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追夫记[重生]_第7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当年祁妃一家一夜消失并不是意外,英王外迁也不是意外。”谢宣说道,这会儿他才明白当年他如何都想不通的事。
  “当然不是。定国公知道自己女儿在宫中过得并不舒坦,便留了一手。即使当初皇帝一心向着皇后母家,甚至一度想将兵权收归到萧家手上,定国公还是保存了一定的实力。祁妃造反的事情筹备了一年多,她收买的第一个人便是我。原来这些年我私下与三皇子见面她都知道,她跟我说并不怪我,反而谢我,因为有了我,这世上才多了个人疼三皇子。所以她问了我的意愿,并告诉我绝不强迫我。而我,在稍微震惊之后立马答应了她。那种情况下,我的礼义廉耻,尊师重道全部忘记了,我唯一想到的是,即便是修罗炼狱我也不愿他独自面对,在我眼中无论他怎样变都是当初那个拿糖给我的孩子。。”
  “你们应该已经查到了,之前京都种种都是他所为,谢兄你应该觉得他是个极具城府之人才对。可是你们错了,他是个傻子,天底下最大的傻子。自从祁妃告知我谋反一事后,我们分析了当时的局势,只要能掌控皇宫便是有胜算的,所以当时我便积极为娘娘准备,直到快行动的前几个月娘娘才告知他此事。你知道他知道后第一件事是做什么?是来找我,跟我坦白他娘亲要造反,让我以后不要跟他走得太近,你说他傻不傻?”
  “那最后祁妃到底为何会败?又为何一点声响都没有?”
  “因为遇人不淑,娘娘父亲的旧部被萧家收买了,大部分计划都被皇后知晓。幸好当时娘娘完事都是自己出面,逼宫什么的全是娘娘自己出马,从头至尾都将三皇子撇在一边,所以最后才保全了他。而自己在大殿自戕,定国公一家都赔上了性命。”
  “所以三皇子逃回南边是要造反?”谢宣大惊。
  “正是。”
  “陶兄为何突然会告诉我?”
  “因为此时他应该已经到了,即便告诉你也无妨,正好还了你日日送药的恩情。无论如何,宪之谢过谢兄。”
  谢宣再没有心思听他道谢了,急急忙忙赶到宫中,快到宫门时又觉得不妥,让人回去看好陶宪之,自己先行入宫。
  结果自己刚像皇帝禀明了英王要造反的消息,外头又来了大理寺递上的折子:英王妃,殁了,咬舌自尽,发现时已经气绝。
  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景文昊大怒,揉碎了那折子。忽然眼中生出两分戾色,道:“传令下去,英王谋反,英王妃畏罪自尽,三军将士五日之内整顿,五日后朕要见到一支能征战沙场的军队!”
