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_分卷阅读_182
又说原先几个去宫门外大哭的名士,草庐都被人掀了卧底自救系统。也不知道现在流落到了哪里。
还有外头来信,说顺州也在闹了。到处都传言,九王想叫百姓过得好,可世族还想压榨民众,不给他皇帝做。
好几个地州治官,因为寒门出身在世族面前直不起背来的,现在看到这个形势,背也直起来了,找了由头,抓了世族子弟来问罪,不是强抢良家妇女,就是闹市行凶之类。还有强迫一家母女孙三个侍奉一个的,说人家祖母都已经八十岁余,竟要受这样的屈辱!好不气愤,判了人家小郎君一个五马分尸。
当天就叫了那一家子人不论男女,全站在高台上看着行刑。
十里八乡的人都跑去看热闹,好好一个人,活生生被五辆马车扯得四分五裂。一家子里头当场就吓死了一个。回去家里还有个小娘子自缢死了。只因为这一家虽然是世族一姓,但真也不算是嫡系,远到人家祭祖都跟他们没关系。家境实在只是略好一些,可越是中层的这些,越是在意女儿教养是不是合符礼制。
那小娘子生下来一板一眼,都是往大家娘子去教,走路说话,抬眼看人,接物待人,断然不肯有半点行差踏错的,男女之妨也是严到了天,在家里连兄长都没有见过,一直娇养在深闺里的,陡然被拉到大厅广众之下,连个帷帽也没有,莫约又被台子底下的男人说了几句什么,回家过不了心里的坎,就一条白绫吊死了。
椿去前面听了,回来说给齐田知道。
阿桃怪她“这些东西怪吓人的,怎么好说给小娘子听!”百般不悦,只恨不得立刻就要找良嫫告状去。
齐田说“外头是什么样子知道也没甚么不好的。你瞧那个自己吊死了的,可不就是什么都不知道才这样心窄吗?”心里也是为这突然而来的乱相心惊。不知道楚则居在这件事中,是一个什么身份。
阿桃听了齐田这么说,便也不多说什么。不过到了晚上她阿娘过来送东西给她,免不得还是要说几句“椿也实在太胡来了些。成天在外头跑,我问她出去做甚么,她也不说。还跟小娘子说些吓死人的事。我听了现在心肝还在跳呢。”
她娘却反过来说她“她出去做甚么,四娘都不说,自然是四娘叫她办事。你去打听什么!人家不说给你听有甚么奇怪。”
阿桃怨道“她一个外头买来的下仆……哪里能懂得规矩!我也是为小娘子好。怕小娘子跟着她,学得坏了样子。”
她娘说“你怎么就这么糊涂!你是去伺候四娘的,又不是去当监工的,四娘好不好,自有嫫嫫看顾,有夫人提点。你才将将进了四娘的门,算得了什么?嫫嫫不说话,夫人也不说话,你竟要件件去问,件件评判?”
阿桃没意料自己还落个埋怨“我都是为了四娘好!”
见她不服,她阿娘沉着脸说:“你若是改不掉,我明日就去回了夫人,把你派到别处去,省得自己惹了事还不知道。”
阿桃才连忙说“我再不敢了!”
她阿娘脸色才好些“你原也不是个聪明人,就不要管太多,听阿娘的,以后尽心为四娘办事,不要自做主张,保准没有错。我是瞧得见,四娘子行事自有分寸,你跟着不会有差的。在府里办事办得好,将来的日子才会好,一家人体体面面,日子才得好。”想一想现在的事端,特别嘱咐“为主家尽忠,就算是死了,家里人也只有更好的。你懂不懂!”
阿桃打小就是听这些耳提命面长大的,在这一件事上自然深以为然“不敢忘记时间轴监理会。”她今天这样也不是为了别的,真心是为了主家好。
她阿娘这才欣慰些“人活着,没有哪一个容易。要想出头,只是光一张嘴巴皮子不能行。前头茶嫫嫫为什么有那么大的体面?那都不是白来的。我们家为什么这么得夫人青眼?也不是白来的。”
正说着有小仆过来说夫人那边叫,她阿娘嘱咐了几句,便匆匆走了。
宁国这一乱,就乱了莫约四个月。
世家受难,但死不改口。皇帝那边也没有半点动静。五月里李阁老带着一家人跪在宫门,请皇帝为自己主持公道。
提的就是那个母女孙三个伺候一个,最后被五马分尸的那一桩事。
那一户是姓李的,日前举家往都城来,要告本地治官草芥人命。虽然是远得不能再远的亲戚,到了都城还是先往李阁老那里去。原也没有想过真能见到李阁老,可没想到门子一问,还真把他们请到里头去了。
那一家的阿翁跪在李阁老面前,那么大年纪的,哭得泣不成声“我的儿,不说容貌如何过人,但也有几分人才。房里便是姬妾也没有一个,不过是出门遇雨,借住在那家农户,在人家土炕上睡了一夜。那一家穷呀,一大家子人有七八个,统共就一张长炕。我的儿也是禀性和善,不愿意叫他们在地上睡,叫了下仆在地上坐着睡,自己再往炕上放了东西隔开来躺下休息了一夜。第二天还给了他们好些谢礼,他们当时也是千恩万谢。却遇到了这样的时候,那一家人跑来找我要钱,我也是傻呀,给他们不就好了,偏偏不肯上这个当。还把人赶跑了。人一转眼,就跑到治官那里相告。那治官问了一句,查也没有查证,就把人给判了。”
挪着膝盖移到李阁老面前大哭“大侄子,你就出去瞧一瞧,外头都是什么光景!我们可还要死多少人!”
