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密码4: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_分卷阅读_2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什么妇人?”她心里一刺。
  “不清楚,只知道那妇人唤如琢叫‘少东家’。不知她跟如琢说了什么,竟让如琢……”
  “少东家?那一定是这里雇过的仆妇。我去问问……”
  于燕燕立即站起身,快步出了小院,想追上阿黎,可到了外间一看,已不见阿黎身影。她忙要追到前院去,可一听院子那边一片诵经声,不好贸然出去,只能停住脚。正在急不可耐,却见大嫂的婢女阿青从后边绕了过来,手里端着个托盘,上头是个青瓷碗,冒着热气。
  “二娘,娘熬了些粟米粥,让我端一碗过来。”
  “阿青,这家里以前有没有雇过其他使女?”她忙迎了上去。
  “其他使女?我不知道。我来这里快三年了,除了阿黎,并没见其他使女。”
  “你来之前,一定有其他人,你没听说过?”
  “没……没有。”
  “阿青,你莫骗我!你一定听说过!”
  “我……我只影影绰绰听着,我来之前,是有个使女。”
  “你还听见过什么?你一定要告诉我!二相公自尽那天,见了那妇人。二相公就是因她而死!”
  “啊?”阿青前后望望,见没人,才压低声音,“二娘,我说出来,你千万莫说是我说的……我隐约听着,原先那个使女似乎不安分,和二相公有些……有些……我说不出口,反正不干净。这都是我乱猜的,二娘千万莫说出去!”
  程门板站在河岸边,闷望着那只焦船。
  坊正怕那船沉没,唤人将它拖上了岸边,斜搁在草坡上。开封府里人手正紧缺,搬尸的一直没来,那几具尸首仍摆在船板上,用两张破席子罩着。悬赏告示也已张贴在各个路口,却没有人应。
  程门板心里焦躁不已,面上都有些藏不住了。坊正见他候在那里,也不好走开,便叫人搬了两块石头,拂净尘土,请程门板坐下来歇息,自己也陪坐一边。程门板见那坊正坐得无聊,几回开口想闲谈,他始终板着脸,一声不应。坊正越发没趣,坐在那里如同受刑,不住扭挪着。程门板自己也难熬,却只能熬,且要做出沉思之状。其实心像是被黑油膏腻住,哪里有分毫主意?
  一直挨到午后,天阴下来,飘起了雨丝。那坊正忙站起身:“下雨了!”程门板屁股早已坐麻,也站了起来:“这船还是得差人轮流守着,就劳烦你了。”坊正面露难色,却只好点了点头。
  程门板刚要转身离开,却见一个小厮引着个农夫快步走了过来:“程介史,这个人前晚上见过这只船!”
  “哦?你在哪里见到的?”程门板忙望向那个农夫,三十出头,朴朴实实的。
  “就是这里!小人去城里卖菜回来,天已经黑了。经过这里时,这船靠在岸边,船上亮着灯光,帘子挡着,瞧不见里头。只听见里头有人说话。是个年轻妇人的声音,似乎是在唤爹娘喝姜蜜水,一个小儿嚷着也要喝……小人那时口正渴,故而听得极清。可又不能去讨一口喝,便忙着赶路,没停步。才走了两步,就猛然瞅见旁边这棵大柳树背后躲着个黑影,似乎是个男人。小人唬了一跳,可咱这等人嫌狗欺的草命,哪敢惹是非?于是小人装作没见,赶忙走过去了……其他的小人再不知道了。”
  程门板心里暗惊,莫非这黑影才是凶手?
  牛慕终于等来了那个大板牙男子老范。
  他忙将自己推断急急说了出来:“清明那天,我姨姐宁妆花并没有上那顶轿子,姨姐夫的尸首也没被搬上那辆太平车,这一人一尸,一定是藏进了甘家面店!”
  老范听了,顿时呆住,手把住虹桥桥栏,龇着那对大板牙,惊了半晌,才连声说:“对对对!那天那伙人接了令姨姐走到甘家面店前,轿子和太平车已停在那里。两个壮汉先将棺材抬上太平车,而后在车子这边展开一大张黑油布,要罩上棺材时,领头的年轻男子走过去叫住两人,指着那油布,比比画画说了一阵。那两个壮汉里外瞧着那油布,似乎是在争辩正反面。争执了一阵子,才将油布罩在棺材上。这恐怕正是障眼的法子,挡住视线,有意拖延。另外几个帮手都站在车子那一侧,被油布挡着,便能趁机将棺材里头的尸首搬走。至于令姨姐,我倒是瞧见她上了那轿子。不过,正如你所言,朝里那一侧轿板若做过手脚,便能打开,胁迫令姨姐从那边下去,而后掳进那间食店。那伙人则抬着空轿、拉着空棺,假意进城……若真是如此,那甘家面店的人便是他们同伙,至少是买通了的。走!我们这就去问问!”
