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鬼事3大宗师_分卷阅读_51
但是翌年,一个道士搬到这里,在石井旁搭建房屋,每日里就是修行功课,不打渔也不误农。村民问起,他就说自己是紫金山神乐观的主持王昇,看到这里江水浩荡,是个修行绝佳之处。王昇在江边一直泊着一条小舟,却从不驾船入江。王昇隔上几月,就让掏钱让村中的水木匠修缮小舟。到了几个月前,燕王打倒了京城,皇宫大火。第二日,王昇就此消失,停泊在江边的小舟也不见踪迹。看来是王昇已经驾船去了。那个石井旁的人户,就是王昇的房屋,现在已经人去楼空。
道衍掏了细碎银两,赏了这个村民,嘱咐村民不要向外人提起王昇离开的事情。村民离开后,马三宝撞开王昇的房门,朱棣带着道衍进去,看见房屋里,只有一桌一床,还有一个打坐的蒲团。
三人黯然。君臣无话,默默从城外走回皇宫。
第二日,道衍再次到渔村打探线索的时候,整个渔村已经化为灰烬。一个渔民都看不见。道衍知道是朱棣下令所为,也只能感叹一番。
随即道衍被朱棣再次召见,才对道衍道出了实情,朱棣做了皇帝之后,一个消息传到了他的耳朵里:朱允炆并没有死,而是逃了,从宫中的太平门里的那个鬼门离开,现在逃到某个地方,准备收拢南京残部,一呼百应,卷土从来。
至于烧毁宫殿,自焚殉国之类,都是朱允炆掩人耳目的伎俩而已。
现在道衍知道,朱棣要交给他一个多么艰巨的任务了。
但是道衍仍然没有放弃进柬,在朱棣交给那个任务之前,提出了要把北平的八臂哪吒的风水调转。
可是朱棣给了他一个完全没有想到的回答:
“迁都。”
原来朱棣早就有了打算。君臣二人,开始商量,该如何寻找建文帝。根据朱棣掌握的线索——他已经接管了前朝的锦衣卫,建文帝现在有两个可能的去处。一个是云南,云南的西平侯沐晟在建文帝登基之前,与朱允炆私交甚好,往来频繁。朱允炆最有可能投靠。
还有一个可能,听说朱允炆驾船东去入海,已经到了南洋,欲效仿当年南宋皇室,吞并海上,一旦时机成熟就从岭南登陆,举兵反攻。
道衍向朱棣建言,朱允炆已经大势已去,已经不可能死灰复燃。大可不必担忧。但是朱棣当上皇帝,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如果朱允炆不知下落,很有可能某日卷土从来。
道衍看着朱棣,心里明白,朱棣是铁了心要找到朱允炆,否则他这辈子都不会安心。
朱棣和以往一样,不动神色,他在等着道衍。
道衍沉默很久,终于说:“臣已老了,不能舟车劳顿。而且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已经说过了,朕要迁都北平,”朱棣打断道衍,“八臂哪吒一事,不必再提。我大明的帝王镇守,还有什么风水不能安定。”
“臣不是说这件事情,”道衍说,“殿下忘记了明太祖的出身了吗?”
朱棣顿时呆住,脸色阴郁,慢慢的说:“弥勒教,白莲教,红巾军。。。。。。”
“天下大乱,都是民间教派信众被教宗头领鼓动,”道衍说,“如今白莲教,道教,景教,拜火教,回教都势力庞大,需要一个国教将这些教派全部压制下去。”
“你有什么打算?”
道衍入定,不再回答。就如同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情形一样。朱棣知道道衍在心中暗自谋划。
终于道衍睁开眼睛,“青冥卫分兵四路。马三宝带领一路,从海上寻找朱允炆,此为其一;胡濙奔赴云南寻找朱允炆,此为其二;张三丰脱离全真,光大武当,统一道教,压制天下各宗教派,此为其三;金忠袁珙统领孝陵卫,镇守太祖陵墓风水,此为其四。青冥卫四个头领,全部由臣来调度指挥,安定殿下基业。殿下安心做一个创业明君即可。”
朱棣点头,认可了道衍的谋划。但是这一切并非道衍所望。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功成名就,打算回到庆寿寺,安心做一个僧人,没想到自己已经无法再功成身退,还要继续给朱棣寻找朱允炆,并且剪除宗教势力。
胡濙于永乐元年去往云南,在云南西平侯沐晟王府暗中刺探半年,每天都在侯府四周暗中盘查, 并且每晚偷偷潜入侯府,半年时间里,并没有在王府中朱允炆踪迹,于是在一个早上,穿着青冥卫的飞鱼牡丹官服,拿出朱棣亲自书写的公文,现身向西平侯沐晟告知来意,沐晟大惊,在侯府中跪拜,表达归顺当今圣上,绝不敢私自收容朱允炆。胡濙只能嘱咐西平侯沐晟如果打探到朱允炆消息,一定要拿到朱允炆,并且不可声张,暗中送到南京。西平侯沐晟当然毫不犹豫的答应。
