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 猎虎小能手
红军军 委和总 装备部为什么没有兴趣深度挖掘zis-3的潜力呢?这个问题其实一点儿都不复杂。
原因有很多,第一,zis-3本来就是一款zis-2暂时无法大规模量产时的临时替代品,它就是个过渡武器。如果不是zis-2生产有困难,不是卫国战争的消耗超出想象,它根本都不会出现。
对于一款过渡产品,红军的有关部门自然不愿意浪费太大的精力,只要这种武器暂时能凑活着用就行了。反正将来还要量产zis-2的。
实际上从历史上看,当德军的虎豹出现在战场上之后,zis-2很快就接班了。这种57毫米神针也生产了两万多门,从1943年开始就取代zis-3成为红军炮兵的主要反坦克武器。有性能更好也更专业的zis-2的存在,何必在zis-3这个注定是个过渡者的武器上浪费太多精力呢?
原因之二,要想挖掘完zis-3的潜力,其实是需要对zis-3进行重大改进的。从前面提到的德国人的改进策略可以看出,想要提高zis-3的反坦克能力,必须更换更大的药室,以便容纳填充更多发射药发射初速更快的穿甲弹。
可是这样的改进很麻烦的,至少对那些已经生产下线的zis-3来说,基本上就等于是要返厂动大手术。这需要很多的工时,而且恐怕是暂时无法大量供应给一线部队使用的。
换句话说,这种改进还不如直接生产全新的zis-2来的快捷。你想想,又要改炮,又要研发76.2毫米口径的新式大威力穿甲弹,这能快得了吗?与其这么折腾一门老炮,还不如直接生产新炮算了。
第三个问题,其实这依然是大威力穿甲弹的问题。前面说过,制约zis-2效能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产能,另外一个就是配发的穿甲弹。从红军的实际情况来说,连zis-2的碳化钨弹芯高速穿甲弹(apcr)都生产不来,还同时上马另一个76.2毫米的高速穿甲弹,这现实吗?
说白了,红军不是不想给一线部队配发更好的穿甲弹,而是真心做不到。有限的资源肯定只能保障优先级更高的项目,比如说d-10、d-5、d-25和zis-2的穿甲弹,这些才是重点。而老掉牙的过渡货zis-3还是歇歇吧!
第四个原因,是的,同志哥,你没有看错,竟然还有第四个原因。而这个原因更简单了,那就是拜上次图哈切夫斯基搞的坦克炮比武所赐,替换zis-3的正选队员又多了一个,那就是d-5坦克炮。
当然,肯定不是装坦克上的d-5t和装坦克歼击车上的d-5s,而是基于d-5的牵引式反坦克炮d-44。原因很简单,无非是军 委发现,原来d-5的潜力这么大,还可以很快获得大威力的破甲弹,别说nzk-150就是b货nzk-150a也能满足需求,而且还便宜。那干啥还生产zis-2和zis-3?
