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黛玉为妻_分卷阅读_50
虽然贾母极口称赞宝琴生得好,但在她心里头,没人能比得上宝玉和黛玉,见到黛玉归来,脸上不自觉地堆满了笑意,招她到身边坐下。
黛玉知晓北静太妃登门一事,怕贾母提起,便问道:“姊妹们怎么不在?”
此时贾母房中只几个丫头旁边伺候,不见别人。
贾母笑道:“他们都在园子里赏梅赏雪呢,前儿鹿肉没吃够,云丫头和宝玉又嚷着叫人送了一条鹿腿,在梅花林子里烤着吃,还弄了个红泥火炉儿,围着吃火锅,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大的肚子,吃得下那么多东西。”
黛玉道:“我也去。”
贾母拉着她的手,道:“你先别忙着去,我有话儿跟你说。”
不出所料,贾母提起了北静太妃的来意,叹道:“我虽老了,不大在外头走动,终究明白兰哥儿确实是个好的,你觉得如何?倘若觉得好,我就打发人给北静太妃回个话,叫兰哥儿去向圣上求旨意赐婚去。若是你父母在,想来也会问你的意思。”
第052章
静静地听贾母说完,黛玉低着头红着脸,良久没有言语。
贾母伸手抚摸着她的后背,语重心长地道:“事关终身,你不用害臊,你娘在时,她的婚事我也问过她,换过庚帖后,你娘还躲在碧纱橱后头悄悄看过你父亲呢,大家子千金都是这么来的,我未出阁前也见过你外祖父。再过一二年我就满八十了,不知道能护你几年,从前不想让你二舅母恼你,让你受了许多委屈,这两年倒好些,她也是个聪明人。我活着的时候给你定亲,心里自然为你想得周全些,等我不在了,指不定他们给你找什么人呢。”
初听贾敏和贾母都在出阁前相看过林如海和贾代善,黛玉顿觉新鲜,听到后面的一段话儿,思及贾母素日的疼惜,不觉流下泪来,忙拿手帕拭泪,道:“外祖母头上的窝还没盛满福寿呢,快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贾母微微一笑,“人终有一死,我比你外祖父已多活二十余年,也用不着避讳。”
黛玉不忍再听,忙以别话岔开。
贾母心中叹息一声,这些姊妹中再没有一个比得上黛玉灵透,可惜偏有人看不上,幸而她虽和别人不大亲,和宝玉的姊妹情分却是无人能及。
她没逼黛玉立时给自己答案,婚姻大事,非同小可,十天半个月后再给回话的不是没有,考虑一年半载的更多,毕竟女方也要打听男方详情。而且,她已在北静太妃跟前说了,终究还得瞧长泰帝和皇后的意思,不能擅自做主,只让黛玉好好想想,过几日再给北静太妃回话。
黛玉略略放下心来,此时问她,她确实没有主意,她无法断定卫若兰是有心还是无心,唯有谨慎二字方能免自己吃亏受罪。
想毕,黛玉告辞,慢慢回房,对刘嬷嬷道:“叫人给林妈妈传个话儿,明儿来一趟。”
刘嬷嬷会意,道:“记着了,这就打发人去。”
打发小太监去给林涛家的送信儿,刘嬷嬷回到房里,就见黛玉已经脱了大斗篷,正抱着手炉对着案上的兰草呆呆出神,料想这些事不是没在她心中留下痕迹。
“姑娘还在想娘娘和老太太的话?”刘嬷嬷端着刚沏的红枣茶过来。
黛玉伸手触碰兰草叶尖儿,轻轻应了一声。
刘嬷嬷见状,并未多言,侧头想了片刻,将红枣茶放在她跟前,道:“姑娘天性聪颖,兼事关姑娘一人的终身,与别的都不相干,用不着别人多嘴说什么,想来姑娘深思熟虑后,定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黛玉抿嘴一笑,道:“嬷嬷说得有理,确实得三思而后行。”
说完,端起茶碗吃茶,微烫的茶水入腹,浑身渐暖。
正在这时,丫鬟通报后,宝玉、宝钗、湘云和探春、惜春姊妹鱼贯而入,宝钗先道:“妹妹大喜了,恭喜妹妹,我们都为妹妹感到欢喜呢。”
黛玉飞红了脸,道:“你这么个贤惠人,也拿着没影儿的事来笑话我。”
宝钗眉眼舒展,艳而端庄,笑道:“只准你笑话别人,就不准别人说实话不成。”
黛玉顾左右而言他,道:“不是说你们在园子里赏梅赏雪,围着火锅儿吃烤肉,不知道怎样的自在,我没过去凑热闹,你们怎么就过来了?”