  两人快步下了虹桥,来到甘家食店前。店里尚无客人,只有那个看店的妇人熊七娘坐在门边,垂着眼呆望地下,愁愁闷闷的。牛慕向她先后打问过两回,瞧着不过一个寻常妇人,这时望过去心里不禁有些畏惧。
  那个老范却快步走过去,径直问道:“清明那天,那个妇人和那具尸首去哪里了?”
  熊七娘惊抬起头,怔在那里。
  “快说!”老范又问了一遍,随即板起脸,“你串通那一伙人,劫走良家妇人,若不照实说,这就扯你去见官!”
  熊七娘眼露慌意,怯怯站起身:“是那伙人做的,不干我的事,他们说,我若透半个字出去,便天天来砸我的店,让我做不成买卖。”
  “你得了他们的钱?”
  “……他们拿了块五两的银子,强塞进我手里,我原不要,他们逼我收下。”
  “他们把人带哪里去了?”
  “从我这店里穿到后门,后面巷子里有辆厢车等在那里,他们用刀逼着那妇人强推上了那车……”
  “那具尸首呢?”
  “也从棺材中搬了下来,抬到后面,放进了那车,车夫紧忙就驾车走了。我怕死人,没敢细瞧,只瞅见那尸首身上穿着件紫锦衫……”
  黄瓢子走后,阿菊始终有些心神不宁。
  她去常日那几家富户收了些衣物回来,又挑了两挑水。倒了一箩豆子,让一对儿女拣里头的沙子和草棍。她则蹲在砧板边,抓着捣衣棒捶洗起来。这家单靠黄瓢子,生计始终有些窘涩,她便常制些豉酱、辣瓜儿拿去卖,又替人浆洗缝补衣裳,略贴补一些。
  她原本就胆小,自母亲离世、父亲遇事后,更加没了依仗。她先已定了亲,正待出嫁。夫家见他父亲触怒龙颜,遇了这等天祸,赶忙退了亲。
  债主又霸住她家房宅,将她姐弟两个撵出了家门。她带着幼弟,站在街头,除了哭,全然不知该如何活下去。直觉得这人世真是黑茫茫一片苦海,每一脚踩下去都是无底深渊。
  她想到父亲的师弟黎百彩。京城各行向来看重行内情谊,彩画行尤其仁善重义,行员之间从来都亲似一家,一直为京城百行典范。早先,朝廷沿袭隋唐旧制,常向百行任意征调货物、差遣力役。到神宗年间,各行都不堪重负,纷纷上诉求告。正是彩画行率先起头,提议每年宁愿向朝廷缴纳一定钱数,以免去强征勒索之苦。彩画行凝成一心,抱着赴死之志,又说动了几十个行团,一起上书,终于得见正力图变法的宰相王安石。王安石听后,甚是认可,随即推出“免行钱”新法,各行才得以解脱。
  阿菊的父亲何飞龙生性热诚爽直,最爱惜这百年行规,一向极重同行情谊,于同门师兄弟更是肝胆相待,尤其看顾黎百彩这个师弟。黎百彩也对她父亲甚为敬顺,两人亲兄弟一般。阿菊带着弟弟去求助,黎百彩却连院门都没让进,只从钱袋里取出一块不到二两的碎银给她,板着面孔说:“若是我亲侄女,倒还好说。你这年纪的女孩儿,我若留你在家,必定要惹来许多闲言秽语。”
  这是她头一回见识人间炎凉,一时间全身冰冷,嘴唇颤抖,说不出一个字。黎百彩关上了院门,她仍惊在那里。她那幼弟何奋一把从她手里抢过那块碎银,狠力扔向那黑幽幽院门,大声骂道:“黎百彩!这些年你吃我爹、拿我爹的,比这多出一百倍!这银子你拿回去喂狗,我们再穷,也是何飞龙的儿女,不是来你家讨剩饭的花子!”
