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_分卷阅读_38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32章影响
  傅蕴安曾经义诊的诊所旁边,有个门庭若市的诊所,那是上海名医张老先生开的。
  张老先生名叫张杜若,他出生于医药世家,四五岁就开始学医,到了二十多岁就开始自己行医,如今他七十多岁,早已是上海最有名的中医之一了。
  他收了很多弟子,教授他们中医,又治好过很多人,平日里还行善积德赠医施药,在上海是极有名望的。
  他一般起得很晚,但他的诊所开的挺早,早上的时候,都是由徒弟或者子孙打理的。
  这日,他来到诊所,看了看自己诊所门口热闹的景象,然后就来到里面的位置上,戴上了一副老花眼镜。
  这眼镜是他的一个学生买来给他的,非常昂贵,而自从有了这眼镜,他看东西就方便多了。
  这会儿,他拿出大众报,先看了上面的《流浪记》。
  张老先生以前是不怎么看小说的,直到有人给他推荐了《求医》。
  《求医》这本书里面写了很多故事,他非常喜欢,看完之后就又去看了《留学》,现在更是每天都看点《流浪记》当做消遣。
  豆豆的生活很苦,但它一直很乐观……张老先生觉得,看《流浪记》能让人珍惜眼下的生活,正是因为这样,他让自己的重孙子必须看一看。
  而正是楼玉宇的这三本书,让张老先生喜欢上了阅读,之后,他陆陆续续看了希望月报、教育月刊之类的书,就连此时鸳鸯蝴蝶派的小说,他也看了一些。
  这看书比看戏,倒是更有趣一点。
  张老先生年纪大了,一般不是大人物,不会亲自给人诊治。看了大众报之后,没有需要他出手诊治的病人过来,他就又翻了翻自己面前其他的杂志。
  结果,就看到了希望月报。
  张老先生精神一振。
  希望月报上天幸写的小说,都非常有趣,他是很喜欢的,《传染》这个故事,更是勾起他很多回忆来,让他又怕又爱。
  张老先生活到七十多岁,这辈子经历过很多事情,他儿时出过天花,长了满脸的麻子,等长大,因为是医生的缘故,更是见识过很多场瘟疫。
  《传染》里描写的瘟疫,就让他想起了以前的种种。
  同时,也让他了解了西医。
  张老先生年纪大了,知道西医的存在,但既不会跟西医争抢什么或是因此生气,也不去了解西医,一直以来都自顾自做自己的中医,直到看了这《传染》,他才知道原来瘟疫,都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
  他一开始看到的时候,还当这是天幸编造的,问了自己的子孙之后,方才知道细菌是真的存在的,国外还有细菌学这一门学科。
  至于里面偶尔提到的病毒,应该是跟细菌差不多的东西。
  张老先生有种长了见识的感觉,头一次对西医好奇起来,甚至想着要让自己的小孙子去留学,学一学这西医。
  而现在再看《传染》……
  这里面提到的一些防止瘟疫传播的方法,都是很有用的,其中有些,他甚至还用过。
  张老先生看得津津有味,看着看着,他还让人把自己五十多岁的儿子叫了来,让儿子也看,还道:“你最近不是在为上海报撰写医学专栏吗?可以写写这个!伤寒之类,很多病症会传染,应当让人知道要如何预防!”
  “是,父亲!”张老先生的儿子道。
  张老先生又道:“还有,这疫苗是何物,你去跟那些西医打听一番。”
  张老先生的儿子答应下来。
  不过,他肯定是打听不到什么的。
  因为这会儿,那些西医也在好奇这疫苗是何物。
  傅蕴安工作过的公济医院是传教士创办的,里面的医生,有很多是传教士。
  这些传教士里年纪轻的,大多不会中文,但年长一些的,却都是会中文的,当然了,他们中会说中文的多,但能看懂中文书籍的却不多。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人生逝水几家诗社又兴吟事西蜀才人少年潘鬓暗惊铅泪”这样的文章,他们要读懂太难了。
  其实就算是说话,学起来也难。
  他们跟着上海的人学了这边的语言,结果到了北京,却还是没办法跟北京的中国人交流……
  不过,最近他们遇到了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