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夜探粮仓
西平粮仓位于长安的东市附近,是一座又大又气派的宅院。院墙足有三米高,即便是这样,站在院墙之外,仍能看到里面的谷仓,可见谷仓之高大。
作为粮商,而且还是如此之大的粮食,手底下通常都会养着一大批的粮农。粮农是指专门以卖粮为生的农民,他们卖的粮食,被称为粜粮。
一般来说,大粮商的手里囤积着大量的粜粮,看到哪个州哪个郡粮食欠收,缺粮了,再把囤积的粜粮运送过去,以高价出售。
柳不信在西平粮仓附近潜伏许久,从天刚刚暗下来,一直潜伏到后半夜的丑时,也就是凌晨一点左右。
这时候,长安城已万籁俱寂,只有零星的灯光。
柳不信穿着紧身的夜行衣,从黑暗的角落中缓缓走出来。他来到粮仓的院墙底下,侧着脸,把耳朵贴在院墙上,静静聆听。
听了好一会,他取出一只飞爪,轻轻向前一抛,飞爪扣住墙沿,发出啪的一声轻响。柳不信没有立刻往上爬,依旧是侧耳倾听。
又听了好一会,还是什么动静都没有,他这才抓着绳索,噌噌几下,人已爬上三米高的墙头。他蹲在墙上,收回绳索的同时,目光在院子里扫了扫去。
粮仓不是正规的院落,里面是一大片开阔的空间,其中盖着好几座又高又大的粮仓。
沙、沙、沙!附近传来脚步声。原本蹲在院墙下的柳不信,立刻趴伏下来,顺着院墙,跳入院子里。
这里可没有草丛树木,他人进来之后,完全暴露在外。
时间不长,三名高举着火把的大汉走了过来。他们是负责夜间巡逻的护院,每个人的肋下都挂着佩剑、佩刀,巡逻的时候,目光如电,警惕的环顾四周。
当他们路过柳不信进来的地方时,举目望去,空空荡荡,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三名大汉脚步未停,直接走了过去。等他们走远,院墙突然动了一下,紧接着,一大块‘墙皮’掉落下来,柳不信的身形在墙皮后显露。
原来手中拿着一大块纱布,纱布的颜色几乎与墙体的颜色一模一样,他贴墙而站,将纱布高高举起,打眼一瞧,整个人真就和墙壁融为了一体。
别说现在是黑夜,光线有限,看不清楚,即便是白天,如果不仔细分辨的话,也很难看出破绽。
他快速把纱布收起,猫着腰,向前方的一座谷仓接近过去。
到了谷仓近前,他听了听里面的动静。静悄悄的,声息皆无。他移动到谷仓的门前,上面挂着锁头,这难不住柳不信。
他拿出细细的铁条,顺着锁头眼捅了几下,随着咔的一声,锁头打开。他动作缓慢的推开房门,开到一条缝隙的时候,他侧身闪了进去。
他回手关闭房门,而后贴门而站。谷仓的高度在六七米开外,其窗口的高度,距离地面有六米,倘若是白天,还能有点光线照进来,到了晚上,身在谷仓的底部,当真是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什么都看不到。
柳不信站了一会,而后取出火折子,吹着,谷仓里总算是有了些亮光。他举着火折子,缓缓照了一圈,这座谷仓,囤积的不是粮食,而是蔬菜。
在当时,人们食用的蔬菜不至于单调,但也绝没有现在这么多种类。百姓们常吃的蔬菜是葵、藿、薤、葱、韭等。
葵是人们最常吃的,葵不是一种蔬菜,而是指一大类的蔬菜,其中包括水芹,水芹在当时叫楚葵。
但到了明朝的时候,除了水芹,其余那些种类的蔬菜,皆被定为草,不再被人们所食用。至于藿、薤、葱、韭等,其中有些被淘汰了,有些一直被延用至今。
柳不信拿着火折子,刚要往前走,脚都已经抬起,但立刻又缩了回去。
他慢慢蹲下身形,用火折子往地上照,这时候方看到,距离地面半尺高的地方,有一条细细的丝线,顺着这条丝线向尽头看,能看到挂在尽头的两颗小铃铛。
他眯了眯眼睛,高抬脚,从丝线上面慢慢跨了过去。向里走,地上放着好多的竹筐,每个竹筐里面都是各种各样的新鲜蔬菜。
现在已经入秋,天已经渐渐凉了,有些蔬菜已经不能生长,但西平粮仓里还存放着新鲜的。
这主要是因为在当时,已经有温室,也就是现在俗称的暖棚、大棚,即便到了寒冬腊月,温室中依旧可以种植蔬菜。明确记录在史书中的温室,便是太官园。
不得不说,中国的先祖们真的很智慧,现代人所能想到的,古人们也都能想得到。
柳不信在谷仓内缓缓走动,四处查看,谷仓虽大,但里面没有各种隔断,可谓是一目了然。没有密室,没有暗门,除了装着蔬菜的竹筐,再无其它。
他顺着谷仓的环形台阶往上走。很快,他便到了谷仓的顶部,他站在窗口前,拢目向外望,站在这里观望,整座粮仓的布局,可谓是一目了然。
在柳不信仔细观察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在粮仓正中央的一座谷仓前,竟然有两名大汉在站岗。
要知道西平粮仓内有好几座谷仓,别的谷仓都只是门上上了一把锁就完事了,唯有这座谷仓,竟然还安排了两人专门负责看守。
这不对劲!柳不信眯了眯眼睛,这说明这座谷仓里的东西很重要,可是谷仓里,除了粮食和蔬菜外,还能装什么重要的东西呢?