这样的事,也不止李家,但凡有些年月的姓氏一族,哪一家没有这些。老翁还跪在李阁老那里,外头就传了消息来,许家一众人一齐上折子辞官了。
朝野上下,一个姓许的都没留下。
都城里许氏一族,都打包行李要回老家去了。李阁老安抚好了来告状的老翁,又往许家去。许家门口堵的全是乱民,有些军士和家将在外头维持秩序,可也把人赶不走。之前伤的庶民,全被抬了放在大门外,许多人又是骂又是哭。一个不对,恐怕就要打起来。
李阁老还好是便服,见这个情况也走近不得,跟几个家将一道围着许家走一圈,硬是没找到能进去的门。还是有个许家的世仆远远看到了李阁老,挤出来引路。
许家在少有人经过的那一面墙上砸了个一人高的大洞来出入。李阁老问“外头军士是哪里的?”
那下仆说“是从军营那里来的。”如今各官衙自身难保,虽然有向防军求助,可防军那边一直没有回音。往宫里头去的折子也跟丢在了深潭里似的,没个音信。许家的家将又大数都在老家不曾过都城来。
还好军营里头有个副将是姓许的,私自调用了一些人往许家来,要不然,许家大门早被砸了,还只敢派家境好些的军士,家境不好的怕人反水,最后得寥寥几人“如今也不敢拿这些乱民怎么样,怕更激起愤恨再引许多人来。”
还有外头来信,说顺州也在闹了。到处都传言,九王想叫百姓过得好,可世族还想压榨民众,不给他皇帝做。
好几个地州治官,因为寒门出身在世族面前直不起背来的,现在看到这个形势,背也直起来了,找了由头,抓了世族子弟来问罪,不是强抢良家妇女,就是闹市行凶之类。还有强迫一家母女孙三个侍奉一个的,说人家祖母都已经八十岁余,竟要受这样的屈辱!好不气愤,判了人家小郎君一个五马分尸。
当天就叫了那一家子人不论男女,全站在高台上看着行刑。
十里八乡的人都跑去看热闹,好好一个人,活生生被五辆马车扯得四分五裂。一家子里头当场就吓死了一个。回去家里还有个小娘子自缢死了。只因为这一家虽然是世族一姓,但真也不算是嫡系,远到人家祭祖都跟他们没关系。家境实在只是略好一些,可越是中层的这些,越是在意女儿教养是不是合符礼制。
那小娘子生下来一板一眼,都是往大家娘子去教,走路说话,抬眼看人,接物待人,断然不肯有半点行差踏错的,男女之妨也是严到了天,在家里连兄长都没有见过,一直娇养在深闺里的,陡然被拉到大厅广众之下,连个帷帽也没有,莫约又被台子底下的男人说了几句什么,回家过不了心里的坎,就一条白绫吊死了。
椿去前面听了,回来说给齐田知道。
阿桃怪她“这些东西怪吓人的,怎么好说给小娘子听!”百般不悦,只恨不得立刻就要找良嫫告状去。
齐田说“外头是什么样子知道也没甚么不好的。你瞧那个自己吊死了的,可不就是什么都不知道才这样心窄吗?”心里也是为这突然而来的乱相心惊。不知道楚则居在这件事中,是一个什么身份。
阿桃听了齐田这么说,便也不多说什么。不过到了晚上她阿娘过来送东西给她,免不得还是要说几句“椿也实在太胡来了些。成天在外头跑,我问她出去做甚么,她也不说。还跟小娘子说些吓死人的事。我听了现在心肝还在跳呢。”
她娘却反过来说她“她出去做甚么,四娘都不说,自然是四娘叫她办事。你去打听什么!人家不说给你听有甚么奇怪。”
阿桃怨道“她一个外头买来的下仆……哪里能懂得规矩!我也是为小娘子好。怕小娘子跟着她,学得坏了样子。”
她娘说“你怎么就这么糊涂!你是去伺候四娘的,又不是去当监工的,四娘好不好,自有嫫嫫看顾,有夫人提点。你才将将进了四娘的门,算得了什么?嫫嫫不说话,夫人也不说话,你竟要件件去问,件件评判?”
