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在御,宠辱两忘_分卷阅读_31
“昆儿不孝。”谢昆唯有道。
谢濂长叹一声,苦笑:“为父知你心有芥蒂,但今家势颓败,李家欺凌到头上了——李朗那黄口小儿,也不知打的什么主意,竟是把罪魁祸首藏入了后宫!哼,只扔了具小贱人的尸体打发我们!”
他见谢昆并不答话,便自行将所知的来龙去脉义愤填膺地一一道来,说到最后,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谢昆沉默苦候,良久不见老父收泪,无可奈何,也只有问上一声:“爹要昆儿做什么?”
听谢昆发话,谢濂这才抹了泪,叫起谢昆,将早已盘算好的主意娓娓道出,听得谢昆直是皱眉,为难道:“父亲,这妥当吗?毕竟是皇帝……”
话音未落便已被谢濂打断,吏部尚书冷笑着道:“能怪得谁?当年若不是我们家族鼎力支持,他李朗能有今日?不过坐了几天的宝座,真就自认了天子。昆儿,你有什么好顾虑的,别忘了当今太子可也是半个谢家的人。”
谢昆不再顶撞,他从小到大,已是听了太多遍曾祖如何力挽狂澜,定都江南,创开国伟业,却仍守臣子之道,奉尊元帝的故事。
祖先之居功厥伟,才换来谢氏如今的家大业大,谢家理当如日中天。
皇帝李朗无疑是忘恩负义,若非谢家,李氏神器早就毁于乱华异族之手。
谢濂当然有他的道理,只是谢昆已不爱听了,早在那事之后,谢昆便觉得谢濂口口声声为家族兴旺,事实上,谢家便等同于他谢濂,任何有违谢濂心意之事,便是对谢氏列祖列宗的离经叛道。
他如今见李朗含笑温言,叫得声“自家兄弟”,心中暗叹口气,仍是硬着头皮道:“陛下,臣听闻……臣弟之死,另有隐情?实则是……惨死于南越僭王赵让之手?”
李朗听谢昆问起,神色戚戚,浩叹一声,并不答话,却从书案上取了一份文牒交由谢昆,低声道:“要说隐情,倒还真是有,知遥且看看。”
见是份驿报,谢昆心下已犯了狐疑,待定神看去,不由大吃一惊,他本是武将,自然知道这局势的要紧之处,正要发问,抬头见李朗目光炯炯,到口的话不由吞咽了回去。
但李朗却是开口了,苦笑道:“知遥,伦山强夺来的少女,正是那赵让僭后的妹妹。赵让开城投降之际,我曾允他绝不伤其亲眷。如今南越生乱,只怕与伦山年少荒唐之举不无关系,你说……我若真把赵让当众正12法,消息传到南越,他手下那群将领,可能轻易罢休?”
谢昆与谢濂相比,到底是不是全然将家务置于国事之上的人,他听李朗这说法,不禁连连点头。
赵让便是僭王也是主动归降,而非战败被虏,若不是他本就是东楚臣子,依照惯例,还当封给他个无足轻重的爵位,保他及亲眷衣食无忧地过完此生。
既然他身份尴尬,那惩戒是轻是重,依理就该由东楚皇帝酌情定夺,尽法处治,旁人不当有太多置喙。
只是老父所托,若不依令行事,到时又难交代,谢昆为难良久,终还是将驿报捧还皇帝,跪地道:“陛下所言极是……臣弟,确有行为失检之处,如此下场,也是咎由自取。只是臣还望陛下念在旧有情份上,莫要将此事大肆宣扬。”
“这个自然。”李朗满口答应,又听谢昆说起领回守疆的亲卫,希望皇帝能拨冗,大驾亲往营地巡视,以鼓舞士气,更是不假思索地应承。
谢昆踌躇着试探道:“闻听那南越僭王文武双全,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不知陛下能否携其同行,让久见北狄西戎的弟兄们开开眼界?”