想到这里,柳不信顺着台阶走了下去。他走回到谷仓底部,跨过地上的丝线,走到门前,稍微推开一条缝隙,等到下一波的巡逻人员走过去,他方从谷仓内出来,回手将锁头挂回去,锁死。
而后,他远远跟在巡逻人员的后面,缓缓前行,一直绕行到中央粮仓的后身,他这才向粮仓靠近过去。
中央这座粮仓的正门,有两名大汉把手,他想从正门进,是不太可能了。他举目往上望,看向粮仓顶部的小窗口。
他取出飞爪,看准方向,找好角度,将小飞爪向上抛出。
啪!飞爪正扣住窗户的边沿,柳不信用力拉了拉,感觉抓得很牢靠,他顺着绳索,双脚蹬着墙壁,快速往上攀爬。
很快,他便爬到六米多高,小窗户的近前,然后顺着窗口钻了进去。
窗户狭小,主要是用来通风的,身形稍微壮一点的人恐怕都爬不进去,好在柳不信体型瘦小,挤一挤,倒是也顺利爬了进去。
成功进入粮仓内部,柳不信蹲下身形,向下看,黑咕隆咚的,什么都看不见。
柳不信不知道下面的情况,也不知道底层有没有人,不敢吹着火折子,他只能猫着腰,用脚轻轻蹭着下面的木板,缓缓往下走。
当柳不信走到距离地面还有三四米高的时候,突然之间,就听咣当一声,谷仓的大门被打开。他反应也快,立刻趴伏下去,身子贴在木板上,向下看去。
随着火光,一名举着火把的大汉走进来。他先是向四周照了照,然后提着水桶,向谷仓的里面走去。来到里端,他放下水桶,把两只装满粮食的竹筐搬开。
趴伏在上面,居高临下的柳不信看得清清楚楚,原来两只竹筐的下面,还暗藏着一个小铁门。
那名大汉搬开两只竹筐后,喘了口粗气,掏出钥匙,把地上小铁门的锁头打开,然后拉开铁门,提着水桶,走了进去。
时间不长,他又从小铁门内出来,不过他手中提着的桶已经不见了。他把铁门重新关好,锁死,又把粮筐粮食压在上面,这才退出粮仓。
随着咔咔两声,粮仓门的外面显然是上了锁的。
柳不信慢慢站起身形,摸着黑,走到粮仓底部,凭着记忆,他摸到谷仓的里端,这才把火折子取出,吹着。
看着压在小铁门上的两只竹筐,他犹豫了片刻,还是将其一点点的拽开。
之后,他打开铁门上的锁头,将小铁门一点点的拉开。
用火折子向下照,铁门内有一架向下的木头梯子。柳不信深吸口气,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顺着梯子,缓缓走了下去。
这是一条狭窄的地道,不是很长,地道的尽头有一扇小木门,门上还是上了锁。
柳不信将这把锁打开,然后慢慢拉开房门。也就在他开门的同时,里面传出吸气声。
在这种黑漆漆、静悄悄的环境下,突如其来的吸气声,让柳不信的身子都是一哆嗦头皮发麻。他将手中的火折子向上举了举,这才看清楚,小木门内是一间封闭的密室,在密室的里端,哆哆嗦嗦地蜷缩着两名女子,看起来,她俩被关押在这里已经有段时间,脸颊、衣服上都是污渍。
这两名女子缩在墙角,抱成一团,怯生生地看着柳不信。
见此情景,柳不信已然明了,最近长安城内发生的连续失踪案,还真的和西平粮仓有关。
看着可怜兮兮的两位姑娘,他是很想救她俩出去,但现在,他没有那个能力。
他没有蠢到直接说,自己是来救她们的。
他目光一凝,冷冷扫视两名女子一眼,将腰间别着的匕首抽出来,向两名女子晃了晃,沉声说道:“都老实点,再敢闹腾,老子一刀捅死你们!”
