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天后_分卷阅读_166
太皇太后止了说笑对那宦官道:“快让天子进来,外面日头大的很。”
不多时身着滚蓝边行云龙纹天子常服的刘彻便阔步走入殿中,在大殿中央规矩的向太皇太后行叩拜大礼,声音洪亮而有力:“孙儿向祖母太皇太后请安,外祖太皇太后长乐无极。”
太皇太后表情淡淡,平声道:“天子起来,有什么事坐下说吧。”
“谢外祖太皇太后。”刘彻平日嫌太皇太后对他管束太多,行家礼大多都是敷衍了事,难得最近几日日日礼数周全,每一个动作都做得到位,言语恭敬。
刘彻落座后窦竟夕向他行礼,刘彻一面摆手让她免礼一面笑道:“表姐陪了祖母太皇太后一晌午了,代朕尽孝,朕还要谢谢表姐。”
“臣妾不敢。”
窦竟夕虽然住在长乐宫却极少见到刘彻,今日一见只觉与以往大不相同,心中纳闷,心说半月不见天子倒是温和多了,以往那股子盛气凌人桀骜不驯的气势收敛了不少,倒像彻头彻尾换了性子一般。
寒暄几句之后太皇太后便问刘彻的来意,刘彻恭谨笑答道:“孙儿今日来一是给祖母太皇太后问安,二来是向太皇太后请示几件朝政。第一件便是请问祖母太皇太后该如何处置那蛊惑孙儿离间天家的赵绾王臧二人。”
“赵绾、王臧?”太皇太后唇角勾了勾,用不急不缓的声音说:“他们两个怎么了?他们不是天子的心腹重臣吗,怎么,听天子的意思竟要处置他们?”
“孙儿之前不懂事,受此二人蛊惑,将其视为亲近重臣,如今发生了这许多事孙儿方才如梦初醒,此二人离间朕与祖母太皇太后的关系,挑拨是非徇私舞弊,利用朕推行新政之便借儒学之名行排挤诸侯之事,实在有损我大汉立国根基,如今孙儿已经幡然醒悟将此二人打入诏狱,最终如何处置还望祖母太皇太后明示。”
“哦?他们排挤诸侯,还做出徇私舞弊之事?哀家竟不知这两个儒生有这么大本事和权力,真是小看了他们。”太皇太后好像从不知道王赵二人有“罪”一样,她派宁成私下搜罗他们“罪证”的事只字不提,只是顺着刘彻的话往下说。
“正是,那强令诸侯徙国之策便是他们二人谋策,现朕已查明他二人以职权之便枉自挥霍孙儿对他们的信任,收受贿赂饕餮难饱,这二人实在留不得了。”刘彻说完起身避席再次跪地道,“至于他们二人的权力,全是孙儿用人不查,误导新政,枉费祖母太皇太后的一番教诲,有愧父皇的谆谆训诫,孙儿知错了。”
刘彻的忽然认错让太皇太后都有些意外,不过太皇太后毕竟是经历过大风浪的人,神色如常岿然不动,声调也依旧十分平和:“那么依着太子的意思,要怎么处理?是想罢了他们的官职,让他们回乡?”
刘彻抬起头目光清明语气适中,他说:“汉律在上怎可徇私,罪证确凿,朕的意思是处死二人,请祖母太皇太后定夺。”
☆、第182章 诸美入宫
太皇太后没有立即表态,只是闭目静坐了一会,开口道:“赵绾,王臧,恩,这两人在你身边日子不算短了,天子怎么忽然就要处置她们二人?哀家觉得入果他们真如天子所言罪在不赦,那么当初举荐他们之人亦有不可推脱的罪责。”
窦太后轻轻一句话就把罪责带到身居要职的窦婴和田蚡身上。
刘彻明了太皇太后的意思,他低头道:“祖母太皇太后所言甚是,当初丞相窦婴和太中大夫田蚡举荐他二人,如今他们事发本应一并问罪窦田两人,但赵绾、王臧毕竟也是窦婴提醒朕要多加防范,而田蚡则查到了他们徇私枉法的罪证,这才让孙儿尽快醒悟。如此朕觉得丞相和太中大夫尚能分辩奸佞贤德,对辅佐朕有所助益,算是将小功补大过,当然他们身在高位有失职之处,功过不能相抵,朕的意思是罚他二人一年俸禄,以示警醒。”
太皇太后轻笑了一声,用苍老的声音徐徐道:“哀家还以为天子要撤了他们的职务,原来只是罚了俸禄。罢了,想那窦婴、田蚡儒生出身,当初推荐赵王两人也是因为他们算得上儒学的大成,现如今这两人的言论成了离间天家的龃龉之论,那天子对他们所力倡的儒学又做何看法?”