好吧,随着军 委一声令下,zis-3的生产是立刻就中止了,连带着即将进行大规模量产的zis-2也一起悲剧了,只能继续维持小规模生产,直到碳化钨弹芯的apcr搞定了,才能重新量产。
所以zis-3注定很快就要淡出一线,将来其命运很可能就是退出一线,在二线充当教具或者援助给其他兄弟国家,比如说华夏。
所以,军 委接到了罗科索夫斯基的求援之后,并没有增援给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更多的t-54和t-35a,因为这两样实在是太紧俏了,到哪里都是供不应求,实在是没有那么多。当然,军 委也不是见死不救,而是紧急调拨了一批su-85和su-85a送给罗科索夫斯基。
su-85大家都熟悉,无非是t-34的底盘加d-5s坦克炮的攒机货。作为苏联的初代坦克杀手,在黑豹持续改进和虎王出现之后,其性能也落后了,到了1944年,只有su-100才能满足需求。
当然,因为某仙人的出现,研发了nzk-150系列破甲弹,su-85的效能恐怕是能长期满足需求的,除非是德国人提前让e-50和e-100系列出场。
当然,之所以要对这个su-85多费一点笔墨,原因很简单,在这个时空,因为某仙人的出现,能够适合搭载d-5s的平台多了一个,那就是mt-lb36履带输送车。
北方工业为了满足红军的需求,紧急研究将d-5s和d-25s装上mt-lb36底盘的方案。经过半年多的测试,d-5s被很成功的装上了mt-lb36,这也就是所谓的su-85a。
su-85a和su-85的区别其实就是底盘不同,不同的底盘导致这两种坦克歼击车一个是炮塔前置,而另一个是炮塔后置(su-85a)。从外观上看,su-85a更接近后世的自行榴弹炮,唯一不同的是,其依然采用了固定炮塔。
从红军的使用看,su-85和su-85a各有优点,前者外形更加低矮,隐蔽性更好。而后者因为炮塔后置的关系,长长的炮管不会突兀地向前伸出占据大量的空间,而这也让su-85a的机动性能更加理想。而且mt-lb36的底盘因为后部有较大的载员舱,空间更加充沛,对于红军反坦克炮炮兵来说,su-85a的人机工效更好,而且装载的炮弹更多持续作战能力更强。
而北方工业也在su-85a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红军的第一种带有旋转炮塔的自行火炮,这就是后来被命名为su-122a的122毫米自行榴弹炮。作为战争末期机械化军标配的支援火力,su-122a性能在那个年代是相当出色的。
言归正传,当罗科索夫斯基收到这批su-85和su-85a的时候,其实是有点失望的。他了解d-5的性能,认为这种反坦克炮恐怕是对付不了德军最先进的坦克的。其实罗科索夫斯基最想要的是su-100。
实际上德国人也是这么认为的,通过战斗缴获,他们得到了红军的主力反坦克炮和坦克炮。经过实弹测试,德国人对红军的反坦克炮性能吐槽不已。
“zis-3和f34仅比我军装备的50毫米坦克炮强一点,zis-2性能不俗,但是其装备的穿甲弹实在无法发挥出这门火炮的优异性能。至于d-5坦克炮,也仅仅相当于我军的kwk40 l48。至于俄军装备那个100毫米滑膛炮,该炮发射破甲弹威力十足,但是精度太差……基于以上,我们可以认为,持续改进黑豹和研发新一代重型坦克将帮助我军完全夺得战场上的装甲优势……”
不光是德军的技术专家是这么认为,实际上经过同红军克林齐装甲部队的交手,德军重型坦克部队是信心十足,部队普遍要求获得更多的虎式坦克。
反正德国坦克兵是有些信心爆棚了,他们驾驶着虎式坦克,大大咧咧的冲向了红军的反坦克阵地,然后一头撞上了埋伏中的su-85。
其实德国人不是没有发现su-85的存在,但是因为他们自以为很了解d-5的性能,认为这种火炮真正能够威胁虎式坦克恐怕都要在500米以内。而虎式坦克装备的kwk36坦克炮,却可以在1000米外摧毁su-85。所以德国人真心是一点儿都不担心。
“两点钟方向发现敌重型坦克三辆,做好战斗准备!”