两位姑娘见状,吓得更是哆嗦成一团,鼻涕眼泪一并流淌出来,但是不敢发声,很显然,以前已经有人警告过她们了。
判断出这两位姑娘的处境暂时还安全,柳不信不再耽搁时间,按照原路,退出密室,把各扇房门都一一锁好,他又按照原路,回到粮仓地顶部,然后在小窗户这里固定好绳索,顺着绳索滑了下去。
收回绳索,把一切都做的不留痕迹,他退回到院墙那边,故伎重演,借助绳索,退出西平粮仓。
到了西平粮仓之外,他先向左右看了看,然后健步如飞地跑进一条小胡同里。
在胡同内,还隐藏有十多号人,为首的一位,正是徐政。
看到柳不信平安无事地回来,徐政等人皆长松口气。等柳不信来到近前,徐政压低声音,问道:“不信,里面的情况怎么样,你查到什么了?”
柳不信小声说道:“粮仓里有密室,密室中关押着两名女子,具体是不是城内失踪的姑娘,我没敢问,但我估计,十之八九。”
徐政身后的一名青年细语道:“不对啊,失踪的姑娘不是有十几个吗?”
柳不信说道:“大多数人,应该都已经被西平粮仓送出城了。”
徐政点点头,认为很有这种可能。柳不信正色说道:“政哥,我们现在就把消息通知给京兆尹,让京兆尹出兵来抓人。”
仔细想了想,徐政摇头,说道:“你只看到了两名女子。”
“是!”
“可其它人,我们还没有找到呢!”徐政面色凝重地说道。
作为粮商,而且还是如此之大的粮食,手底下通常都会养着一大批的粮农。粮农是指专门以卖粮为生的农民,他们卖的粮食,被称为粜粮。
一般来说,大粮商的手里囤积着大量的粜粮,看到哪个州哪个郡粮食欠收,缺粮了,再把囤积的粜粮运送过去,以高价出售。
柳不信在西平粮仓附近潜伏许久,从天刚刚暗下来,一直潜伏到后半夜的丑时,也就是凌晨一点左右。
这时候,长安城已万籁俱寂,只有零星的灯光。
柳不信穿着紧身的夜行衣,从黑暗的角落中缓缓走出来。他来到粮仓的院墙底下,侧着脸,把耳朵贴在院墙上,静静聆听。
听了好一会,他取出一只飞爪,轻轻向前一抛,飞爪扣住墙沿,发出啪的一声轻响。柳不信没有立刻往上爬,依旧是侧耳倾听。
又听了好一会,还是什么动静都没有,他这才抓着绳索,噌噌几下,人已爬上三米高的墙头。他蹲在墙上,收回绳索的同时,目光在院子里扫了扫去。
粮仓不是正规的院落,里面是一大片开阔的空间,其中盖着好几座又高又大的粮仓。
沙、沙、沙!附近传来脚步声。原本蹲在院墙下的柳不信,立刻趴伏下来,顺着院墙,跳入院子里。
这里可没有草丛树木,他人进来之后,完全暴露在外。
时间不长,三名高举着火把的大汉走了过来。他们是负责夜间巡逻的护院,每个人的肋下都挂着佩剑、佩刀,巡逻的时候,目光如电,警惕的环顾四周。
当他们路过柳不信进来的地方时,举目望去,空空荡荡,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三名大汉脚步未停,直接走了过去。等他们走远,院墙突然动了一下,紧接着,一大块‘墙皮’掉落下来,柳不信的身形在墙皮后显露。
