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不嫁高门_分卷阅读_207
杨雁回道:“这样才好,所有的女人都这样才好。凭什么女人不能出门?也没听说汉唐不许女人出门的。就连《李氏焚书》里也说了……”
俞谨白打断她道:“李传书的话本里也说了,若是女子也能和男儿一般游走四方,出入庙堂,成就未必比男儿差。”
这段话出自李传书一个写女子相思的话本。那个每日在绣楼上开窗远眺,望眼欲穿,盼着情郎早日归来的女子,心里便想着,为何我不能同他一起出去,游历四方?若当日能同去,日后便可同归,也不必受这份相思之苦,也不必担忧见识太短,再不能同他有说不完的话。
杨雁回不由恼道:“到底让你逮住机会,拿那些话本子来取笑我了。以后家规里要多一条,老婆的话本,老公说不得。”
俞谨白抗议道:“这却对我太不公道了。别人都能扯着你跟你说你的话本,怎么我做丈夫的却不行呢?”
杨雁回道:“好吧,那就略微改改规矩,《青女离魂》之前的话本,你不许再说。”
俞谨白这才不抗议了。好歹也是新婚,先顺着她。至于不提那些话本么,那是不可能的。啧啧啧,小娇妻当初想他都快想得疯魔了。
说话间,育婴堂已经到了。俞谨白对杨雁回道:“张老先生的规矩大,脾气也不好,总爱板着脸教训人。你今日先忍一忍好了。若实在不喜欢来,以后不带你来就是了。”
杨雁回纳闷的看着俞谨白——他说的那个张老先生和她认识的那个张老先生,是一个人吗?
杨雁回不满道:“你怎么能背后中伤一个养育你一场的老人家呢?居然说张老先生的坏话,你的良心哪里去了?”
俞谨白:“……”好么,体贴一下她也是他做错了?
待二人下了车,才进了育婴堂,早有孩子们排队在等着了。杨雁回觉得自己再次受到了隆重接待。
因杨雁回是来过几次的,孩子们多也认得她,反而俞谨白三年不来,当年的孩子走了好些,有些后来才被送到育婴堂的,根本不认得他。是以,杨雁回反倒被众多孩子团团围着,俞谨白那边只是稀稀拉拉围着几个小孩儿。
孩子们这个拉,那个扯的,一直围着杨雁回说话,一时竟忘了让她二人进去见张老先生。
张老先生起先只是站在房门前,乐呵呵的瞧着,待发现俞谨白往堂屋这里看时,立刻板起了脸。
育婴堂的几个大娘见孩子们闹得差不多了,忙将孩子们都劝开了。眼看着俞谨白两口子往堂屋里来了,张老先生这才回到堂屋,端坐在八仙桌前。
待杨雁回随着俞谨白进了堂屋,一位丁大娘忙端了个茶盘来,茶盘上放着一个白瓷小盖盅。杨雁回立刻会意,捧了茶盅,夫妻两个朝上,端端正正跪了,杨雁回将茶盅奉给张老先生:“老先生用茶。”
张老先生笑得脸像朵菊花,笑眯眯接过茶来,喝了一口,又示意永福递上去他准备的见面礼。永福立刻拿来一个锦盒,打开给杨雁回看了一眼,里头是一枚白玉戒指。
杨雁回接过来,谢了一回张老先生。
张老先生忙让两个人起来。
俞谨白才说了一句:“老先生今日看起来气色不错。”
张老先生面上的笑意立刻散了个干干净净,板着脸道:“分明是让你将我这张老脸气红的。”
俞谨白一怔:“我哪里又惹您老人家生气了?”
永福忙朝张老先生比眼色。老爷子怎么还这样呢?他私下里都劝过了,谨白如今都娶妻成家了,又当了官了,更不比以前了,老爷子怎么还动不动给人使脸色看呢?上回罚跪那么久,人家一声没敢抱怨,还不够给老爷子面子吗?何必今天新媳妇上门第一天,又开始摆脸色端架子的?
就听张老先生道:“新媳妇敬茶,不该先来我这里么?你如今是认了个阔亲戚,就忘了我这穷困落魄的糟老头儿了!连个媳妇茶都让我喝人家喝剩下的!”