刘彻今日敢来长寿殿向太皇太后主动示弱摊牌自然是早有对策,他恭敬答道:“回禀祖母太皇太后,孙儿如今不光对那儒学有了新的看法,就是对黄老之说乃至整个诸子百家的学说也都有了新的认识。”
“哦?”太皇太后细长的眉尾微挑,语速还是不急不缓,她道,“哀家是个妇道人家,托文皇帝的指教也读了大半辈子的《道德经》,百家学说尚可略知一二,既然天子对百家学说有了新的看法,不嫌我这个老太婆愚陋,就说来给我听听。”
刘彻的施政之策主要有两点与太皇太后相背,一则是对诸侯王世家的态度:窦太皇太后主张厚待高祖子嗣和大寒功勋世家而刘彻主张限制诸侯王的权力实行中央集权皇权独揽;另一个分歧是治理国家的根本策略:窦太皇太后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黄老无为之治思想下的文景之治令大汉得以休养生息国富民丰,但刘彻认为如今的大汉需要儒学固基,积极出仕,外攘夷狄内统春秋。
显然刘彻向太皇太后请命诛杀赵绾和王臧就是顺从太皇太后向列侯世家让步,那么如今就只剩下第二个分歧,只要刘彻与太皇太后再度观点同意那么太皇太后就不会再为难他掌权。
太皇太后现在就是在试探刘彻。而刘彻也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事事逞强的毛头小子了。
“孙儿认为百家言论各有各的长处,论其源头当以老子的‘无为’为本,历经先秦诸子发展已是思想灿烂各有所长。最近孙儿再看那些儒生才俊的策论上书越发觉得如此,那些治国之论哪里是儒家一家之言,分明是揉百家精华而成。譬如董生的‘天人感应’,那是当初阴阳家邹衍的理念;独尊国术一家治国,那是秦时韩非、李斯曾经做之事;至于尊师重教,选拔贤才那更是多年前孟子曾与梁惠王论过的王道。所以孙儿也明白了,何必去强尊什么儒家道家,只要利于天下之法,能让孙儿上不负历代先皇教诲,下可惠泽天下百姓,那百家齐鸣不是更好。这便是孙儿浅见,还望祖母太皇太后指教。”
刘彻这一番百家学术取长之说确实取悦了太皇太后,她做了四五十年的天家媳妇,从一个小小的美人到如今的太皇太后,人间所能至极的富贵她都得到了,目下便是更希望大汉江山永固万民崇戴,皇家和乐子孙延绵。
“天子确实能进益了,能有这般胸怀,当真是不愧为高祖子孙。”窦太后很是欣慰的点点头,“这两件政事前一件天子办得自然是很好,但是后一件,对那窦婴和田蚡罚的却太轻了,哀家要是准了天子的意思,那朝堂上反倒觉得哀家是偏向窦家。”
刘彻听闻太皇太后似乎不愿放过窦婴和田蚡,心口不由一紧,若是他两人也被罢免问罪那仅剩新政国策恐怕也再难推行下去,赵王和王臧的牺牲就太不值得了。
刘彻的手指身陷掌心,他终究还是忍住了,抬头看向太皇太后,十分谨慎的问道:“那祖母太皇太后的意思是?”
“哀家的意思”太皇太后顿了顿道,“既然天子觉得窦婴还有用那就留着他吧,但他的食邑须得消减近半,以示警戒。至于那田蚡,他既是没有爵位之人那也就只能革去他太中大夫一职了,接替他的人选,哀家再仔细为天子考虑一下,你看如何?”