  第106章 祸心(十三)
  景文昭快马加鞭, 一会儿水路,一会儿陆路终于逃到了自己的封地。黎永带的人追得很紧,若不是他早走了一整夜外头又有南疆之人接应, 恐怕已经被黎永的人抓住了。人虽是安全了, 一颗心却吊着,他不知自己出逃的事可曾被皇帝发觉, 若真是被发现,他又会面临怎样的险境。他忽然想到了那一日陶宪之问他的问题:那件大事, 究竟要不要做?当时他没过脑子便答了要做, 然而这番逃难后, 他便不确定了,但如今与南疆勾结已经是板上钉钉,他骑虎难下, 不知如何破解,就这样将自己关在房中,想了两日。
  等王府之门再开时,他一头青丝竟是白了一半, 即便如此,那答案他还是没想到。直到午时,有人来送信, 说是从京都来的信,写了王爷亲启。景文昭接过那信封一看就知是出自陶宪之的笔下,再看信封上各通关的牒文,这信竟然是他们成亲前几日就送出来的, 只是路上走的慢,以至于如今才到。
  景文昭莫明心悸,缓缓打开信封,里头放了厚厚几页纸与一缕青丝。
  景文昭看着陶宪之的信,眼泪喷薄而出。信上陶宪之说景文昭收到信的时候,就能起兵造反了,因为他已经在京都自尽。
  他说他知道景文昭的性子优柔寡断,即便是回了封地,也会翻来覆去思考究竟要不要造反,可是如今时不我待,他与南疆王勾结是不争的事实,即便他要投诚,皇帝也不会再信他,反倒落个不得善终。再者若是他不反,南疆王也会不断找麻烦,与其两头不是人,不如奋起一搏。
  他说他懂景文昭身上肩负的不仅是自己的抱负,还有祈妃娘娘跟整个定国公府的冤屈。这天下造反就没有最好的借口,所以他在牢中自尽,这样他就有了足够的理由起兵,好歹死得是自己刚进门的王妃。
  他说从八岁那年景文昭第一次递糕点给他的时候,他便将景文昭放在了心中,一放便是这么多年。即使这人有时如小狗一般粘人,他也喜欢。
  他说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他二人今生能拜堂成亲,他已经得偿所愿,毫无遗憾,这信封中装的青丝是他自己剪下的,让景文昭若是愿意就也剪下自己的一缕头发,将二人的绑在一起。
  他说若景文昭能成事,一定不要死守着他的白骨,早日娶个贤妻,大齐不可无后。他说景文昭若是成了皇帝一定能子孙千秋万代,福泽延绵。
  他说:“黄泉路远,吾不愿独行,欲在奈何桥上等,待尔百年之后共行。”
  景文昭拿着那信,哭得撕心裂肺,恨不得将信纸揉进心中。如今他知道了,他关起门来想了两日都未想到的答案他终于知道了。他不想造反,他不愿造反了,什么家国天下,他都不想要,他想能抱着陶宪之,想将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捧到他跟前。不过,晚了,陶宪之除了一缕青丝什么都没有给他留下。
  景文昭在房中哭了一日,当夜派人去了南疆联络。南疆王为了造反不仅搭进去一个女儿,整国军队也早已整装待发。又过了一日,景文昭竖起了帅旗起兵。
  英王景文昭反了,理由是皇帝杀了他的结发妻。
  出兵的路线是月前景文昭与陶宪之商量下来的,两人之前在京中准备婚事的时候,看起来是日日都腻在一起,不知道的人以为两人在培养感情,而事实是,除了最开始的那两日,剩下的时间陶宪之都在逼着他想如何带兵,攻城应该从哪里开始。
  而另一边景文昊刚出了皇榜整军,南边就来了紧急军书说是景文昭已经接连攻下了两城,情况紧急。
  “皇上,是微臣办事不力,三军将士已经准备妥当,粮草车马均已备好,请皇上下旨让臣即日带兵出发,迎击叛军。”太和殿内,黎永跪地请愿。
  “不怪你办事不利,这事他二人早有预谋,就是想杀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景文昭心中有些恨,这儿人藏得好,以至于即便上一世景文昭起兵造反后他都不知一直在京中与景文昭互通消息的是陶宪之。
  “皇上,臣愿与黎将军同行!”李达随黎永一同进宫请命。
  “你二人先起来,朕有话想说。”景文昊眉头紧锁。“朕要亲征,二位看如何?”
  “皇上不可呀!”二人齐齐道。
  “有何不可?御驾亲征,三军将士必定士气大涨,事半功倍。”
  “皇上,大齐百年基业,领兵打仗极度危险,皇上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大齐百姓应当如何?再说,再说,皇后腹中胎儿已有五月,皇上一去,京中无人坐镇,皇后一人如何是好?”黎永道。
  “朕知道,皇后身怀六甲,所以朕才要亲自上阵,速去速回。再者,朕也没想过留他一人在京都。这次出征朕只准备带上李达,宫中安危有刘进守着,黎永你带着大营里的人加强京中巡逻防卫,不管朕在哪儿,京都不能乱,皇宫不能乱。对了,秦浚已经退位,陶玉林也上书请辞,朕都准了,谢宣今日起你就去内阁,接替秦浚做主事。”
  “皇上三思。”众人大惊,跪下求道。
  “这便是朕三思的结果,传令下去,朕要亲征,明日启程!”
