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纪事_分卷阅读_2682
无意中遇到灾情,无意中办了这件事情,别说孩子们兴奋的不能自己,都觉得小脸儿上从此挂满无限的光彩,就是太子殿下也一样的俊面生辉,有回京后资本增加之感。
而且太子眼尖的看出来齐王皇兄也是这样的得意。
他们还在旧庙的时候,因为条件受到限制,每天就忙着筹粮和谋划附近的灾情有没有得到处理。这两个人是全国的殿下,不是往一个小城外面住下来,只考虑到这小小的一个城,一万出去的受灾民众。
他们既为眼前小城着想,也要为整体的灾区着想。每天商议再商议,派出得力护卫往周边打探灾情,听过以后再做新的商议。有时候各自思虑,也是眉头没有一会儿展开。
这不是种田抢收出苦力的忙,却也忙的时常捧起饭碗,就会呆呆的想到灾民们有没有吃的。跟元皓等悔悟少吃贵的点心一样,也认为自己吃的饮食太好了,应该散给众人,或者精减下银子好救灾。
如果只是殿下们出门儿吃,兴许那几天只吃一顿一碗阳春面。但掌管饮食的是侯夫人宝珠,就不会允许殿下们肆意的把身体折腾一出。
这也是殿下们的心完全沉浸在灾情里,才会出来反思自己们奢侈的心思。也因此他们没功夫往京里写过多的公文。
最后上马车就走,一路疾驰,有送齐王的意思,也有殿下们亮明身份,灾民中人心难测---不是帮了人,就注定别人一定感激---袁训疾行,也是避开人的用意。
呈报灾情过去,特别是那座说搭就搭好的桥,这些话到了这里殿下们才有功夫写。
本来只写搭桥,就足够太子美的。从他长这么大,几个先生跟着,就他看的听的,还鲜有这样搭桥的事情。
他的笔下,也写上大家捐出钱财。不仅限孩子们,各人包括跟来的家人都有捐赠,但元皓花的最多,两包袱金叶子只有一个底儿,这也是事实。
本来就美滋滋中夹着对孩子们的欣赏,要把他们写的天上少有,地上无双。又让元皓请出去看一出子好作派,太子提笔在手,胸怀沟渠万千。
新放一张纸,他重新这样写着:“……亲历此事,才知道受灾原是小事,大众一心才是难得大事。人心之齐可以胜青天,人心之齐可以越山海。唯人心齐,方有大家齐感皇恩,献出各自的私财。又有万大同和韩氏……等数人奔波不息,以私财购粮购药。又有元皓可敬可佩,言太上皇所赐,皆是皇恩,理当使用。献出黄金若干两。又有儿臣捐银若干两,皇兄捐银若干两……”
把人名儿和数额一一的写上,再写道:“元皓所出最多,又和袁执瑾带领韩正经、常巧秀、万小红……照顾受灾孩童。桥,当名元皓桥,请父皇别赐名为幸。”
下面又写上必要回的公事,有刚才孩子们的举动鼓舞着,太子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一般。
写完放下笔,从头看上一遍修改个别句子因匆忙的错字和文法,再一鼓作气的誊写出来,太子暗道大功告成,起身来走到窗前,对着驿站院子里数株野草,心情澎湃如波涛起伏。
没有一处不是喜欢,没有一星半点的不是骄傲。办成了这件事情,亲历灾区,与灾民同进退,桥搭的有如神助等,这些全是太子殿下应该高兴的缘由。
又想到公文已写,呈报回京父皇只有开心的。前路还没有走完,殿下还能起好些作用呢?这一趟就此回京,也是不虚此行中的不虚此行,不怕文官们他不说个好字,武将们不翘个大拇指。这会儿事情也办完,来到安乐地面上,只等着晚上吃酒取乐,不由得太子一张嘴,有了一串子笑声出来。
“哈哈……。”
不管怎么听也是畅快满怀,欢畅盈人。
张大学士走到门外,临时想到有句话要说的大学士停下脚步,他抚须也是笑容可掬。要说的话不是极要紧的,大学士退一退脚步,从门外走开。
大学士也有痛快一笑的心情,何况是殿下呢?大学士对自己道:“不可打扰,不可打扰啊,哈哈……”
他的脚步回到房里,也忍不住的笑着。随后,心思如潮水压将过来,让他想到这出游越来越有意味,大家伙儿解囊出银子救灾情,这事情办的可真不坏,也同时的,加寿姑娘水涨船更高。
以后的这位太子妃,这位皇后,她亲身经历这件事情。这将是她以后不可撼动的荣华之一。
自己小瞧了她,也小瞧了忠毅侯一家。张大学士叹上一声,却没有出京时的那种幽怨。
大学士也亲历这件事情,他小作分析以后,高兴还来不及呢。输给加寿,输给袁训,他的心里也早有准备。这一回又无形中矮小下去,大学士心悦诚服得认栽。
……
夜晚就要来临,驿站里喜气洋洋。守这驿站的人并不知道来的一干子贵人,他们只知道这些贵人们晚上吃酒,赏下许多的酒菜给他们,他们高兴的这一件。
也就帮忙收拾出大桌子送来,见到这一行人干净异常,也帮忙把桌椅用水洗刷,河水也是他们一桶桶拎来。
坐席以前,袁训出来看一回,让他们分批吃酒,说明天再送来一回,大家答应着。二老王也出来看一回,也是叮嘱分批吃酒,当值的明天吃也罢,大家也答应着。
张大学士不放心,也出来看时,当兵的笑回他:“放心吧您呐,我们当值的只讨明天的酒吃如何?为了明天的酒,我们今天也不敢沾一口不是?”