“还是祖母太皇太后考虑的周全,孙儿这就去办。”
没有彻底废除新政限制君权且还留下窦婴这个丞相已经是太皇太后对刘彻的肯定和让步了,这个时候刘彻当然只能谢恩。
刘彻到底还是松了一口气,起身正要出去,太皇太后却又发话了:“彻儿,还有一样,你那个舅舅薄仪,要是做不出什么像样的事,太尉这个三公要职就算了,他那个样子哪有一点可行军权的本事,还是让韩安国暂领其事,令让薄仪做个闲职就是了。”
“喏,孙儿明白了。”
保住该保的人就够了,至于薄仪,刘彻真是不愿意为了他多费一句口舌。
当初让薄仪坐上太尉一职就是刘彻多方考虑的结果,本来想着太尉手握兵权(虽然大部分将领还是在太皇太后的控制下,但好歹太尉手里也有军队)选他刘彻自己的人太皇太后会不满,又不甘心让这个职位落在世家势力之手,所以才顺水推舟让薄太后这个“第三方”出来平衡局势,看在她的面子上让薄仪一步登天身居高位参与政事。刘彻心想薄仪怎么也能算上大半个自己人,可惜他太不争气,大事上糊里糊涂小事上又贪婪奸猾,刘彻对他早就不胜其烦,借着太皇太后的手免掉算了,还不如真上过战场带过兵的韩安国省心。
梁王刘明之死引发的一系列*终于以刘彻废止明堂辟雍斩杀赵绾、王臧,罢免田蚡等人为代价而平息,前后历时将近三个月,朝局势力重新洗牌,政治实力对比再次改变,其结果十分明显,就臣子势力而言太皇太后背后的世家大族占据了上风,但刘彻强军固权的新政并没有停止,反而得到了太皇太后更多的默许有了更多改革的空间。
十月底建元二年的第一场雪覆盖了甘泉宫修葺一新的宫室楼阁,花木建筑皆是一片银白,肃穆而美丽。
“你这里可真是太清静了。”馆陶大长公主饮了一口侍女刚煮好的热茶,望着殿外的雪景说。
“是呀,清静才能修养心性,父亲不是一直这么说么。”陈娇微笑着端起茶著,“最近汉宫太热闹了,母亲大底不太习惯我这里的清静。”
大长公主哼笑一声,那不屑又高傲的神情似乎是对汉宫的“热闹”不屑一顾,喝了半盏茶才道:“我记得你一直都不喜欢素淡的颜色、清静的地方,怎么现在转性了?”
陈娇连忙摇头道:“我现在也不喜欢素淡的颜色,不过养病呢还真不宜太热闹。”
大长公主马上放下茶著,似乎是不想再跟陈娇虚与委蛇了,直奔主题道:“你是皇后,虽然在这里休养着也是未央宫的正经中宫,那些册封后宫的文牒你肯定也看过了吧。”
陈娇慢慢饮着茶风轻云淡的说:“何止看过了,若无凤玺加印,那些美人良人又是怎么出现在掖庭十四殿的。母亲说的窦曼文、薄家的姑娘、栗姬选的美女,还有王信送的那一对姐妹花,她们每一个封号都是我应许的。”
大长公主叹了口气:“也是,哎,这两三个月里天子可没少在宫里设宴款待列侯和勋贵,自从老太太那里松了口许了窦曼文入宫,那些贵戚诸侯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一个个上赶子给天子送美人,每次宴请都要收下三五家的几十个歌女,看得我就心烦,偏偏不能多说话。”
陈娇看着大长公主那个又恨又憋气的样子不由就笑出了声,调侃道:“既然母亲按捺不住,怎么没送几个美人给天子?”