胡濙打道回南京,向朱棣覆命。朱棣不满,责罚胡濙,让胡濙再次前往西南。
永乐二年,胡濙再赴云南,在西平侯沐晟处仍旧没有得到朱允炆的消息,于是从贵州一路暗访,终于在贵州思州府一个叫缠溪的地方,听人说过有一个叫让銮的僧人隐居在这里。胡濙遍访西南,找的就是和尚,现在听到这个和尚叫做让銮,正好对应朱允炆被朱棣颠覆,让出了金銮殿的意思。于是立即偷偷潜入缠溪,没想到缠溪是一个黑苗部族范围。胡濙进入到黑苗山寨,还没有打听到一丝让銮的消息,就被黑苗的一个巫师给下了蛊。
当时胡濙只是向一个黑苗的中年汉子讨一碗水喝,喝的时候,顺便打听让銮的下落。没想到刚刚问起,黑苗的中年汉子,就拂袖而去。
胡濙看到自己手中的水碗里,无数红色的细丝般的虫子在水中游动。胡濙已经在西南游历很久,知道西南苗家放蛊的厉害,立即知道不好,马上呕吐刚才喝下的水,可是呕吐出来的水中,已经有了无数丝虫。胡濙明白不可能求这个汉子解蛊,于是立即赶回京城。在路上前七日,毫无症状,就在胡濙以为平安无事的时候,第七日里,胡濙的浑身每个毛孔,都剧痒无比,皮肤溃烂。
这时候胡濙已经走到了江西境内,于是转走水路,希望尽快回京。在船上,胡濙的蛊毒发作,无数丝虫,从胡濙的毛孔里冒出来,胡濙用手去拉,能拉出一尺来长的红色丝虫。到了九江,胡濙的鼻孔眼睛耳朵,都冒出了丝虫。这些丝虫还顺着胡濙的血管在身体里到处游走,厉害的时候,胡濙看见丝虫在自己胳膊上的血管里慢慢移动,顿时毛骨悚然。
胡濙拼尽全力坚持,到了京城,立即拜见国师道衍。
道衍看了胡濙的病症,立即惊呼:“这是黑苗的赤线蛊,你行事缜密,怎么会中了这个厉害的手段?”
胡濙于是把缠溪打听让銮的事情说了,道衍立即询问,他当时喝水,喝了几口。胡濙回答喝了两口。第三口的时候,黑苗汉子就拂袖走了。
道衍立即问胡濙喝水的水碗是什么样子。
胡濙告诉道衍,是一个黄色的粗糙陶碗。
道衍又问陶碗上画着什么花纹。
胡濙是一个心思细腻,记心超常的人,不然道衍也不会推荐他在西南寻访朱允炆。胡濙闭目想了一会,回答道衍说,那个陶碗上画着一个飞鸟的花纹。
道衍追问,是什么鸟。
胡濙再次回想,终于想起来是一个斑鸠。
道衍这才松了一口气,立即告诉胡濙,幸好他只喝了两口水,如果喝了第三口,大罗金仙也救不得他的性命。
于是道衍立即,叫人捉来两只斑鸠,将斑鸠的头拧下来,让胡濙生吞下去。胡濙吞了斑鸠头片刻,腹中疼痛。疼到了一时一刻的时候,道衍给胡濙吞服黄酒。胡濙张口就吐。吐出两个斑鸠头,斑鸠的头上缠满了红色的丝虫。
但是胡濙的身体表面仍然又无数丝虫冒出,皮肤大片大片的溃烂剥落。特别是关节处,已经露出肌肉和骨骼,而且骨骼上已经缠绕无数丝虫。
胡濙连续吞了三天斑鸠头,吐了三天,每次吐出来的斑鸠头都缠满了丝虫,如同线团一般。到了第四日,道衍告诉胡濙,他腹中的丝虫已经都被斑鸠头给带出来,现在要用另外法子,把胡濙身体四肢和皮肤下的丝虫祛除出来。
这个法子相对较简单,就是让胡濙先和一大碗羊血,羊血有解毒功效。然后让胡濙吞服两厘砒霜。砒霜的毒性,在胡濙的血管里发散,将血管里的丝虫纷纷毒死,胡濙第二日吞服砒霜的剂量加大到四厘,皮肤下的丝虫也被毒死。如此第三日,吞服到七厘,胡濙血管和身体里的丝虫全部被毒死。然后道衍找来三个中医,将死在胡濙皮肤穴道和毛孔里的丝虫尸体,慢慢用银针挑出来。
胡濙的一条性命,这才被捡回。但是道衍告诉胡濙,他的赤线蛊,并未驱尽,因为他中蛊后多日才回到南京救治,丝虫已经入脑。入脑的丝虫一时不得发作。必当蛰伏五年,五年后,丝虫醒转,就会吞噬脑髓,倒是就无法可医。胡濙这才询问,自己是是否只有五年的性命。
道衍说,这也不尽然。黑苗放蛊,虽然手段恶毒,但是黑苗也有对头,他们的蛊毒,白苗也有人能解。
五年之内,在去想办法找到白苗解蛊。
胡濙中了蛊毒,在南京休养七个月,才动身赶往西南,一方面继续寻访让銮的下落,一方面去找白苗,解除自己的赤线蛊。
永乐三年,马三宝被赐姓郑,名和。大明皇族朱家属火,家族拜祝融。祝融姓郑。所以大明国姓有两个,朱姓和郑姓。
所以郑和被赐姓,是当时无上的荣耀。这也因为郑和本就是朱棣贴身的近侍多年有关。另一方面他也是代表了明朝的皇室。
于是朱棣在准备三年,大造船只后,郑和终于得到了道衍的承诺,带领宝船,驰骋海洋,虽然的他任务是寻找朱允炆,但是通过海洋,去往家族的回教的圣地麦加,也是他平生所愿。
