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堆积如山的铜板
听着她报数,薛雨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张嘴问道:“这么多?”
她也不知有多少量,反正鱼罐头是做了很多,就方家赔的那一车鱼儿,就做了两百多罐,其他都是张蔓儿在张罗。
“是啊,大姑姐,这可是一笔庞大的数量,光靠我们几个人手,会把自己累垮的。我跟薛川新买的地基你是知道的,我准备连盖着小作坊,到时招十来个村妇帮忙,我管作坊,你打理好铺子。”
张蔓儿把盖作坊的事,跟她提了一下,免得到时她反应不过来,可看她现在就回不过神来。
一惊一乍道:“都要盖作坊了,这十里八乡的,我还是头一次听说过作坊。弟妹,你可真是了不得,以后必定有一番作为。”
“那当然,也不看看是谁媳妇。”薛川走过来,附和着说道,笑着加入他们清点铜板的大军。
有了他的帮忙,事半功倍,
看着这些堆积如山,沉甸甸的铜板,张蔓儿突然想起一句话,用钱砸死人。
这么多铜板,砸在身上怪疼的,若是砸到要害部位,比如额头,还不得出人命?
思绪有些飘远了,几人跟往常一样,将一百个铜板串成一串,经过半个时辰的清点。
共有一百多串,折算成银子一两五,再加上那个衙门款爷给的一两,还有抽屉里那几粒的碎银子,差不多有三两样子,刨去成本,净赚二两银子啊。
张蔓儿数了数,仔细核对了一遍,没错,是这么多。
“薛川,大姑姐,咱们今个卖了有三两银子。”
这么多,这么大的回报也是出乎薛川的意料,他快速的算算,这么看来,一个月挣个五十两银子不是问题,那么不用一年时间,这买铺子,装修的钱全都回来了。
这可是一笔巨款,相对于他那一两多银子的月俸,就是张蔓儿一天的收入,这么一对比,有着云泥之别,更是让他备受到压力,觉得自己不如张蔓儿,配不上她。
一般来说,人一辈子能挣个一百两就是富户,照这样算,一年后,他家小媳妇妥妥的是村里的首富。
越是这么想,薛川心里就像横了一把刀,压力无限。
几个人心思各异,张蔓儿沉寂在这开门红里,就给薛雨开了每月一两的俸银,再加百分之二的提成。
若是一个月卖的银钱是五十两,那么薛雨的工钱就是二银子,再加上年底张蔓儿会给她福利,妥妥的一年能超三十两。
一年可以盖一套房子的节奏,光是想想都能让薛雨瞠目结舌。
说话口齿都不利落了:“弟妹,这太多了吧,这光是给我月俸就好了,还算什么提成?”
她对提成这个词陌生的很,只听着张蔓儿打了比方,一个月只要卖了五十两银子的货,她能分除了月俸外的一两银子。
每个月拿这么多,这高俸银都能跟大户人家的管家相提并论了。
“大姑姐,这是你应得的,比起摆摊位时,本钱要跟你五五分,现在抛去这些,跟之前拿的也差不多,你付出了这么多,这些都是你的劳动所得。”
薛川见两人谈妥后,收好这些铜钱,将铺子落锁后,拉了牛车过来,就见一个小身影飞快的跑过来:“三舅,舅妈,娘。”
薛雨将扑过来的儿子一把抱住,摸了摸他的脑袋,一脸慈爱道:“下学了,今个来的早一点呢?原本还想经过你学堂接你。”
小石头眨巴着一双黑若宝石的眼眸,看着这合上的铺子,有些可惜道:“你们都关铺子了,我原本还想看看三舅的铺子长什么样?”