陈娇话音刚落大长公主的一巴掌就轻轻打在她胳膊上:“唉唉唉,你这孩子,你可别小看了你娘,你当我是不知道那些列侯世家打的什么主意啊,送美人,哼,咱们家需要用这种方式来邀宠还是需要用这种方式来打听消息控制天子?我才不干那画蛇添足的事呢,你娘现在在天子眼里可比那些送美人的列侯强太多了。”
大长公主这几句话说的有些自豪,她看了陈娇一眼道:“当时我就跟你父亲说,别管他们窦家、薄家、王家还有那些各地的诸侯王送多少美人进宫咱们家也不能趟这趟浑水,你说彻儿能不知道他们打什么主意吗,凭他那个性子,面上你好我好大家好心里不知道有多芥蒂这些女人的身份呢。你父亲就说我想事情真是越发周全,全家人都看着我呢!”
看着大长公主那个高兴劲,陈娇心里也是由衷的开心,只要父母关系和和睦睦,家里平平安安,她在宫中也就没什么后顾之忧了。至于那些带着各种各样目的的女人,她还不放在眼里,要是真有那么一两个想要兴风作浪,她也并不介意借刘彻的手直接除掉,反正刘彻最不喜欢的就是算计他的女人,而这些被诸侯们打着各种各样旗号塞进来为刘彻生育子嗣以图平步青云的女人,打她们一入宫就没什么胜算了。
大长公主那一阵高兴劲过去再看但笑不语的陈娇,心里不禁又生出许多感慨和爱怜,叹道:“也就是你身子不好太皇太后为了子嗣的事儿才松了口,要不然他们也不敢当着我的面就这么明目张胆的往宫里送人。虽说咱们根本不在意这些女人,可你不在宫里,后宫彻儿身边连个给你传信的人都没有毕竟不大好。”
说到这里陈娇也不得不点头称是,他们堂邑侯府不给刘彻送女人是表明站在刘彻一边对天子有信心,不需要吹什么枕头风。可是不送美人到底也有略势,那些诸侯各个都是人精,万一指使哪个女人在后宫闹出什么幺蛾子,陈娇也不好在第一时间控制。
“这事……”陈娇的手指在小几上轻轻的敲打,正在思考对策。
“阿娇,其实我这里倒是有一个办法。”大长公主道,“你要不然先听听?”
☆、第183章 获得军权
“母亲请说。”陈娇看向大长公主。
“是这样,眼看入了冬你表姐也要回江都国了,那日她到咱们府上来拜谒我和你父亲,跟我说了这么一遭事儿。自从开了给天子送美人的先例,这些刚刚与天子修好的诸侯自然是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表现,其他各地的藩王也不能当看不见,胶西王那边的美女荀丽已经呈宠了,所以江都王怎么也得表示一下。你表姐与非儿跟你关系都很亲近,生怕送了美人你会芥蒂,可是不送又显得对陛下不够亲近,所以那天就带来一个叫采珍的姑娘。”
大长公主说完陈娇便猜到了后事:“江都王后想把那个叫采珍的姑娘进献给天子,特意让母亲过目?”
大长公主道:“正是,原本对这事我也有些抵触,但是见了那个采珍呢,你别说我还真有点放心了。这个姑娘是江都人氏,要说五官长相那真算不上出挑,倒是细皮嫩肉的,我觉得她那样貌生的寡淡清冷又不爱说话,就算性格和顺些也不一定招彻儿的喜欢,总之她不是彻儿喜欢的那一型……”
大长公主没说完陈娇却忍不住笑着插了句话:“母亲你倒知道天子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大长公主白了她一眼道:“说你嫩呢,你娘给景皇帝物色过多少美人,还看不出他个毛头小子喜欢什么样的?哼,我告诉你,一来男人都喜欢长得水灵漂亮的女人,这是天性,要不然小时候那么多翁主在宫里玩,他刘彻巴巴的天天跟在你后头?全赖我刘嫖长得俊,生了你这个漂亮丫头。这第二呢,虽说男人爱美人荤素不忌,就性格而言彻儿还是喜欢那种不同寻常的,既能人前拿得出手大方端丽又能在那方面和谐妖娆……”
“母亲你还是继续说正事吧。”说到“那方面”陈娇立刻岔开话,她实在忍不了母亲越发绘声绘色的形容,要说胆大强势,她这个母亲才是没什么忌讳话越说越让她不好意思起来。