张大学士回去见太子:“我想说个周全的话,却又落到袁老爷和二位老爷子后面。”太子轻笑:“带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有经验的人也不一样。”
他陷入沉思般的侧一侧面庞,张大学士心头一动,猜出来太子的心思,他现在是全无嫉妒,也没有过多的谨慎,乐呵呵地道:“是啊,百无一用是书生,要是没有这些铜头铁臂的,只我遇上发水,我可办不了这么周全。”
“难得,咱们这一队人哪有一个是闲人?”太子嘴角噙笑。文章侯府有福王余孽的绰号,太子是经历过福王变故的人,对和福王往来的旧人都记在心里。韩家初到的时候,就有了刺客行刺加寿,太子也曾怀疑过韩家。就是不怀疑,也对他们有过不满。
但现在来看,人全是可以用得的。
作为他的师傅,又一路陪伴到这里,张大学士又一次猜到太子指的是韩家。大学士能得到两朝皇帝的重视,防范是一,度量也不能小。他亲眼看到韩二老爷劳累,就在这里特意的提醒太子:“一会儿吃酒,殿下说上几句才是。这对兄弟是老了,一生的名声也放荡不中听,官场的名声也一般。如今的侯爷韩世拓,沾的是袁老爷府上的光彩,但我已打听清楚,他确实是自己中的举。”
大家行路呢,张大学士突发奇想似的打听韩世拓,跟浪费笔墨和往来车马似的。但太子会意,张大学士不会做无用之功,他这样做只能是另有用意。
太子笑容不改听着。
果然,大学士接下来道:“文章侯现在国子监里当差,他的上司阮英明虽然为人狂傲,但他是我看着长大的,人品忠心上不会有错。文章侯是他的学生,也就不会出错。但他们这一代还能牵涉到福王,皇上对文章侯也不会大用。倒是这小小的正经有些意思。”
太子嘴角又勾了勾。
张大学士一直针对加寿,太子也依然尊重他,就是大学士对也好,错也好,有私心私意也好,他只想太子殿下好。四平八稳的登上皇位。
他打听韩世拓,在这里说起韩正经,原因只有一个,提醒太子殿下:“这小正经念书来得,习武也专心,我冷眼旁观好几回了,他这是从小就苗正根不歪,等他长大了,是殿下手里用得着的人。”
按韩正经的年纪来算,只能是太子一朝的人。而稍有远见的人都知道的从小培养和笼络有多重要,太子也一样知道。
他的父皇有许多人明里暗里可以用,就是很多功勋子弟全是少年就投到太子门下,跟太子感情深厚。轻易不会动摇忠心,也方便当年的太子,如今的皇帝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和认可他们。
张大学士说到这里,太子浑身一热,他的心思如煮开的热锅一样沸腾起来。
他也想有皇帝那样一群太子党,但在没有得到皇帝允许的时候结党营私,不用师傅们提醒,这还是人人知道的猜忌事情之一。
当年的皇帝为什么会敢太子党横行天下,太子也早推敲过。他的父皇跟他不一样,太后专宠六宫,又有长公主瑞庆是个欢喜果儿,太上皇对幼子早早扶持颇多。
而太子呢?他的母后全仗着……有加寿!这话不太好听,却是事实。那几年,小小的加寿充当长公主瑞庆当年在太上皇面前的位置,而太子却不敢自认为自己是当年的父皇。
皇帝还给他留下冷捕头,但谁又知道冷捕头不是监视太子的呢?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水可以覆舟,也可以载舟。
而且太子眼尖的看出来齐王皇兄也是这样的得意。
他们还在旧庙的时候,因为条件受到限制,每天就忙着筹粮和谋划附近的灾情有没有得到处理。这两个人是全国的殿下,不是往一个小城外面住下来,只考虑到这小小的一个城,一万出去的受灾民众。
他们既为眼前小城着想,也要为整体的灾区着想。每天商议再商议,派出得力护卫往周边打探灾情,听过以后再做新的商议。有时候各自思虑,也是眉头没有一会儿展开。
这不是种田抢收出苦力的忙,却也忙的时常捧起饭碗,就会呆呆的想到灾民们有没有吃的。跟元皓等悔悟少吃贵的点心一样,也认为自己吃的饮食太好了,应该散给众人,或者精减下银子好救灾。