上了一段时间的学后,张蔓儿发现小石头周身的气质都变了,带着一股书生气,在加上薛雨的条件好了,给他缝制的衣裳都是细布,让他看起来跟村里的小孩,有着明显的区别。
摸了摸他的脑门,张蔓儿笑道:“小石头,就跟一棵挺拔的小树苗茁壮成长了,跟我刚到薛家时变了个样。”
得了夸奖的小石头,自然欢呼不已。
一行人笑着上了牛车,高高兴兴回到村里。
在路上张蔓儿还心血来潮考了一下小石头的功课,让他背三字经,背的丝毫不差,看来在学堂都有认真学了。
回到薛家,薛雨帮忙张罗着晚饭,张蔓儿跟薛川则是去新房看了看进展。
经过十天来的建造,新房的轮廓依稀展露出来。
几名汉子们正忙着砌墙,已有两米多高,薛阳在那搬砖,看到薛川跟张蔓儿来了,欣喜的看着他们。
“三哥,三嫂,你们来了,今个战绩如何?”薛阳问道。
这问的自然是铺子里头的生意,张蔓儿也没有细说,只是比了三根手指头。
“这么多,不错。”他呵呵的笑道。
张蔓儿想着他今个去见杨可心,将他打量一番,就发现他脚下穿的新鞋:“呦,薛阳,新买的布鞋吗?手工看起来挺扎实的,在哪买的?改天我也去给薛川买几双。”
这都被发现了,这三嫂的眼睛要不要这么的亮?
薛阳俊脸腾起一抹红晕,被她打趣的无地自容,只好抿了抿唇,如实道:“是,是可心亲手缝制给我的。”
他这从镇上回来,就想换掉这鞋,但是穿着太舒适了,就像杨可心的手触摸着他的肌肤。
想着她一针一线的爱意,他就舍不得换掉,于是就穿着干活了。
反正他帮忙干些轻活,也不损伤这布鞋。
这个答案,倒是让张蔓儿大开了眼界,想不到杨可心的手工不错,不像她针线拿不稳,更别谈纳什么布鞋。
薛川穿的鞋子都是镇上买来的,那手工完全不同。
等杨可心嫁过来,闲暇之余,她也得讨教讨教。
薛家新房盖了一半,是一进两出的院子,一个院子正对着微波粼粼的河边,侧边拱形的小门连着小作坊,附近就是一块块绿色的稻田。
站在此处看风景,能将整个村庄的面貌尽收眼底。
小河边,芦苇飘扬,水质清澈,这边风景独好。
她也不知有多少量,反正鱼罐头是做了很多,就方家赔的那一车鱼儿,就做了两百多罐,其他都是张蔓儿在张罗。
“是啊,大姑姐,这可是一笔庞大的数量,光靠我们几个人手,会把自己累垮的。我跟薛川新买的地基你是知道的,我准备连盖着小作坊,到时招十来个村妇帮忙,我管作坊,你打理好铺子。”
张蔓儿把盖作坊的事,跟她提了一下,免得到时她反应不过来,可看她现在就回不过神来。
一惊一乍道:“都要盖作坊了,这十里八乡的,我还是头一次听说过作坊。弟妹,你可真是了不得,以后必定有一番作为。”
“那当然,也不看看是谁媳妇。”薛川走过来,附和着说道,笑着加入他们清点铜板的大军。
有了他的帮忙,事半功倍,
看着这些堆积如山,沉甸甸的铜板,张蔓儿突然想起一句话,用钱砸死人。
这么多铜板,砸在身上怪疼的,若是砸到要害部位,比如额头,还不得出人命?
思绪有些飘远了,几人跟往常一样,将一百个铜板串成一串,经过半个时辰的清点。
共有一百多串,折算成银子一两五,再加上那个衙门款爷给的一两,还有抽屉里那几粒的碎银子,差不多有三两样子,刨去成本,净赚二两银子啊。
张蔓儿数了数,仔细核对了一遍,没错,是这么多。
“薛川,大姑姐,咱们今个卖了有三两银子。”
这么多,这么大的回报也是出乎薛川的意料,他快速的算算,这么看来,一个月挣个五十两银子不是问题,那么不用一年时间,这买铺子,装修的钱全都回来了。
这可是一笔巨款,相对于他那一两多银子的月俸,就是张蔓儿一天的收入,这么一对比,有着云泥之别,更是让他备受到压力,觉得自己不如张蔓儿,配不上她。
一般来说,人一辈子能挣个一百两就是富户,照这样算,一年后,他家小媳妇妥妥的是村里的首富。
越是这么想,薛川心里就像横了一把刀,压力无限。
几个人心思各异,张蔓儿沉寂在这开门红里,就给薛雨开了每月一两的俸银,再加百分之二的提成。
若是一个月卖的银钱是五十两,那么薛雨的工钱就是二银子,再加上年底张蔓儿会给她福利,妥妥的一年能超三十两。
一年可以盖一套房子的节奏,光是想想都能让薛雨瞠目结舌。
说话口齿都不利落了:“弟妹,这太多了吧,这光是给我月俸就好了,还算什么提成?”