俞谨白觉得自己很冤枉。别说雁回都没有给萧桐夫妇敬茶,就算敬过了又怎么样呢?给张老先生的也是新泡的茶,怎么就是喝剩下的了?
不过,他深知这老头的脾性,那是专跟他过不去,无论他说的话再怎么有理,老头儿都可以找碴的。这么难摆平的老头儿,当然也不能把老婆推到前头去受气。于是,俞谨白忙朝永福比眼色。
还不待永福开口,就听杨雁回道:“老爷子莫生气,这都是我们商量好的。若是先来育婴堂,待给您老敬了茶,我们还得再去镇南侯府。那时候,时辰便晚了,萧夫人少不得要留我们在侯府吃饭。这么一来,我们陪您老的时间便少了,大半天都要留在侯府陪镇南侯夫妇。是以,我们便先去了侯府,再来育婴堂。况且,我可没有给萧夫人敬茶。谨白说了,他自小是在育婴堂长大的,只有您老才喝得起这杯茶。”
杨雁回才开口时,张老先生的脸色便缓和多了,待她解释完了,张老先生的脸上早已笑成了一朵花,连声道:“好好好,还是雁回懂事。”
俞谨白心里十分委屈。这待遇差别太大了!太大了!!要换他说了这段话,张老先生指不定挑什么刺呢。总之不会轻易放过他。
还没等俞谨白委屈完,就听张老先生忽然又对他道:“以后不许欺负雁回。”
俞谨白忙道:“我绝不敢欺负她。”
张老先生这才满意了。
永福又对张老先生道:“老爷子,时辰不早了,是不是该摆饭了?”
张老先生点头,笑眯眯道:“是,到了午饭的时辰了,不能饿着了雁回。丫头还是头一遭以新媳妇的身份上门。”
其实杨雁回这会儿还不饿。早饭本就吃得晚,又一直在车上颠簸,这会儿她一身的筋骨才刚刚活泛开。听了张老先生这话,杨雁回仍旧笑道:“我去帮几位嫂子摆饭。”
俞谨白也暗中裂了裂嘴角。虽然才是和杨雁回成亲的第二天,但他估摸着,她绝不会这么贤惠。
几个年长的女孩儿立和杨雁回一道去了厨房,帮着几位嫂子将饭菜端了上来。
张老先生瞧着杨雁回的身影,很是感慨,对永福道:“以前可从没敢指望着,这么个俊俏伶俐,又会写书,又好心的丫头,竟成了这个混账小子的媳妇儿。”说到“混账小子”的时候,还指了一下俞谨白。
俞谨白十分不满。他有那么差吗?
张老先生今日这顿饭,也算是下了血本了,鸡鸭鱼肉样样俱全。什么清蒸鱼,红烧肘子,脱骨扒鸡,烤鸭,炖排骨,糖醋里脊,土豆炖牛肉……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菜色倒是没什么稀奇,只是平日里孩子们一顿饭,可见不到这么多肉,是以,饭菜才上桌,年纪尚小的孩子们,已齐齐盯着饭桌流口水了。
张老先生这才笑道:“孩子们,都坐吧,陪着你们的新嫂子好好吃顿饭。”
杨雁回就喜欢张老先生这副乐呵呵又好脾气的模样,忙对孩子们道:“以后嫂子常来看你们”又对张老先生道,“也常来陪张老先生。”
不等孩子们答言,张老先生率先拈着胡子微笑道:“好好好,以后雁回一定要常来。”又回头朝俞谨白瞪了一眼,“瞧瞧雁回,多贤惠。若给我知道你欺负她,定然不饶你。”
俞谨白暗暗腹诽,他觉得老头儿这一生的脸子都甩给他一个人看了。
☆、第191章 往事(二更)
从育婴堂回来的路上,杨雁回便对俞谨白笑道:“我以前只觉得张老先生是个十分可亲的老爷子。今日才知道,他还有个怪性子。”
俞谨白问道:“什么怪性子?”