郑和的本性是马,马姓的来源是回民的“穆罕穆德”转姓。郑和的祖先是阿拉伯人,也就是色目人,跟随元朝蒙古大军征战西域,获得军功,在元初跟着蒙古大军进攻南诏国,于是留在了云南。色目人在元朝民族地位排二等,高出北方的汉族和南宋子民。
到了明初,郑和被明军阉割送往南京为奴,做了燕王贴身的近侍。
当时之时,海上贸易已经发达,海洋由阿拉伯人统治。而郑和的祖先就是阿拉伯人,所以家族一直保留南洋海图,郑和也一直奉若珍宝。道衍推荐郑和下西洋,实在是当仁不让的人选。
靖难之役,道衍并未随着大军征战,而是坐守北平。于南军的冥战,都是道衍在幕后,指导青冥卫,而每一个计划步骤,都是道衍把消息传递给郑和。也就是说,郑和就是青冥卫的实际领导者,青冥卫一干术士,全部听从于郑和。
每当战事紧张,而道衍的应策来不及到达燕军,都是郑和当机立断,做出决策,多次拯救朱棣于兵败之中。而且郑和的决断,往往和道衍随后传递到的命令,并无区别。
朱棣夺了朱允炆的皇位,天下平定,道衍就有了收留马三宝为徒的打算。诡道的在席应真之上,已经几十代都是单传,从前的两房传承的规矩,已经名存实亡。这个情况,从隋末唐初就已经开始,当时诡道参与了道教两大流派——铲教和截教,的争端,刚好长房跟随了铲教,而幺房跟随了截教。
当时诡道的司掌是幺房李密,不过最终也不能力挽狂澜,截教败给了铲教,截教的高深术士,在红水阵一战,全军覆没。这个道教之间的内部杀伐历史,后来在明朝被许仲琳写成了小说,把时间放到了西周伐殷的年代,并且极尽夸张以能事,叙述了很多道教从来没有使用过的大阵法。这个小说就是《封神演义》。
李密虽然在铲教截教的冥战中,支持截教,剿杀了诡道长房。但是最终支持李唐的铲教布下了红水大阵,获得了冥战的胜利。
从此,中国道教以铲教为宗,截教就再也不能死灰复燃。终大唐一朝,举国推崇道教,实际就是李唐对铲教的赏赐,只是在武则天时期,大兴佛教。道教才稍稍式微。武周之后,又重新崛起。
而诡道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李密之后,诡道因为支持过截教,也被打压。所以,从唐,至五代十国,到北宋,诡道渐渐没有了动静,悄无声息,只是在民间暗自流传,因为李密当年和长房的相互残杀,让诡道传人记忆深刻,诡道每代只传一个弟子,避免两房相互残杀的诅咒。又加上诡道的门人本领低微,所以诡道已经沦落到民间普通占卜巫师的境地。到了北宋,诡道的流传更加艰难。于是诡道恢复古老的规矩,收了长幼两房弟子。可是诡道的诅咒仍旧不能解除,长幼两房相互交恶,自相残杀。只留下一个年幼的传人,眼见诡道就要断代。
当时斩鬼宗师黄裳,不知道因为什么缘由,破除诡道成见,做了诡道的挂名。并且把自己百鬼修炼的螟蛉交给了诡道,作为镇教之宝。诡道才又勉强流传。可是黄裳挂名之后,诡道的传人仍旧资质平平,由南宋到元朝,默默无闻。
直到元朝后期,诡道终于出了一个高手,那就是席应真。席应真的本领强过诡道之前数代祖师,已经和当时最有名望的道教宗师刘基不相上下。于是有了振兴诡道的心思。
后来的情况也知道,席应真投靠陈友谅,刘基投靠朱元璋。席应真一败涂地,不过他收了几百年不世出的人杰姚广孝为传人,也就是道衍,道衍归附燕王朱棣,才报了师门仇恨,诡道的兴盛,莫过于此。
现在道衍位极人臣,看到郑和也是一个杰出的人才,就要把郑和收纳为徒弟,传承诡道。
可是这个提议,被郑和给拒绝了。
道衍不解,郑和才告诉道衍,自己是伊斯兰开宗大圣默罕默德的三十七世孙,终生不能背弃伊斯兰教。
道衍也就不能强求,只能另行寻找传人,可惜再也找不到如郑和一般的人物,道衍之后,诡道再次重回民间小门派的地位。这也是道衍无法可想的事情。(直到几百年后,古赤萧横空出世,让诡道威震天下,那是后话,在冥战部细细讲述。)
郑和拒绝了国师道衍光大诡道的提议,道衍也并没有为难郑和,仍旧履行当年的承诺,碰巧有朱允炆出逃海外的流言,于是道衍在朱棣的授意下,建造宝船,让郑和下西洋,探海路,回祖先的发源地麦加朝圣。
永乐三年,一切准备充足,郑和率领宝船船队,从海边港口出发,经福建到占城(今越南)、爪哇(今印尼)、锡兰(今斯里兰卡),到了古里(今印度东海岸)。由于航海图并不详尽,郑和无法再向西行。只好班师回朝,回到南京。
与陆路寻找的胡濙一样,郑和也没有找到朱允炆的下落。
朱棣大为不悦,郑和请缨,永乐五年再下西洋。和胡濙的第二次奔赴云南同样道理,郑和的二下西洋,仍然是无功而返。