宝钗道:“大太太叫了二丫头去,琴儿她哥哥也叫琴儿过去,我们就都散了。”
黛玉听了,点头不语,心里却在想邢夫人叫迎春过去做什么。昨儿除服宴上,也有几家人拉着迎春说话,跟邢夫人说话时,明里暗里打听地打听迎春。
探春眼里闪过一丝羡慕,惜春却是笑嘻嘻地凑到黛玉跟前,上下打量,脸上满是促狭之色,独湘云脸色不大好看,宝玉亦是长吁短叹,喃喃自语道:“难道世上又要少几个清净洁白人不成?”想到卫若兰的人品模样,并未辱没了黛玉,宝玉十分纠结。
宝玉向来喜爱姊妹们,最见不得姊妹们出阁,偏生姊妹们一个又一个地年纪大了,太太话里话外多少谈及些,每次想到此处都觉得十分可惜,谁知轮到最最超凡脱俗的林妹妹了。
不过,若是卫若兰这样的风流清秀人物,倒是和林妹妹天造地设,人间一对。
想了又想,叹了又叹,总觉得该告诉黛玉一声,免得她诸事不知,心里没个主意,于是等姊妹们都去贾母房中了,宝玉方凑到黛玉跟前,悄声道:“好妹妹,若是别人,当真就玷辱了妹妹,若是他,倒还好,原是个有心人,不是那些须眉浊物,更非国贼禄鬼之流。”
黛玉不觉道:“什么样的人,值得你如此赞誉?你素日最厌世俗经济,他也是个官儿呢。”
宝玉笑道:“别人还罢了,难道妹妹不知道我?我所厌者,不过是贾雨村之流,生怕琼闺绣阁之中亦染此风,方多有讽刺,我所喜者,亦有四书。”
说着,他又续前言,道:“上回我悄悄给妹妹的东西,妹妹不是叫人折变了?”
黛玉脱口道:“你怎么知道?”那事儿她可没跟宝玉提起,都是叫小太监悄悄进行,已经花八百两银子买下了一所三进的院子,带着一个小花园,暂先赁与人居住。
宝玉一脸自得,在黛玉询问的眼神中说道:“竟巧得很,有几件东西卖到了卫若兰家的铺子里,其中一对金骏马是我和卫若兰他们在缮国公家赴宴时,李大人给的表礼,卫若兰一眼就认出来了,还特地请我过去询问呢。我本不想告诉他的,又恐他泄密,只好实话悄悄说了,他说不会声张,还说以后东西都到他铺子里折变,免得走漏风声。我原想着等年下再攒了东西给妹妹,告诉妹妹一声,谁知没到那时候,卫若兰家竟然来提亲了。”
言到这里,宝玉忍不住又是一声长叹,甚是闷闷不乐,黛玉不像宝钗湘云等只劝自己学经济,偏就这么一个水晶人被人惦记着了,满府上下太太姊妹们说好,下人们也说好,瞧着都是恨不得立时答应的模样,自己又不能表明自己的不乐意。
黛玉垂眸道:“听你这么说,果然是个有心人。”
卫若兰是有心人,她早就知道了,受亡父之托,又赠良方,无一不显其心。怪道折变宝玉的梯己不久,林涛家的来请安,并送了租金,还问够不够花,若不够就去卫若兰那里取。
宝玉点了点头,道:“因此,听说是他,我虽不舍妹妹,但也乐见其成。别人就算了,没一个配得上妹妹,连柳湘莲那么个人都不如他。从前小聚时,不管谁请,他都不肯去花街柳巷,最是持身正而清白。”说到这里,他蓦地伸手掩口,东张西望,假装不曾说过这些话。
黛玉登时竖着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着一双似睁非睁的眼,道:“该死的,你素日在外头都做些什么混账事,偏又来我跟前说!”