杨雁回笑意更浓,打趣道:“这个怪性子叫做——专跟俞谨白过不去。”
俞谨白无奈苦笑,道:“他就是这个样子。我从小到大,在他手底下没少吃苦。”他好不容易衣锦还乡一次吧,老爷子第一天就罚他跪了三个时辰。从下午跪到晚上。真是太狠了!一点没有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多年分别,乍然相逢时该有的欢喜。
杨雁回奇道:“可我瞧着,老先生又是真心疼你的。你不在那几年,我去过育婴堂几次,每回去了,总能听见他在和永福叔念叨你。他其实很挂念你的。我瞧他平日里对孩子们也还好,分明是个非常慈祥的老人家。怎地见了你,总是摆一张臭脸?”
俞谨白叹息道:“说来话长。想当年,我也是很得他老人家疼爱的。那已经不是疼爱了,是偏心。张老先生平时对孩子们慈眉善目,温声细语,可是孩子一多,到底不好管教,是以,他若真发了火,要教训哪个犯了错的孩子,一定不会含糊。所以,孩子们多是对他又敬又怕。只有我是个例外。无论我怎么踢天弄井胡作非为,张老先生都舍不得下狠心管一管。弄得其他小孩子都快一起挤兑我了。”
杨雁回更是惊奇:“那现在怎么他老人家的态度转变了这么多?”
俞谨白道:“后来,有个游历四方的奇人来到了白龙镇,那位奇人你见过的,就是我师父。师父见到我之后,非说我是个练武的奇才,要收我为徒。只是那时候,我师父不愿让人知道他在白龙镇,所以每天都是选个无人的地方,偷偷教我练功。我每天都撒谎骗张老先生说我出去砍柴,其实都是跟着我师父在练功,我每天背回去的柴,都是我师父买好了交给我,让我直接背回去的。”
杨雁回听到这里,不禁问道:“可白龙镇能有多大?早晚会给人发现吧?”
俞谨白道:“是给人发现了。不过是我师父自己去找张老先生说的。那时候,我已经跟他偷偷学了一个月功夫了。我师父说,他最初只是临时起意,后来教了我一个月功夫,发现我的天分比他最初认为的还要高。他不想耽误我,觉得应该光明正大的教我,让我心无旁骛的好好练功,所以就去找张老先生了。”
实情是,他那时候还小,师父最多能看出来他是个练武的料子,什么奇才不奇才的,才看不出来。师父也不是游历到这里的,是受人之托,专门来找他的。不过的确是教了他一个月功夫后,才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这才去找张老先生摊牌。只是最初的时候,师父对他和张老先生都撒了谎,说他是游历到此,偶遇俞谨白,才收他为徒的。
张老先生知道了这件事,起初因为摸不准师父是什么人,死活不肯答应,并且因为俞谨白长达一个月,天天撒谎骗他,很是生气。那时候,俞谨白才第一次被张老先生教训,老头儿直接从花瓶里抽了根鸡毛掸子出来,打得他三天不能下床。
非常刻骨铭心的教训,俞谨白这辈子都忘不了。
以至于他后来仍然跟张老先生撒谎无数,但每次心里都要先颤一下。都是因为幼年挨得那场好打!
不过,俞谨白觉得,暂时还不需要跟杨雁回说太多,有些事,该瞒着老婆还是要瞒的。至于被发现以后的后果么……他觉得暂时可以先不去想。等他将他想办的事情办完了再说。
杨雁回哪里知道这么多,听得兴致勃勃的,问道:“那后来呢?张老先生同意了吗?”