康斯坦丁在两千米外就发现了老虎的存在,没办法,谁让虎式坦克异常高大威猛呢?不得不说德国人的坦克设计真心是相当的糟糕。比如说虎,在二战中似乎它是威名赫赫,但是其本质实际上依然是个不成功的作品。德国人将浪费重量的天赋发挥到了极致。
发动机和变速箱分置导致虎式坦克需要一根贯穿车体的传动轴,而这跟传动轴的存在势必抬高车体高度。而坦克重量和车体的关系是1:3:7,其中宽度是一,长度是三,高度占七,德国人增加了坦克高度,自然导致老虎的体重直线上升。
当然,有这种缺点的不仅仅是老虎一个,黑豹、虎王都有类似的问题。而老虎更糟糕的缺点是,完全没有利用好倾斜装甲,不管是炮塔还是车体正面都是垂直装甲。所以哪怕其正面装甲厚度达到了100毫米的水平,其整体防御力依然不算多出色。甚至比黑豹后期改进型还不如。
可能有同志不服气,会说这个数据不对,扯什么虎式坦克炮塔正面厚度是200毫米的水平,说其炮盾和炮塔部分有重叠,这一份得算叠加厚度。
只能说,这真心是扯淡,其实找个虎式坦克的炮塔剖视图看看就清楚了,老虎炮塔加炮盾别说什么两百毫米了,达到150毫米的部位都少得可怜。比如说所谓的炮盾、炮塔叠加部分,那里其实才90毫米的水平,是老虎炮塔最弱的部分。这么说吧,老虎炮塔装甲平均水平大概就是100到135之间。只有极少数部分达到了140到150毫米的水平。
而且要注意到老虎的体型十分高大,相当一部分车体装甲暴露明显,红军的炮手哪怕是打不穿炮塔,往老虎的车体上招呼也就是了。更何况装备了新一代nzk-150系列破甲弹的su-85和su-85a能够击穿120毫米到130毫米左右的装甲。尤其是注意到,破甲弹的穿甲能力跟距离没有关系,在零距离上是这个威力,在3000米外依然也是这个威力。当然,d-5s的有效射程没有三千米那么远,基本上只具备攻击1500米以内目标的能力。
不过话也不能说那么绝对,在战场上,总有些人会爆发人品的。比如说康斯坦丁,刚才说了,在两千米外他就发现了有老虎出没。按照战术手册的指示,他立刻命令装弹手往炮膛里装上了一发刚刚配发的nzk-150破甲弹。
对这种刚刚坐飞机空运来的破甲弹,康斯坦丁并不是特别熟悉,对其威力也没有太大的信心。因为之前一天,他指挥的su-85已经遭遇过一次老虎了,那一次他朝老虎开了十炮,但仅仅从侧面摧毁了一辆,这样的战果实在让他心寒。尤其是这一次,和新式破甲弹一同配发的战术手册要求他们尽量从较远的距离发起攻击,最好是在1000米外攻击老虎。这样的说明就更让他没有信心了。
康斯坦丁自言自语地嘲笑道:“远点打也好,至少能留给我们足够多的逃跑时间!”
“距离一千八,破甲弹一发,准备,放!”
随着康斯坦丁一声令下,su-85的车身微微抖动了两下,炮弹就如离玄之箭一般射向了徐徐开进的老虎。
随着老虎炮塔正面烟雾闪现,康斯坦丁知道他打中了,不过他并没有太兴奋,因为他觉得打中了也没有什么卵用,他不相信d-5s能摧毁可怕的老虎。
实际情况似乎也跟康斯坦丁的预料差不多,脑门上挨了一弹的老虎似乎毫发无损,它依然在徐徐前进。对此康斯但丁仅仅是耸了耸肩,然后继续命令道:“距离1700米,破甲弹准备……放!”
su-85又是一阵抖动,很快又一发破甲弹准确击中了老虎的脑门。连康斯坦丁都有些意外,因为今天他们打得实在太准了,哪怕是他这种团里面的特等射手,想要在1500米外击中敌人也是不容易的。平常十次里面能成功一两次已经算很不错了,而今天,竟然是怎么打怎么有。
当然,唯一让康斯坦丁感到遗憾的是,su-85太不给力,哪怕是击中了敌人,也不能给敌人造成什么损伤。他只能徒劳的一次又一次发起攻击,一直等到1000米左右的距离时下令撤退。
不过今天的情况有些意外,就在康斯坦丁准备进行第三次射击时,刚才还好好的老虎忽然就出了状况,烟雾从炮塔和底盘的空隙里冒了出来,开始很小然后逐渐增强。康斯坦丁很清楚,这绝对是敌人坦克内部起火了,这样的烟雾不是液压油被引燃就是弹药筒起火,当然不管是哪种情况,这都是好消息。
所以,康斯坦丁暂时遏制住了继续攻击的念头,开始小心的观察起来。毕竟上级配发的nzk-150破甲弹是有限的,像他这样的特等射手也仅仅分到了10发,而一等射手则只分到了10发znk-150a,至于再次一等的射手,那就老老实实的使用老式穿甲弹吧!