他这话说得甚不成体统,叫皇帝领着降将见守土将士,却是哪门子道理?况且降将不过是降将,经谢昆这一提,倒像是什么皇亲国戚、亲贵近侍了。
谢昆盼着李朗能听出他的言外之意,断然拒绝,他便能在父亲面前将事不遂之因推给皇帝,哪想到李朗却是微微一笑,爽快应道:“当然可以。知遥,不若你先见见那赵让?”
皇帝的举动同时迷惑了谢昆与赵让,当赵让被带入御书房,向李朗行礼完毕,暗自端详那端坐于下首的清瘦男子时,真是穷极想像,也猜不出此人竟就是镇守北境、身担社稷存亡的大将谢昆。
平心而论,谢昆生得不错,五官端正之外,当得起刚毅男儿的面容,只是一双本当精气十足的大眼却反显得有气无力,毫无神采,哪有人当壮年的样子?
然李朗开了口,赵让尽管心生疑惑,仍向谢昆长揖施礼,口中道:“罪人赵让,得见镇北大将军尊容,实荣幸之至。”
谢昆打量着赵让,暗自疑惑不已,他听父亲所言,先入为主地以为这人该生得副赛过美艳娇娃的倾国倾城相貌,才可能以男身媚主,令皇帝将他藏匿于后宫,哪料到一见之下,压根儿不是这么回事。
这人眉目斯文,一派谦谦君子的温润之像,只是举止有力,身形矫健,步伐亦是规矩,稍加留意便知该是武将出身,经戎马生涯,谢昆不禁哑然暗笑,对谢濂的夸张渲染更觉难以置信。
李朗见谢昆赵让两人互相打量,静默片刻,便含笑向赵让道:“静笃,你可愿随我出宫,见一见知遥身边的精锐部将?”
赵让心中凛然,难道皇帝言下之意是让他护驾?这未免太乖常理,他没有即刻回答,不想竟惹出李朗出乎意料的一个举动:
皇帝当着谢昆的面,凑近赵让,微眯了狭长的凤目,笑意中微微带点乞怜,这已够让赵让三魂六魄去了一半,孰料,李朗竟还将声音放软如棉花,恳切地道:“静笃,不如就应了?你不是一直想出宫去透透气么?再说,久未归来,出去看看我治下的王都金陵,跟你离去时有何不同,也不愿意吗?”
赵让动用全部定力方可免在谢昆面前倒抽口冷气,这李朗是怎么了?那副脉脉含情的样子,加上生就明艳动人的姿容,若不是赵让已算熟知其个性品行,真要疑心皇帝不顾身份廉耻,硬生生对他耍个“美人计”。
他却不知李朗此举也是勉为其难,既要令谢昆明了,赵让不可杀的公私两益,又深知赵让的心高气傲,委实不好在人前做些过于狎昵的动作,令外人耻笑其屈身事主。
无可奈何之下,唯有自贬身价,伪作他李朗才是被赵让折服、床笫称臣的雌伏一方,以全赵让颜面——幸好欢爱之后是他亲自为赵让清理,倒也不愁宫中耳目窥得绛帐内的详细。
只不过,事先并未与赵让通气的恶果是,不但谢昆瞠目结舌,赵让也是副见了鬼的表情,李朗暗暗自嘲,真不知自己这番良苦用心,又谁能知?
第25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
赵让虽对李朗莫名其妙的乍然示好如云山雾罩,到底还能临机应变,只道皇帝在谢家长子面前要装疯卖傻,便也配合着一笑,柔了声道:“陛下做主就是,罪臣自当遵旨。”
李朗现出喜不自胜之态,欢欣雀跃不似人君:“静笃答应了?”