俞谨白道:“一开始肯定是不同意,因为张老先生根本不知道我师父是什么人,当然不会放心将我交给师父了。所以我只能依旧寻了机会,偷偷溜出去找我师父。张老先生后来发现管不了我,也怕真的耽误了我,只得让我正大光明的拜师学艺。我师父那时候,不愿与白龙镇上的人有过多交集,每天都是让我去我以前砍柴的地方,寻个偏僻的所在,教我练功。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张老先生才真正对我严加管教的。他怕我学坏了,又怕我学了功夫便恃强凌弱,或者不知天高地厚,胡乱得罪人,再被功夫更好的人给收拾了。渐渐的,老先生对我的态度,就这么越来越别扭,越来越怪异。”
最后就成了,老头儿对哪个孩子都好,独独看他不顺眼。只是他若真有个闪失,哪怕就是擦破点皮,老人家还是很担心的——当然如果是老先生自己要揍他,那就另说。
俞谨白打断她道:“李传书的话本里也说了,若是女子也能和男儿一般游走四方,出入庙堂,成就未必比男儿差。”
这段话出自李传书一个写女子相思的话本。那个每日在绣楼上开窗远眺,望眼欲穿,盼着情郎早日归来的女子,心里便想着,为何我不能同他一起出去,游历四方?若当日能同去,日后便可同归,也不必受这份相思之苦,也不必担忧见识太短,再不能同他有说不完的话。
杨雁回不由恼道:“到底让你逮住机会,拿那些话本子来取笑我了。以后家规里要多一条,老婆的话本,老公说不得。”
俞谨白抗议道:“这却对我太不公道了。别人都能扯着你跟你说你的话本,怎么我做丈夫的却不行呢?”
杨雁回道:“好吧,那就略微改改规矩,《青女离魂》之前的话本,你不许再说。”
俞谨白这才不抗议了。好歹也是新婚,先顺着她。至于不提那些话本么,那是不可能的。啧啧啧,小娇妻当初想他都快想得疯魔了。
说话间,育婴堂已经到了。俞谨白对杨雁回道:“张老先生的规矩大,脾气也不好,总爱板着脸教训人。你今日先忍一忍好了。若实在不喜欢来,以后不带你来就是了。”
杨雁回纳闷的看着俞谨白——他说的那个张老先生和她认识的那个张老先生,是一个人吗?
杨雁回不满道:“你怎么能背后中伤一个养育你一场的老人家呢?居然说张老先生的坏话,你的良心哪里去了?”
俞谨白:“……”好么,体贴一下她也是他做错了?
待二人下了车,才进了育婴堂,早有孩子们排队在等着了。杨雁回觉得自己再次受到了隆重接待。
因杨雁回是来过几次的,孩子们多也认得她,反而俞谨白三年不来,当年的孩子走了好些,有些后来才被送到育婴堂的,根本不认得他。是以,杨雁回反倒被众多孩子团团围着,俞谨白那边只是稀稀拉拉围着几个小孩儿。
孩子们这个拉,那个扯的,一直围着杨雁回说话,一时竟忘了让她二人进去见张老先生。
张老先生起先只是站在房门前,乐呵呵的瞧着,待发现俞谨白往堂屋这里看时,立刻板起了脸。
育婴堂的几个大娘见孩子们闹得差不多了,忙将孩子们都劝开了。眼看着俞谨白两口子往堂屋里来了,张老先生这才回到堂屋,端坐在八仙桌前。
待杨雁回随着俞谨白进了堂屋,一位丁大娘忙端了个茶盘来,茶盘上放着一个白瓷小盖盅。杨雁回立刻会意,捧了茶盅,夫妻两个朝上,端端正正跪了,杨雁回将茶盅奉给张老先生:“老先生用茶。”
张老先生笑得脸像朵菊花,笑眯眯接过茶来,喝了一口,又示意永福递上去他准备的见面礼。永福立刻拿来一个锦盒,打开给杨雁回看了一眼,里头是一枚白玉戒指。
杨雁回接过来,谢了一回张老先生。
张老先生忙让两个人起来。
俞谨白才说了一句:“老先生今日看起来气色不错。”
张老先生面上的笑意立刻散了个干干净净,板着脸道:“分明是让你将我这张老脸气红的。”
俞谨白一怔:“我哪里又惹您老人家生气了?”
永福忙朝张老先生比眼色。老爷子怎么还这样呢?他私下里都劝过了,谨白如今都娶妻成家了,又当了官了,更不比以前了,老爷子怎么还动不动给人使脸色看呢?上回罚跪那么久,人家一声没敢抱怨,还不够给老爷子面子吗?何必今天新媳妇上门第一天,又开始摆脸色端架子的?
就听张老先生道:“新媳妇敬茶,不该先来我这里么?你如今是认了个阔亲戚,就忘了我这穷困落魄的糟老头儿了!连个媳妇茶都让我喝人家喝剩下的!”