就在康斯坦丁观察的当口,火焰从老虎的车里冒了出来,那辆被击中的老虎很快停车,然后车长、炮手、装填手和驾驶员以及无线电员一起推开了舱门狼狈地逃了出来。火焰和烟雾几乎是追着他们的屁股从敞开的舱口里喷了出来。那情景还是壮观!
说心里话,康斯坦丁感到不可思议,难道说新配发的破甲弹真的这么给力?
战斗在继续,很快康斯坦丁就放弃思考这个暂时看来有些荒诞的问题了。因为敌人的坦克还在徐徐开进。
“10点方向,距离2100米,破甲弹准备!”
这次被康斯坦丁盯上的还是老虎,它刚刚越过一道土坎,车头高高的昂向天空,露出了小半截肚子。而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康斯坦丁个很清楚,这是最好的射击时机,所以他还不犹豫的选择了开火。
不得不说,康斯坦丁今天的运气实在是爆棚,他又一次击中了目标,破甲弹形成的金属射流毫不费劲的就撕开了老虎“柔嫩”的小肚子,将驾驶员当场爆头之后,继续向前狂飙突进,在炮长的大腿上钻了一个拇指粗细的窟窿之后还引燃了部分弹药筒。
随着轰隆一声巨响,这辆老虎的身首分离,全部成员不是被炸成了碎片就是烧成了焦炭。
这一次成功给了康斯坦丁极大的信心,他开始相信上级的话了,新配发的破甲弹确实能够在1500米左右的距离上猎虎。实际上在这一天,另一名红军炮手用nzk-150创造了一项惊人的记录,一发“打偏”了的nzk-150向前飞行了四千米之后,瞎猫碰上死老鼠一般击中了一辆四号f2坦克,爆炸之后,它轻而易举地撕开了四号f2坦克的炮塔装甲,将完全没有搞清楚状况的倒霉车长当场打成两截!
在这一天的战斗结束之后,罗科索夫斯基收到了一封意外的电报——炮兵部队,尤其是装备su-85的坦克歼击车部队强烈地要求立刻配发更多的nzk-150和nzk-150a,还特别强调说越多越好!
原因有很多,第一,zis-3本来就是一款zis-2暂时无法大规模量产时的临时替代品,它就是个过渡武器。如果不是zis-2生产有困难,不是卫国战争的消耗超出想象,它根本都不会出现。
对于一款过渡产品,红军的有关部门自然不愿意浪费太大的精力,只要这种武器暂时能凑活着用就行了。反正将来还要量产zis-2的。
实际上从历史上看,当德军的虎豹出现在战场上之后,zis-2很快就接班了。这种57毫米神针也生产了两万多门,从1943年开始就取代zis-3成为红军炮兵的主要反坦克武器。有性能更好也更专业的zis-2的存在,何必在zis-3这个注定是个过渡者的武器上浪费太多精力呢?
原因之二,要想挖掘完zis-3的潜力,其实是需要对zis-3进行重大改进的。从前面提到的德国人的改进策略可以看出,想要提高zis-3的反坦克能力,必须更换更大的药室,以便容纳填充更多发射药发射初速更快的穿甲弹。
可是这样的改进很麻烦的,至少对那些已经生产下线的zis-3来说,基本上就等于是要返厂动大手术。这需要很多的工时,而且恐怕是暂时无法大量供应给一线部队使用的。
换句话说,这种改进还不如直接生产全新的zis-2来的快捷。你想想,又要改炮,又要研发76.2毫米口径的新式大威力穿甲弹,这能快得了吗?与其这么折腾一门老炮,还不如直接生产新炮算了。
第三个问题,其实这依然是大威力穿甲弹的问题。前面说过,制约zis-2效能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产能,另外一个就是配发的穿甲弹。从红军的实际情况来说,连zis-2的碳化钨弹芯高速穿甲弹(apcr)都生产不来,还同时上马另一个76.2毫米的高速穿甲弹,这现实吗?