原来手中拿着一大块纱布,纱布的颜色几乎与墙体的颜色一模一样,他贴墙而站,将纱布高高举起,打眼一瞧,整个人真就和墙壁融为了一体。
别说现在是黑夜,光线有限,看不清楚,即便是白天,如果不仔细分辨的话,也很难看出破绽。
他快速把纱布收起,猫着腰,向前方的一座谷仓接近过去。
到了谷仓近前,他听了听里面的动静。静悄悄的,声息皆无。他移动到谷仓的门前,上面挂着锁头,这难不住柳不信。
他拿出细细的铁条,顺着锁头眼捅了几下,随着咔的一声,锁头打开。他动作缓慢的推开房门,开到一条缝隙的时候,他侧身闪了进去。
他回手关闭房门,而后贴门而站。谷仓的高度在六七米开外,其窗口的高度,距离地面有六米,倘若是白天,还能有点光线照进来,到了晚上,身在谷仓的底部,当真是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什么都看不到。
柳不信站了一会,而后取出火折子,吹着,谷仓里总算是有了些亮光。他举着火折子,缓缓照了一圈,这座谷仓,囤积的不是粮食,而是蔬菜。
在当时,人们食用的蔬菜不至于单调,但也绝没有现在这么多种类。百姓们常吃的蔬菜是葵、藿、薤、葱、韭等。
葵是人们最常吃的,葵不是一种蔬菜,而是指一大类的蔬菜,其中包括水芹,水芹在当时叫楚葵。
但到了明朝的时候,除了水芹,其余那些种类的蔬菜,皆被定为草,不再被人们所食用。至于藿、薤、葱、韭等,其中有些被淘汰了,有些一直被延用至今。
柳不信拿着火折子,刚要往前走,脚都已经抬起,但立刻又缩了回去。
他慢慢蹲下身形,用火折子往地上照,这时候方看到,距离地面半尺高的地方,有一条细细的丝线,顺着这条丝线向尽头看,能看到挂在尽头的两颗小铃铛。
他眯了眯眼睛,高抬脚,从丝线上面慢慢跨了过去。向里走,地上放着好多的竹筐,每个竹筐里面都是各种各样的新鲜蔬菜。
现在已经入秋,天已经渐渐凉了,有些蔬菜已经不能生长,但西平粮仓里还存放着新鲜的。
这主要是因为在当时,已经有温室,也就是现在俗称的暖棚、大棚,即便到了寒冬腊月,温室中依旧可以种植蔬菜。明确记录在史书中的温室,便是太官园。
不得不说,中国的先祖们真的很智慧,现代人所能想到的,古人们也都能想得到。
柳不信在谷仓内缓缓走动,四处查看,谷仓虽大,但里面没有各种隔断,可谓是一目了然。没有密室,没有暗门,除了装着蔬菜的竹筐,再无其它。
他顺着谷仓的环形台阶往上走。很快,他便到了谷仓的顶部,他站在窗口前,拢目向外望,站在这里观望,整座粮仓的布局,可谓是一目了然。
在柳不信仔细观察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在粮仓正中央的一座谷仓前,竟然有两名大汉在站岗。
要知道西平粮仓内有好几座谷仓,别的谷仓都只是门上上了一把锁就完事了,唯有这座谷仓,竟然还安排了两人专门负责看守。
这不对劲!柳不信眯了眯眼睛,这说明这座谷仓里的东西很重要,可是谷仓里,除了粮食和蔬菜外,还能装什么重要的东西呢?