“对对对,接着说正事。”大长公主也发现了女儿的羞赧,心想她毕竟是新妇,也自觉话有点过火,前事不提又说起窦竟夕的来意。
不多时身着滚蓝边行云龙纹天子常服的刘彻便阔步走入殿中,在大殿中央规矩的向太皇太后行叩拜大礼,声音洪亮而有力:“孙儿向祖母太皇太后请安,外祖太皇太后长乐无极。”
太皇太后表情淡淡,平声道:“天子起来,有什么事坐下说吧。”
“谢外祖太皇太后。”刘彻平日嫌太皇太后对他管束太多,行家礼大多都是敷衍了事,难得最近几日日日礼数周全,每一个动作都做得到位,言语恭敬。
刘彻落座后窦竟夕向他行礼,刘彻一面摆手让她免礼一面笑道:“表姐陪了祖母太皇太后一晌午了,代朕尽孝,朕还要谢谢表姐。”
“臣妾不敢。”
窦竟夕虽然住在长乐宫却极少见到刘彻,今日一见只觉与以往大不相同,心中纳闷,心说半月不见天子倒是温和多了,以往那股子盛气凌人桀骜不驯的气势收敛了不少,倒像彻头彻尾换了性子一般。
寒暄几句之后太皇太后便问刘彻的来意,刘彻恭谨笑答道:“孙儿今日来一是给祖母太皇太后问安,二来是向太皇太后请示几件朝政。第一件便是请问祖母太皇太后该如何处置那蛊惑孙儿离间天家的赵绾王臧二人。”
“赵绾、王臧?”太皇太后唇角勾了勾,用不急不缓的声音说:“他们两个怎么了?他们不是天子的心腹重臣吗,怎么,听天子的意思竟要处置他们?”
“孙儿之前不懂事,受此二人蛊惑,将其视为亲近重臣,如今发生了这许多事孙儿方才如梦初醒,此二人离间朕与祖母太皇太后的关系,挑拨是非徇私舞弊,利用朕推行新政之便借儒学之名行排挤诸侯之事,实在有损我大汉立国根基,如今孙儿已经幡然醒悟将此二人打入诏狱,最终如何处置还望祖母太皇太后明示。”
“哦?他们排挤诸侯,还做出徇私舞弊之事?哀家竟不知这两个儒生有这么大本事和权力,真是小看了他们。”太皇太后好像从不知道王赵二人有“罪”一样,她派宁成私下搜罗他们“罪证”的事只字不提,只是顺着刘彻的话往下说。
“正是,那强令诸侯徙国之策便是他们二人谋策,现朕已查明他二人以职权之便枉自挥霍孙儿对他们的信任,收受贿赂饕餮难饱,这二人实在留不得了。”刘彻说完起身避席再次跪地道,“至于他们二人的权力,全是孙儿用人不查,误导新政,枉费祖母太皇太后的一番教诲,有愧父皇的谆谆训诫,孙儿知错了。”
刘彻的忽然认错让太皇太后都有些意外,不过太皇太后毕竟是经历过大风浪的人,神色如常岿然不动,声调也依旧十分平和:“那么依着太子的意思,要怎么处理?是想罢了他们的官职,让他们回乡?”
刘彻抬起头目光清明语气适中,他说:“汉律在上怎可徇私,罪证确凿,朕的意思是处死二人,请祖母太皇太后定夺。”
☆、第182章 诸美入宫
太皇太后没有立即表态,只是闭目静坐了一会,开口道:“赵绾,王臧,恩,这两人在你身边日子不算短了,天子怎么忽然就要处置她们二人?哀家觉得入果他们真如天子所言罪在不赦,那么当初举荐他们之人亦有不可推脱的罪责。”
窦太后轻轻一句话就把罪责带到身居要职的窦婴和田蚡身上。
刘彻明了太皇太后的意思,他低头道:“祖母太皇太后所言甚是,当初丞相窦婴和太中大夫田蚡举荐他二人,如今他们事发本应一并问罪窦田两人,但赵绾、王臧毕竟也是窦婴提醒朕要多加防范,而田蚡则查到了他们徇私枉法的罪证,这才让孙儿尽快醒悟。如此朕觉得丞相和太中大夫尚能分辩奸佞贤德,对辅佐朕有所助益,算是将小功补大过,当然他们身在高位有失职之处,功过不能相抵,朕的意思是罚他二人一年俸禄,以示警醒。”
太皇太后轻笑了一声,用苍老的声音徐徐道:“哀家还以为天子要撤了他们的职务,原来只是罚了俸禄。罢了,想那窦婴、田蚡儒生出身,当初推荐赵王两人也是因为他们算得上儒学的大成,现如今这两人的言论成了离间天家的龃龉之论,那天子对他们所力倡的儒学又做何看法?”