阿桃没意料自己还落个埋怨“我都是为了四娘好!”
见她不服,她阿娘沉着脸说:“你若是改不掉,我明日就去回了夫人,把你派到别处去,省得自己惹了事还不知道。”
阿桃才连忙说“我再不敢了!”
她阿娘脸色才好些“你原也不是个聪明人,就不要管太多,听阿娘的,以后尽心为四娘办事,不要自做主张,保准没有错。我是瞧得见,四娘子行事自有分寸,你跟着不会有差的。在府里办事办得好,将来的日子才会好,一家人体体面面,日子才得好。”想一想现在的事端,特别嘱咐“为主家尽忠,就算是死了,家里人也只有更好的。你懂不懂!”
阿桃打小就是听这些耳提命面长大的,在这一件事上自然深以为然“不敢忘记时间轴监理会。”她今天这样也不是为了别的,真心是为了主家好。
她阿娘这才欣慰些“人活着,没有哪一个容易。要想出头,只是光一张嘴巴皮子不能行。前头茶嫫嫫为什么有那么大的体面?那都不是白来的。我们家为什么这么得夫人青眼?也不是白来的。”
正说着有小仆过来说夫人那边叫,她阿娘嘱咐了几句,便匆匆走了。
宁国这一乱,就乱了莫约四个月。
世家受难,但死不改口。皇帝那边也没有半点动静。五月里李阁老带着一家人跪在宫门,请皇帝为自己主持公道。
提的就是那个母女孙三个伺候一个,最后被五马分尸的那一桩事。
那一户是姓李的,日前举家往都城来,要告本地治官草芥人命。虽然是远得不能再远的亲戚,到了都城还是先往李阁老那里去。原也没有想过真能见到李阁老,可没想到门子一问,还真把他们请到里头去了。
那一家的阿翁跪在李阁老面前,那么大年纪的,哭得泣不成声“我的儿,不说容貌如何过人,但也有几分人才。房里便是姬妾也没有一个,不过是出门遇雨,借住在那家农户,在人家土炕上睡了一夜。那一家穷呀,一大家子人有七八个,统共就一张长炕。我的儿也是禀性和善,不愿意叫他们在地上睡,叫了下仆在地上坐着睡,自己再往炕上放了东西隔开来躺下休息了一夜。第二天还给了他们好些谢礼,他们当时也是千恩万谢。却遇到了这样的时候,那一家人跑来找我要钱,我也是傻呀,给他们不就好了,偏偏不肯上这个当。还把人赶跑了。人一转眼,就跑到治官那里相告。那治官问了一句,查也没有查证,就把人给判了。”
挪着膝盖移到李阁老面前大哭“大侄子,你就出去瞧一瞧,外头都是什么光景!我们可还要死多少人!”
这样的事,也不止李家,但凡有些年月的姓氏一族,哪一家没有这些。老翁还跪在李阁老那里,外头就传了消息来,许家一众人一齐上折子辞官了。
朝野上下,一个姓许的都没留下。
都城里许氏一族,都打包行李要回老家去了。李阁老安抚好了来告状的老翁,又往许家去。许家门口堵的全是乱民,有些军士和家将在外头维持秩序,可也把人赶不走。之前伤的庶民,全被抬了放在大门外,许多人又是骂又是哭。一个不对,恐怕就要打起来。
李阁老还好是便服,见这个情况也走近不得,跟几个家将一道围着许家走一圈,硬是没找到能进去的门。还是有个许家的世仆远远看到了李阁老,挤出来引路。
许家在少有人经过的那一面墙上砸了个一人高的大洞来出入。李阁老问“外头军士是哪里的?”
那下仆说“是从军营那里来的。”如今各官衙自身难保,虽然有向防军求助,可防军那边一直没有回音。往宫里头去的折子也跟丢在了深潭里似的,没个音信。许家的家将又大数都在老家不曾过都城来。
还好军营里头有个副将是姓许的,私自调用了一些人往许家来,要不然,许家大门早被砸了,还只敢派家境好些的军士,家境不好的怕人反水,最后得寥寥几人“如今也不敢拿这些乱民怎么样,怕更激起愤恨再引许多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