俞谨白觉得自己很冤枉。别说雁回都没有给萧桐夫妇敬茶,就算敬过了又怎么样呢?给张老先生的也是新泡的茶,怎么就是喝剩下的了?
不过,他深知这老头的脾性,那是专跟他过不去,无论他说的话再怎么有理,老头儿都可以找碴的。这么难摆平的老头儿,当然也不能把老婆推到前头去受气。于是,俞谨白忙朝永福比眼色。
还不待永福开口,就听杨雁回道:“老爷子莫生气,这都是我们商量好的。若是先来育婴堂,待给您老敬了茶,我们还得再去镇南侯府。那时候,时辰便晚了,萧夫人少不得要留我们在侯府吃饭。这么一来,我们陪您老的时间便少了,大半天都要留在侯府陪镇南侯夫妇。是以,我们便先去了侯府,再来育婴堂。况且,我可没有给萧夫人敬茶。谨白说了,他自小是在育婴堂长大的,只有您老才喝得起这杯茶。”
杨雁回才开口时,张老先生的脸色便缓和多了,待她解释完了,张老先生的脸上早已笑成了一朵花,连声道:“好好好,还是雁回懂事。”
俞谨白心里十分委屈。这待遇差别太大了!太大了!!要换他说了这段话,张老先生指不定挑什么刺呢。总之不会轻易放过他。
还没等俞谨白委屈完,就听张老先生忽然又对他道:“以后不许欺负雁回。”
俞谨白忙道:“我绝不敢欺负她。”
张老先生这才满意了。
永福又对张老先生道:“老爷子,时辰不早了,是不是该摆饭了?”
张老先生点头,笑眯眯道:“是,到了午饭的时辰了,不能饿着了雁回。丫头还是头一遭以新媳妇的身份上门。”
其实杨雁回这会儿还不饿。早饭本就吃得晚,又一直在车上颠簸,这会儿她一身的筋骨才刚刚活泛开。听了张老先生这话,杨雁回仍旧笑道:“我去帮几位嫂子摆饭。”
俞谨白也暗中裂了裂嘴角。虽然才是和杨雁回成亲的第二天,但他估摸着,她绝不会这么贤惠。
几个年长的女孩儿立和杨雁回一道去了厨房,帮着几位嫂子将饭菜端了上来。
张老先生瞧着杨雁回的身影,很是感慨,对永福道:“以前可从没敢指望着,这么个俊俏伶俐,又会写书,又好心的丫头,竟成了这个混账小子的媳妇儿。”说到“混账小子”的时候,还指了一下俞谨白。
俞谨白十分不满。他有那么差吗?
张老先生今日这顿饭,也算是下了血本了,鸡鸭鱼肉样样俱全。什么清蒸鱼,红烧肘子,脱骨扒鸡,烤鸭,炖排骨,糖醋里脊,土豆炖牛肉……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菜色倒是没什么稀奇,只是平日里孩子们一顿饭,可见不到这么多肉,是以,饭菜才上桌,年纪尚小的孩子们,已齐齐盯着饭桌流口水了。
张老先生这才笑道:“孩子们,都坐吧,陪着你们的新嫂子好好吃顿饭。”
杨雁回就喜欢张老先生这副乐呵呵又好脾气的模样,忙对孩子们道:“以后嫂子常来看你们”又对张老先生道,“也常来陪张老先生。”
不等孩子们答言,张老先生率先拈着胡子微笑道:“好好好,以后雁回一定要常来。”又回头朝俞谨白瞪了一眼,“瞧瞧雁回,多贤惠。若给我知道你欺负她,定然不饶你。”
俞谨白暗暗腹诽,他觉得老头儿这一生的脸子都甩给他一个人看了。
☆、第191章 往事(二更)
从育婴堂回来的路上,杨雁回便对俞谨白笑道:“我以前只觉得张老先生是个十分可亲的老爷子。今日才知道,他还有个怪性子。”
俞谨白问道:“什么怪性子?”