宝玉急忙陪笑道:“好妹妹,好妹妹快别恼,也别告诉老爷太太。你听见了我不怕,就怕别人听见了。我没去过那里,都只是在外头别人请了过来唱曲儿,还是夏天那会子薛大哥哥生日才见的。那些地方的女孩儿都是可怜人,若无客人,何来下贱?因此我是不去的。我只是告诉妹妹一声,卫若兰是真真的好,不是那些道貌岸然假仁假义之辈。”
“也不知道给了你什么好处,净说别人的好话。”黛玉指着门口,哼了一声,道:“你快去罢,仔细我反悔告诉舅舅舅母去,叫他们打你一顿才是好的。”
宝玉迫不及待地掀开帘子跑走了。
黛玉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忍不住揉了揉眼睛。
别人的话她信不过,宝玉的话她却相信,既然宝玉这么说卫若兰,连瞒着家里的事情都吐露出来,想来他确实不是那些喜好眠花宿柳的浪荡公子。和旁人所重者不同,宝玉向来是以人相交,看重的是人品模样。
黛玉心内暗暗思索,都说他好,到底有多少好处没说完?
自己这样一个人,既没父母,又无族人,脾性也不好,常和姊妹们口角,下人都说自己闲话,连嫁妆都是母亲并祖上主母们所留的旧物,虽有恩宠封号,不过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雪雁忽然走过来,一脸奇怪地道:“怎么别人都替姑娘高兴,只史大姑娘一人的声色不大好?我站在屋檐下看雪,可巧史大姑娘也在屋檐下和丫鬟们说笑,不料宝玉一过去,就给宝玉甩脸子,甩手进屋去了,就是没说话,我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闻听此言,房内诸人面面相觑。
过一时,瞅着屋里只剩三五个人,皆是心腹,紫鹃又走到窗边看外面无人窃听,方回过身来道:“我恍惚记得听谁说过一句,卫公子从前的继母、如今的伯母和史大姑娘的婶娘议过亲,说的就是卫公子和史大姑娘的亲事,只是后来出了变故,不了了之了。想来是因卫家没和史家联姻,却向姑娘提亲,史大姑娘心里不自在了。”
众人恍然大悟,随之皱眉。
澄碧奇道:“这有什么?难道议亲不成,就不允许别人向其他人家提亲不成?一家有女百家求,只挑一人为婿,岂不是九十九家都记恨那雀屏中选的一家了?”
紫鹃是荣国府的家生女儿,知道的比别人多些,且她和翠缕交情好,忍不住道:“说是卫家提亲而史家没应,其实不是,两家太太是嫡亲姊妹,早有意向,偏生卫公子从南边回来后就不同意结亲。好像也有一个卫太太信任的尼姑,说卫公子命里不该早娶,又说卫公子和史大姑娘命格儿不合,可巧议亲那会子卫公子在南边大病一场,这才没有继续。”这些,都是她听翠缕说的,今儿北静太妃走后她觉得史湘云神色不同,故找翠缕打探,方得知一二。
听完,众人心中了然,原来史湘云之恼在于此处。卫若兰拒亲之事史湘云亦极明白,所以今逢卫家托人登门求娶黛玉,便觉得脸上心里过不去。
黛玉不以为意,闻得贾母房里丫鬟来叫,遂披上斗篷,过去吃饭。
饭后难免又被邢王夫人凤纨等人打趣了一番,显然众人都乐见其成。他们的乐见其成,不是宝玉的乐见其成,其中必然掺杂着各种好处。
次日一早,林涛家的过来请安。
黛玉单留她在屋内,细细将昨日之事告诉她,嘱咐她和林涛打听一下卫若兰的为人,低低地道:“我一个女孩儿家,脸皮儿薄,既不能明着叫外祖母打听,也不能明着请皇后娘娘帮忙,况且明面上那些事我原也知道些,他们打听的怕也都是根基门第身份地位。咱们家就我一人了,总不能糊里糊涂地就葬送自己的终身。”
说到后来,不禁伤感起来,倘若父母在世,何必她一个女孩儿如此?
林涛家的听了,难免跟着伤心起来,随后悄声道:“姑娘放心,我和林涛在京城里几年,想打听些细事依旧十分容易。姑娘不知道,老爷没了后,咱家仆从风流云散,老爷本是放了他们的奴籍,令他们做个平头百姓安生度日,偏生有些人觉得平民百姓日子不好过,咱们这样人家出来的头脸齐整,常受欺凌,因此不得不自卖自身,托身于大户人家为奴,可巧有两个在太太房里伺候的姊妹连同家人在卫家当差,想打听这些事简直是手到擒来。”
黛玉知晓北静太妃登门一事,怕贾母提起,便问道:“姊妹们怎么不在?”
