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联系销售渠道
今天是春节的第一天,杨毅八点多就起床了,当他蹑手蹑脚的走到院子的时候,发现刘牧母子已经在院子里活动身体了。
“新年好。”
杨毅伸了过懒腰,站在院子里活动一下身体。刚拉好架势,大门就传来了一阵响声。
“杨哥哥,新年快乐啊。我是月英啊。”
没想到杨月英主动找上了门,这还省下好多麻烦。连忙三步并着两步前去开门。
“月英,快。屋里做。我正要去找你呢。”
杨毅热情的拉着杨月英的小手,邀请她进屋里坐。
刘牧正要关门,外面有一股力量阻止着。
“杨村长等等啊……”
“我们来参观一下院子里的茶叶。”
“是啊,杨村长我们来看看茶叶怎么样了。”
一听到外面七嘴八舌,刘牧也是连忙打开了门,瞬间涌进来二三十个人,都是住在附近的邻居。为了利益,大家也都豁出去了。
“行行行,大家安静听我说,等会儿咱们一起去参观茶叶,好不好。”
杨毅的声音洪亮的传遍人群中,余柳柳和刘婶也来了。
村民们都热烈的鼓掌,好像欢迎市里面的领导一样。
“月英,走吧,这方面你是专家。”
杨毅的眉梢一佻,嘴角勾出一抹弧线。
观众里的余柳柳说什么也不能忍,粉拳攥得死死地,刘婶连忙劝着要已大局为重。
就这样,杨月英自信的走在最前面,杨毅随后,村民们紧紧的跟了过来。
“哇,好香啊。”
猴子刚走到门口就开口讲道。
村民们也都吸了吸气,果然有一股茶香味弥漫在空气中。
“是啊村长,这是什么茶,怎么怎么想。”隔壁的王大娘连忙问道。
“这就让我们的专家给大家一一讲解吧。”
杨毅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村民们把杨月英围在中间,眼睛全都落在她一人身上。
这还是第一次成为现场的焦点,杨月英乌黑的辫子一甩一甩的,思考了片刻开始讲道。
“这中茶被叫做大红袍,它原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杨月英果然其实炒过茶的人,就连杨毅也在一旁认真的听着,有几位细心的村民还带了小本,重要的都记了下来。
“月英,这种大红袍有什么特殊的功效没有?为什么要叫大红袍?”
余柳柳的话打断了杨月英的讲解,虽然目的只是为了刁难她,但村民觉得这个问题也是他们想问的,于是大家纷纷要求杨月英解答。
“大家既然这样感兴趣,那今天我就给大家仔细的讲一讲。”猴子和李坏眼疾手快,一人手里拿着木凳,一人手里拿着水杯。恭恭敬敬的递给了杨月英。
杨月英点了点头,微微一笑表示感谢,然后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这大红袍除了和普通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具有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禅茶韵味。注重活、甘、清、香。”
杨月英说完,咳了咳嗽,村民们立马送出热烈的响声,其中包括余柳柳。这杨月英还真是专家。
“好了,感谢月英今天给大家的讲解。现在我宣布,大年过后,从原先的种蔬菜、萝卜和土豆,统一改成种植茶叶。咱们杨家沟翻身的时候到了!!!”
杨毅说话加大了分贝,所有的人连忙拍手叫好。
“杨村长,谢谢你啊。带我们走向了辉煌。”
“是啊,要是没有你。我家二狗子现在还在砖厂里做着苦力活啊。”
……村民们一个劲儿的感谢,不知是谁问了一声。
“那茶叶的销售渠道呢?还是赵氏集团吗?”
杨毅左瞧瞧右看看都没发现说话的人,只是看见李坏脸红着坐在那里。
其实这话就是李坏说的,他以为杨毅要怪他话多,连忙闭了嘴。
杨毅还是没有发现,索性现在樱桃树下再次高呼。
“大家安静安静,听我说。刚才不知道是谁提出的销售渠道,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你们就没想过吗?”
刘牧母子和刘婶母子都清楚,其他的人都小声地和旁边的人讨论。
“是啊,还不知道这高昂的茶叶谁来接手呢。”
“你说这茶叶这么贵,有人买吗?”
杨毅的话引起村民们的反思,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在下面讨论个不停。
“好了好了,下面我们让杨月英来给大家说说。”
杨毅说完就把一脸茫然的杨月英拉到身边。
刚才她还在和秦秀美有说有笑的聊着,这突然被杨毅拉了上来也是涨红了吗?