在一侧饱受震撼的谢昆从呆若木鸡状回神,小心翼翼地两边偷觑,越看便越了然,难怪乍见赵让,便认定父亲的流言大谬不然,原来这两人之间,并非赵让柔媚惑主,而是截然相反才对。
也亏得赏戏的是谢昆而非旁人,谢昆风流成性,好色之人总以为全天下人统统沉溺美色,不可自拔,自然当赵让迷恋皇帝卓绝风采,暗自好笑于李朗的自甘折腰,心道原来皇帝喜断袖龙阳,还不爱雄飞乐于雌伏,可怜后宫三千佳丽,奢盼恩宠雨露皆成空!
想得淫邪,谢昆脸上便不觉出现了意味深长的笑容,不由瞥一眼李朗,李朗视若无睹,却令赵让心头微刺。
谢家的权势自挡不住赵让为所为之事,否则他也不会一出手就送谢吾归西,此时见谢昆无礼不臣之状,李朗却不叱责,便索性笑道:“陛下视臣如手足,则臣自当谨守忠君之道,但求肝脑涂地以报天恩,哪敢擅作主意?谢大将军,不知您以为如何?”
猝不及防听赵让问起,谢昆茫然不知应对,唯唯应了两声“是”,反应过来赵让这是话里有话,猛瞅向赵让,正欲发作,赵让却淡然一笑,目光犀利若出鞘龙泉,绵里藏针地道:“如此最好。”
李朗适才不发一语,此刻到底还是出来打了圆场,笑对谢昆道:“知遥,你也是久不曾归家,我不多留你了,还是速速回去安慰老尚书的丧子之痛吧。”
这番话将谢昆的怒气堵回心头,他也不是愚钝之辈,皇帝点破他先入家门方进宫面圣,言下之意已是在回护那赵让。
到底这两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谢昆带着莫测高深的疑虑离开,他隐隐觉得,父亲意欲除去赵让的行动企图,只怕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极有可能会直接导致与皇帝的正面对决。
父亲所谓“当今太子是半个谢家人”,不外乎废君另立之意。谢昆打个寒战,到那时,又是血流成河,人头滚滚,就不知道换了谁来得浑水摸鱼之利了。
谢濂长叹一声,苦笑:“为父知你心有芥蒂,但今家势颓败,李家欺凌到头上了——李朗那黄口小儿,也不知打的什么主意,竟是把罪魁祸首藏入了后宫!哼,只扔了具小贱人的尸体打发我们!”
他见谢昆并不答话,便自行将所知的来龙去脉义愤填膺地一一道来,说到最后,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谢昆沉默苦候,良久不见老父收泪,无可奈何,也只有问上一声:“爹要昆儿做什么?”
听谢昆发话,谢濂这才抹了泪,叫起谢昆,将早已盘算好的主意娓娓道出,听得谢昆直是皱眉,为难道:“父亲,这妥当吗?毕竟是皇帝……”
话音未落便已被谢濂打断,吏部尚书冷笑着道:“能怪得谁?当年若不是我们家族鼎力支持,他李朗能有今日?不过坐了几天的宝座,真就自认了天子。昆儿,你有什么好顾虑的,别忘了当今太子可也是半个谢家的人。”
谢昆不再顶撞,他从小到大,已是听了太多遍曾祖如何力挽狂澜,定都江南,创开国伟业,却仍守臣子之道,奉尊元帝的故事。
祖先之居功厥伟,才换来谢氏如今的家大业大,谢家理当如日中天。
皇帝李朗无疑是忘恩负义,若非谢家,李氏神器早就毁于乱华异族之手。
谢濂当然有他的道理,只是谢昆已不爱听了,早在那事之后,谢昆便觉得谢濂口口声声为家族兴旺,事实上,谢家便等同于他谢濂,任何有违谢濂心意之事,便是对谢氏列祖列宗的离经叛道。
他如今见李朗含笑温言,叫得声“自家兄弟”,心中暗叹口气,仍是硬着头皮道:“陛下,臣听闻……臣弟之死,另有隐情?实则是……惨死于南越僭王赵让之手?”