郑和回报朱棣和道衍,他在爪哇等地寻找汉人移民,遍访朱允炆的下落,也只是听到一些传闻。并且传闻说朱允炆知道朱棣派遣郑和到南洋,已经躲避到了更西的番外之地。那个番外之地,住的全部是肤如黑炭的夜叉修罗后代,不是中土的子民。那番外之地,距离中土几万里遥远。海图上并未标明。
朱棣为了寻访朱允炆下落,调拨国库,再次兴建大船,让郑和三下西洋探出去往番外夜叉修罗的海路。
于是郑和三下西洋。
郑和出发的当日。胡濙也修养好了身体,第三次出发,动身到西南,一方面是为了完成寻找朱允炆的下落,另一方面是他的赤线蛊在脑内发作的日期临近,需要找到解救的办法。
而由于胡濙几年来一直养病,身体孱弱,于是道衍安排其时已经是青冥卫大统领的黄铁俞跟随胡濙,一路照应。
郑和与胡濙寻找朱允炆的下落暂且不提。
道衍身为明朝国师,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布置。那就是扶持张三丰,一统道教,镇压民间教派。
张三丰本是全真道人,本名张君实,当时的炼丹士,在湖北武当山结庐修炼。在靖难之役前夕,胡濙举荐张三丰,被道衍邀请到北平。
张三丰本来已经是全真教派最有名望的道士,而道衍是当朝国师,诡道司掌。两人本来门派各异,但是一见之下,道衍和张三丰十分谈得来。
张三丰当时就答应,着手帮助道衍组建青冥卫,并且运用自己在道教中全真、王屋、崂山的影响,让道教宗派置身事外。
道衍得到了张三丰的支持,所以靖难之役里,道教正宗都没有投奔南京的正统朝廷。道衍的冥战胜利,张三丰实在是功不可没。
但是张三丰之所以鼎力帮助道衍和朱棣。是因为,张三丰得到了道衍和朱棣的承诺,让他建立一个道教宗派,超出全真和王屋、茅山各个宗派。
这个门派,就是武当。
当时明朝初定,天下还有不少民间教派鼓动信徒造反。其中尤以白莲教影响最广。张三丰得了道衍的指派,于白莲教的道魁比拼法术。白莲教其实和朱元璋大有渊源,当时都是摩尼教的分支,朱元璋建国之后,反而回头铲除当年的教众,这也是帝王不能免俗的作为。
永乐之时的道魁是个女的,法术能力高超,聚了几万信徒起事,张三丰于是在明军镇压白莲教的战争中,利用法术和白莲教的一干教中高手比拼。
张三丰的本领谋略,在当时只在道衍之下,在青冥卫是个散人,能力声望,与郑和不相上下。白莲教的术士那里是张三丰的对手。
张三丰帮助朱棣剪除了白莲教,让白莲教元气大伤。不能再兴风作浪。于是朱棣和道衍也信守承诺。帮助张三丰建立道教门派,统领天下道教。
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武当山修建道观。
道衍离开南京,和张三丰到了湖北,开始修建武当山道观宫殿,在武当山驻守。胡濙和黄铁俞奔赴西南,再也没有任何消息。
永乐九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回朝。郑和面圣,告诉永乐帝,这次下西洋,还是没有找到朱允炆的下落。因为在郑和到达锡兰山国时,锡兰山国王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郑和与锡兰国王交战数次,终于将锡兰国王擒获,现在已经把锡兰国王的家眷和随从都给虏了回来。这次战役,郑和凭借船队,将锡兰国灭国,宣扬大明的国威。朱棣也就不再追究郑和,而是把锡兰国王等人,交给刑部和礼部处理。这个在正史中已经记载,但是有一件事情,任何明史都没有提及,那就是郑和还带回来了一个人。
这个人,对后世的中国西南巫术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一直到现在,他的后裔在湖南贵州和川东鄂西都是赫赫有名的术士家族。
这个人叫做易卜拉欣-巴-阿里-穆罕穆德,是一个典型的穆斯林姓名。他是一个非洲土著黑人。
郑和把易卜拉欣带到朱棣面前,朱棣看到这个名叫易卜拉欣的俘虏的模样,大为好奇,原来此人是一个夜叉,中国称呼为“昆仑奴”,皮肤黝黑,卷发阔鼻,脸上有无数纹身。虽然已经穿上了的服饰,仍旧面貌丑陋,看起来是一个夜叉模样。
现在这个叫易卜拉欣的人十分顺从,看见朱棣的龙威,立即向着朱棣跪拜,神情非常惊恐,看来他是被郑和的手段给折服,看到朱棣后,更加惶恐不安。
朱棣于是询问这个昆仑奴的来历。