此时贾母房中只几个丫头旁边伺候,不见别人。
贾母笑道:“他们都在园子里赏梅赏雪呢,前儿鹿肉没吃够,云丫头和宝玉又嚷着叫人送了一条鹿腿,在梅花林子里烤着吃,还弄了个红泥火炉儿,围着吃火锅,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大的肚子,吃得下那么多东西。”
黛玉道:“我也去。”
贾母拉着她的手,道:“你先别忙着去,我有话儿跟你说。”
不出所料,贾母提起了北静太妃的来意,叹道:“我虽老了,不大在外头走动,终究明白兰哥儿确实是个好的,你觉得如何?倘若觉得好,我就打发人给北静太妃回个话,叫兰哥儿去向圣上求旨意赐婚去。若是你父母在,想来也会问你的意思。”
第052章
静静地听贾母说完,黛玉低着头红着脸,良久没有言语。
贾母伸手抚摸着她的后背,语重心长地道:“事关终身,你不用害臊,你娘在时,她的婚事我也问过她,换过庚帖后,你娘还躲在碧纱橱后头悄悄看过你父亲呢,大家子千金都是这么来的,我未出阁前也见过你外祖父。再过一二年我就满八十了,不知道能护你几年,从前不想让你二舅母恼你,让你受了许多委屈,这两年倒好些,她也是个聪明人。我活着的时候给你定亲,心里自然为你想得周全些,等我不在了,指不定他们给你找什么人呢。”
初听贾敏和贾母都在出阁前相看过林如海和贾代善,黛玉顿觉新鲜,听到后面的一段话儿,思及贾母素日的疼惜,不觉流下泪来,忙拿手帕拭泪,道:“外祖母头上的窝还没盛满福寿呢,快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贾母微微一笑,“人终有一死,我比你外祖父已多活二十余年,也用不着避讳。”
黛玉不忍再听,忙以别话岔开。
贾母心中叹息一声,这些姊妹中再没有一个比得上黛玉灵透,可惜偏有人看不上,幸而她虽和别人不大亲,和宝玉的姊妹情分却是无人能及。
她没逼黛玉立时给自己答案,婚姻大事,非同小可,十天半个月后再给回话的不是没有,考虑一年半载的更多,毕竟女方也要打听男方详情。而且,她已在北静太妃跟前说了,终究还得瞧长泰帝和皇后的意思,不能擅自做主,只让黛玉好好想想,过几日再给北静太妃回话。
黛玉略略放下心来,此时问她,她确实没有主意,她无法断定卫若兰是有心还是无心,唯有谨慎二字方能免自己吃亏受罪。
想毕,黛玉告辞,慢慢回房,对刘嬷嬷道:“叫人给林妈妈传个话儿,明儿来一趟。”
刘嬷嬷会意,道:“记着了,这就打发人去。”
打发小太监去给林涛家的送信儿,刘嬷嬷回到房里,就见黛玉已经脱了大斗篷,正抱着手炉对着案上的兰草呆呆出神,料想这些事不是没在她心中留下痕迹。
“姑娘还在想娘娘和老太太的话?”刘嬷嬷端着刚沏的红枣茶过来。
黛玉伸手触碰兰草叶尖儿,轻轻应了一声。
刘嬷嬷见状,并未多言,侧头想了片刻,将红枣茶放在她跟前,道:“姑娘天性聪颖,兼事关姑娘一人的终身,与别的都不相干,用不着别人多嘴说什么,想来姑娘深思熟虑后,定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黛玉抿嘴一笑,道:“嬷嬷说得有理,确实得三思而后行。”
说完,端起茶碗吃茶,微烫的茶水入腹,浑身渐暖。
正在这时,丫鬟通报后,宝玉、宝钗、湘云和探春、惜春姊妹鱼贯而入,宝钗先道:“妹妹大喜了,恭喜妹妹,我们都为妹妹感到欢喜呢。”
黛玉飞红了脸,道:“你这么个贤惠人,也拿着没影儿的事来笑话我。”
宝钗眉眼舒展,艳而端庄,笑道:“只准你笑话别人,就不准别人说实话不成。”
黛玉顾左右而言他,道:“不是说你们在园子里赏梅赏雪,围着火锅儿吃烤肉,不知道怎样的自在,我没过去凑热闹,你们怎么就过来了?”