如果只是殿下们出门儿吃,兴许那几天只吃一顿一碗阳春面。但掌管饮食的是侯夫人宝珠,就不会允许殿下们肆意的把身体折腾一出。
这也是殿下们的心完全沉浸在灾情里,才会出来反思自己们奢侈的心思。也因此他们没功夫往京里写过多的公文。
最后上马车就走,一路疾驰,有送齐王的意思,也有殿下们亮明身份,灾民中人心难测---不是帮了人,就注定别人一定感激---袁训疾行,也是避开人的用意。
呈报灾情过去,特别是那座说搭就搭好的桥,这些话到了这里殿下们才有功夫写。
本来只写搭桥,就足够太子美的。从他长这么大,几个先生跟着,就他看的听的,还鲜有这样搭桥的事情。
他的笔下,也写上大家捐出钱财。不仅限孩子们,各人包括跟来的家人都有捐赠,但元皓花的最多,两包袱金叶子只有一个底儿,这也是事实。
本来就美滋滋中夹着对孩子们的欣赏,要把他们写的天上少有,地上无双。又让元皓请出去看一出子好作派,太子提笔在手,胸怀沟渠万千。
新放一张纸,他重新这样写着:“……亲历此事,才知道受灾原是小事,大众一心才是难得大事。人心之齐可以胜青天,人心之齐可以越山海。唯人心齐,方有大家齐感皇恩,献出各自的私财。又有万大同和韩氏……等数人奔波不息,以私财购粮购药。又有元皓可敬可佩,言太上皇所赐,皆是皇恩,理当使用。献出黄金若干两。又有儿臣捐银若干两,皇兄捐银若干两……”
把人名儿和数额一一的写上,再写道:“元皓所出最多,又和袁执瑾带领韩正经、常巧秀、万小红……照顾受灾孩童。桥,当名元皓桥,请父皇别赐名为幸。”
下面又写上必要回的公事,有刚才孩子们的举动鼓舞着,太子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一般。
写完放下笔,从头看上一遍修改个别句子因匆忙的错字和文法,再一鼓作气的誊写出来,太子暗道大功告成,起身来走到窗前,对着驿站院子里数株野草,心情澎湃如波涛起伏。
没有一处不是喜欢,没有一星半点的不是骄傲。办成了这件事情,亲历灾区,与灾民同进退,桥搭的有如神助等,这些全是太子殿下应该高兴的缘由。
又想到公文已写,呈报回京父皇只有开心的。前路还没有走完,殿下还能起好些作用呢?这一趟就此回京,也是不虚此行中的不虚此行,不怕文官们他不说个好字,武将们不翘个大拇指。这会儿事情也办完,来到安乐地面上,只等着晚上吃酒取乐,不由得太子一张嘴,有了一串子笑声出来。
“哈哈……。”
不管怎么听也是畅快满怀,欢畅盈人。
张大学士走到门外,临时想到有句话要说的大学士停下脚步,他抚须也是笑容可掬。要说的话不是极要紧的,大学士退一退脚步,从门外走开。
大学士也有痛快一笑的心情,何况是殿下呢?大学士对自己道:“不可打扰,不可打扰啊,哈哈……”
他的脚步回到房里,也忍不住的笑着。随后,心思如潮水压将过来,让他想到这出游越来越有意味,大家伙儿解囊出银子救灾情,这事情办的可真不坏,也同时的,加寿姑娘水涨船更高。
以后的这位太子妃,这位皇后,她亲身经历这件事情。这将是她以后不可撼动的荣华之一。
自己小瞧了她,也小瞧了忠毅侯一家。张大学士叹上一声,却没有出京时的那种幽怨。
大学士也亲历这件事情,他小作分析以后,高兴还来不及呢。输给加寿,输给袁训,他的心里也早有准备。这一回又无形中矮小下去,大学士心悦诚服得认栽。
……
夜晚就要来临,驿站里喜气洋洋。守这驿站的人并不知道来的一干子贵人,他们只知道这些贵人们晚上吃酒,赏下许多的酒菜给他们,他们高兴的这一件。
也就帮忙收拾出大桌子送来,见到这一行人干净异常,也帮忙把桌椅用水洗刷,河水也是他们一桶桶拎来。
坐席以前,袁训出来看一回,让他们分批吃酒,说明天再送来一回,大家答应着。二老王也出来看一回,也是叮嘱分批吃酒,当值的明天吃也罢,大家也答应着。
张大学士不放心,也出来看时,当兵的笑回他:“放心吧您呐,我们当值的只讨明天的酒吃如何?为了明天的酒,我们今天也不敢沾一口不是?”