郑和就详细禀告了自己在锡兰,这个易卜拉欣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郑和的船队路过锡兰的时候,打听到了朱允炆在锡兰某佛教寺庙做了驻庙僧人,于是派遣使节,告知锡兰国王,希望能奉迎朱允炆回朝,可是锡兰的国王没有亲眼见识过大明朝的天威,看见郑和浩浩荡荡的船队,受了臣属的蛊惑,拒不交出朱允炆,并发兵向郑和进攻。
道衍掏了细碎银两,赏了这个村民,嘱咐村民不要向外人提起王昇离开的事情。村民离开后,马三宝撞开王昇的房门,朱棣带着道衍进去,看见房屋里,只有一桌一床,还有一个打坐的蒲团。
三人黯然。君臣无话,默默从城外走回皇宫。
第二日,道衍再次到渔村打探线索的时候,整个渔村已经化为灰烬。一个渔民都看不见。道衍知道是朱棣下令所为,也只能感叹一番。
随即道衍被朱棣再次召见,才对道衍道出了实情,朱棣做了皇帝之后,一个消息传到了他的耳朵里:朱允炆并没有死,而是逃了,从宫中的太平门里的那个鬼门离开,现在逃到某个地方,准备收拢南京残部,一呼百应,卷土从来。
至于烧毁宫殿,自焚殉国之类,都是朱允炆掩人耳目的伎俩而已。
现在道衍知道,朱棣要交给他一个多么艰巨的任务了。
但是道衍仍然没有放弃进柬,在朱棣交给那个任务之前,提出了要把北平的八臂哪吒的风水调转。
可是朱棣给了他一个完全没有想到的回答:
“迁都。”
原来朱棣早就有了打算。君臣二人,开始商量,该如何寻找建文帝。根据朱棣掌握的线索——他已经接管了前朝的锦衣卫,建文帝现在有两个可能的去处。一个是云南,云南的西平侯沐晟在建文帝登基之前,与朱允炆私交甚好,往来频繁。朱允炆最有可能投靠。
还有一个可能,听说朱允炆驾船东去入海,已经到了南洋,欲效仿当年南宋皇室,吞并海上,一旦时机成熟就从岭南登陆,举兵反攻。
道衍向朱棣建言,朱允炆已经大势已去,已经不可能死灰复燃。大可不必担忧。但是朱棣当上皇帝,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如果朱允炆不知下落,很有可能某日卷土从来。
道衍看着朱棣,心里明白,朱棣是铁了心要找到朱允炆,否则他这辈子都不会安心。
朱棣和以往一样,不动神色,他在等着道衍。
道衍沉默很久,终于说:“臣已老了,不能舟车劳顿。而且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已经说过了,朕要迁都北平,”朱棣打断道衍,“八臂哪吒一事,不必再提。我大明的帝王镇守,还有什么风水不能安定。”
“臣不是说这件事情,”道衍说,“殿下忘记了明太祖的出身了吗?”
朱棣顿时呆住,脸色阴郁,慢慢的说:“弥勒教,白莲教,红巾军。。。。。。”
“天下大乱,都是民间教派信众被教宗头领鼓动,”道衍说,“如今白莲教,道教,景教,拜火教,回教都势力庞大,需要一个国教将这些教派全部压制下去。”
“你有什么打算?”
道衍入定,不再回答。就如同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情形一样。朱棣知道道衍在心中暗自谋划。
终于道衍睁开眼睛,“青冥卫分兵四路。马三宝带领一路,从海上寻找朱允炆,此为其一;胡濙奔赴云南寻找朱允炆,此为其二;张三丰脱离全真,光大武当,统一道教,压制天下各宗教派,此为其三;金忠袁珙统领孝陵卫,镇守太祖陵墓风水,此为其四。青冥卫四个头领,全部由臣来调度指挥,安定殿下基业。殿下安心做一个创业明君即可。”
朱棣点头,认可了道衍的谋划。但是这一切并非道衍所望。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功成名就,打算回到庆寿寺,安心做一个僧人,没想到自己已经无法再功成身退,还要继续给朱棣寻找朱允炆,并且剪除宗教势力。
胡濙于永乐元年去往云南,在云南西平侯沐晟王府暗中刺探半年,每天都在侯府四周暗中盘查, 并且每晚偷偷潜入侯府,半年时间里,并没有在王府中朱允炆踪迹,于是在一个早上,穿着青冥卫的飞鱼牡丹官服,拿出朱棣亲自书写的公文,现身向西平侯沐晟告知来意,沐晟大惊,在侯府中跪拜,表达归顺当今圣上,绝不敢私自收容朱允炆。胡濙只能嘱咐西平侯沐晟如果打探到朱允炆消息,一定要拿到朱允炆,并且不可声张,暗中送到南京。西平侯沐晟当然毫不犹豫的答应。
胡濙打道回南京,向朱棣覆命。朱棣不满,责罚胡濙,让胡濙再次前往西南。