想到这里,柳不信顺着台阶走了下去。他走回到谷仓底部,跨过地上的丝线,走到门前,稍微推开一条缝隙,等到下一波的巡逻人员走过去,他方从谷仓内出来,回手将锁头挂回去,锁死。
而后,他远远跟在巡逻人员的后面,缓缓前行,一直绕行到中央粮仓的后身,他这才向粮仓靠近过去。
中央这座粮仓的正门,有两名大汉把手,他想从正门进,是不太可能了。他举目往上望,看向粮仓顶部的小窗口。
他取出飞爪,看准方向,找好角度,将小飞爪向上抛出。
啪!飞爪正扣住窗户的边沿,柳不信用力拉了拉,感觉抓得很牢靠,他顺着绳索,双脚蹬着墙壁,快速往上攀爬。
很快,他便爬到六米多高,小窗户的近前,然后顺着窗口钻了进去。
窗户狭小,主要是用来通风的,身形稍微壮一点的人恐怕都爬不进去,好在柳不信体型瘦小,挤一挤,倒是也顺利爬了进去。
成功进入粮仓内部,柳不信蹲下身形,向下看,黑咕隆咚的,什么都看不见。
柳不信不知道下面的情况,也不知道底层有没有人,不敢吹着火折子,他只能猫着腰,用脚轻轻蹭着下面的木板,缓缓往下走。
当柳不信走到距离地面还有三四米高的时候,突然之间,就听咣当一声,谷仓的大门被打开。他反应也快,立刻趴伏下去,身子贴在木板上,向下看去。
随着火光,一名举着火把的大汉走进来。他先是向四周照了照,然后提着水桶,向谷仓的里面走去。来到里端,他放下水桶,把两只装满粮食的竹筐搬开。
趴伏在上面,居高临下的柳不信看得清清楚楚,原来两只竹筐的下面,还暗藏着一个小铁门。
那名大汉搬开两只竹筐后,喘了口粗气,掏出钥匙,把地上小铁门的锁头打开,然后拉开铁门,提着水桶,走了进去。
时间不长,他又从小铁门内出来,不过他手中提着的桶已经不见了。他把铁门重新关好,锁死,又把粮筐粮食压在上面,这才退出粮仓。
随着咔咔两声,粮仓门的外面显然是上了锁的。
柳不信慢慢站起身形,摸着黑,走到粮仓底部,凭着记忆,他摸到谷仓的里端,这才把火折子取出,吹着。
看着压在小铁门上的两只竹筐,他犹豫了片刻,还是将其一点点的拽开。
之后,他打开铁门上的锁头,将小铁门一点点的拉开。
用火折子向下照,铁门内有一架向下的木头梯子。柳不信深吸口气,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顺着梯子,缓缓走了下去。
这是一条狭窄的地道,不是很长,地道的尽头有一扇小木门,门上还是上了锁。
柳不信将这把锁打开,然后慢慢拉开房门。也就在他开门的同时,里面传出吸气声。
在这种黑漆漆、静悄悄的环境下,突如其来的吸气声,让柳不信的身子都是一哆嗦头皮发麻。他将手中的火折子向上举了举,这才看清楚,小木门内是一间封闭的密室,在密室的里端,哆哆嗦嗦地蜷缩着两名女子,看起来,她俩被关押在这里已经有段时间,脸颊、衣服上都是污渍。
这两名女子缩在墙角,抱成一团,怯生生地看着柳不信。
见此情景,柳不信已然明了,最近长安城内发生的连续失踪案,还真的和西平粮仓有关。
看着可怜兮兮的两位姑娘,他是很想救她俩出去,但现在,他没有那个能力。
他没有蠢到直接说,自己是来救她们的。
他目光一凝,冷冷扫视两名女子一眼,将腰间别着的匕首抽出来,向两名女子晃了晃,沉声说道:“都老实点,再敢闹腾,老子一刀捅死你们!”
两位姑娘见状,吓得更是哆嗦成一团,鼻涕眼泪一并流淌出来,但是不敢发声,很显然,以前已经有人警告过她们了。
判断出这两位姑娘的处境暂时还安全,柳不信不再耽搁时间,按照原路,退出密室,把各扇房门都一一锁好,他又按照原路,回到粮仓地顶部,然后在小窗户这里固定好绳索,顺着绳索滑了下去。
收回绳索,把一切都做的不留痕迹,他退回到院墙那边,故伎重演,借助绳索,退出西平粮仓。
到了西平粮仓之外,他先向左右看了看,然后健步如飞地跑进一条小胡同里。
在胡同内,还隐藏有十多号人,为首的一位,正是徐政。
看到柳不信平安无事地回来,徐政等人皆长松口气。等柳不信来到近前,徐政压低声音,问道:“不信,里面的情况怎么样,你查到什么了?”
柳不信小声说道:“粮仓里有密室,密室中关押着两名女子,具体是不是城内失踪的姑娘,我没敢问,但我估计,十之八九。”
徐政身后的一名青年细语道:“不对啊,失踪的姑娘不是有十几个吗?”
柳不信说道:“大多数人,应该都已经被西平粮仓送出城了。”
徐政点点头,认为很有这种可能。柳不信正色说道:“政哥,我们现在就把消息通知给京兆尹,让京兆尹出兵来抓人。”
仔细想了想,徐政摇头,说道:“你只看到了两名女子。”
“是!”
“可其它人,我们还没有找到呢!”徐政面色凝重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