说白了,红军不是不想给一线部队配发更好的穿甲弹,而是真心做不到。有限的资源肯定只能保障优先级更高的项目,比如说d-10、d-5、d-25和zis-2的穿甲弹,这些才是重点。而老掉牙的过渡货zis-3还是歇歇吧!
第四个原因,是的,同志哥,你没有看错,竟然还有第四个原因。而这个原因更简单了,那就是拜上次图哈切夫斯基搞的坦克炮比武所赐,替换zis-3的正选队员又多了一个,那就是d-5坦克炮。
当然,肯定不是装坦克上的d-5t和装坦克歼击车上的d-5s,而是基于d-5的牵引式反坦克炮d-44。原因很简单,无非是军 委发现,原来d-5的潜力这么大,还可以很快获得大威力的破甲弹,别说nzk-150就是b货nzk-150a也能满足需求,而且还便宜。那干啥还生产zis-2和zis-3?
好吧,随着军 委一声令下,zis-3的生产是立刻就中止了,连带着即将进行大规模量产的zis-2也一起悲剧了,只能继续维持小规模生产,直到碳化钨弹芯的apcr搞定了,才能重新量产。
所以zis-3注定很快就要淡出一线,将来其命运很可能就是退出一线,在二线充当教具或者援助给其他兄弟国家,比如说华夏。
所以,军 委接到了罗科索夫斯基的求援之后,并没有增援给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更多的t-54和t-35a,因为这两样实在是太紧俏了,到哪里都是供不应求,实在是没有那么多。当然,军 委也不是见死不救,而是紧急调拨了一批su-85和su-85a送给罗科索夫斯基。
su-85大家都熟悉,无非是t-34的底盘加d-5s坦克炮的攒机货。作为苏联的初代坦克杀手,在黑豹持续改进和虎王出现之后,其性能也落后了,到了1944年,只有su-100才能满足需求。
当然,因为某仙人的出现,研发了nzk-150系列破甲弹,su-85的效能恐怕是能长期满足需求的,除非是德国人提前让e-50和e-100系列出场。
当然,之所以要对这个su-85多费一点笔墨,原因很简单,在这个时空,因为某仙人的出现,能够适合搭载d-5s的平台多了一个,那就是mt-lb36履带输送车。
北方工业为了满足红军的需求,紧急研究将d-5s和d-25s装上mt-lb36底盘的方案。经过半年多的测试,d-5s被很成功的装上了mt-lb36,这也就是所谓的su-85a。
su-85a和su-85的区别其实就是底盘不同,不同的底盘导致这两种坦克歼击车一个是炮塔前置,而另一个是炮塔后置(su-85a)。从外观上看,su-85a更接近后世的自行榴弹炮,唯一不同的是,其依然采用了固定炮塔。
从红军的使用看,su-85和su-85a各有优点,前者外形更加低矮,隐蔽性更好。而后者因为炮塔后置的关系,长长的炮管不会突兀地向前伸出占据大量的空间,而这也让su-85a的机动性能更加理想。而且mt-lb36的底盘因为后部有较大的载员舱,空间更加充沛,对于红军反坦克炮炮兵来说,su-85a的人机工效更好,而且装载的炮弹更多持续作战能力更强。
而北方工业也在su-85a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红军的第一种带有旋转炮塔的自行火炮,这就是后来被命名为su-122a的122毫米自行榴弹炮。作为战争末期机械化军标配的支援火力,su-122a性能在那个年代是相当出色的。
言归正传,当罗科索夫斯基收到这批su-85和su-85a的时候,其实是有点失望的。他了解d-5的性能,认为这种反坦克炮恐怕是对付不了德军最先进的坦克的。其实罗科索夫斯基最想要的是su-100。
实际上德国人也是这么认为的,通过战斗缴获,他们得到了红军的主力反坦克炮和坦克炮。经过实弹测试,德国人对红军的反坦克炮性能吐槽不已。
“zis-3和f34仅比我军装备的50毫米坦克炮强一点,zis-2性能不俗,但是其装备的穿甲弹实在无法发挥出这门火炮的优异性能。至于d-5坦克炮,也仅仅相当于我军的kwk40 l48。至于俄军装备那个100毫米滑膛炮,该炮发射破甲弹威力十足,但是精度太差……基于以上,我们可以认为,持续改进黑豹和研发新一代重型坦克将帮助我军完全夺得战场上的装甲优势……”
不光是德军的技术专家是这么认为,实际上经过同红军克林齐装甲部队的交手,德军重型坦克部队是信心十足,部队普遍要求获得更多的虎式坦克。
反正德国坦克兵是有些信心爆棚了,他们驾驶着虎式坦克,大大咧咧的冲向了红军的反坦克阵地,然后一头撞上了埋伏中的su-85。
其实德国人不是没有发现su-85的存在,但是因为他们自以为很了解d-5的性能,认为这种火炮真正能够威胁虎式坦克恐怕都要在500米以内。而虎式坦克装备的kwk36坦克炮,却可以在1000米外摧毁su-85。所以德国人真心是一点儿都不担心。
“两点钟方向发现敌重型坦克三辆,做好战斗准备!”