张大学士回去见太子:“我想说个周全的话,却又落到袁老爷和二位老爷子后面。”太子轻笑:“带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有经验的人也不一样。”
他陷入沉思般的侧一侧面庞,张大学士心头一动,猜出来太子的心思,他现在是全无嫉妒,也没有过多的谨慎,乐呵呵地道:“是啊,百无一用是书生,要是没有这些铜头铁臂的,只我遇上发水,我可办不了这么周全。”
“难得,咱们这一队人哪有一个是闲人?”太子嘴角噙笑。文章侯府有福王余孽的绰号,太子是经历过福王变故的人,对和福王往来的旧人都记在心里。韩家初到的时候,就有了刺客行刺加寿,太子也曾怀疑过韩家。就是不怀疑,也对他们有过不满。
但现在来看,人全是可以用得的。
作为他的师傅,又一路陪伴到这里,张大学士又一次猜到太子指的是韩家。大学士能得到两朝皇帝的重视,防范是一,度量也不能小。他亲眼看到韩二老爷劳累,就在这里特意的提醒太子:“一会儿吃酒,殿下说上几句才是。这对兄弟是老了,一生的名声也放荡不中听,官场的名声也一般。如今的侯爷韩世拓,沾的是袁老爷府上的光彩,但我已打听清楚,他确实是自己中的举。”
大家行路呢,张大学士突发奇想似的打听韩世拓,跟浪费笔墨和往来车马似的。但太子会意,张大学士不会做无用之功,他这样做只能是另有用意。
太子笑容不改听着。
果然,大学士接下来道:“文章侯现在国子监里当差,他的上司阮英明虽然为人狂傲,但他是我看着长大的,人品忠心上不会有错。文章侯是他的学生,也就不会出错。但他们这一代还能牵涉到福王,皇上对文章侯也不会大用。倒是这小小的正经有些意思。”
太子嘴角又勾了勾。
张大学士一直针对加寿,太子也依然尊重他,就是大学士对也好,错也好,有私心私意也好,他只想太子殿下好。四平八稳的登上皇位。
他打听韩世拓,在这里说起韩正经,原因只有一个,提醒太子殿下:“这小正经念书来得,习武也专心,我冷眼旁观好几回了,他这是从小就苗正根不歪,等他长大了,是殿下手里用得着的人。”
按韩正经的年纪来算,只能是太子一朝的人。而稍有远见的人都知道的从小培养和笼络有多重要,太子也一样知道。
他的父皇有许多人明里暗里可以用,就是很多功勋子弟全是少年就投到太子门下,跟太子感情深厚。轻易不会动摇忠心,也方便当年的太子,如今的皇帝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和认可他们。
张大学士说到这里,太子浑身一热,他的心思如煮开的热锅一样沸腾起来。
他也想有皇帝那样一群太子党,但在没有得到皇帝允许的时候结党营私,不用师傅们提醒,这还是人人知道的猜忌事情之一。
当年的皇帝为什么会敢太子党横行天下,太子也早推敲过。他的父皇跟他不一样,太后专宠六宫,又有长公主瑞庆是个欢喜果儿,太上皇对幼子早早扶持颇多。
而太子呢?他的母后全仗着……有加寿!这话不太好听,却是事实。那几年,小小的加寿充当长公主瑞庆当年在太上皇面前的位置,而太子却不敢自认为自己是当年的父皇。
皇帝还给他留下冷捕头,但谁又知道冷捕头不是监视太子的呢?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水可以覆舟,也可以载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