  她忙止住弟弟,拽着急急离开了黎家。可来到街上,再不知还能去求谁,茫茫然竟又回到自己家宅院前,却不敢靠近院门,只能坐在墙外柳树下那块青石条上。虽说那青石条又冷又硬,却是他父亲特意放在那里,晴热天,好坐着和街坊闲谈。坐在那里,好似回了家、见了爹娘一般。
  她和弟弟一直坐到天要黑,幸而街坊一个婆婆过来说,素兮馆的何扫雪一向愿救助孤贫女子。她再无别路,便带着弟弟寻到那里。何扫雪听了她的身世,立即收留了他们姐弟两个,唤仆妇给他们安顿食住。
  何扫雪每日要作画,阿菊自幼看父亲调色描图,常帮着研磨淘兑颜料,虽不是作画,却也不隔。何扫雪便让她替自己照管笔墨颜料。这差事原本算轻省,只是何扫雪事事极讲精洁,作画蘸笔时,连颜料碗沿儿都不多沾一点。而且,她心虽善,面色却始终有些冷,阿菊在她跟前,一个字都不敢多言语,每天都战战兢兢,生怕有一丝一毫差错,梦里都时常惊醒。
  她弟弟何奋那年才十二岁,只跟父亲学了一些彩画入门浅近技艺。何扫雪说男孩儿留在素兮馆不妥当,便托了碾玉装的典如磋,收他为徒弟。可她弟弟才去了一个月,便逃了回来,说典如磋弟子上百,一个月通共没说上三句话,那些徒弟看他年纪小,又是杂间装何家的子弟,便都欺负他,只让他做些粗杂活儿,哪里能学到丁点技艺?他气愤愤说:“我爹是杂间装,我也只学杂间装,便是饿死也不学其他装!”
  何扫雪听了,不但没恼,反倒笑起来。她与工部一位侍郎官往来颇密,见何奋天资聪敏,又识得些字,便荐他去那侍郎官家里做了个书童。她弟弟这回如了愿,极知勤进。服侍那侍郎官几年,见识通熟了许多官府体例。蒙那侍郎官照拂,后来做了工部一名书吏。如今已经任差三四年,早已熟惯。
  阿菊自己虽然衣食有了着落,却毕竟是好人家女儿,在这妓馆中始终难稳便。亏得行首史大雅做主,撮合她嫁给了黄瓢子。
  黄瓢子只是一个黄土刷匠人,手艺又粗疏。若是爹娘在,绝不会让她嫁给他。但爹娘当年选了几十上百个家,最终将自己许给那户人家,说是能保一生稳靠,可最先往她井里丢石头的便是那户人家,因此,阿菊再也不信门户。成亲前,史大雅的娘子让她偷偷瞧过黄瓢子,虽然那模样有些丑,可一见到黄瓢子脸上那笑容,她心里便已取中——那是最底处的笑。
  阿菊自己跌到了最底处,深知其中的苦。人在那苦中,若还笑得出来,只有两种,一种是为了向人乞讨巴结,另一种则是真的生来憨朴,再苦再难都碾压不死。黄瓢子那笑容里虽也有小心赔笑,目光里却没有讨要的饥馋。阿菊看到那目光似乎不住在说:“我有,我够。”
  她果然没有看错,虽然黄瓢子一辈子都恐怕难给她爹娘在时的富足,却能让她一辈子稳靠。她极知足。
  成亲几年来,两口子从来没有口角,哪怕起了争执,也总能往一处想,心平气顺寻出个好主意。唯独这一回,黄瓢子不听她了。
  对这人世,阿菊心里若说还有什么不平,那便是彩画行其他那几家。自己的父亲原本是里头最重情义、手艺也最高妙的一个,可如今那几家个个昌盛丰足,唯独她家,落了个破屋窄院、门户寒微。一听到张用说那几家一起要遭难,她心里涌起一阵快意。她知道这快意不好,却忍不住。她能做的,也只有不笑出来。黄瓢子却听从张用,要去解救。当年的愤怨委屈顿时一齐涌了上来:我爹落难时节,谁来解救过?我们姐弟被撵出家门,谁来看顾过?
  黄瓢子走后,做起活儿来,她心绪才渐渐平复,想起当初何扫雪收留、史大雅说媒,彩画行其他家也都出钱出力,不由得暗自愧疚。但这愧疚旋即又反激出一些不平。自从受了那些恩,她像是背了块石头一般,在那些人面前,始终直不起腰身,唯有尽力设法回报那些人。何扫雪还好,她行了善,并不计较你如何待她。彩画行那几家则不同,见到她,多少都有些不自在,似乎不愿多睬她,怕她不知足又要索讨什么一般。而她,除了报恩,偏生还得时时仰仗那些人,给丈夫谋些活计。
  她不由得深叹了口气,这便是穷贱的苦处。你不得不受人施舍,不得不一辈子感念。为生计又不得不始终矮着身子、厚着颜面、赔着小心,由着人把你看得越来越轻贱。最可怜,是你原非狠心歹肠之人,却唯有等那些强过你的人落难,才能让你舒一口气。
  想到此,她眼中忍不住滴下泪来,忙用湿手背抹掉,不愿再多想,用力捶打起衣裳。这时,院门忽被推开,有人走了进来。抬头一瞧,是个十来岁的小厮,常日里专替人跑腿送信送物,名叫陈六,阿菊的弟弟何奋便常使陈六来送东西。阿菊见他拎着个竹篮,忙要站起身,一对儿女已经欢叫着扑了过去,争着抢过那只篮子,嘴里欢叫:“舅舅又送好吃食来了!”