刘彻今日敢来长寿殿向太皇太后主动示弱摊牌自然是早有对策,他恭敬答道:“回禀祖母太皇太后,孙儿如今不光对那儒学有了新的看法,就是对黄老之说乃至整个诸子百家的学说也都有了新的认识。”
“哦?”太皇太后细长的眉尾微挑,语速还是不急不缓,她道,“哀家是个妇道人家,托文皇帝的指教也读了大半辈子的《道德经》,百家学说尚可略知一二,既然天子对百家学说有了新的看法,不嫌我这个老太婆愚陋,就说来给我听听。”
刘彻的施政之策主要有两点与太皇太后相背,一则是对诸侯王世家的态度:窦太皇太后主张厚待高祖子嗣和大寒功勋世家而刘彻主张限制诸侯王的权力实行中央集权皇权独揽;另一个分歧是治理国家的根本策略:窦太皇太后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黄老无为之治思想下的文景之治令大汉得以休养生息国富民丰,但刘彻认为如今的大汉需要儒学固基,积极出仕,外攘夷狄内统春秋。
显然刘彻向太皇太后请命诛杀赵绾和王臧就是顺从太皇太后向列侯世家让步,那么如今就只剩下第二个分歧,只要刘彻与太皇太后再度观点同意那么太皇太后就不会再为难他掌权。
太皇太后现在就是在试探刘彻。而刘彻也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事事逞强的毛头小子了。
“孙儿认为百家言论各有各的长处,论其源头当以老子的‘无为’为本,历经先秦诸子发展已是思想灿烂各有所长。最近孙儿再看那些儒生才俊的策论上书越发觉得如此,那些治国之论哪里是儒家一家之言,分明是揉百家精华而成。譬如董生的‘天人感应’,那是当初阴阳家邹衍的理念;独尊国术一家治国,那是秦时韩非、李斯曾经做之事;至于尊师重教,选拔贤才那更是多年前孟子曾与梁惠王论过的王道。所以孙儿也明白了,何必去强尊什么儒家道家,只要利于天下之法,能让孙儿上不负历代先皇教诲,下可惠泽天下百姓,那百家齐鸣不是更好。这便是孙儿浅见,还望祖母太皇太后指教。”
刘彻这一番百家学术取长之说确实取悦了太皇太后,她做了四五十年的天家媳妇,从一个小小的美人到如今的太皇太后,人间所能至极的富贵她都得到了,目下便是更希望大汉江山永固万民崇戴,皇家和乐子孙延绵。
“天子确实能进益了,能有这般胸怀,当真是不愧为高祖子孙。”窦太后很是欣慰的点点头,“这两件政事前一件天子办得自然是很好,但是后一件,对那窦婴和田蚡罚的却太轻了,哀家要是准了天子的意思,那朝堂上反倒觉得哀家是偏向窦家。”
刘彻听闻太皇太后似乎不愿放过窦婴和田蚡,心口不由一紧,若是他两人也被罢免问罪那仅剩新政国策恐怕也再难推行下去,赵王和王臧的牺牲就太不值得了。
刘彻的手指身陷掌心,他终究还是忍住了,抬头看向太皇太后,十分谨慎的问道:“那祖母太皇太后的意思是?”
“哀家的意思”太皇太后顿了顿道,“既然天子觉得窦婴还有用那就留着他吧,但他的食邑须得消减近半,以示警戒。至于那田蚡,他既是没有爵位之人那也就只能革去他太中大夫一职了,接替他的人选,哀家再仔细为天子考虑一下,你看如何?”