  第107章 祸心(十四)
  当日皇榜便放了出来:英王造反, 皇帝为鼓舞士气,御驾亲征。出行期间朝中一切事物由皇后大理,皇后长兄黎永从旁协助。
  李达带了圣旨出宫, 皇帝留下了谢宣与黎永。
  “皇上, 前朝事杂,臣怕担不起这重任, 况且皇后他如今怀有身孕,实在不适合操劳, 皇上三思啊。”黎永还是不能接受这个皇上要以身犯险, 而自己在京都坐享其成的事实。
  “朕知道你二人应付不过来, 那圣旨不过是个幌子。朕留你在京中最大的目的就是照顾黎晰,他有了孩子之后心思越发敏感,你与我要是同去, 我怕他憋出病来。前朝的奏折送到宫中来,黎晰他不愿意看就算了,愿意看也不可让他多看,身子要紧。谢宣, 这事儿朕便交给你来做。明日起,你带着李之源搬到宫中住,还有你, 黎永,带上黎家两位夫人,都到住到芷苒殿的偏殿去,日日陪着他。前头的折子, 谢宣你先过目,若是小事,你直接批了便是,若是大事,你便遣人送到营中给我,若是事出紧急,你便与黎永商量了做决定。皇后若是找你要看折子,你便选上两本字迹清晰,叙事清楚,又无伤大雅的折子给他。总之,朕一走,好好照顾皇后,你二人可知道?”
  “臣知晓了。”二人被留下来单独嘱咐一通,哪里还能说不清楚。
  景文昊非要自己上场是有理由的。上一世景文昭造反是黎永去平的乱,景文昭不知从哪里看的兵书,带着南疆士兵一路北上,差一点儿攻陷了半个大齐。好在后来黎永守住了城,又一点一点将景文昭打退,这一仗整整打了三年,黎永才终于平定了祸乱,还顺势打到了南疆。南疆王最后割出十城才算完。这一仗黎永打的艰难,每一次出兵都写了札记,到最后整理出来竟然有整整几百页,那东西本来也没有引起过景文昊的注意,直到后来景文檄再反,黎晰为救他中箭,黎永带兵平定了叛乱,黎家才入了他的眼。黎晰走后,他性情大变,为了不想起黎晰,为了给他们的孩子留下一片清净国土,他便努力开疆扩土。十三年间他都是御驾亲征,每每出征前都会嘱托黎永留在京都照顾好太子。也是那个时候,黎永给了他这本札记,十三年时间,上面的每一句话他倒背如流。这一世,景文昭起兵造反,走了与上一世一模一样的路线,所以再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景文昭下一步会怎么做,再也不会有人比他更适合做这三军主帅。
  谢宣领旨后便接了李之源一同回府,一路上李之源都不像从前那般活跃了,他小心翼翼问谢宣:“皇上是要御驾亲征么?”
  “圣旨刚下来你怎么知道?”谢宣捏了他的下巴往自己跟前带。
  “皇后说的,皇后早就知道了。他这几日都不高兴,虽然没哭,还时常笑,不过那笑太勉强了,还不如哭出来。我真怕皇后憋坏了。”李之源凑过去,亲了谢宣的嘴角道:“好哥哥,皇上什么时候走?皇上若是走了,以后我想多在宫中呆些时间,皇后如今有了孩子,情绪反复,我怕他想不开,我想多陪陪他,以后早点进宫,晚点出宫。好哥哥,你看行吗?”李之源说罢又主动凑上去亲了谢宣,然后眨巴眼睛看着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