永乐二年,胡濙再赴云南,在西平侯沐晟处仍旧没有得到朱允炆的消息,于是从贵州一路暗访,终于在贵州思州府一个叫缠溪的地方,听人说过有一个叫让銮的僧人隐居在这里。胡濙遍访西南,找的就是和尚,现在听到这个和尚叫做让銮,正好对应朱允炆被朱棣颠覆,让出了金銮殿的意思。于是立即偷偷潜入缠溪,没想到缠溪是一个黑苗部族范围。胡濙进入到黑苗山寨,还没有打听到一丝让銮的消息,就被黑苗的一个巫师给下了蛊。
当时胡濙只是向一个黑苗的中年汉子讨一碗水喝,喝的时候,顺便打听让銮的下落。没想到刚刚问起,黑苗的中年汉子,就拂袖而去。
胡濙看到自己手中的水碗里,无数红色的细丝般的虫子在水中游动。胡濙已经在西南游历很久,知道西南苗家放蛊的厉害,立即知道不好,马上呕吐刚才喝下的水,可是呕吐出来的水中,已经有了无数丝虫。胡濙明白不可能求这个汉子解蛊,于是立即赶回京城。在路上前七日,毫无症状,就在胡濙以为平安无事的时候,第七日里,胡濙的浑身每个毛孔,都剧痒无比,皮肤溃烂。
这时候胡濙已经走到了江西境内,于是转走水路,希望尽快回京。在船上,胡濙的蛊毒发作,无数丝虫,从胡濙的毛孔里冒出来,胡濙用手去拉,能拉出一尺来长的红色丝虫。到了九江,胡濙的鼻孔眼睛耳朵,都冒出了丝虫。这些丝虫还顺着胡濙的血管在身体里到处游走,厉害的时候,胡濙看见丝虫在自己胳膊上的血管里慢慢移动,顿时毛骨悚然。
胡濙拼尽全力坚持,到了京城,立即拜见国师道衍。
道衍看了胡濙的病症,立即惊呼:“这是黑苗的赤线蛊,你行事缜密,怎么会中了这个厉害的手段?”
胡濙于是把缠溪打听让銮的事情说了,道衍立即询问,他当时喝水,喝了几口。胡濙回答喝了两口。第三口的时候,黑苗汉子就拂袖走了。
道衍立即问胡濙喝水的水碗是什么样子。
胡濙告诉道衍,是一个黄色的粗糙陶碗。
道衍又问陶碗上画着什么花纹。
胡濙是一个心思细腻,记心超常的人,不然道衍也不会推荐他在西南寻访朱允炆。胡濙闭目想了一会,回答道衍说,那个陶碗上画着一个飞鸟的花纹。
道衍追问,是什么鸟。
胡濙再次回想,终于想起来是一个斑鸠。
道衍这才松了一口气,立即告诉胡濙,幸好他只喝了两口水,如果喝了第三口,大罗金仙也救不得他的性命。
于是道衍立即,叫人捉来两只斑鸠,将斑鸠的头拧下来,让胡濙生吞下去。胡濙吞了斑鸠头片刻,腹中疼痛。疼到了一时一刻的时候,道衍给胡濙吞服黄酒。胡濙张口就吐。吐出两个斑鸠头,斑鸠的头上缠满了红色的丝虫。
但是胡濙的身体表面仍然又无数丝虫冒出,皮肤大片大片的溃烂剥落。特别是关节处,已经露出肌肉和骨骼,而且骨骼上已经缠绕无数丝虫。
胡濙连续吞了三天斑鸠头,吐了三天,每次吐出来的斑鸠头都缠满了丝虫,如同线团一般。到了第四日,道衍告诉胡濙,他腹中的丝虫已经都被斑鸠头给带出来,现在要用另外法子,把胡濙身体四肢和皮肤下的丝虫祛除出来。
这个法子相对较简单,就是让胡濙先和一大碗羊血,羊血有解毒功效。然后让胡濙吞服两厘砒霜。砒霜的毒性,在胡濙的血管里发散,将血管里的丝虫纷纷毒死,胡濙第二日吞服砒霜的剂量加大到四厘,皮肤下的丝虫也被毒死。如此第三日,吞服到七厘,胡濙血管和身体里的丝虫全部被毒死。然后道衍找来三个中医,将死在胡濙皮肤穴道和毛孔里的丝虫尸体,慢慢用银针挑出来。
胡濙的一条性命,这才被捡回。但是道衍告诉胡濙,他的赤线蛊,并未驱尽,因为他中蛊后多日才回到南京救治,丝虫已经入脑。入脑的丝虫一时不得发作。必当蛰伏五年,五年后,丝虫醒转,就会吞噬脑髓,倒是就无法可医。胡濙这才询问,自己是是否只有五年的性命。
道衍说,这也不尽然。黑苗放蛊,虽然手段恶毒,但是黑苗也有对头,他们的蛊毒,白苗也有人能解。
五年之内,在去想办法找到白苗解蛊。
胡濙中了蛊毒,在南京休养七个月,才动身赶往西南,一方面继续寻访让銮的下落,一方面去找白苗,解除自己的赤线蛊。
永乐三年,马三宝被赐姓郑,名和。大明皇族朱家属火,家族拜祝融。祝融姓郑。所以大明国姓有两个,朱姓和郑姓。
所以郑和被赐姓,是当时无上的荣耀。这也因为郑和本就是朱棣贴身的近侍多年有关。另一方面他也是代表了明朝的皇室。
于是朱棣在准备三年,大造船只后,郑和终于得到了道衍的承诺,带领宝船,驰骋海洋,虽然的他任务是寻找朱允炆,但是通过海洋,去往家族的回教的圣地麦加,也是他平生所愿。
郑和的本性是马,马姓的来源是回民的“穆罕穆德”转姓。郑和的祖先是阿拉伯人,也就是色目人,跟随元朝蒙古大军征战西域,获得军功,在元初跟着蒙古大军进攻南诏国,于是留在了云南。色目人在元朝民族地位排二等,高出北方的汉族和南宋子民。
到了明初,郑和被明军阉割送往南京为奴,做了燕王贴身的近侍。