“还是祖母太皇太后考虑的周全,孙儿这就去办。”
没有彻底废除新政限制君权且还留下窦婴这个丞相已经是太皇太后对刘彻的肯定和让步了,这个时候刘彻当然只能谢恩。
刘彻到底还是松了一口气,起身正要出去,太皇太后却又发话了:“彻儿,还有一样,你那个舅舅薄仪,要是做不出什么像样的事,太尉这个三公要职就算了,他那个样子哪有一点可行军权的本事,还是让韩安国暂领其事,令让薄仪做个闲职就是了。”
“喏,孙儿明白了。”
保住该保的人就够了,至于薄仪,刘彻真是不愿意为了他多费一句口舌。
当初让薄仪坐上太尉一职就是刘彻多方考虑的结果,本来想着太尉手握兵权(虽然大部分将领还是在太皇太后的控制下,但好歹太尉手里也有军队)选他刘彻自己的人太皇太后会不满,又不甘心让这个职位落在世家势力之手,所以才顺水推舟让薄太后这个“第三方”出来平衡局势,看在她的面子上让薄仪一步登天身居高位参与政事。刘彻心想薄仪怎么也能算上大半个自己人,可惜他太不争气,大事上糊里糊涂小事上又贪婪奸猾,刘彻对他早就不胜其烦,借着太皇太后的手免掉算了,还不如真上过战场带过兵的韩安国省心。
梁王刘明之死引发的一系列*终于以刘彻废止明堂辟雍斩杀赵绾、王臧,罢免田蚡等人为代价而平息,前后历时将近三个月,朝局势力重新洗牌,政治实力对比再次改变,其结果十分明显,就臣子势力而言太皇太后背后的世家大族占据了上风,但刘彻强军固权的新政并没有停止,反而得到了太皇太后更多的默许有了更多改革的空间。
十月底建元二年的第一场雪覆盖了甘泉宫修葺一新的宫室楼阁,花木建筑皆是一片银白,肃穆而美丽。
“你这里可真是太清静了。”馆陶大长公主饮了一口侍女刚煮好的热茶,望着殿外的雪景说。
“是呀,清静才能修养心性,父亲不是一直这么说么。”陈娇微笑着端起茶著,“最近汉宫太热闹了,母亲大底不太习惯我这里的清静。”
大长公主哼笑一声,那不屑又高傲的神情似乎是对汉宫的“热闹”不屑一顾,喝了半盏茶才道:“我记得你一直都不喜欢素淡的颜色、清静的地方,怎么现在转性了?”
陈娇连忙摇头道:“我现在也不喜欢素淡的颜色,不过养病呢还真不宜太热闹。”
大长公主马上放下茶著,似乎是不想再跟陈娇虚与委蛇了,直奔主题道:“你是皇后,虽然在这里休养着也是未央宫的正经中宫,那些册封后宫的文牒你肯定也看过了吧。”
陈娇慢慢饮着茶风轻云淡的说:“何止看过了,若无凤玺加印,那些美人良人又是怎么出现在掖庭十四殿的。母亲说的窦曼文、薄家的姑娘、栗姬选的美女,还有王信送的那一对姐妹花,她们每一个封号都是我应许的。”
大长公主叹了口气:“也是,哎,这两三个月里天子可没少在宫里设宴款待列侯和勋贵,自从老太太那里松了口许了窦曼文入宫,那些贵戚诸侯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一个个上赶子给天子送美人,每次宴请都要收下三五家的几十个歌女,看得我就心烦,偏偏不能多说话。”
陈娇看着大长公主那个又恨又憋气的样子不由就笑出了声,调侃道:“既然母亲按捺不住,怎么没送几个美人给天子?”
陈娇话音刚落大长公主的一巴掌就轻轻打在她胳膊上:“唉唉唉,你这孩子,你可别小看了你娘,你当我是不知道那些列侯世家打的什么主意啊,送美人,哼,咱们家需要用这种方式来邀宠还是需要用这种方式来打听消息控制天子?我才不干那画蛇添足的事呢,你娘现在在天子眼里可比那些送美人的列侯强太多了。”
大长公主这几句话说的有些自豪,她看了陈娇一眼道:“当时我就跟你父亲说,别管他们窦家、薄家、王家还有那些各地的诸侯王送多少美人进宫咱们家也不能趟这趟浑水,你说彻儿能不知道他们打什么主意吗,凭他那个性子,面上你好我好大家好心里不知道有多芥蒂这些女人的身份呢。你父亲就说我想事情真是越发周全,全家人都看着我呢!”