“杨哥哥,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杨毅轻轻地摸了摸杨月英的秀发,连忙给村名们解释着。
“月英你家里不是在省城里卖茶叶吗?等会儿你给杨叔叔打个电话,让他帮忙联络联络有没有靠谱的下家,价格他定,只要合适就行。”
杨毅轻声细语的在杨月英的耳边说起,这才把这个傻丫头提醒。
“哦,原来是这事儿啊。没问题,只要为了咱们杨家沟好,我爸肯定愿意帮大家这个忙。”
杨月英的话一出口,所有村民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看来这事儿有望了。
其实杨毅也做了两手准备,如果杨月英爸那边没有合适的茶商,赵雅欣或者谢幽兰那边都可以去问问,况且还有谢书记那边兜着,谁都会卖这个面子,所以也不用太担心。
说话间杨月英拨通了他父亲的电话,为了让大家听到,特意开了免提。
“喂,爸。新年快乐。”
杨月英开口来了一句客套话。
“月英啊,在杨家沟住的还习惯吧。电视上说咱们老家发达了,被评为省里第一村,有没有这件事啊。”
“新年好。”
杨毅伸了过懒腰,站在院子里活动一下身体。刚拉好架势,大门就传来了一阵响声。
“杨哥哥,新年快乐啊。我是月英啊。”
没想到杨月英主动找上了门,这还省下好多麻烦。连忙三步并着两步前去开门。
“月英,快。屋里做。我正要去找你呢。”
杨毅热情的拉着杨月英的小手,邀请她进屋里坐。
刘牧正要关门,外面有一股力量阻止着。
“杨村长等等啊……”
“我们来参观一下院子里的茶叶。”
“是啊,杨村长我们来看看茶叶怎么样了。”
一听到外面七嘴八舌,刘牧也是连忙打开了门,瞬间涌进来二三十个人,都是住在附近的邻居。为了利益,大家也都豁出去了。
“行行行,大家安静听我说,等会儿咱们一起去参观茶叶,好不好。”
杨毅的声音洪亮的传遍人群中,余柳柳和刘婶也来了。
村民们都热烈的鼓掌,好像欢迎市里面的领导一样。
“月英,走吧,这方面你是专家。”
杨毅的眉梢一佻,嘴角勾出一抹弧线。
观众里的余柳柳说什么也不能忍,粉拳攥得死死地,刘婶连忙劝着要已大局为重。
就这样,杨月英自信的走在最前面,杨毅随后,村民们紧紧的跟了过来。
“哇,好香啊。”
猴子刚走到门口就开口讲道。
村民们也都吸了吸气,果然有一股茶香味弥漫在空气中。
“是啊村长,这是什么茶,怎么怎么想。”隔壁的王大娘连忙问道。
“这就让我们的专家给大家一一讲解吧。”
杨毅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村民们把杨月英围在中间,眼睛全都落在她一人身上。
这还是第一次成为现场的焦点,杨月英乌黑的辫子一甩一甩的,思考了片刻开始讲道。
“这中茶被叫做大红袍,它原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杨月英果然其实炒过茶的人,就连杨毅也在一旁认真的听着,有几位细心的村民还带了小本,重要的都记了下来。
“月英,这种大红袍有什么特殊的功效没有?为什么要叫大红袍?”
余柳柳的话打断了杨月英的讲解,虽然目的只是为了刁难她,但村民觉得这个问题也是他们想问的,于是大家纷纷要求杨月英解答。
“大家既然这样感兴趣,那今天我就给大家仔细的讲一讲。”猴子和李坏眼疾手快,一人手里拿着木凳,一人手里拿着水杯。恭恭敬敬的递给了杨月英。
杨月英点了点头,微微一笑表示感谢,然后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这大红袍除了和普通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具有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禅茶韵味。注重活、甘、清、香。”
杨月英说完,咳了咳嗽,村民们立马送出热烈的响声,其中包括余柳柳。这杨月英还真是专家。
“好了,感谢月英今天给大家的讲解。现在我宣布,大年过后,从原先的种蔬菜、萝卜和土豆,统一改成种植茶叶。咱们杨家沟翻身的时候到了!!!”
杨毅说话加大了分贝,所有的人连忙拍手叫好。
“杨村长,谢谢你啊。带我们走向了辉煌。”
“是啊,要是没有你。我家二狗子现在还在砖厂里做着苦力活啊。”
……村民们一个劲儿的感谢,不知是谁问了一声。
“那茶叶的销售渠道呢?还是赵氏集团吗?”
杨毅左瞧瞧右看看都没发现说话的人,只是看见李坏脸红着坐在那里。
其实这话就是李坏说的,他以为杨毅要怪他话多,连忙闭了嘴。
杨毅还是没有发现,索性现在樱桃树下再次高呼。
“大家安静安静,听我说。刚才不知道是谁提出的销售渠道,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你们就没想过吗?”
刘牧母子和刘婶母子都清楚,其他的人都小声地和旁边的人讨论。
“是啊,还不知道这高昂的茶叶谁来接手呢。”
“你说这茶叶这么贵,有人买吗?”
杨毅的话引起村民们的反思,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在下面讨论个不停。
“好了好了,下面我们让杨月英来给大家说说。”
杨毅说完就把一脸茫然的杨月英拉到身边。
刚才她还在和秦秀美有说有笑的聊着,这突然被杨毅拉了上来也是涨红了吗?
“杨哥哥,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杨毅轻轻地摸了摸杨月英的秀发,连忙给村名们解释着。
“月英你家里不是在省城里卖茶叶吗?等会儿你给杨叔叔打个电话,让他帮忙联络联络有没有靠谱的下家,价格他定,只要合适就行。”
杨毅轻声细语的在杨月英的耳边说起,这才把这个傻丫头提醒。
“哦,原来是这事儿啊。没问题,只要为了咱们杨家沟好,我爸肯定愿意帮大家这个忙。”
杨月英的话一出口,所有村民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看来这事儿有望了。
其实杨毅也做了两手准备,如果杨月英爸那边没有合适的茶商,赵雅欣或者谢幽兰那边都可以去问问,况且还有谢书记那边兜着,谁都会卖这个面子,所以也不用太担心。
说话间杨月英拨通了他父亲的电话,为了让大家听到,特意开了免提。
“喂,爸。新年快乐。”
杨月英开口来了一句客套话。
“月英啊,在杨家沟住的还习惯吧。电视上说咱们老家发达了,被评为省里第一村,有没有这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