康斯坦丁在两千米外就发现了老虎的存在,没办法,谁让虎式坦克异常高大威猛呢?不得不说德国人的坦克设计真心是相当的糟糕。比如说虎,在二战中似乎它是威名赫赫,但是其本质实际上依然是个不成功的作品。德国人将浪费重量的天赋发挥到了极致。
发动机和变速箱分置导致虎式坦克需要一根贯穿车体的传动轴,而这跟传动轴的存在势必抬高车体高度。而坦克重量和车体的关系是1:3:7,其中宽度是一,长度是三,高度占七,德国人增加了坦克高度,自然导致老虎的体重直线上升。
当然,有这种缺点的不仅仅是老虎一个,黑豹、虎王都有类似的问题。而老虎更糟糕的缺点是,完全没有利用好倾斜装甲,不管是炮塔还是车体正面都是垂直装甲。所以哪怕其正面装甲厚度达到了100毫米的水平,其整体防御力依然不算多出色。甚至比黑豹后期改进型还不如。
可能有同志不服气,会说这个数据不对,扯什么虎式坦克炮塔正面厚度是200毫米的水平,说其炮盾和炮塔部分有重叠,这一份得算叠加厚度。
只能说,这真心是扯淡,其实找个虎式坦克的炮塔剖视图看看就清楚了,老虎炮塔加炮盾别说什么两百毫米了,达到150毫米的部位都少得可怜。比如说所谓的炮盾、炮塔叠加部分,那里其实才90毫米的水平,是老虎炮塔最弱的部分。这么说吧,老虎炮塔装甲平均水平大概就是100到135之间。只有极少数部分达到了140到150毫米的水平。
而且要注意到老虎的体型十分高大,相当一部分车体装甲暴露明显,红军的炮手哪怕是打不穿炮塔,往老虎的车体上招呼也就是了。更何况装备了新一代nzk-150系列破甲弹的su-85和su-85a能够击穿120毫米到130毫米左右的装甲。尤其是注意到,破甲弹的穿甲能力跟距离没有关系,在零距离上是这个威力,在3000米外依然也是这个威力。当然,d-5s的有效射程没有三千米那么远,基本上只具备攻击1500米以内目标的能力。
不过话也不能说那么绝对,在战场上,总有些人会爆发人品的。比如说康斯坦丁,刚才说了,在两千米外他就发现了有老虎出没。按照战术手册的指示,他立刻命令装弹手往炮膛里装上了一发刚刚配发的nzk-150破甲弹。
对这种刚刚坐飞机空运来的破甲弹,康斯坦丁并不是特别熟悉,对其威力也没有太大的信心。因为之前一天,他指挥的su-85已经遭遇过一次老虎了,那一次他朝老虎开了十炮,但仅仅从侧面摧毁了一辆,这样的战果实在让他心寒。尤其是这一次,和新式破甲弹一同配发的战术手册要求他们尽量从较远的距离发起攻击,最好是在1000米外攻击老虎。这样的说明就更让他没有信心了。
康斯坦丁自言自语地嘲笑道:“远点打也好,至少能留给我们足够多的逃跑时间!”
“距离一千八,破甲弹一发,准备,放!”