看着大长公主那个高兴劲,陈娇心里也是由衷的开心,只要父母关系和和睦睦,家里平平安安,她在宫中也就没什么后顾之忧了。至于那些带着各种各样目的的女人,她还不放在眼里,要是真有那么一两个想要兴风作浪,她也并不介意借刘彻的手直接除掉,反正刘彻最不喜欢的就是算计他的女人,而这些被诸侯们打着各种各样旗号塞进来为刘彻生育子嗣以图平步青云的女人,打她们一入宫就没什么胜算了。
大长公主那一阵高兴劲过去再看但笑不语的陈娇,心里不禁又生出许多感慨和爱怜,叹道:“也就是你身子不好太皇太后为了子嗣的事儿才松了口,要不然他们也不敢当着我的面就这么明目张胆的往宫里送人。虽说咱们根本不在意这些女人,可你不在宫里,后宫彻儿身边连个给你传信的人都没有毕竟不大好。”
说到这里陈娇也不得不点头称是,他们堂邑侯府不给刘彻送女人是表明站在刘彻一边对天子有信心,不需要吹什么枕头风。可是不送美人到底也有略势,那些诸侯各个都是人精,万一指使哪个女人在后宫闹出什么幺蛾子,陈娇也不好在第一时间控制。
“这事……”陈娇的手指在小几上轻轻的敲打,正在思考对策。
“阿娇,其实我这里倒是有一个办法。”大长公主道,“你要不然先听听?”
☆、第183章 获得军权
“母亲请说。”陈娇看向大长公主。
“是这样,眼看入了冬你表姐也要回江都国了,那日她到咱们府上来拜谒我和你父亲,跟我说了这么一遭事儿。自从开了给天子送美人的先例,这些刚刚与天子修好的诸侯自然是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表现,其他各地的藩王也不能当看不见,胶西王那边的美女荀丽已经呈宠了,所以江都王怎么也得表示一下。你表姐与非儿跟你关系都很亲近,生怕送了美人你会芥蒂,可是不送又显得对陛下不够亲近,所以那天就带来一个叫采珍的姑娘。”
大长公主说完陈娇便猜到了后事:“江都王后想把那个叫采珍的姑娘进献给天子,特意让母亲过目?”
大长公主道:“正是,原本对这事我也有些抵触,但是见了那个采珍呢,你别说我还真有点放心了。这个姑娘是江都人氏,要说五官长相那真算不上出挑,倒是细皮嫩肉的,我觉得她那样貌生的寡淡清冷又不爱说话,就算性格和顺些也不一定招彻儿的喜欢,总之她不是彻儿喜欢的那一型……”
大长公主没说完陈娇却忍不住笑着插了句话:“母亲你倒知道天子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大长公主白了她一眼道:“说你嫩呢,你娘给景皇帝物色过多少美人,还看不出他个毛头小子喜欢什么样的?哼,我告诉你,一来男人都喜欢长得水灵漂亮的女人,这是天性,要不然小时候那么多翁主在宫里玩,他刘彻巴巴的天天跟在你后头?全赖我刘嫖长得俊,生了你这个漂亮丫头。这第二呢,虽说男人爱美人荤素不忌,就性格而言彻儿还是喜欢那种不同寻常的,既能人前拿得出手大方端丽又能在那方面和谐妖娆……”
“母亲你还是继续说正事吧。”说到“那方面”陈娇立刻岔开话,她实在忍不了母亲越发绘声绘色的形容,要说胆大强势,她这个母亲才是没什么忌讳话越说越让她不好意思起来。
“对对对,接着说正事。”大长公主也发现了女儿的羞赧,心想她毕竟是新妇,也自觉话有点过火,前事不提又说起窦竟夕的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