  “阿嫂,这是何哥让送来的桃穰酥,还有你要的磨刀石。”
  “多谢!阿奋怎么自己不来?我都两个多月没见他影儿了。”
  “他说官里公事忙,今天又摊上一件远差,耽搁不得,已经启程去洛阳了。”
  “这么急?”阿菊纳着闷看陈六出去,回头一瞧,小儿女已经揭开篮子盖布,各抓出一块桃穰酥吃起来。
  “两只馋痨虫。”阿菊笑骂着,提起篮子拿进厨房,将桃穰酥一块块取出来,搁进食盒里。桃穰酥拣完后,最底下有个黑布包,她伸手去拿,很沉,忙用两只手打开,一瞧之下,顿时惊住。
  里头哪里是磨刀石?亮锃锃,竟是银铤。一锭五十两,共有六锭!
  第十四章 摔盆
  宁输数子,勿失一先。
  ——《棋经》
  黄瓢子继续去访第三家,青绿孟家。
  青绿装全称叫青绿叠晕棱间装,不做花饰,纯以青、绿二色,以深浅叠晕之法,或内青外绿,或外青内绿,互为映衬。画饰之后,斗拱梁柱如同碧琉青玉,极清雅莹秀。五彩、碾玉、杂间等装,黄瓢子从不敢奢想,也觉着过于繁丽,他心底里最爱的便是这青绿装,常暗暗盼着有朝一日能学到这手艺。可一门手艺如同别家一座钱库,轻易哪里入得去?年纪越来越大,这心也随着慢慢灰掉,只能偶尔白馋白羡一番。
  黄瓢子曾听父亲说:“心品便是艺品,有哪等人,便有哪等艺。”这话他越活越觉得有理。像他自己,一没灵性,二没巧劲,三又不善讨好别人,只会埋头吃笨苦。这土块一般的心品,能学到这黄土刷的手艺,已是满限了。而像五彩史家父子,即便立在那里不言不动,瞧过去也满眼贵气。碾玉典家则是一门雅气。杂间装黎百彩,虽然为人有些老滑,却也百灵百透,难怪能将杂间装振兴得那般煊赫。
  至于青绿孟家,如今掌门的叫孟青山。京城彩画名家中,孟青山是最清静的一个。常日间,除了彩画营生,孟青山便只爱花石竹木。他在北郊陈桥门外置买了一座园子,自己种花养树,极少与人结交。恐怕正是这般清静人品,才练得出那般清逸手艺。虽然只有青绿二色,在他手底下,却能演化出许多清趣逸境。黄瓢子曾见识过孟青山彩绘的一座楼宇,整幢楼看过去青莹莹、碧鲜鲜的,像是用青锦绿缎绣成。走近再细看,那青与绿又各有不同:朝阳一面,碧水天光一般明透;背阴一面,翠竹清池一般幽秀;两侧则晴空绿树一般翠静。单是一面斗拱,中间左右上下也都深浅有别、渐次变化,简直如同碧水青影凝冻而成。黄瓢子当时连连惊叹,青和绿,每日都见,哪里知道其间竟有如此多层层叠叠、浅浅深深变化。
  每回见到孟青山,黄瓢子都有些局促,一个字都不敢多言,生怕惹得孟青山厌烦。他曾听阿菊说,岳丈何飞龙最好热闹,性情正与孟青山相反。当年何飞龙几次邀孟青山一同去欢聚畅饮,都被孟青山冷拒,令他当众难堪,因此,两人始终不和。黄瓢子不知道自己今天这般冒冒失失过去,会不会惹恼孟青山。何况,看五彩史家、杂间黎家,似乎并没有出什么祸事。孟青山那般清冷人,恐怕更不会卷进什么是非中。
  黄瓢子犹豫了一阵,忽然想到孟青山的弟弟孟清溪。虽然一母同胞,两人却大为不同,孟清溪手艺远不及兄长,性情却极躁进,事事都要争出头。每回彩画行相聚议事,孟青山能避则避,孟清溪却不请自到、次次不缺。不论关不关己,都要强说几句,却极少能说得近理。又一张口,嘴角便要斜撇,人都背地里笑他是“孟歪嘴”。
  黄瓢子心想,青绿孟家若遇事,怕也该是弟弟孟歪嘴,不如先去他家瞧瞧。两兄弟家其实在一处,孟歪嘴好酒好赌,不置家业。孟青山只得帮扶他,将自己那座园子分了几间房给弟弟,出钱替他娶了亲。又嫌弟弟成日呼朋聚友,不得清静,索性起了道墙,给弟弟隔出一个小独院。
  黄瓢子提着箱子一路来到陈桥门外,寻到孟家那座宅院。东边青瓦粉墙围着一大座园子,里头花木葱茂。西边角上窄小一座院子,墙皮斑驳、门漆剥落。两下里对照,像是人穿了件雪白长衫,腰间却系了个脏布破袋。
  黄瓢子走到小院门前,轻轻叩门,半晌,门开了,却是一个年轻妇人。一张大宽脸,眼珠子圆瞪瞪的,左边颧骨上一片青瘀,孟歪嘴的娘子马氏。这妇人在彩画行极有名,心气极高,性子又刚强,自从嫁了孟歪嘴后,百般不如愿,夫妻两个时常吵闹厮打。她颧骨上那片青瘀恐怕又是孟歪嘴打的。
  “黄瓢子?啥事?”妇人气横横问。
  “孟二嫂好,孟二哥可在?”
