳谏,但是身边人的骨头,说实话都不是太硬的。褚遂良也好,长孙无忌也好,李绩房玄龄,这些人都不是能跟皇帝的错误顶到底的。尤其是魏征被仆碑退婚后,他们对抗皇帝的决心,显然又软和了那点。
说实话,这个时候,李治才深深的感觉到魏征这种臣子存在的必要性。
李治一边纠结着,一边竭力做好太子的本分。前太子是因为什么倒下的,他记得比谁都清楚,所以这会儿他连着朝臣都不敢太过亲密,战战兢兢,更甚以往。
因为朝中形势的缘故,他又不得不重新亲近萧良娣,对她的宠爱更甚以往。当然长孙颖那里也不能轻忽,她在不在意不要紧,但是长孙无忌肯定不可能不在乎这种事。
当往日发自内心的喜爱变成一种刻意的讨好时,同样的作为二般的心境,人自然也就累多了,有时候李治发现自己甚至都不敢直接面对长孙颖的眼,而长孙颖对于枕边人的变化,自然也发现了。
是因为什么事呢?难道是萧良娣在背后说了自己什么坏话?长孙颖看着睡着中还不曾展眉的人,思索了半天,却还是趁着某天无人的时候,将着这层纸窗户挑破,“九郎最近有心事?”
“我,啊,没?”李治每天早上刚醒来的时候,总是脑袋转的稍慢,被着长孙颖冷不丁一问,脸上出现慌张的表情,不过很快就被清醒的他遮掩过去了,“你怎么这么觉得?”
长孙颖知道他防备心重,叹了声气,伸手拉着他的手说道,“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都是一个床上躺着的,你晚上睡不好,我也心疼,就当真不能跟我说说吗?我也是想替你排忧解难。”
李治听着这话,却是寒毛都树了起来,人在清醒的时候还可以自控,但是睡着了的状态下却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动作,难道他在睡梦中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李治这个时候已经是弓杯蛇影了,所以看着长孙颖的目光不由得变得凶了起来。
她知道李治不太喜欢说废话,所以若无必要,两人在一起时就尽量不要说废话。
“哦?”李治一愣,从着她这话里头咂摸出味道来,当下多看了她一眼,“你有什么消息?”
李治自从当上太子之后,便感激到了父亲对于自己的提防,而他也注意到这点,很聪明的在许多地方上开始避嫌。
但这样一来就有个问题,他对于皇帝的动向,反倒不如以前了解的清楚。所以眼下,武媚娘很有可能知道了他所不知道的东西。
在着宫里头,宫女太监们看似最卑微,但是却是消息最灵通的一群人。他们就像是阴沟里的老鼠一样,埋伏在各个角落里,有时候上位者都不知道,他们到底知道多少事情。
当然,因为太过卑贱,性命都得不到保障,所以这些人通常嘴都非常严实,这也是历代皇帝都允许他们存在于宫中的原因。但是武媚娘显然十分长袖善舞,与着这帮人交情都十分深厚,甚至可以说是推心置腹,所以她总能从各个渠道打探到不为人知的消息。
李治看着武媚娘,这个女人的能力他一直都没有小觑,甚至是有些欣赏的,只可惜身为女儿身,他不但不能用,反而还要处处提防。
“陛下又有换太子的打算。”因为是大事,武媚娘也不含糊,低声对着李治说道,“前日陛下与着长孙相公在内廷议事,感叹说殿下太过仁弱,吴王英勇果敢,极类陛下,所以想要易储。”
李治听着这话,只觉得一阵冷风吹过,心里头一片冰凉。
历史上因为不类我而被抛弃的太子不是少数,他的个性,也的确与父亲截然不同。
不过他很快就稳住了心神,平静的看着武媚娘,不动声色的问道,“那后来呢?”
若父亲真的铁了心打算易储,那自己现在就不会安安稳稳的站在这里。如果自己没有收到任何风声,一切照旧,那就说明,有人阻止了这场风暴。
父亲是个冲动的人,他今天有个点子,明天有个点子,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人在冲动之下,总容易做出某些后悔不及的举动,但如果身边有人阻止,那他犯错的几率还会小些。
武媚娘一直在观察李治的神色,见着他从头到尾的都神色平静,不由得心生感慨,难怪他能“好运”的击败魏王登上皇位,他这份养气的功夫,却是比魏王好多了。
喜怒不行于色,这话说得容易,又有几个人能做到?
“后来,长孙相公阻止了他,陛下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此番危机虽然解除,但很显然陛下心里头对于你还不是很满意的,殿下还是早做提防的好。”武媚娘轻声说出了结果,然后提醒李治。
皇帝易不易储,武媚娘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决定,但只要能让李治知道这件事,并做出对策,那也是大功一件。
“嗯,我知道了。”李治点点头,面色严肃的站在那里,一时什么话都没说。
79解忧
听到皇帝有易储的打算,李治不能说是不恨的。
父亲心里头的人实在是太多,而他又是个很情绪的化的人,李治从小是看着他对太子有多宠爱的,可到头来不也说废就废?魏王他多么疼爱,可到最后他要魏王远走,魏王怎么哀求,不也没有奏效?
兔死狐悲,若说太子的作为让皇帝凉了心,那么皇帝的作为,也让他们这些做儿子的从骨子里感觉到冷。
不过幸好因为有舅舅的阻拦,此事没有成行。不过李治也清醒的想到一个问题,如果皇帝坚决反对,还有多少人能够坚持维护自己的利益?
李治对这点很没有把握,因为如今皇帝虽然还虚心纳谏,但是身边人的骨头,说实话都不是太硬的。褚遂良也好,长孙无忌也好,李绩房玄龄,这些人都不是能跟皇帝的错误顶到底的。尤其是魏征被仆碑退婚后,他们对抗皇帝的决心,显然又软和了那点。
说实话,这个时候,李治才深深的感觉到魏征这种臣子存在的必要性。
李治一边纠结着,一边竭力做好太子的本分。前太子是因为什么倒下的,他记得比谁都清楚,所以这会儿他连着朝臣都不敢太过亲密,战战兢兢,更甚以往。
因为朝中形势的缘故,他又不得不重新亲近萧良娣,对她的宠爱更甚以往。当然长孙颖那里也不能轻忽,她在不在意不要紧,但是长孙无忌肯定不可能不在乎这种事。
当往日发自内心的喜爱变成一种刻意的讨好时,同样的作为二般的心境,人自然也就累多了,有时候李治发现自己甚至都不敢直接面对长孙颖的眼,而长孙颖对于枕边人的变化,自然也发现了。
是因为什么事呢?难道是萧良娣在背后说了自己什么坏话?长孙颖看着睡着中还不曾展眉的人,思索了半天,却还是趁着某天无人的时候,将着这层纸窗户挑破,“九郎最近有心事?”
“我,啊,没?”李治每天早上刚醒来的时候,总是脑袋转的稍慢,被着长孙颖冷不丁一问,脸上出现慌张的表情,不过很快就被清醒的他遮掩过去了,“你怎么这么觉得?”
长孙颖知道他防备心重,叹了声气,伸手拉着他的手说道,“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都是一个床上躺着的,你晚上睡不好,我也心疼,就当真不能跟我说说吗?我也是想替你排忧解难。”
李治听着这话,却是寒毛都树了起来,人在清醒的时候还可以自控,但是睡着了的状态下却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动作,难道他在睡梦中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李治这个时候已经是弓杯蛇影了,所以看着长孙颖的目光不由得变得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