当时之时,海上贸易已经发达,海洋由阿拉伯人统治。而郑和的祖先就是阿拉伯人,所以家族一直保留南洋海图,郑和也一直奉若珍宝。道衍推荐郑和下西洋,实在是当仁不让的人选。
靖难之役,道衍并未随着大军征战,而是坐守北平。于南军的冥战,都是道衍在幕后,指导青冥卫,而每一个计划步骤,都是道衍把消息传递给郑和。也就是说,郑和就是青冥卫的实际领导者,青冥卫一干术士,全部听从于郑和。
每当战事紧张,而道衍的应策来不及到达燕军,都是郑和当机立断,做出决策,多次拯救朱棣于兵败之中。而且郑和的决断,往往和道衍随后传递到的命令,并无区别。
朱棣夺了朱允炆的皇位,天下平定,道衍就有了收留马三宝为徒的打算。诡道的在席应真之上,已经几十代都是单传,从前的两房传承的规矩,已经名存实亡。这个情况,从隋末唐初就已经开始,当时诡道参与了道教两大流派——铲教和截教,的争端,刚好长房跟随了铲教,而幺房跟随了截教。
当时诡道的司掌是幺房李密,不过最终也不能力挽狂澜,截教败给了铲教,截教的高深术士,在红水阵一战,全军覆没。这个道教之间的内部杀伐历史,后来在明朝被许仲琳写成了小说,把时间放到了西周伐殷的年代,并且极尽夸张以能事,叙述了很多道教从来没有使用过的大阵法。这个小说就是《封神演义》。
李密虽然在铲教截教的冥战中,支持截教,剿杀了诡道长房。但是最终支持李唐的铲教布下了红水大阵,获得了冥战的胜利。
从此,中国道教以铲教为宗,截教就再也不能死灰复燃。终大唐一朝,举国推崇道教,实际就是李唐对铲教的赏赐,只是在武则天时期,大兴佛教。道教才稍稍式微。武周之后,又重新崛起。
而诡道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李密之后,诡道因为支持过截教,也被打压。所以,从唐,至五代十国,到北宋,诡道渐渐没有了动静,悄无声息,只是在民间暗自流传,因为李密当年和长房的相互残杀,让诡道传人记忆深刻,诡道每代只传一个弟子,避免两房相互残杀的诅咒。又加上诡道的门人本领低微,所以诡道已经沦落到民间普通占卜巫师的境地。到了北宋,诡道的流传更加艰难。于是诡道恢复古老的规矩,收了长幼两房弟子。可是诡道的诅咒仍旧不能解除,长幼两房相互交恶,自相残杀。只留下一个年幼的传人,眼见诡道就要断代。
当时斩鬼宗师黄裳,不知道因为什么缘由,破除诡道成见,做了诡道的挂名。并且把自己百鬼修炼的螟蛉交给了诡道,作为镇教之宝。诡道才又勉强流传。可是黄裳挂名之后,诡道的传人仍旧资质平平,由南宋到元朝,默默无闻。
直到元朝后期,诡道终于出了一个高手,那就是席应真。席应真的本领强过诡道之前数代祖师,已经和当时最有名望的道教宗师刘基不相上下。于是有了振兴诡道的心思。
后来的情况也知道,席应真投靠陈友谅,刘基投靠朱元璋。席应真一败涂地,不过他收了几百年不世出的人杰姚广孝为传人,也就是道衍,道衍归附燕王朱棣,才报了师门仇恨,诡道的兴盛,莫过于此。
现在道衍位极人臣,看到郑和也是一个杰出的人才,就要把郑和收纳为徒弟,传承诡道。
可是这个提议,被郑和给拒绝了。
道衍不解,郑和才告诉道衍,自己是伊斯兰开宗大圣默罕默德的三十七世孙,终生不能背弃伊斯兰教。
道衍也就不能强求,只能另行寻找传人,可惜再也找不到如郑和一般的人物,道衍之后,诡道再次重回民间小门派的地位。这也是道衍无法可想的事情。(直到几百年后,古赤萧横空出世,让诡道威震天下,那是后话,在冥战部细细讲述。)
郑和拒绝了国师道衍光大诡道的提议,道衍也并没有为难郑和,仍旧履行当年的承诺,碰巧有朱允炆出逃海外的流言,于是道衍在朱棣的授意下,建造宝船,让郑和下西洋,探海路,回祖先的发源地麦加朝圣。
永乐三年,一切准备充足,郑和率领宝船船队,从海边港口出发,经福建到占城(今越南)、爪哇(今印尼)、锡兰(今斯里兰卡),到了古里(今印度东海岸)。由于航海图并不详尽,郑和无法再向西行。只好班师回朝,回到南京。
与陆路寻找的胡濙一样,郑和也没有找到朱允炆的下落。
朱棣大为不悦,郑和请缨,永乐五年再下西洋。和胡濙的第二次奔赴云南同样道理,郑和的二下西洋,仍然是无功而返。
郑和回报朱棣和道衍,他在爪哇等地寻找汉人移民,遍访朱允炆的下落,也只是听到一些传闻。并且传闻说朱允炆知道朱棣派遣郑和到南洋,已经躲避到了更西的番外之地。那个番外之地,住的全部是肤如黑炭的夜叉修罗后代,不是中土的子民。那番外之地,距离中土几万里遥远。海图上并未标明。
朱棣为了寻访朱允炆下落,调拨国库,再次兴建大船,让郑和三下西洋探出去往番外夜叉修罗的海路。