李朗听谢昆问起,神色戚戚,浩叹一声,并不答话,却从书案上取了一份文牒交由谢昆,低声道:“要说隐情,倒还真是有,知遥且看看。”
见是份驿报,谢昆心下已犯了狐疑,待定神看去,不由大吃一惊,他本是武将,自然知道这局势的要紧之处,正要发问,抬头见李朗目光炯炯,到口的话不由吞咽了回去。
但李朗却是开口了,苦笑道:“知遥,伦山强夺来的少女,正是那赵让僭后的妹妹。赵让开城投降之际,我曾允他绝不伤其亲眷。如今南越生乱,只怕与伦山年少荒唐之举不无关系,你说……我若真把赵让当众正12法,消息传到南越,他手下那群将领,可能轻易罢休?”
谢昆与谢濂相比,到底是不是全然将家务置于国事之上的人,他听李朗这说法,不禁连连点头。
赵让便是僭王也是主动归降,而非战败被虏,若不是他本就是东楚臣子,依照惯例,还当封给他个无足轻重的爵位,保他及亲眷衣食无忧地过完此生。
既然他身份尴尬,那惩戒是轻是重,依理就该由东楚皇帝酌情定夺,尽法处治,旁人不当有太多置喙。
只是老父所托,若不依令行事,到时又难交代,谢昆为难良久,终还是将驿报捧还皇帝,跪地道:“陛下所言极是……臣弟,确有行为失检之处,如此下场,也是咎由自取。只是臣还望陛下念在旧有情份上,莫要将此事大肆宣扬。”
“这个自然。”李朗满口答应,又听谢昆说起领回守疆的亲卫,希望皇帝能拨冗,大驾亲往营地巡视,以鼓舞士气,更是不假思索地应承。
谢昆踌躇着试探道:“闻听那南越僭王文武双全,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不知陛下能否携其同行,让久见北狄西戎的弟兄们开开眼界?”
他这话说得甚不成体统,叫皇帝领着降将见守土将士,却是哪门子道理?况且降将不过是降将,经谢昆这一提,倒像是什么皇亲国戚、亲贵近侍了。
谢昆盼着李朗能听出他的言外之意,断然拒绝,他便能在父亲面前将事不遂之因推给皇帝,哪想到李朗却是微微一笑,爽快应道:“当然可以。知遥,不若你先见见那赵让?”
皇帝的举动同时迷惑了谢昆与赵让,当赵让被带入御书房,向李朗行礼完毕,暗自端详那端坐于下首的清瘦男子时,真是穷极想像,也猜不出此人竟就是镇守北境、身担社稷存亡的大将谢昆。
平心而论,谢昆生得不错,五官端正之外,当得起刚毅男儿的面容,只是一双本当精气十足的大眼却反显得有气无力,毫无神采,哪有人当壮年的样子?
然李朗开了口,赵让尽管心生疑惑,仍向谢昆长揖施礼,口中道:“罪人赵让,得见镇北大将军尊容,实荣幸之至。”
谢昆打量着赵让,暗自疑惑不已,他听父亲所言,先入为主地以为这人该生得副赛过美艳娇娃的倾国倾城相貌,才可能以男身媚主,令皇帝将他藏匿于后宫,哪料到一见之下,压根儿不是这么回事。
这人眉目斯文,一派谦谦君子的温润之像,只是举止有力,身形矫健,步伐亦是规矩,稍加留意便知该是武将出身,经戎马生涯,谢昆不禁哑然暗笑,对谢濂的夸张渲染更觉难以置信。
李朗见谢昆赵让两人互相打量,静默片刻,便含笑向赵让道:“静笃,你可愿随我出宫,见一见知遥身边的精锐部将?”