随着康斯坦丁一声令下,su-85的车身微微抖动了两下,炮弹就如离玄之箭一般射向了徐徐开进的老虎。
随着老虎炮塔正面烟雾闪现,康斯坦丁知道他打中了,不过他并没有太兴奋,因为他觉得打中了也没有什么卵用,他不相信d-5s能摧毁可怕的老虎。
实际情况似乎也跟康斯坦丁的预料差不多,脑门上挨了一弹的老虎似乎毫发无损,它依然在徐徐前进。对此康斯但丁仅仅是耸了耸肩,然后继续命令道:“距离1700米,破甲弹准备……放!”
su-85又是一阵抖动,很快又一发破甲弹准确击中了老虎的脑门。连康斯坦丁都有些意外,因为今天他们打得实在太准了,哪怕是他这种团里面的特等射手,想要在1500米外击中敌人也是不容易的。平常十次里面能成功一两次已经算很不错了,而今天,竟然是怎么打怎么有。
当然,唯一让康斯坦丁感到遗憾的是,su-85太不给力,哪怕是击中了敌人,也不能给敌人造成什么损伤。他只能徒劳的一次又一次发起攻击,一直等到1000米左右的距离时下令撤退。
不过今天的情况有些意外,就在康斯坦丁准备进行第三次射击时,刚才还好好的老虎忽然就出了状况,烟雾从炮塔和底盘的空隙里冒了出来,开始很小然后逐渐增强。康斯坦丁很清楚,这绝对是敌人坦克内部起火了,这样的烟雾不是液压油被引燃就是弹药筒起火,当然不管是哪种情况,这都是好消息。
所以,康斯坦丁暂时遏制住了继续攻击的念头,开始小心的观察起来。毕竟上级配发的nzk-150破甲弹是有限的,像他这样的特等射手也仅仅分到了10发,而一等射手则只分到了10发znk-150a,至于再次一等的射手,那就老老实实的使用老式穿甲弹吧!
就在康斯坦丁观察的当口,火焰从老虎的车里冒了出来,那辆被击中的老虎很快停车,然后车长、炮手、装填手和驾驶员以及无线电员一起推开了舱门狼狈地逃了出来。火焰和烟雾几乎是追着他们的屁股从敞开的舱口里喷了出来。那情景还是壮观!
说心里话,康斯坦丁感到不可思议,难道说新配发的破甲弹真的这么给力?
战斗在继续,很快康斯坦丁就放弃思考这个暂时看来有些荒诞的问题了。因为敌人的坦克还在徐徐开进。
“10点方向,距离2100米,破甲弹准备!”
这次被康斯坦丁盯上的还是老虎,它刚刚越过一道土坎,车头高高的昂向天空,露出了小半截肚子。而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康斯坦丁个很清楚,这是最好的射击时机,所以他还不犹豫的选择了开火。
不得不说,康斯坦丁今天的运气实在是爆棚,他又一次击中了目标,破甲弹形成的金属射流毫不费劲的就撕开了老虎“柔嫩”的小肚子,将驾驶员当场爆头之后,继续向前狂飙突进,在炮长的大腿上钻了一个拇指粗细的窟窿之后还引燃了部分弹药筒。
随着轰隆一声巨响,这辆老虎的身首分离,全部成员不是被炸成了碎片就是烧成了焦炭。
这一次成功给了康斯坦丁极大的信心,他开始相信上级的话了,新配发的破甲弹确实能够在1500米左右的距离上猎虎。实际上在这一天,另一名红军炮手用nzk-150创造了一项惊人的记录,一发“打偏”了的nzk-150向前飞行了四千米之后,瞎猫碰上死老鼠一般击中了一辆四号f2坦克,爆炸之后,它轻而易举地撕开了四号f2坦克的炮塔装甲,将完全没有搞清楚状况的倒霉车长当场打成两截!
在这一天的战斗结束之后,罗科索夫斯基收到了一封意外的电报——炮兵部队,尤其是装备su-85的坦克歼击车部队强烈地要求立刻配发更多的nzk-150和nzk-150a,还特别强调说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