于是郑和三下西洋。
郑和出发的当日。胡濙也修养好了身体,第三次出发,动身到西南,一方面是为了完成寻找朱允炆的下落,另一方面是他的赤线蛊在脑内发作的日期临近,需要找到解救的办法。
而由于胡濙几年来一直养病,身体孱弱,于是道衍安排其时已经是青冥卫大统领的黄铁俞跟随胡濙,一路照应。
郑和与胡濙寻找朱允炆的下落暂且不提。
道衍身为明朝国师,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布置。那就是扶持张三丰,一统道教,镇压民间教派。
张三丰本是全真道人,本名张君实,当时的炼丹士,在湖北武当山结庐修炼。在靖难之役前夕,胡濙举荐张三丰,被道衍邀请到北平。
张三丰本来已经是全真教派最有名望的道士,而道衍是当朝国师,诡道司掌。两人本来门派各异,但是一见之下,道衍和张三丰十分谈得来。
张三丰当时就答应,着手帮助道衍组建青冥卫,并且运用自己在道教中全真、王屋、崂山的影响,让道教宗派置身事外。
道衍得到了张三丰的支持,所以靖难之役里,道教正宗都没有投奔南京的正统朝廷。道衍的冥战胜利,张三丰实在是功不可没。
但是张三丰之所以鼎力帮助道衍和朱棣。是因为,张三丰得到了道衍和朱棣的承诺,让他建立一个道教宗派,超出全真和王屋、茅山各个宗派。
这个门派,就是武当。
当时明朝初定,天下还有不少民间教派鼓动信徒造反。其中尤以白莲教影响最广。张三丰得了道衍的指派,于白莲教的道魁比拼法术。白莲教其实和朱元璋大有渊源,当时都是摩尼教的分支,朱元璋建国之后,反而回头铲除当年的教众,这也是帝王不能免俗的作为。
永乐之时的道魁是个女的,法术能力高超,聚了几万信徒起事,张三丰于是在明军镇压白莲教的战争中,利用法术和白莲教的一干教中高手比拼。
张三丰的本领谋略,在当时只在道衍之下,在青冥卫是个散人,能力声望,与郑和不相上下。白莲教的术士那里是张三丰的对手。
张三丰帮助朱棣剪除了白莲教,让白莲教元气大伤。不能再兴风作浪。于是朱棣和道衍也信守承诺。帮助张三丰建立道教门派,统领天下道教。
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武当山修建道观。
道衍离开南京,和张三丰到了湖北,开始修建武当山道观宫殿,在武当山驻守。胡濙和黄铁俞奔赴西南,再也没有任何消息。
永乐九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回朝。郑和面圣,告诉永乐帝,这次下西洋,还是没有找到朱允炆的下落。因为在郑和到达锡兰山国时,锡兰山国王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郑和与锡兰国王交战数次,终于将锡兰国王擒获,现在已经把锡兰国王的家眷和随从都给虏了回来。这次战役,郑和凭借船队,将锡兰国灭国,宣扬大明的国威。朱棣也就不再追究郑和,而是把锡兰国王等人,交给刑部和礼部处理。这个在正史中已经记载,但是有一件事情,任何明史都没有提及,那就是郑和还带回来了一个人。
这个人,对后世的中国西南巫术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一直到现在,他的后裔在湖南贵州和川东鄂西都是赫赫有名的术士家族。
这个人叫做易卜拉欣-巴-阿里-穆罕穆德,是一个典型的穆斯林姓名。他是一个非洲土著黑人。
郑和把易卜拉欣带到朱棣面前,朱棣看到这个名叫易卜拉欣的俘虏的模样,大为好奇,原来此人是一个夜叉,中国称呼为“昆仑奴”,皮肤黝黑,卷发阔鼻,脸上有无数纹身。虽然已经穿上了的服饰,仍旧面貌丑陋,看起来是一个夜叉模样。
现在这个叫易卜拉欣的人十分顺从,看见朱棣的龙威,立即向着朱棣跪拜,神情非常惊恐,看来他是被郑和的手段给折服,看到朱棣后,更加惶恐不安。
朱棣于是询问这个昆仑奴的来历。
郑和就详细禀告了自己在锡兰,这个易卜拉欣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郑和的船队路过锡兰的时候,打听到了朱允炆在锡兰某佛教寺庙做了驻庙僧人,于是派遣使节,告知锡兰国王,希望能奉迎朱允炆回朝,可是锡兰的国王没有亲眼见识过大明朝的天威,看见郑和浩浩荡荡的船队,受了臣属的蛊惑,拒不交出朱允炆,并发兵向郑和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