赵让心中凛然,难道皇帝言下之意是让他护驾?这未免太乖常理,他没有即刻回答,不想竟惹出李朗出乎意料的一个举动:
皇帝当着谢昆的面,凑近赵让,微眯了狭长的凤目,笑意中微微带点乞怜,这已够让赵让三魂六魄去了一半,孰料,李朗竟还将声音放软如棉花,恳切地道:“静笃,不如就应了?你不是一直想出宫去透透气么?再说,久未归来,出去看看我治下的王都金陵,跟你离去时有何不同,也不愿意吗?”
赵让动用全部定力方可免在谢昆面前倒抽口冷气,这李朗是怎么了?那副脉脉含情的样子,加上生就明艳动人的姿容,若不是赵让已算熟知其个性品行,真要疑心皇帝不顾身份廉耻,硬生生对他耍个“美人计”。
他却不知李朗此举也是勉为其难,既要令谢昆明了,赵让不可杀的公私两益,又深知赵让的心高气傲,委实不好在人前做些过于狎昵的动作,令外人耻笑其屈身事主。
无可奈何之下,唯有自贬身价,伪作他李朗才是被赵让折服、床笫称臣的雌伏一方,以全赵让颜面——幸好欢爱之后是他亲自为赵让清理,倒也不愁宫中耳目窥得绛帐内的详细。
只不过,事先并未与赵让通气的恶果是,不但谢昆瞠目结舌,赵让也是副见了鬼的表情,李朗暗暗自嘲,真不知自己这番良苦用心,又谁能知?
第25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
赵让虽对李朗莫名其妙的乍然示好如云山雾罩,到底还能临机应变,只道皇帝在谢家长子面前要装疯卖傻,便也配合着一笑,柔了声道:“陛下做主就是,罪臣自当遵旨。”
李朗现出喜不自胜之态,欢欣雀跃不似人君:“静笃答应了?”
在一侧饱受震撼的谢昆从呆若木鸡状回神,小心翼翼地两边偷觑,越看便越了然,难怪乍见赵让,便认定父亲的流言大谬不然,原来这两人之间,并非赵让柔媚惑主,而是截然相反才对。
也亏得赏戏的是谢昆而非旁人,谢昆风流成性,好色之人总以为全天下人统统沉溺美色,不可自拔,自然当赵让迷恋皇帝卓绝风采,暗自好笑于李朗的自甘折腰,心道原来皇帝喜断袖龙阳,还不爱雄飞乐于雌伏,可怜后宫三千佳丽,奢盼恩宠雨露皆成空!
想得淫邪,谢昆脸上便不觉出现了意味深长的笑容,不由瞥一眼李朗,李朗视若无睹,却令赵让心头微刺。
谢家的权势自挡不住赵让为所为之事,否则他也不会一出手就送谢吾归西,此时见谢昆无礼不臣之状,李朗却不叱责,便索性笑道:“陛下视臣如手足,则臣自当谨守忠君之道,但求肝脑涂地以报天恩,哪敢擅作主意?谢大将军,不知您以为如何?”
猝不及防听赵让问起,谢昆茫然不知应对,唯唯应了两声“是”,反应过来赵让这是话里有话,猛瞅向赵让,正欲发作,赵让却淡然一笑,目光犀利若出鞘龙泉,绵里藏针地道:“如此最好。”
李朗适才不发一语,此刻到底还是出来打了圆场,笑对谢昆道:“知遥,你也是久不曾归家,我不多留你了,还是速速回去安慰老尚书的丧子之痛吧。”
这番话将谢昆的怒气堵回心头,他也不是愚钝之辈,皇帝点破他先入家门方进宫面圣,言下之意已是在回护那赵让。
到底这两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谢昆带着莫测高深的疑虑离开,他隐隐觉得,父亲意欲除去赵让的行动企图,只怕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极有可能会直接导致与皇帝的正面对决。
父亲所谓“当今太子是半个谢家人”,不外乎废君另立之意。谢昆打个寒战,到那时,又是血流成河,人头滚滚,就不知道换了谁来得浑水摸鱼之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