宝钗道:“大太太叫了二丫头去,琴儿她哥哥也叫琴儿过去,我们就都散了。”
黛玉听了,点头不语,心里却在想邢夫人叫迎春过去做什么。昨儿除服宴上,也有几家人拉着迎春说话,跟邢夫人说话时,明里暗里打听地打听迎春。
探春眼里闪过一丝羡慕,惜春却是笑嘻嘻地凑到黛玉跟前,上下打量,脸上满是促狭之色,独湘云脸色不大好看,宝玉亦是长吁短叹,喃喃自语道:“难道世上又要少几个清净洁白人不成?”想到卫若兰的人品模样,并未辱没了黛玉,宝玉十分纠结。
宝玉向来喜爱姊妹们,最见不得姊妹们出阁,偏生姊妹们一个又一个地年纪大了,太太话里话外多少谈及些,每次想到此处都觉得十分可惜,谁知轮到最最超凡脱俗的林妹妹了。
不过,若是卫若兰这样的风流清秀人物,倒是和林妹妹天造地设,人间一对。
想了又想,叹了又叹,总觉得该告诉黛玉一声,免得她诸事不知,心里没个主意,于是等姊妹们都去贾母房中了,宝玉方凑到黛玉跟前,悄声道:“好妹妹,若是别人,当真就玷辱了妹妹,若是他,倒还好,原是个有心人,不是那些须眉浊物,更非国贼禄鬼之流。”
黛玉不觉道:“什么样的人,值得你如此赞誉?你素日最厌世俗经济,他也是个官儿呢。”
宝玉笑道:“别人还罢了,难道妹妹不知道我?我所厌者,不过是贾雨村之流,生怕琼闺绣阁之中亦染此风,方多有讽刺,我所喜者,亦有四书。”
说着,他又续前言,道:“上回我悄悄给妹妹的东西,妹妹不是叫人折变了?”
黛玉脱口道:“你怎么知道?”那事儿她可没跟宝玉提起,都是叫小太监悄悄进行,已经花八百两银子买下了一所三进的院子,带着一个小花园,暂先赁与人居住。
宝玉一脸自得,在黛玉询问的眼神中说道:“竟巧得很,有几件东西卖到了卫若兰家的铺子里,其中一对金骏马是我和卫若兰他们在缮国公家赴宴时,李大人给的表礼,卫若兰一眼就认出来了,还特地请我过去询问呢。我本不想告诉他的,又恐他泄密,只好实话悄悄说了,他说不会声张,还说以后东西都到他铺子里折变,免得走漏风声。我原想着等年下再攒了东西给妹妹,告诉妹妹一声,谁知没到那时候,卫若兰家竟然来提亲了。”
言到这里,宝玉忍不住又是一声长叹,甚是闷闷不乐,黛玉不像宝钗湘云等只劝自己学经济,偏就这么一个水晶人被人惦记着了,满府上下太太姊妹们说好,下人们也说好,瞧着都是恨不得立时答应的模样,自己又不能表明自己的不乐意。
黛玉垂眸道:“听你这么说,果然是个有心人。”
卫若兰是有心人,她早就知道了,受亡父之托,又赠良方,无一不显其心。怪道折变宝玉的梯己不久,林涛家的来请安,并送了租金,还问够不够花,若不够就去卫若兰那里取。
宝玉点了点头,道:“因此,听说是他,我虽不舍妹妹,但也乐见其成。别人就算了,没一个配得上妹妹,连柳湘莲那么个人都不如他。从前小聚时,不管谁请,他都不肯去花街柳巷,最是持身正而清白。”说到这里,他蓦地伸手掩口,东张西望,假装不曾说过这些话。
黛玉登时竖着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着一双似睁非睁的眼,道:“该死的,你素日在外头都做些什么混账事,偏又来我跟前说!”