她对提成这个词陌生的很,只听着张蔓儿打了比方,一个月只要卖了五十两银子的货,她能分除了月俸外的一两银子。
每个月拿这么多,这高俸银都能跟大户人家的管家相提并论了。
“大姑姐,这是你应得的,比起摆摊位时,本钱要跟你五五分,现在抛去这些,跟之前拿的也差不多,你付出了这么多,这些都是你的劳动所得。”
薛川见两人谈妥后,收好这些铜钱,将铺子落锁后,拉了牛车过来,就见一个小身影飞快的跑过来:“三舅,舅妈,娘。”
薛雨将扑过来的儿子一把抱住,摸了摸他的脑袋,一脸慈爱道:“下学了,今个来的早一点呢?原本还想经过你学堂接你。”
小石头眨巴着一双黑若宝石的眼眸,看着这合上的铺子,有些可惜道:“你们都关铺子了,我原本还想看看三舅的铺子长什么样?”
上了一段时间的学后,张蔓儿发现小石头周身的气质都变了,带着一股书生气,在加上薛雨的条件好了,给他缝制的衣裳都是细布,让他看起来跟村里的小孩,有着明显的区别。
摸了摸他的脑门,张蔓儿笑道:“小石头,就跟一棵挺拔的小树苗茁壮成长了,跟我刚到薛家时变了个样。”
得了夸奖的小石头,自然欢呼不已。
一行人笑着上了牛车,高高兴兴回到村里。
在路上张蔓儿还心血来潮考了一下小石头的功课,让他背三字经,背的丝毫不差,看来在学堂都有认真学了。
回到薛家,薛雨帮忙张罗着晚饭,张蔓儿跟薛川则是去新房看了看进展。
经过十天来的建造,新房的轮廓依稀展露出来。
几名汉子们正忙着砌墙,已有两米多高,薛阳在那搬砖,看到薛川跟张蔓儿来了,欣喜的看着他们。
“三哥,三嫂,你们来了,今个战绩如何?”薛阳问道。
这问的自然是铺子里头的生意,张蔓儿也没有细说,只是比了三根手指头。
“这么多,不错。”他呵呵的笑道。
张蔓儿想着他今个去见杨可心,将他打量一番,就发现他脚下穿的新鞋:“呦,薛阳,新买的布鞋吗?手工看起来挺扎实的,在哪买的?改天我也去给薛川买几双。”
这都被发现了,这三嫂的眼睛要不要这么的亮?
薛阳俊脸腾起一抹红晕,被她打趣的无地自容,只好抿了抿唇,如实道:“是,是可心亲手缝制给我的。”
他这从镇上回来,就想换掉这鞋,但是穿着太舒适了,就像杨可心的手触摸着他的肌肤。
想着她一针一线的爱意,他就舍不得换掉,于是就穿着干活了。
反正他帮忙干些轻活,也不损伤这布鞋。
这个答案,倒是让张蔓儿大开了眼界,想不到杨可心的手工不错,不像她针线拿不稳,更别谈纳什么布鞋。
薛川穿的鞋子都是镇上买来的,那手工完全不同。
等杨可心嫁过来,闲暇之余,她也得讨教讨教。
薛家新房盖了一半,是一进两出的院子,一个院子正对着微波粼粼的河边,侧边拱形的小门连着小作坊,附近就是一块块绿色的稻田。
站在此处看风景,能将整个村庄的面貌尽收眼底。
小河边,芦苇飘扬,水质清澈,这边风景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