杨雁回笑意更浓,打趣道:“这个怪性子叫做——专跟俞谨白过不去。”
俞谨白无奈苦笑,道:“他就是这个样子。我从小到大,在他手底下没少吃苦。”他好不容易衣锦还乡一次吧,老爷子第一天就罚他跪了三个时辰。从下午跪到晚上。真是太狠了!一点没有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多年分别,乍然相逢时该有的欢喜。
杨雁回奇道:“可我瞧着,老先生又是真心疼你的。你不在那几年,我去过育婴堂几次,每回去了,总能听见他在和永福叔念叨你。他其实很挂念你的。我瞧他平日里对孩子们也还好,分明是个非常慈祥的老人家。怎地见了你,总是摆一张臭脸?”
俞谨白叹息道:“说来话长。想当年,我也是很得他老人家疼爱的。那已经不是疼爱了,是偏心。张老先生平时对孩子们慈眉善目,温声细语,可是孩子一多,到底不好管教,是以,他若真发了火,要教训哪个犯了错的孩子,一定不会含糊。所以,孩子们多是对他又敬又怕。只有我是个例外。无论我怎么踢天弄井胡作非为,张老先生都舍不得下狠心管一管。弄得其他小孩子都快一起挤兑我了。”
杨雁回更是惊奇:“那现在怎么他老人家的态度转变了这么多?”
俞谨白道:“后来,有个游历四方的奇人来到了白龙镇,那位奇人你见过的,就是我师父。师父见到我之后,非说我是个练武的奇才,要收我为徒。只是那时候,我师父不愿让人知道他在白龙镇,所以每天都是选个无人的地方,偷偷教我练功。我每天都撒谎骗张老先生说我出去砍柴,其实都是跟着我师父在练功,我每天背回去的柴,都是我师父买好了交给我,让我直接背回去的。”
杨雁回听到这里,不禁问道:“可白龙镇能有多大?早晚会给人发现吧?”
俞谨白道:“是给人发现了。不过是我师父自己去找张老先生说的。那时候,我已经跟他偷偷学了一个月功夫了。我师父说,他最初只是临时起意,后来教了我一个月功夫,发现我的天分比他最初认为的还要高。他不想耽误我,觉得应该光明正大的教我,让我心无旁骛的好好练功,所以就去找张老先生了。”
实情是,他那时候还小,师父最多能看出来他是个练武的料子,什么奇才不奇才的,才看不出来。师父也不是游历到这里的,是受人之托,专门来找他的。不过的确是教了他一个月功夫后,才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这才去找张老先生摊牌。只是最初的时候,师父对他和张老先生都撒了谎,说他是游历到此,偶遇俞谨白,才收他为徒的。
张老先生知道了这件事,起初因为摸不准师父是什么人,死活不肯答应,并且因为俞谨白长达一个月,天天撒谎骗他,很是生气。那时候,俞谨白才第一次被张老先生教训,老头儿直接从花瓶里抽了根鸡毛掸子出来,打得他三天不能下床。
非常刻骨铭心的教训,俞谨白这辈子都忘不了。
以至于他后来仍然跟张老先生撒谎无数,但每次心里都要先颤一下。都是因为幼年挨得那场好打!
不过,俞谨白觉得,暂时还不需要跟杨雁回说太多,有些事,该瞒着老婆还是要瞒的。至于被发现以后的后果么……他觉得暂时可以先不去想。等他将他想办的事情办完了再说。
杨雁回哪里知道这么多,听得兴致勃勃的,问道:“那后来呢?张老先生同意了吗?”
俞谨白道:“一开始肯定是不同意,因为张老先生根本不知道我师父是什么人,当然不会放心将我交给师父了。所以我只能依旧寻了机会,偷偷溜出去找我师父。张老先生后来发现管不了我,也怕真的耽误了我,只得让我正大光明的拜师学艺。我师父那时候,不愿与白龙镇上的人有过多交集,每天都是让我去我以前砍柴的地方,寻个偏僻的所在,教我练功。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张老先生才真正对我严加管教的。他怕我学坏了,又怕我学了功夫便恃强凌弱,或者不知天高地厚,胡乱得罪人,再被功夫更好的人给收拾了。渐渐的,老先生对我的态度,就这么越来越别扭,越来越怪异。”
最后就成了,老头儿对哪个孩子都好,独独看他不顺眼。只是他若真有个闪失,哪怕就是擦破点皮,老人家还是很担心的——当然如果是老先生自己要揍他,那就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