宝玉急忙陪笑道:“好妹妹,好妹妹快别恼,也别告诉老爷太太。你听见了我不怕,就怕别人听见了。我没去过那里,都只是在外头别人请了过来唱曲儿,还是夏天那会子薛大哥哥生日才见的。那些地方的女孩儿都是可怜人,若无客人,何来下贱?因此我是不去的。我只是告诉妹妹一声,卫若兰是真真的好,不是那些道貌岸然假仁假义之辈。”
“也不知道给了你什么好处,净说别人的好话。”黛玉指着门口,哼了一声,道:“你快去罢,仔细我反悔告诉舅舅舅母去,叫他们打你一顿才是好的。”
宝玉迫不及待地掀开帘子跑走了。
黛玉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忍不住揉了揉眼睛。
别人的话她信不过,宝玉的话她却相信,既然宝玉这么说卫若兰,连瞒着家里的事情都吐露出来,想来他确实不是那些喜好眠花宿柳的浪荡公子。和旁人所重者不同,宝玉向来是以人相交,看重的是人品模样。
黛玉心内暗暗思索,都说他好,到底有多少好处没说完?
自己这样一个人,既没父母,又无族人,脾性也不好,常和姊妹们口角,下人都说自己闲话,连嫁妆都是母亲并祖上主母们所留的旧物,虽有恩宠封号,不过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雪雁忽然走过来,一脸奇怪地道:“怎么别人都替姑娘高兴,只史大姑娘一人的声色不大好?我站在屋檐下看雪,可巧史大姑娘也在屋檐下和丫鬟们说笑,不料宝玉一过去,就给宝玉甩脸子,甩手进屋去了,就是没说话,我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闻听此言,房内诸人面面相觑。
过一时,瞅着屋里只剩三五个人,皆是心腹,紫鹃又走到窗边看外面无人窃听,方回过身来道:“我恍惚记得听谁说过一句,卫公子从前的继母、如今的伯母和史大姑娘的婶娘议过亲,说的就是卫公子和史大姑娘的亲事,只是后来出了变故,不了了之了。想来是因卫家没和史家联姻,却向姑娘提亲,史大姑娘心里不自在了。”
众人恍然大悟,随之皱眉。
澄碧奇道:“这有什么?难道议亲不成,就不允许别人向其他人家提亲不成?一家有女百家求,只挑一人为婿,岂不是九十九家都记恨那雀屏中选的一家了?”
紫鹃是荣国府的家生女儿,知道的比别人多些,且她和翠缕交情好,忍不住道:“说是卫家提亲而史家没应,其实不是,两家太太是嫡亲姊妹,早有意向,偏生卫公子从南边回来后就不同意结亲。好像也有一个卫太太信任的尼姑,说卫公子命里不该早娶,又说卫公子和史大姑娘命格儿不合,可巧议亲那会子卫公子在南边大病一场,这才没有继续。”这些,都是她听翠缕说的,今儿北静太妃走后她觉得史湘云神色不同,故找翠缕打探,方得知一二。
听完,众人心中了然,原来史湘云之恼在于此处。卫若兰拒亲之事史湘云亦极明白,所以今逢卫家托人登门求娶黛玉,便觉得脸上心里过不去。
黛玉不以为意,闻得贾母房里丫鬟来叫,遂披上斗篷,过去吃饭。
饭后难免又被邢王夫人凤纨等人打趣了一番,显然众人都乐见其成。他们的乐见其成,不是宝玉的乐见其成,其中必然掺杂着各种好处。
次日一早,林涛家的过来请安。
黛玉单留她在屋内,细细将昨日之事告诉她,嘱咐她和林涛打听一下卫若兰的为人,低低地道:“我一个女孩儿家,脸皮儿薄,既不能明着叫外祖母打听,也不能明着请皇后娘娘帮忙,况且明面上那些事我原也知道些,他们打听的怕也都是根基门第身份地位。咱们家就我一人了,总不能糊里糊涂地就葬送自己的终身。”
说到后来,不禁伤感起来,倘若父母在世,何必她一个女孩儿如此?
林涛家的听了,难免跟着伤心起来,随后悄声道:“姑娘放心,我和林涛在京城里几年,想打听些细事依旧十分容易。姑娘不知道,老爷没了后,咱家仆从风流云散,老爷本是放了他们的奴籍,令他们做个平头百姓安生度日,偏生有些人觉得平民百姓日子不好过,咱们这样人家出来的头脸齐整,常受欺凌,因此不得不自卖自身,托身于大户人家为奴,可巧有两个在太太房里伺候的姊妹连同家人在卫家当差,想打听这些事简直是手到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