  “没在!”
  “出去做活儿了?”
  “老娘哪里知道?”妇人说着就要关门。
  黄瓢子忙取出一罐姜豉:“这是我浑家才酱造的姜豉,让我送一罐给二哥、二嫂,闲时略过过口。”
  “你们两口儿总是这么有心,连我这歹命背时货都常记着。”妇人神色顿时和缓下来,眼圈不禁泛红。
  黄瓢子瞧着,心里一阵恻怜,又混着些自叹,我们夫妻两个竟也有被人感戴的时候。他怕马氏真的滴下泪来不好看,忙转过话头:“隔院孟大哥不知可好?许久没拜问过了,又怕搅扰他。”
  “伯伯他善人得善报,其他都好,只除了我家那贼骨头时常让他不安生——”妇人眉头又拧了起来,“那贼骨头灌黄汤灌成了鸡爪风,画刷子都拿不稳,却整日痴想发迹。这一向又疯症起来,燎毛赶屁,想入《百工谱》。连伯伯那等手艺都不敢想,他却歪扯着那张尿泡嘴,指天戳地夸口。这两天不知又去哪里赶丧挺尸了,只愿老天收了他,从此大家都清静!”
  黄瓢子不敢再接话,小心赔着笑,道了声别,忙转身离开了。
  范大牙忙离开砧头老孙家,往城里赶去。
  那萝卜案中,张用推断杀乌扁担和任十二的是独眼田牛,却不清楚动因。照老孙头浑家所言,田牛中意老孙头女儿阿善,阿善又似乎曾被乌扁担强暴过。杀因恐怕正在这里。那妇人又说清明那天天黑时,阿善回过家,却不肯过夜,神色瞧着有些不对。独眼田牛又在巷口等她,两人莫非在合计报仇?当天夜里,乌扁担和任十二便被杀了,这应该不是巧合。
  昨天晚上,阿善又托人给他爹送来一张钱契,竟有二百贯,这么大一笔钱不知又从哪里得来的,这里头怕还有其他隐情。范大牙原本觉着这差事太过琐屑,不值得跑腿,这时又有些动心了。
  他一路赶到丑婆婆药铺,寻见了那个姓林的管账。那人去年打了一桩官司,还请了讼绝赵不尤替他诉讼,是范大牙经的手,因此认得。
  “林主管,你店里可雇了个叫阿善的妇人?”
  “嗯,不过她已走了。”
  “走了?啥时候?”
  “走了有一个多月了。”
  “一个多月?!她去哪里了?”
  “她说有个财主雇她。”
  “哪个财主?”
  “她没说。”
  “她在你店里时,有没有一个独眼汉来寻过她?”
  “是有个独眼汉,来过许多回,不过他并没寻过阿善,只在我店前头探头伸脑瞅阿善。我问过阿善,阿善却说不相识。那神色瞧着却并不是不相识,还有些羞恼。我见她不愿见那人,便出去喝走了那独眼汉。那独眼汉涨红了脸,赶忙走了,看着倒不是那等泼皮无赖。那之后,便再没见过他了。”
  “多谢……”范大牙犯起难来,这线头又断了。临转身之际,他忽然想起来,从怀里取出那个牙药瓶:“林主管,这治牙疼的龙骨粉你店里有么?卖多少钱?”

章节目录